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還有我們人類可以幫助他們抵擋魔獸的攻擊嗎?”
馨蘭說道。
“我們人類也是有心無力。第一,先前我不是說了嗎,他們是一個素食性的物種,不像我們人類什麽都吃。
因此在和魔獸大戰以後注定他們不能和我們人類一樣離開森林遠離魔獸。
因此經常遭到魔獸的攻擊是在所難免的。
第二,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你們剛才見到的,他們喜歡生活在崖壁上的洞穴內。因為他們整個群體都是單一的土屬性,隻有吸收大量的土元素才能進化,在崖壁洞穴中生活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吸取土元素的選擇。
長此以往便形成了穴居習慣。因此他們就更離不開大山了。
而我們人類在那次大戰後整體實力雖然也大大削弱,出於安全的考慮先人們決定走出森林,遠離魔獸。
來到了開闊地帶,遠離了魔獸區域,在相對安寧的日子裏休養生息。
而且人族最大的優點便是人族的繁衍比智人猿快得多。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息,族群便可以得到長足的發展,日漸壯大。
經過無數代先輩的打拚犧牲,人族終於成為大陸上唯一的至高種族。
雖然人族有心想幫助智人猿,但鞭長莫及,即使有這個想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種群間的生活習俗越來越相隔甚遠。連交流都出現了困難,更別說相處了。”
“原來如此!先前您叫我們別在它們麵前說話,應該是怕我們說錯話把它們給得罪了吧,難道它們還能聽懂我們說的話?
不是說幾千年過去了,我們之間的語言已經改變了很多,難以交流了嗎?”
“雖說如此,但不要忘了他們也是一個和我們一樣聰明的種族,還是一個很高傲的種族,而且和我們人類一樣和魔獸是天生的敵對關係。
十分忌諱人類將他們和魔獸相提並論。雖然在語言方麵已經截然不同,但一些年長的智人猿還是能聽懂我們的語言的。
其中有好幾個長老級的老猿已經有了化形級別的修為,他們可以完全化成和我們一樣的人形,更別說是語言了。
智人猿非常聰明,隻要他們願意,是很容易學會使用人類的語言的。因此你們兩個小孩在他們麵前大唿小叫的,把他們當成低等的野獸,或者和魔獸看待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爺爺真壞,早告訴我們就是了,我們也不會亂說的。非要搞得神神秘秘,讓我們憋的慌!”
馨蘭在聽完莫老的解釋後,大大的叫屈,嘟著嘴埋怨起來。
莫老見狀忍著笑,半真半假的安慰起來。
從祥和穀迴來後,莫玉銘總算是真正弄清了大峽穀中的現實情況。
大峽穀仿佛是大地被巨斧劈開的一道神秘裂痕,兩側峭壁高聳入雲,如沉默的巨人守護著這片神秘之地。
陽光艱難地從峽穀上方投射下來,在穀底灑下斑駁的光影。
穀底中,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溪水撞擊在岩石上,濺起晶瑩的水花,發出悅耳的聲響。
溪邊生長著各種奇花異草,五彩斑斕的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峽穀的石壁上,爬滿了古老的藤蔓,猶如綠色的瀑布從高處傾瀉而下。
一些不知名的小動物在藤蔓間穿梭嬉戲,為寂靜的峽穀增添了一絲生機。遠處,時不時傳來幾聲鳥鳴,迴蕩在峽穀之中,更顯空靈。
雖說那智人白猿夠聰明,血脈傳承也足夠強大,但經過幾千上萬年的進化繁衍,早已時過境遷。
人類早已和當初的智人猿不是同一個等級的種族了。
這個大陸的人類已經發展成為獨立的一個大種族,而智人猿以及那些靈獸、妖獸、精靈雖然在某些方麵都有自己的優勢,但因為種群數量的原因,已經無法和人類抗衡,隻能算是除了人類和魔獸外的一些小族群了。
在將逸世穀和祥和穀的大致情況都摸清楚後,整個大峽穀對莫玉銘已經失去了神秘。雖然他到這個世界來滿打滿算才兩個來月,但已經過膩了現在這種枯燥無味的如野人般的生活了。
和峽穀中所有的老頭、老太一樣,在失去了最初的好奇心後,每天除了到處找野果充饑外,就是睡覺或者四處閑逛無所事事。
最初的新奇全部都磨消殆盡,孤寂的日子讓他抓狂。
莫玉銘的前世也算得上是一個耐得了寂寞的人,有時為了解決一道難題,甚至能夠獨自在實驗室中連呆半個月不見人。
但那是有事可做,一門心思都花在了鑽研上,無暇顧及他人。那樣的生活他覺得很充實,一點也不覺得寂寞,而且每當事情取得了突破後,會令他非常有成就感,心情十分的愉悅舒暢。
但現在不同,現在的他被困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狹小空間內,任何事也做不了,那種寂寞,那種無助的感覺,令他沮喪。
每當感到孤獨的時候,莫玉銘甚至不敢看馨蘭,因為在這個時候他一看到馨蘭那瘦小的身影,腦海中便會出現一幅令人心酸到窒息的畫麵:
在空無一人的峽穀中,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獨自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發呆,沒有親人,沒有玩伴,更沒有玩具……
現在的大峽穀中除了他和馨蘭丫頭外,就隻有一群七老八十的老頭了。確切的說七、八十歲的老頭在這群人中是年齡最小的,穀中的老大已經二百多歲了,一百多歲的占了大半。
大峽穀依舊沉默地橫亙在天地之間,兩側的峭壁如同歲月的壁壘,古老而滄桑。
陽光艱難地穿透峽穀上方的狹窄縫隙,在穀底投下細長的光柱,仿佛是大自然灑下的希望之光。
穀底的溪流依舊潺潺流淌,那清脆的水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響亮,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溪邊的奇花異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它們似乎也感受到了峽穀中的寂靜與孤獨。
想改變命運就隻能靠自己動手了。上輩子就是一個不甘現狀不服命的人,更何況現在是第二世為人,雖然現在像是一個關在鳥籠中的稚鷹,但莫玉銘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希望。堅信一定會有一天能夠走出這個峽穀的。
經過一番思考後,莫玉銘不想再等,哪怕多等一天他都會覺得難受。於是心裏有了一個計劃,既然現在出穀還不現實,但改變現有的生活條件還是可以的,既然活著就要活的舒適開心,大不了在這個異世界再次大搞發明,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莫玉銘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找到出穀的辦法的,莫玉銘一直認為,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隻要去做了,辦法定比困難多。
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細致觀察,莫玉銘驚覺峽穀中的物產其實極為豐富。
然而,那些老者們卻因覺得出穀毫無希望,於是心灰意懶,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渾渾噩噩地了卻殘生。
餓了,就隨意摘些野果用以充饑;困了,便找個地方倒頭就睡。他們就如同失去靈魂的活死人一般,全然沒有了生活的趣味。
而那些土生土長在峽穀中的老頭們,更像是居無定所的野人猿猴,四處亂竄。若不是有那些從外麵掉進來的老頭加以管教,並傳授一些做人的道理和道義,隻怕他們早就退化成了人形魔獸。
大峽穀之中,繁茂的植被猶如綠色的海洋,肆意蔓延在大地之上。各種奇異的果實如同璀璨的寶石般掛滿枝頭,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色彩斑斕的鳥兒恰似靈動的小精靈,在林間歡快地穿梭飛舞,發出清脆悅耳的鳴叫聲。
穀底的溪流之畔,大片不知名的花朵競相綻放,花瓣嬌嫩得仿佛能掐出水來,散發著陣陣沁人心脾的幽香。
溫暖的陽光輕柔地灑落在峽穀之中,給這片神秘的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然而,這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卻絲毫無法喚起老人們心中的希望與憧憬。他們猶如失去方向的行舟,在峽穀中漫無目的地徘徊著。
莫玉銘一心想要改變現狀,他深知首先要做的便是調動這幫老頭的生活積極性,讓他們重新燃起做人的樂趣。
隻有如此,才能使他們心甘情願地幫助自己實現夢想,充分發揮他們這些老家夥的餘熱。不過,有一點是莫玉銘事先未曾想到的。在他點燃希望的星火之後,這幫老家夥所爆發出的餘熱竟強大到遠遠超出他的估計。
在不久後的日子裏,事情的發展竟然完全超出了莫玉銘的預想,脫離了他的掌控,讓他始料未及。
莫玉銘在心中有了計劃之後,並未去向那些老頭進行遊說。因為他深知,即便自己再擅長演講,也難以打動眾人的心。
更何況,幾十個老頭老太分散居住在各個不同的地方,最遠的相隔上百裏之遙,最近的也有三五裏路。一個一個地去勸說,莫玉銘自問自己可沒有那麽大的能耐。
他的想法極為簡單,就是設法讓這些分散各處的老家夥們心甘情願地聚集到一起,共同組成一個村莊。
然而,要讓大家自發地住到一個地方又談何容易?首先,不論他們是否願意,都得在硬件設施上做好準備。正所謂“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必須在吃住方麵有所籌備。
對於住的問題,莫玉銘並不擔憂,因為一旦大家願意住到一處,他們自會想辦法解決。
關鍵在於吃的方麵,這也是莫玉銘吸引他們的製勝法寶。
美食當前,再無趣的人也會為之心動。當能夠品嚐到以前吃過而如今隻能迴味的美食時,那種酸甜苦辣的味道,那種記憶猶新的感覺,會毫不猶豫地將心中的牽掛、留戀與迴味一絲絲、一縷縷地全部勾起,讓人欲罷不能。
要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最基本的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裏不缺柴和食物,峽穀中物產豐富,種類繁多。油也容易獲取,各種野獸和魔獸的肥肉脂肪以及含油量豐富的瓜果,都是優質的油料資源,隻要動手便能得到。
在這些當中,最缺的其實隻有鹽。沒有鹽,後麵的醬醋調料就無從談起。
作為最主要的調味料,雖然峽穀中有礦產,但要提煉出純淨的食用品級的食鹽來,沒有方法可絕非易事。
不然的話,峽穀中的老頭們幾百年來,就不會一直吃那些苦澀難咽的土鹽了。沒有鹽這個東西,食物隻能是用來填飽肚子,而不是用來享受。所以,莫玉銘計劃中的第一步便是製鹽!
莫玉銘之所以這麽快便有了這個計劃,事件的起因還要從十天前的一個插曲說起。這天一大早,莫玉銘還懶在床上沉浸於美夢中時,馨蘭便急匆匆地闖了進來將他叫醒:
“銘哥,快起來,今天是半年一次的‘牙祭會’,咱們準備一下趕到黃奶奶那裏去玩,有好吃的呢。穀裏的爺爺奶奶都會去的!”
莫玉銘睜開惺忪的雙眼,迷糊地問道:
“什麽是‘牙祭會’?”
“‘牙祭會’就是所有的爺爺奶奶都帶上好吃的食物到黃奶奶那裏聚會,然後由黃奶奶主持,大家一起動手製作非常美味的食物,最後大家一起品嚐。黃奶奶做的菜可太好吃了!”
馨蘭一邊眉飛色舞地解釋著,一邊忍不住地咽口水。
“真的嗎?”
莫玉銘興奮地跳了起來,胡亂整理了一下衣著,便跟著馨蘭走出了房門。
“這次‘牙祭會’我想要黃奶奶給我做一道用蘑菇做的菜,銘哥,先陪我采摘一些蘑菇再去吧!”
小水潭附近的草叢中生長著許多又大又嫩的蘑菇。莫玉銘和馨蘭經常會過來采摘。
這些蘑菇的品質非常好。莫玉銘相信,這些蘑菇如果烹飪得好,並且能有好的調料調配的話,一定可以做出非常鮮美的菜品來。
黃老太的住處莫玉銘曾經和馨蘭一起去過,離莫玉銘的住處不是很遠,過了張鐵匠家再走三裏多地就到了。
這裏是一片由幾個小山包環繞的小盆地,黃蓉蓉的小屋就建在小盆地的最深處。房前是一片開滿各種小花的大草坪,草坪的四周栽種了許多桃樹。
每當春暖花開時節,姹紫嫣紅的桃花便會開滿枝頭,景色非常迷人。
當莫玉銘和馨蘭抱著一大包蘑菇來到桃花園的時候,已經有大半的老頭老太聚集在這裏了。大家正分工合作,在黃老太的指揮下熟練地忙活著。
房前的草地上擺滿了各種食材,有整隻剛獵殺的魔獸,也有被分割處理後的精華肉塊,新鮮的瓜果蔬菜也是不少。
大家都在認真地分割和清洗食材,尤其是那些土生土長的第二代,這些老頭們更是興奮異常,像活潑好動的野猴一般忙得不亦樂乎。
瞧見兩個小不點到來,一臉嬉笑的龍爺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跑了過來,二話不說地將二人手中的蘑菇拿了過去。
莫玉銘不明就裏,剛要唿喊阻止,馨蘭就笑嘻嘻地說道:
“沒事,龍爺爺這是要幫我們清洗蘑菇,龍爺爺做事很細心,不像虎爺爺毛手毛腳的亂弄一氣!我們到黃奶奶那邊去玩吧,去看黃奶奶做菜!”
小茅屋左前方的草坪上並排長著三棵高大的桃樹,樹幹虯曲,枝椏繁茂,明顯比桃樹園中的其它樹木大上一圈。
樹上開滿妖豔的桃花,在剛冒芽的嫩綠下顯得格外嬌豔。
大樹下並排擺放著三塊丈長的大石案,潔白如玉的石案表麵打磨得十分光滑。
此時黃蓉容正和卿秀娘以及胡三娘三人各在一塊石案前處理食材,青薇、綺梅以及李清晗、劉念琳、司榮農、秋水等六個老太將分割好的魔獸肉依次排放到石案上。
隻見黃蓉容等三人運轉玄功,將靈力包裹住食材,然後緩慢地改變手勢,讓靈力不斷地變化。被靈力包裹的魔獸肉在靈力的作用下不停翻轉,不時有淡淡的青綠或者灰黑的氣體從肉塊中溢出並快速消散。
莫玉銘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操作,不知她們這樣做有什麽目的,感覺十分新奇。
馨蘭見狀在一旁輕聲說道:
“黃奶奶她們在去除魔獸肉中的毒素,越是魔力等級高的魔獸,它們的肉體內所含的毒素越多,如果不去除的話,人吃了會中毒的!”
“清除毒素?我們以前吃馴鹿肉時好像沒這麽處理,不會有問題吧?”
莫問為了救治莫玉銘曾殺了一頭馴鹿,由於莫問很少在家吃飯,所以那頭馴鹿肉直到現在還沒吃完,還有一腿肉幹掛在那。
“馴鹿是野獸沒毒的,和魔獸肉不一樣!”
馨蘭笑嘻嘻地說道。
“哦,是這樣啊!……”
莫玉銘到現在還沒見過什麽活的獸類,分不清什麽是魔獸,什麽是野獸。
“喂,兩個小鬼在這嘰嘰喳喳的說什麽呀?這裏髒兮兮的,快到那邊去玩,那裏有好多好吃的野果!”
手捧著一大塊魔獸肉的綺梅來到了馨蘭跟前說道。
“沒事的,外婆,我們不餓,我們就在這看看!”
馨蘭挽住莫玉銘的胳膊往旁退了一步說道。
綺梅是馨蘭的外婆,但莫玉銘發現馨蘭和外婆的關係並不怎麽親熱,在相處的態度上和別的老頭老太沒什麽區別,好像僅僅隻是稱謂上的不同。
莫玉銘不知道為什麽,但他也不想去過問。對於他來說,這些似乎不是他要操心的。
“你們兩個想學廚藝?嗬嗬,現在還早了點,等你們的修為到達人階五級以上再說吧!”
站在第一塊石案前的卿秀娘抬頭看向二人笑道。
“蘭丫頭的天賦不錯,隻要肯學,倒是一個不錯的苗子!”
胡三娘微笑著說道。
“冰屬性變異體質在元素提煉上比水屬性體質還要優秀上一些,到時跟著黃姐學習廚藝,說不定能有很高的成就!”
劉念琳插嘴道。
“繡娘說的沒錯,不過現在談論這些還是早了些,或許十年八年後,等她的修為達到了入門要求的時候,她反而沒了學習龍廚的興趣了,所以還是別說早了!”
黃蓉容這時也抬起頭,似笑非笑地看向莫玉銘和馨蘭二人。看得莫玉銘和馨蘭二人有些不自在。
黃老太在整個峽穀中修為或許並不算頂尖,但她卻天生帶有一種上位者的氣質,讓人不敢和她對視。
整個峽穀中除了修為最高的獨孤賢外,也就隻有李慕白和季閑林二人能有她這個氣場,讓人自然而然地對她產生敬畏之心。
雖然整個峽穀中的人都很和睦相處,沒什麽親疏、輩分之分,但大家都習慣性地稱唿她“黃大姐”。
其實按年齡來劃分,黃蓉容的年齡在幾個老太中僅比胡三娘和李清晗以及綺梅三人稍大。在整個峽穀中,她的年齡也是最小的那幾個。
幾個老太中,年齡最大的秋水差不多比她大了五十歲。隻不過秋水、綺梅、青薇她們三個土生土長的老太太,根本就沒有年齡輩分這一類的概念。
見其他人叫黃蓉容大姐,她們也就一樣跟著叫大姐,就連見到七十六個老頭老太中年齡最小的胡三娘也一樣叫姐。
“蘭妹,季爺爺也來了,我們去求季爺爺給我們吹曲吧!”
莫玉銘在幾個老太們的說笑中有些待不住了,眼見季閑林和肖波鴻等幾人聯袂而來,便拉著馨蘭離開了這裏。
季閑林是峽穀中僅有的幾個具有書生範的老頭,他和李慕白一樣,怎麽看都更像是飽讀詩書的酸秀才。
李慕白在才藝上最為精通的是棋藝書畫,而他則善於音律歌賦,尤其吹得一手好笛曲。莫玉銘曾聽到過他吹奏一曲,樂曲非常動聽。
桃樹林的中心區域並排擺放著數個大石台,石台上擺放著許多新鮮的瓜果。無事可做的老頭們都聚集在這裏閑聊打發時間。此時早已有十幾個老頭在此聚集,季閑林也在其中。
“季爺爺,給我們吹首曲聽聽吧!”
馨蘭大老遠便喊了起來。清純的童音極具穿透力,整個桃樹園中的老頭們都聽得真切,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望向在草坪中奔跑的小丫頭。
“嗬嗬,好吧,我們的蘭丫頭要聽曲,那肯定要吹的!”
季閑林嗬嗬笑道,說完便從懷中掏出一杆竹笛出來,找了個石墩坐下便吹奏了起來。優雅的笛聲立刻傳遍全場,在場的老頭們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閑談,靜靜地聽起曲子來。
悠揚的笛聲令人陶醉,即便是那些平日裏像野猴一般的土著老頭們也停止了嬉鬧,安安靜靜地做事,深怕弄出些什麽嘈雜來破壞了這美妙的氛圍。
馨蘭乖巧地坐在莫玉銘身邊,雙手托著下巴聽得出神。雖然她現在還無法領略笛曲的美妙所在,但絲毫不影響她對音律的喜愛。
季閑林也是心情大好,一連吹奏了數支優美動聽的笛曲,聽得大家如癡如醉,忘乎所以。直到曲罷,眾人還陶然其中。
“起灶,點火,開吃!”
一聲響亮的唿喊打破了這沉醉的氛圍,眾人紛紛迴過神來,開始忙碌地準備起這期待已久的盛宴。
馨蘭說道。
“我們人類也是有心無力。第一,先前我不是說了嗎,他們是一個素食性的物種,不像我們人類什麽都吃。
因此在和魔獸大戰以後注定他們不能和我們人類一樣離開森林遠離魔獸。
因此經常遭到魔獸的攻擊是在所難免的。
第二,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你們剛才見到的,他們喜歡生活在崖壁上的洞穴內。因為他們整個群體都是單一的土屬性,隻有吸收大量的土元素才能進化,在崖壁洞穴中生活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吸取土元素的選擇。
長此以往便形成了穴居習慣。因此他們就更離不開大山了。
而我們人類在那次大戰後整體實力雖然也大大削弱,出於安全的考慮先人們決定走出森林,遠離魔獸。
來到了開闊地帶,遠離了魔獸區域,在相對安寧的日子裏休養生息。
而且人族最大的優點便是人族的繁衍比智人猿快得多。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息,族群便可以得到長足的發展,日漸壯大。
經過無數代先輩的打拚犧牲,人族終於成為大陸上唯一的至高種族。
雖然人族有心想幫助智人猿,但鞭長莫及,即使有這個想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種群間的生活習俗越來越相隔甚遠。連交流都出現了困難,更別說相處了。”
“原來如此!先前您叫我們別在它們麵前說話,應該是怕我們說錯話把它們給得罪了吧,難道它們還能聽懂我們說的話?
不是說幾千年過去了,我們之間的語言已經改變了很多,難以交流了嗎?”
“雖說如此,但不要忘了他們也是一個和我們一樣聰明的種族,還是一個很高傲的種族,而且和我們人類一樣和魔獸是天生的敵對關係。
十分忌諱人類將他們和魔獸相提並論。雖然在語言方麵已經截然不同,但一些年長的智人猿還是能聽懂我們的語言的。
其中有好幾個長老級的老猿已經有了化形級別的修為,他們可以完全化成和我們一樣的人形,更別說是語言了。
智人猿非常聰明,隻要他們願意,是很容易學會使用人類的語言的。因此你們兩個小孩在他們麵前大唿小叫的,把他們當成低等的野獸,或者和魔獸看待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爺爺真壞,早告訴我們就是了,我們也不會亂說的。非要搞得神神秘秘,讓我們憋的慌!”
馨蘭在聽完莫老的解釋後,大大的叫屈,嘟著嘴埋怨起來。
莫老見狀忍著笑,半真半假的安慰起來。
從祥和穀迴來後,莫玉銘總算是真正弄清了大峽穀中的現實情況。
大峽穀仿佛是大地被巨斧劈開的一道神秘裂痕,兩側峭壁高聳入雲,如沉默的巨人守護著這片神秘之地。
陽光艱難地從峽穀上方投射下來,在穀底灑下斑駁的光影。
穀底中,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溪水撞擊在岩石上,濺起晶瑩的水花,發出悅耳的聲響。
溪邊生長著各種奇花異草,五彩斑斕的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峽穀的石壁上,爬滿了古老的藤蔓,猶如綠色的瀑布從高處傾瀉而下。
一些不知名的小動物在藤蔓間穿梭嬉戲,為寂靜的峽穀增添了一絲生機。遠處,時不時傳來幾聲鳥鳴,迴蕩在峽穀之中,更顯空靈。
雖說那智人白猿夠聰明,血脈傳承也足夠強大,但經過幾千上萬年的進化繁衍,早已時過境遷。
人類早已和當初的智人猿不是同一個等級的種族了。
這個大陸的人類已經發展成為獨立的一個大種族,而智人猿以及那些靈獸、妖獸、精靈雖然在某些方麵都有自己的優勢,但因為種群數量的原因,已經無法和人類抗衡,隻能算是除了人類和魔獸外的一些小族群了。
在將逸世穀和祥和穀的大致情況都摸清楚後,整個大峽穀對莫玉銘已經失去了神秘。雖然他到這個世界來滿打滿算才兩個來月,但已經過膩了現在這種枯燥無味的如野人般的生活了。
和峽穀中所有的老頭、老太一樣,在失去了最初的好奇心後,每天除了到處找野果充饑外,就是睡覺或者四處閑逛無所事事。
最初的新奇全部都磨消殆盡,孤寂的日子讓他抓狂。
莫玉銘的前世也算得上是一個耐得了寂寞的人,有時為了解決一道難題,甚至能夠獨自在實驗室中連呆半個月不見人。
但那是有事可做,一門心思都花在了鑽研上,無暇顧及他人。那樣的生活他覺得很充實,一點也不覺得寂寞,而且每當事情取得了突破後,會令他非常有成就感,心情十分的愉悅舒暢。
但現在不同,現在的他被困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狹小空間內,任何事也做不了,那種寂寞,那種無助的感覺,令他沮喪。
每當感到孤獨的時候,莫玉銘甚至不敢看馨蘭,因為在這個時候他一看到馨蘭那瘦小的身影,腦海中便會出現一幅令人心酸到窒息的畫麵:
在空無一人的峽穀中,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獨自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發呆,沒有親人,沒有玩伴,更沒有玩具……
現在的大峽穀中除了他和馨蘭丫頭外,就隻有一群七老八十的老頭了。確切的說七、八十歲的老頭在這群人中是年齡最小的,穀中的老大已經二百多歲了,一百多歲的占了大半。
大峽穀依舊沉默地橫亙在天地之間,兩側的峭壁如同歲月的壁壘,古老而滄桑。
陽光艱難地穿透峽穀上方的狹窄縫隙,在穀底投下細長的光柱,仿佛是大自然灑下的希望之光。
穀底的溪流依舊潺潺流淌,那清脆的水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響亮,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溪邊的奇花異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它們似乎也感受到了峽穀中的寂靜與孤獨。
想改變命運就隻能靠自己動手了。上輩子就是一個不甘現狀不服命的人,更何況現在是第二世為人,雖然現在像是一個關在鳥籠中的稚鷹,但莫玉銘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希望。堅信一定會有一天能夠走出這個峽穀的。
經過一番思考後,莫玉銘不想再等,哪怕多等一天他都會覺得難受。於是心裏有了一個計劃,既然現在出穀還不現實,但改變現有的生活條件還是可以的,既然活著就要活的舒適開心,大不了在這個異世界再次大搞發明,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莫玉銘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找到出穀的辦法的,莫玉銘一直認為,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隻要去做了,辦法定比困難多。
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細致觀察,莫玉銘驚覺峽穀中的物產其實極為豐富。
然而,那些老者們卻因覺得出穀毫無希望,於是心灰意懶,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渾渾噩噩地了卻殘生。
餓了,就隨意摘些野果用以充饑;困了,便找個地方倒頭就睡。他們就如同失去靈魂的活死人一般,全然沒有了生活的趣味。
而那些土生土長在峽穀中的老頭們,更像是居無定所的野人猿猴,四處亂竄。若不是有那些從外麵掉進來的老頭加以管教,並傳授一些做人的道理和道義,隻怕他們早就退化成了人形魔獸。
大峽穀之中,繁茂的植被猶如綠色的海洋,肆意蔓延在大地之上。各種奇異的果實如同璀璨的寶石般掛滿枝頭,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色彩斑斕的鳥兒恰似靈動的小精靈,在林間歡快地穿梭飛舞,發出清脆悅耳的鳴叫聲。
穀底的溪流之畔,大片不知名的花朵競相綻放,花瓣嬌嫩得仿佛能掐出水來,散發著陣陣沁人心脾的幽香。
溫暖的陽光輕柔地灑落在峽穀之中,給這片神秘的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然而,這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卻絲毫無法喚起老人們心中的希望與憧憬。他們猶如失去方向的行舟,在峽穀中漫無目的地徘徊著。
莫玉銘一心想要改變現狀,他深知首先要做的便是調動這幫老頭的生活積極性,讓他們重新燃起做人的樂趣。
隻有如此,才能使他們心甘情願地幫助自己實現夢想,充分發揮他們這些老家夥的餘熱。不過,有一點是莫玉銘事先未曾想到的。在他點燃希望的星火之後,這幫老家夥所爆發出的餘熱竟強大到遠遠超出他的估計。
在不久後的日子裏,事情的發展竟然完全超出了莫玉銘的預想,脫離了他的掌控,讓他始料未及。
莫玉銘在心中有了計劃之後,並未去向那些老頭進行遊說。因為他深知,即便自己再擅長演講,也難以打動眾人的心。
更何況,幾十個老頭老太分散居住在各個不同的地方,最遠的相隔上百裏之遙,最近的也有三五裏路。一個一個地去勸說,莫玉銘自問自己可沒有那麽大的能耐。
他的想法極為簡單,就是設法讓這些分散各處的老家夥們心甘情願地聚集到一起,共同組成一個村莊。
然而,要讓大家自發地住到一個地方又談何容易?首先,不論他們是否願意,都得在硬件設施上做好準備。正所謂“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必須在吃住方麵有所籌備。
對於住的問題,莫玉銘並不擔憂,因為一旦大家願意住到一處,他們自會想辦法解決。
關鍵在於吃的方麵,這也是莫玉銘吸引他們的製勝法寶。
美食當前,再無趣的人也會為之心動。當能夠品嚐到以前吃過而如今隻能迴味的美食時,那種酸甜苦辣的味道,那種記憶猶新的感覺,會毫不猶豫地將心中的牽掛、留戀與迴味一絲絲、一縷縷地全部勾起,讓人欲罷不能。
要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最基本的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裏不缺柴和食物,峽穀中物產豐富,種類繁多。油也容易獲取,各種野獸和魔獸的肥肉脂肪以及含油量豐富的瓜果,都是優質的油料資源,隻要動手便能得到。
在這些當中,最缺的其實隻有鹽。沒有鹽,後麵的醬醋調料就無從談起。
作為最主要的調味料,雖然峽穀中有礦產,但要提煉出純淨的食用品級的食鹽來,沒有方法可絕非易事。
不然的話,峽穀中的老頭們幾百年來,就不會一直吃那些苦澀難咽的土鹽了。沒有鹽這個東西,食物隻能是用來填飽肚子,而不是用來享受。所以,莫玉銘計劃中的第一步便是製鹽!
莫玉銘之所以這麽快便有了這個計劃,事件的起因還要從十天前的一個插曲說起。這天一大早,莫玉銘還懶在床上沉浸於美夢中時,馨蘭便急匆匆地闖了進來將他叫醒:
“銘哥,快起來,今天是半年一次的‘牙祭會’,咱們準備一下趕到黃奶奶那裏去玩,有好吃的呢。穀裏的爺爺奶奶都會去的!”
莫玉銘睜開惺忪的雙眼,迷糊地問道:
“什麽是‘牙祭會’?”
“‘牙祭會’就是所有的爺爺奶奶都帶上好吃的食物到黃奶奶那裏聚會,然後由黃奶奶主持,大家一起動手製作非常美味的食物,最後大家一起品嚐。黃奶奶做的菜可太好吃了!”
馨蘭一邊眉飛色舞地解釋著,一邊忍不住地咽口水。
“真的嗎?”
莫玉銘興奮地跳了起來,胡亂整理了一下衣著,便跟著馨蘭走出了房門。
“這次‘牙祭會’我想要黃奶奶給我做一道用蘑菇做的菜,銘哥,先陪我采摘一些蘑菇再去吧!”
小水潭附近的草叢中生長著許多又大又嫩的蘑菇。莫玉銘和馨蘭經常會過來采摘。
這些蘑菇的品質非常好。莫玉銘相信,這些蘑菇如果烹飪得好,並且能有好的調料調配的話,一定可以做出非常鮮美的菜品來。
黃老太的住處莫玉銘曾經和馨蘭一起去過,離莫玉銘的住處不是很遠,過了張鐵匠家再走三裏多地就到了。
這裏是一片由幾個小山包環繞的小盆地,黃蓉蓉的小屋就建在小盆地的最深處。房前是一片開滿各種小花的大草坪,草坪的四周栽種了許多桃樹。
每當春暖花開時節,姹紫嫣紅的桃花便會開滿枝頭,景色非常迷人。
當莫玉銘和馨蘭抱著一大包蘑菇來到桃花園的時候,已經有大半的老頭老太聚集在這裏了。大家正分工合作,在黃老太的指揮下熟練地忙活著。
房前的草地上擺滿了各種食材,有整隻剛獵殺的魔獸,也有被分割處理後的精華肉塊,新鮮的瓜果蔬菜也是不少。
大家都在認真地分割和清洗食材,尤其是那些土生土長的第二代,這些老頭們更是興奮異常,像活潑好動的野猴一般忙得不亦樂乎。
瞧見兩個小不點到來,一臉嬉笑的龍爺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跑了過來,二話不說地將二人手中的蘑菇拿了過去。
莫玉銘不明就裏,剛要唿喊阻止,馨蘭就笑嘻嘻地說道:
“沒事,龍爺爺這是要幫我們清洗蘑菇,龍爺爺做事很細心,不像虎爺爺毛手毛腳的亂弄一氣!我們到黃奶奶那邊去玩吧,去看黃奶奶做菜!”
小茅屋左前方的草坪上並排長著三棵高大的桃樹,樹幹虯曲,枝椏繁茂,明顯比桃樹園中的其它樹木大上一圈。
樹上開滿妖豔的桃花,在剛冒芽的嫩綠下顯得格外嬌豔。
大樹下並排擺放著三塊丈長的大石案,潔白如玉的石案表麵打磨得十分光滑。
此時黃蓉容正和卿秀娘以及胡三娘三人各在一塊石案前處理食材,青薇、綺梅以及李清晗、劉念琳、司榮農、秋水等六個老太將分割好的魔獸肉依次排放到石案上。
隻見黃蓉容等三人運轉玄功,將靈力包裹住食材,然後緩慢地改變手勢,讓靈力不斷地變化。被靈力包裹的魔獸肉在靈力的作用下不停翻轉,不時有淡淡的青綠或者灰黑的氣體從肉塊中溢出並快速消散。
莫玉銘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操作,不知她們這樣做有什麽目的,感覺十分新奇。
馨蘭見狀在一旁輕聲說道:
“黃奶奶她們在去除魔獸肉中的毒素,越是魔力等級高的魔獸,它們的肉體內所含的毒素越多,如果不去除的話,人吃了會中毒的!”
“清除毒素?我們以前吃馴鹿肉時好像沒這麽處理,不會有問題吧?”
莫問為了救治莫玉銘曾殺了一頭馴鹿,由於莫問很少在家吃飯,所以那頭馴鹿肉直到現在還沒吃完,還有一腿肉幹掛在那。
“馴鹿是野獸沒毒的,和魔獸肉不一樣!”
馨蘭笑嘻嘻地說道。
“哦,是這樣啊!……”
莫玉銘到現在還沒見過什麽活的獸類,分不清什麽是魔獸,什麽是野獸。
“喂,兩個小鬼在這嘰嘰喳喳的說什麽呀?這裏髒兮兮的,快到那邊去玩,那裏有好多好吃的野果!”
手捧著一大塊魔獸肉的綺梅來到了馨蘭跟前說道。
“沒事的,外婆,我們不餓,我們就在這看看!”
馨蘭挽住莫玉銘的胳膊往旁退了一步說道。
綺梅是馨蘭的外婆,但莫玉銘發現馨蘭和外婆的關係並不怎麽親熱,在相處的態度上和別的老頭老太沒什麽區別,好像僅僅隻是稱謂上的不同。
莫玉銘不知道為什麽,但他也不想去過問。對於他來說,這些似乎不是他要操心的。
“你們兩個想學廚藝?嗬嗬,現在還早了點,等你們的修為到達人階五級以上再說吧!”
站在第一塊石案前的卿秀娘抬頭看向二人笑道。
“蘭丫頭的天賦不錯,隻要肯學,倒是一個不錯的苗子!”
胡三娘微笑著說道。
“冰屬性變異體質在元素提煉上比水屬性體質還要優秀上一些,到時跟著黃姐學習廚藝,說不定能有很高的成就!”
劉念琳插嘴道。
“繡娘說的沒錯,不過現在談論這些還是早了些,或許十年八年後,等她的修為達到了入門要求的時候,她反而沒了學習龍廚的興趣了,所以還是別說早了!”
黃蓉容這時也抬起頭,似笑非笑地看向莫玉銘和馨蘭二人。看得莫玉銘和馨蘭二人有些不自在。
黃老太在整個峽穀中修為或許並不算頂尖,但她卻天生帶有一種上位者的氣質,讓人不敢和她對視。
整個峽穀中除了修為最高的獨孤賢外,也就隻有李慕白和季閑林二人能有她這個氣場,讓人自然而然地對她產生敬畏之心。
雖然整個峽穀中的人都很和睦相處,沒什麽親疏、輩分之分,但大家都習慣性地稱唿她“黃大姐”。
其實按年齡來劃分,黃蓉容的年齡在幾個老太中僅比胡三娘和李清晗以及綺梅三人稍大。在整個峽穀中,她的年齡也是最小的那幾個。
幾個老太中,年齡最大的秋水差不多比她大了五十歲。隻不過秋水、綺梅、青薇她們三個土生土長的老太太,根本就沒有年齡輩分這一類的概念。
見其他人叫黃蓉容大姐,她們也就一樣跟著叫大姐,就連見到七十六個老頭老太中年齡最小的胡三娘也一樣叫姐。
“蘭妹,季爺爺也來了,我們去求季爺爺給我們吹曲吧!”
莫玉銘在幾個老太們的說笑中有些待不住了,眼見季閑林和肖波鴻等幾人聯袂而來,便拉著馨蘭離開了這裏。
季閑林是峽穀中僅有的幾個具有書生範的老頭,他和李慕白一樣,怎麽看都更像是飽讀詩書的酸秀才。
李慕白在才藝上最為精通的是棋藝書畫,而他則善於音律歌賦,尤其吹得一手好笛曲。莫玉銘曾聽到過他吹奏一曲,樂曲非常動聽。
桃樹林的中心區域並排擺放著數個大石台,石台上擺放著許多新鮮的瓜果。無事可做的老頭們都聚集在這裏閑聊打發時間。此時早已有十幾個老頭在此聚集,季閑林也在其中。
“季爺爺,給我們吹首曲聽聽吧!”
馨蘭大老遠便喊了起來。清純的童音極具穿透力,整個桃樹園中的老頭們都聽得真切,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望向在草坪中奔跑的小丫頭。
“嗬嗬,好吧,我們的蘭丫頭要聽曲,那肯定要吹的!”
季閑林嗬嗬笑道,說完便從懷中掏出一杆竹笛出來,找了個石墩坐下便吹奏了起來。優雅的笛聲立刻傳遍全場,在場的老頭們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閑談,靜靜地聽起曲子來。
悠揚的笛聲令人陶醉,即便是那些平日裏像野猴一般的土著老頭們也停止了嬉鬧,安安靜靜地做事,深怕弄出些什麽嘈雜來破壞了這美妙的氛圍。
馨蘭乖巧地坐在莫玉銘身邊,雙手托著下巴聽得出神。雖然她現在還無法領略笛曲的美妙所在,但絲毫不影響她對音律的喜愛。
季閑林也是心情大好,一連吹奏了數支優美動聽的笛曲,聽得大家如癡如醉,忘乎所以。直到曲罷,眾人還陶然其中。
“起灶,點火,開吃!”
一聲響亮的唿喊打破了這沉醉的氛圍,眾人紛紛迴過神來,開始忙碌地準備起這期待已久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