第49章 一統冀州
弑兄殺父,我登上大位 作者:安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沈今安的授意下,一則消息迅速在冀州乃至更廣闊的地域傳播開來。
“諸位,驚天之變!禦林軍兵馬使張賀、牧府謀臣郭旭起兵叛亂!”
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神色驚惶。
“聽說冀州牧沈北陽、長公子沈今青還有主母李氏,皆在亂軍中不幸身亡。”
一人壓低聲音,滿臉的難以置信。
“這怎麽可能?張賀、郭旭怎會突然叛亂?”
有人提出疑問,眼中滿是疑惑。
“誰知道呢。”另一人搖了搖頭,歎息著。
“如今這冀州可算是變天了,二公子沈今安繼承大統,延續沈氏基業,領了冀州牧一職。”
與此同時,司州朝廷也收到了這一通報。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
“這冀州局勢突變,沈今安繼承大統,我們可有可乘之機?”一位大臣皺著眉頭說道。
大周朝廷無時無刻都想恢複故土,提高自己對各州的掌控,而不是如今政令傳不出司州。
“不可妄動刀兵,涼州那邊最近又不安分了。”
在冀州十二郡,這消息更是如同風暴一般席卷而來。
“怎麽會這樣?主公和長公子就這麽沒了?”各郡的官員們震驚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接到詔令的郡守們不得不心懷忐忑地前往鄴城述職。
魏郡郡守率先抵達鄴城,他在大堂之上,麵對沈今安時,言辭謹慎,態度恭敬。然而,沈今安卻從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絲猶豫和質疑。
“對於本州牧的繼位,你可有異議?”沈今安冷冷地問道。
魏郡郡守趕忙跪地,說道:“下官不敢,願為州牧大人效命。”
沈今安冷笑一聲:“諒你也不敢。”
隨後,巨鹿郡郡守也到了。他在述職時,言語中流露出對沈今安繼位合法性的懷疑。
沈今安臉色一沉,當即下令:“將此人就地斬了!”
巨鹿郡郡守大怒:“先冀州牧也不敢對我如此!”
可他全然沒意識到,眼前這位沈今安可不是昔日溫和的沈北陽,那是有著鐵血手腕、決意要掌控一切的主兒。
兩側數十位虎賁衛悍卒衝了進來,瞬間就將巨鹿郡郡守牢牢製住。
那郡守還想掙紮,嘴裏不停地叫罵著,可一切都是徒勞。
隻見寒光一閃,刀橫劈而下,一顆人頭瞬間落地,鮮血如泉湧般噴出,在大堂的地上濺出一片刺目的紅色。
一時間,大堂之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常山郡郡守見狀,嚇得瑟瑟發抖,趕忙表示絕對忠心。
中山郡郡守則因在述職時迴答稍有遲疑,也被沈今安以不敬之罪誅殺。
安平郡郡守還算機靈,對沈今安百般討好,總算暫時保住了性命。
河間郡郡守、清河郡郡守、趙郡郡守等陸續到來,有的因為說錯一句話,有的因為表情不對,紛紛被沈今安以各種罪名處死。
渤海郡郡守試圖反抗,大聲指責沈今安心狠手辣,濫殺無辜。沈今安毫不留情,直接命人將其當場格殺。
廣平郡郡守、信都郡郡守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就丟了性命。
經過這一輪述職,那些不忠於沈今安的郡守幾乎被屠戮殆盡,他迅速安排自己的心腹之人填補了這些職位。
沈今安目光深邃,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然,一道道命令從他口中下達。
他先是精心挑選出大量心腹,這些心腹皆對他忠心耿耿,快馬加鞭奔赴那十二郡。
抵達各郡之後,他們手持沈今安親賜的任命文書,踏入郡府衙門。當地官員們雖有疑惑,卻也不敢多言,隻能趕忙恭敬地迎接這些突然而至的“上官”。
而那些曾經虎賁親衛的士卒們,更是迎來了命運的重大轉折。他們本是在虎賁衛中摸爬滾打,守護在沈今安身邊。
如今,沈今安大手一揮,上千名這樣的虎賁親衛士卒被提拔轉為軍官。
還有那些表現出色,作戰勇猛的那些士卒都得到了大力提拔,連升兩級、連升三級都是常態化。
他們被安插進十二郡各個郡軍係統,替沈今安掌控下屬各郡的兵權。
沈今安安排心腹和提拔的軍官進入十二郡後,便開始從方方麵麵進一步牢牢掌控這片地域。
在軍事上,那些虎賁親衛出身的軍官們雷厲風行地展開了一係列動作。
他們先是對各郡軍的兵力部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將原本分散駐守在各處相對鬆散的兵力重新編排,重新任命負責人。
讓這些兵力能完全處於沈今安的掌控之下,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迅速響應他的命令。
日常訓練裏,著重加強了思想方麵的灌輸。軍官們每日都會召集士兵,聲嘶力竭地宣揚沈今安的英明領導。
將沈今安描述成能帶領冀州走向輝煌、讓眾人都過上好日子的唯一希望,誰要是敢對沈今安有一絲不敬或者質疑,那就是背叛整個冀州,是要被眾人唾棄的。
同時,他們建立了嚴格的互相監督機製,鼓勵士兵們互相檢舉,一旦發現身邊有人說了對沈今安不利的話語。
檢舉者便能獲得賞賜,而被檢舉者則會遭受重罰,這使得士卒們人人自危,隻能把對沈今安的擁護時刻掛在嘴邊。
在兵器管理上,更是把控到了極致。各郡的武備庫都換上了沈今安的心腹擔任守衛,出入庫的記錄細致到每一支箭矢、每一把鋼刀。
定期還會進行全麵盤點,哪怕少了一柄鋼刀,負責的士兵和將領都要被問責,輕者鞭笞,重者降職甚至革職,讓所有人都不敢對兵器有絲毫的馬虎。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兵器資源能穩穩地被沈今安掌握,不會出現任何能威脅到他統治的意外情況。
在政務方麵,沈今安的心腹官員們同樣手段頻出。他們先是對各郡縣的戶籍進行了細致梳理,將每家每戶的人口、田產等信息摸得一清二楚。
對於那些在地方稍有威望的鄉紳,要麽威逼利誘讓他們站到沈今安這邊,為其歌功頌德,要麽就找個由頭打壓下去,讓他們再難在當地施展影響力。
各郡縣的政令推行也完全按照沈今安的意願來,不管是興修水利、還是各種城建都得先經過沈今安的批準。進一步鞏固他的統治、增強他在各地的威望。
情報係統也在沈今安的授意下迅速搭建起來,他的心腹們在各郡培養了大量的密探,這些密探滲透到市井街巷、茶樓酒館,甚至是官宦人家的內宅之中。
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哪怕隻是百姓間的幾句閑談,隻要涉及到對沈今安統治的看法,都會迅速被匯報上去。
冀州十二郡徹底成了沈今安的囊中之物,一切都在他的牢牢把控之下。
“諸位,驚天之變!禦林軍兵馬使張賀、牧府謀臣郭旭起兵叛亂!”
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神色驚惶。
“聽說冀州牧沈北陽、長公子沈今青還有主母李氏,皆在亂軍中不幸身亡。”
一人壓低聲音,滿臉的難以置信。
“這怎麽可能?張賀、郭旭怎會突然叛亂?”
有人提出疑問,眼中滿是疑惑。
“誰知道呢。”另一人搖了搖頭,歎息著。
“如今這冀州可算是變天了,二公子沈今安繼承大統,延續沈氏基業,領了冀州牧一職。”
與此同時,司州朝廷也收到了這一通報。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
“這冀州局勢突變,沈今安繼承大統,我們可有可乘之機?”一位大臣皺著眉頭說道。
大周朝廷無時無刻都想恢複故土,提高自己對各州的掌控,而不是如今政令傳不出司州。
“不可妄動刀兵,涼州那邊最近又不安分了。”
在冀州十二郡,這消息更是如同風暴一般席卷而來。
“怎麽會這樣?主公和長公子就這麽沒了?”各郡的官員們震驚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接到詔令的郡守們不得不心懷忐忑地前往鄴城述職。
魏郡郡守率先抵達鄴城,他在大堂之上,麵對沈今安時,言辭謹慎,態度恭敬。然而,沈今安卻從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絲猶豫和質疑。
“對於本州牧的繼位,你可有異議?”沈今安冷冷地問道。
魏郡郡守趕忙跪地,說道:“下官不敢,願為州牧大人效命。”
沈今安冷笑一聲:“諒你也不敢。”
隨後,巨鹿郡郡守也到了。他在述職時,言語中流露出對沈今安繼位合法性的懷疑。
沈今安臉色一沉,當即下令:“將此人就地斬了!”
巨鹿郡郡守大怒:“先冀州牧也不敢對我如此!”
可他全然沒意識到,眼前這位沈今安可不是昔日溫和的沈北陽,那是有著鐵血手腕、決意要掌控一切的主兒。
兩側數十位虎賁衛悍卒衝了進來,瞬間就將巨鹿郡郡守牢牢製住。
那郡守還想掙紮,嘴裏不停地叫罵著,可一切都是徒勞。
隻見寒光一閃,刀橫劈而下,一顆人頭瞬間落地,鮮血如泉湧般噴出,在大堂的地上濺出一片刺目的紅色。
一時間,大堂之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常山郡郡守見狀,嚇得瑟瑟發抖,趕忙表示絕對忠心。
中山郡郡守則因在述職時迴答稍有遲疑,也被沈今安以不敬之罪誅殺。
安平郡郡守還算機靈,對沈今安百般討好,總算暫時保住了性命。
河間郡郡守、清河郡郡守、趙郡郡守等陸續到來,有的因為說錯一句話,有的因為表情不對,紛紛被沈今安以各種罪名處死。
渤海郡郡守試圖反抗,大聲指責沈今安心狠手辣,濫殺無辜。沈今安毫不留情,直接命人將其當場格殺。
廣平郡郡守、信都郡郡守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就丟了性命。
經過這一輪述職,那些不忠於沈今安的郡守幾乎被屠戮殆盡,他迅速安排自己的心腹之人填補了這些職位。
沈今安目光深邃,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然,一道道命令從他口中下達。
他先是精心挑選出大量心腹,這些心腹皆對他忠心耿耿,快馬加鞭奔赴那十二郡。
抵達各郡之後,他們手持沈今安親賜的任命文書,踏入郡府衙門。當地官員們雖有疑惑,卻也不敢多言,隻能趕忙恭敬地迎接這些突然而至的“上官”。
而那些曾經虎賁親衛的士卒們,更是迎來了命運的重大轉折。他們本是在虎賁衛中摸爬滾打,守護在沈今安身邊。
如今,沈今安大手一揮,上千名這樣的虎賁親衛士卒被提拔轉為軍官。
還有那些表現出色,作戰勇猛的那些士卒都得到了大力提拔,連升兩級、連升三級都是常態化。
他們被安插進十二郡各個郡軍係統,替沈今安掌控下屬各郡的兵權。
沈今安安排心腹和提拔的軍官進入十二郡後,便開始從方方麵麵進一步牢牢掌控這片地域。
在軍事上,那些虎賁親衛出身的軍官們雷厲風行地展開了一係列動作。
他們先是對各郡軍的兵力部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將原本分散駐守在各處相對鬆散的兵力重新編排,重新任命負責人。
讓這些兵力能完全處於沈今安的掌控之下,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迅速響應他的命令。
日常訓練裏,著重加強了思想方麵的灌輸。軍官們每日都會召集士兵,聲嘶力竭地宣揚沈今安的英明領導。
將沈今安描述成能帶領冀州走向輝煌、讓眾人都過上好日子的唯一希望,誰要是敢對沈今安有一絲不敬或者質疑,那就是背叛整個冀州,是要被眾人唾棄的。
同時,他們建立了嚴格的互相監督機製,鼓勵士兵們互相檢舉,一旦發現身邊有人說了對沈今安不利的話語。
檢舉者便能獲得賞賜,而被檢舉者則會遭受重罰,這使得士卒們人人自危,隻能把對沈今安的擁護時刻掛在嘴邊。
在兵器管理上,更是把控到了極致。各郡的武備庫都換上了沈今安的心腹擔任守衛,出入庫的記錄細致到每一支箭矢、每一把鋼刀。
定期還會進行全麵盤點,哪怕少了一柄鋼刀,負責的士兵和將領都要被問責,輕者鞭笞,重者降職甚至革職,讓所有人都不敢對兵器有絲毫的馬虎。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兵器資源能穩穩地被沈今安掌握,不會出現任何能威脅到他統治的意外情況。
在政務方麵,沈今安的心腹官員們同樣手段頻出。他們先是對各郡縣的戶籍進行了細致梳理,將每家每戶的人口、田產等信息摸得一清二楚。
對於那些在地方稍有威望的鄉紳,要麽威逼利誘讓他們站到沈今安這邊,為其歌功頌德,要麽就找個由頭打壓下去,讓他們再難在當地施展影響力。
各郡縣的政令推行也完全按照沈今安的意願來,不管是興修水利、還是各種城建都得先經過沈今安的批準。進一步鞏固他的統治、增強他在各地的威望。
情報係統也在沈今安的授意下迅速搭建起來,他的心腹們在各郡培養了大量的密探,這些密探滲透到市井街巷、茶樓酒館,甚至是官宦人家的內宅之中。
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哪怕隻是百姓間的幾句閑談,隻要涉及到對沈今安統治的看法,都會迅速被匯報上去。
冀州十二郡徹底成了沈今安的囊中之物,一切都在他的牢牢把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