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合作收購院線,以劇本入股
華娛:我是票房魔術師 作者:圈圈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個,我建議我們在北美收購一家發行公司。”
張天成猛然看向江至強,心中很想罵人,“你丫是不是神經病,我之前都說了不收購,你又來。”
麵對張天成不滿的目光,江至強萬分緊張。
他知道張天成對於收購北美發行公司沒興趣,再次提出來,他也是沒辦法。
雖然一起合作收購了嘉禾,可江至強覺得還不夠穩妥。
要是再一起收購北美一家發行公司,不管是內地市場,還是北美市場,雙方利益深度捆綁在一起,那合作才算穩定。
至於這次當著李美敬的麵說這事,那也是沒辦法,之前私下和張天成說過,可張天成不同意,那就隻能讓李美敬一起參與進來,勸說張天成。
至於李美敬會不會勸說張天成,江至強敢肯定,會。
《變形金剛》大賣,好萊塢六大公司紛紛聯係張天成,李美敬不可能不擔心。
正如江至強所想,李美敬瞬間明白江至強的想法,頓時眼神一亮。
在心中快速思索一番後,莞爾笑道,“江總,你的提議不錯,不過,收購發行公司,不合適。”
張天成和江至強都懵了。
張天成明白江至強為什麽老是躥騰他,聯合在北美收購一家發行公司。
江至強想捆住他,李美敬也想捆住他,江至強的建議,李美敬肯定會答應。
他剛才都在心裏想,李美敬答應後,他該怎麽反駁,可李美敬這一句不合適,將他幹懵了。
李美敬緊緊盯著張天成,一字一音的說道,“要收購,就收購院線!”
江至強麵色大變。
收購院線,那最少得好幾億美元啊!
張天成詫異看了眼李美敬,在心裏思索起來。
張天成的反應,讓李美敬鬆了口氣,開始繼續勸說張天成。
“張導,我知道你一直對好萊塢電影公司有戒心。
對,好萊塢電影公司是很黑,但他們也不是什麽人都坑。
如果什麽人都坑,那好萊塢所有公司都得倒閉。
好萊塢的影視公司,互相之間是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是合作夥伴,更主要的是,所有影視公司互相之間能為對方抵禦風險。
我們之前製作電影的方式,在好萊塢是個另類。
好萊塢的公司,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不敢在大片中下重注。
不管前期做了多少準備,製作電影都是賭博。
沒有誰能保證,這部電影一定賺錢。
而在一把賭局下重注,一旦輸了,那就會傷筋動骨。
現在好萊塢製作電影的模式,是電影公司單獨製作小成本電影,大投資電影都是互相合作,就連好萊塢六大都是如此。
大投資電影都是拚盤電影,很多小電影製作公司,就是靠著這類拚盤電影才生存下來。
如果沒有那些小公司,幫忙分擔風險,好萊塢六大早就倒閉了。
好萊塢電影公司坑的是在好萊塢沒有根基的人,說白了,就是不能與他們抵禦投資大片風險的人。
要是我們有院線在手,也就向外表達出,我們會在好萊塢長期發展,那些影視公司就不會坑我們,反而還會與我們進行合作。
到時候,在電影全球上映時,我們也權安排人盯著發行賬目。
而隻要我們發展起來,以後還可以自己運作電影周邊,電影的收益,才能最大化。”
張天成沒說話,他還在思索,但江至強卻開口了。
“李會長,這派拉蒙法案,不是規定不能同時擁有製片公司和院線嗎?”
“是有這個規定,起初規定很嚴,但隨著電影渠道的多樣化,很多都變了。
現在的派拉蒙法案是不允許直接擁有,我們可以成立一家母公司,用子公司的名義去收購院線。
迪士尼就是這樣做的,迪士尼背後的母公司就入股了喜滿客院線。
不過也就隻有財大氣粗的迪士尼這麽做,因為就算收購了,也不能利用院線排片打壓其它電影,一旦被其它電影公司發現,那後果,最少損失上億美元。
我建議收購院線,隻是因為收購院線更劃算,發行公司我們完全可以自己慢慢組建,那樣成本會更低。
而院線不同,要發展起一家院線,至少要好幾年。”
解釋過後,李美敬看向張天成,見張天成還是麵露思索,她忍住說道,“張導,不如先聽聽我後麵的話,你再做決定。”
張天成眼簾一抬,看向李美敬。
見張天成從思索中出來,李美敬繼續往下說。
“我的想法是收regal院線。
regal院線的老板,在五年期大筆買入微軟和蘋果的股票。
當初是賺了很多錢,可他沒收手,反而加杠杆買入。
三年前互聯網泡沫,股價縮水80%,導致他不止虧光了本金,還欠下不少債務。
從去年開始,對方就通過售賣房產來還債,但相比天價債務,賣房產那點錢遠遠不夠。
對方曾對外出售院線,可沒人願意接盤。
我們提出收購regal院線,對方肯定會答應。
價格方麵,我想,大概在5億到6億之間。
收購院線,張導,你不用出錢。”
張天成眼睛一瞪,萬分詫異。
“我們成立母公司,一家分公司收購院線,一家分公司成立製作公司,如果發展順利,日後會進入電影周邊行業。
母公司,你不用出錢,占35%股份,條件就是你跟公司簽訂合同,二十年內,你要為公司製作15部電影。
這15部電影,由公司來投資,你隻當導演,導演費按照好萊塢一線導演的報酬。
你也可以當演員,片酬隨你演員身份取得的成績而變化。”
望著神色堅硬的李美敬,江至強很是佩服,35%的股份那就是差不多2億美元,拿2億美元捆住張天成,可真有魄力。
“不可能。”
張天成的迴答讓李美敬和江至強都呆住了,簽約費2億美元,導演費和演員費正常給,並且公司賺錢,你也拿45%,這待遇,斯皮爾伯格都沒有,你居然拒絕。
“李會長,你給的待遇很好,但你忘了一點,我不缺錢,我不可能因為35%的股份,就將自己困在公司20年。”
李美敬眉頭緊鎖,最好的待遇都給了,但張天成還不答應,她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不過,我們可以換種合作方式。”
李美敬和江至強眼神一亮,目不轉睛地看著張天才成。
“既然決定在好萊塢長期發展,那就玩把大的,除了收購regal院線,還要投資2億美元,用於快速發展製作發行業務和電影周邊業務。
我不出錢,但我拿劇本入股。
編劇工會登記的53份劇本,除了已經拍攝的《通緝令》和《變形金剛》還有51份。
這51份劇本,我還要抽出4份劇本,因為那4份劇本,是我正在製作的動畫電影係列。
我拿剩下的47份劇本入股,股份我要占55%。
那47份劇本是單獨製作,還是與找其它公司合作,我不管,全部由公司處理。
也不需要找我當導演,47份劇本我都畫了分鏡稿,隨便找個導演都能拍。
公司一切由你掌管,我不管事。”
雖然對外說出1億美元一份劇本,但張天成明白,隻有在他拍出十幾部電影,並且每部都大賣後,好萊塢六大才會為之瘋狂,願意花1億美元買一份劇本。
47份劇本,除去十幾部大賣的電影後,剩下的幾乎有一半是文藝片。
文藝片,好萊塢六大公司不會買,一般犯罪片也不會買,隻會買那種能收割全球票房的特效大片,那就更少,隻有幾份。
那些劇本,算下來,最多也就能賣到7到8億。
而製作十幾部電影又太久,最少也得五年,還不如拿來入股,讓公司製作,反正公司賺錢,他也賺錢。
拿劇本入股,李美敬沒有憤怒,反而立馬一口答應,生怕張天成反悔。
“沒問題,錢我出,你出47份劇本占55%。”
她拚死拚活,還給張天成當小弟,就是為了賺錢的同時,將南韓影視文化推向世界。
提出合作院線,一是為了捆住張天成,二是為了給南韓影視文化走向世界,打出一條通道。
張天成提供的47份劇本,還畫了分鏡稿,那公司肯定賺錢,並且她還可以通過安排南韓藝人出演電影,打入好萊塢。
至於張天成那47份劇本不賺錢,那不可能。
已經合作好幾年,這些年來,張天成拿出的商業片,每部都票房大賣,文藝片每部都拿獎,給自己公司劇本也能在華夏大賣,他拿出手的劇本,不可能不賺錢。
見李美敬神色興奮,張天成立馬明白對方想什麽。
“李會長,我知道你想推動南韓影視文化走向世界,你安排南韓藝人出演電影,甚至以後在北美發行南韓電影,我都不攔你。
但有一點要說清楚,一部電影,最多隻能安排一個南韓藝人,並且,最開始隻能做配角。
要當主角,可以,先去製作成本在300萬美元以下的小成本電影當主角。
出演的小成本電影讓公司大賺,才能在大片中當主角。
還有,我日後可能需要安排華夏藝人出演電影,我已經安排華夏藝人出演的電影,你不能再安排南韓藝人。
在北美人的看來,亞洲人很難分辨,一部電影中,亞洲人過多,那票房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
如果你不能答應這點,那抱歉,我不會和你合作。
如果你打算先敷衍我,然後操盤電影時亂安排,我會以大股東的身份奪權。
我一旦奪權,李會長,公司所有電影都不會用南韓藝人。”
張天成這話很不客氣,但李美敬卻沒有生氣,反而笑容滿麵。
“你放心,我投資那麽多錢,也不希望因為用南韓藝人導致公司虧損。
不過,張導,你要安排華夏藝人,總得說個數吧,不能每部電影都安排華夏藝人吧。”
“沒有數,不過你放心,我不會安排太多華夏藝人。
從我在《通緝令》和《變形金剛》的用演員上,你應該能看出來,我沒興趣扶持華夏藝人走向好萊塢。
我要名額,隻是因為日後可能出現某些因素,或者出於我在華夏公司的發展需要。”
李美敬瞬間明白了,華夏的國情和南韓不一樣,有些事,張天成沒法拒絕。
“ok,我沒意見。”
話音剛落,“那個,張導,李會長,我呢?”
張天成猛然看向江至強,心中很想罵人,“你丫是不是神經病,我之前都說了不收購,你又來。”
麵對張天成不滿的目光,江至強萬分緊張。
他知道張天成對於收購北美發行公司沒興趣,再次提出來,他也是沒辦法。
雖然一起合作收購了嘉禾,可江至強覺得還不夠穩妥。
要是再一起收購北美一家發行公司,不管是內地市場,還是北美市場,雙方利益深度捆綁在一起,那合作才算穩定。
至於這次當著李美敬的麵說這事,那也是沒辦法,之前私下和張天成說過,可張天成不同意,那就隻能讓李美敬一起參與進來,勸說張天成。
至於李美敬會不會勸說張天成,江至強敢肯定,會。
《變形金剛》大賣,好萊塢六大公司紛紛聯係張天成,李美敬不可能不擔心。
正如江至強所想,李美敬瞬間明白江至強的想法,頓時眼神一亮。
在心中快速思索一番後,莞爾笑道,“江總,你的提議不錯,不過,收購發行公司,不合適。”
張天成和江至強都懵了。
張天成明白江至強為什麽老是躥騰他,聯合在北美收購一家發行公司。
江至強想捆住他,李美敬也想捆住他,江至強的建議,李美敬肯定會答應。
他剛才都在心裏想,李美敬答應後,他該怎麽反駁,可李美敬這一句不合適,將他幹懵了。
李美敬緊緊盯著張天成,一字一音的說道,“要收購,就收購院線!”
江至強麵色大變。
收購院線,那最少得好幾億美元啊!
張天成詫異看了眼李美敬,在心裏思索起來。
張天成的反應,讓李美敬鬆了口氣,開始繼續勸說張天成。
“張導,我知道你一直對好萊塢電影公司有戒心。
對,好萊塢電影公司是很黑,但他們也不是什麽人都坑。
如果什麽人都坑,那好萊塢所有公司都得倒閉。
好萊塢的影視公司,互相之間是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是合作夥伴,更主要的是,所有影視公司互相之間能為對方抵禦風險。
我們之前製作電影的方式,在好萊塢是個另類。
好萊塢的公司,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不敢在大片中下重注。
不管前期做了多少準備,製作電影都是賭博。
沒有誰能保證,這部電影一定賺錢。
而在一把賭局下重注,一旦輸了,那就會傷筋動骨。
現在好萊塢製作電影的模式,是電影公司單獨製作小成本電影,大投資電影都是互相合作,就連好萊塢六大都是如此。
大投資電影都是拚盤電影,很多小電影製作公司,就是靠著這類拚盤電影才生存下來。
如果沒有那些小公司,幫忙分擔風險,好萊塢六大早就倒閉了。
好萊塢電影公司坑的是在好萊塢沒有根基的人,說白了,就是不能與他們抵禦投資大片風險的人。
要是我們有院線在手,也就向外表達出,我們會在好萊塢長期發展,那些影視公司就不會坑我們,反而還會與我們進行合作。
到時候,在電影全球上映時,我們也權安排人盯著發行賬目。
而隻要我們發展起來,以後還可以自己運作電影周邊,電影的收益,才能最大化。”
張天成沒說話,他還在思索,但江至強卻開口了。
“李會長,這派拉蒙法案,不是規定不能同時擁有製片公司和院線嗎?”
“是有這個規定,起初規定很嚴,但隨著電影渠道的多樣化,很多都變了。
現在的派拉蒙法案是不允許直接擁有,我們可以成立一家母公司,用子公司的名義去收購院線。
迪士尼就是這樣做的,迪士尼背後的母公司就入股了喜滿客院線。
不過也就隻有財大氣粗的迪士尼這麽做,因為就算收購了,也不能利用院線排片打壓其它電影,一旦被其它電影公司發現,那後果,最少損失上億美元。
我建議收購院線,隻是因為收購院線更劃算,發行公司我們完全可以自己慢慢組建,那樣成本會更低。
而院線不同,要發展起一家院線,至少要好幾年。”
解釋過後,李美敬看向張天成,見張天成還是麵露思索,她忍住說道,“張導,不如先聽聽我後麵的話,你再做決定。”
張天成眼簾一抬,看向李美敬。
見張天成從思索中出來,李美敬繼續往下說。
“我的想法是收regal院線。
regal院線的老板,在五年期大筆買入微軟和蘋果的股票。
當初是賺了很多錢,可他沒收手,反而加杠杆買入。
三年前互聯網泡沫,股價縮水80%,導致他不止虧光了本金,還欠下不少債務。
從去年開始,對方就通過售賣房產來還債,但相比天價債務,賣房產那點錢遠遠不夠。
對方曾對外出售院線,可沒人願意接盤。
我們提出收購regal院線,對方肯定會答應。
價格方麵,我想,大概在5億到6億之間。
收購院線,張導,你不用出錢。”
張天成眼睛一瞪,萬分詫異。
“我們成立母公司,一家分公司收購院線,一家分公司成立製作公司,如果發展順利,日後會進入電影周邊行業。
母公司,你不用出錢,占35%股份,條件就是你跟公司簽訂合同,二十年內,你要為公司製作15部電影。
這15部電影,由公司來投資,你隻當導演,導演費按照好萊塢一線導演的報酬。
你也可以當演員,片酬隨你演員身份取得的成績而變化。”
望著神色堅硬的李美敬,江至強很是佩服,35%的股份那就是差不多2億美元,拿2億美元捆住張天成,可真有魄力。
“不可能。”
張天成的迴答讓李美敬和江至強都呆住了,簽約費2億美元,導演費和演員費正常給,並且公司賺錢,你也拿45%,這待遇,斯皮爾伯格都沒有,你居然拒絕。
“李會長,你給的待遇很好,但你忘了一點,我不缺錢,我不可能因為35%的股份,就將自己困在公司20年。”
李美敬眉頭緊鎖,最好的待遇都給了,但張天成還不答應,她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不過,我們可以換種合作方式。”
李美敬和江至強眼神一亮,目不轉睛地看著張天才成。
“既然決定在好萊塢長期發展,那就玩把大的,除了收購regal院線,還要投資2億美元,用於快速發展製作發行業務和電影周邊業務。
我不出錢,但我拿劇本入股。
編劇工會登記的53份劇本,除了已經拍攝的《通緝令》和《變形金剛》還有51份。
這51份劇本,我還要抽出4份劇本,因為那4份劇本,是我正在製作的動畫電影係列。
我拿剩下的47份劇本入股,股份我要占55%。
那47份劇本是單獨製作,還是與找其它公司合作,我不管,全部由公司處理。
也不需要找我當導演,47份劇本我都畫了分鏡稿,隨便找個導演都能拍。
公司一切由你掌管,我不管事。”
雖然對外說出1億美元一份劇本,但張天成明白,隻有在他拍出十幾部電影,並且每部都大賣後,好萊塢六大才會為之瘋狂,願意花1億美元買一份劇本。
47份劇本,除去十幾部大賣的電影後,剩下的幾乎有一半是文藝片。
文藝片,好萊塢六大公司不會買,一般犯罪片也不會買,隻會買那種能收割全球票房的特效大片,那就更少,隻有幾份。
那些劇本,算下來,最多也就能賣到7到8億。
而製作十幾部電影又太久,最少也得五年,還不如拿來入股,讓公司製作,反正公司賺錢,他也賺錢。
拿劇本入股,李美敬沒有憤怒,反而立馬一口答應,生怕張天成反悔。
“沒問題,錢我出,你出47份劇本占55%。”
她拚死拚活,還給張天成當小弟,就是為了賺錢的同時,將南韓影視文化推向世界。
提出合作院線,一是為了捆住張天成,二是為了給南韓影視文化走向世界,打出一條通道。
張天成提供的47份劇本,還畫了分鏡稿,那公司肯定賺錢,並且她還可以通過安排南韓藝人出演電影,打入好萊塢。
至於張天成那47份劇本不賺錢,那不可能。
已經合作好幾年,這些年來,張天成拿出的商業片,每部都票房大賣,文藝片每部都拿獎,給自己公司劇本也能在華夏大賣,他拿出手的劇本,不可能不賺錢。
見李美敬神色興奮,張天成立馬明白對方想什麽。
“李會長,我知道你想推動南韓影視文化走向世界,你安排南韓藝人出演電影,甚至以後在北美發行南韓電影,我都不攔你。
但有一點要說清楚,一部電影,最多隻能安排一個南韓藝人,並且,最開始隻能做配角。
要當主角,可以,先去製作成本在300萬美元以下的小成本電影當主角。
出演的小成本電影讓公司大賺,才能在大片中當主角。
還有,我日後可能需要安排華夏藝人出演電影,我已經安排華夏藝人出演的電影,你不能再安排南韓藝人。
在北美人的看來,亞洲人很難分辨,一部電影中,亞洲人過多,那票房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
如果你不能答應這點,那抱歉,我不會和你合作。
如果你打算先敷衍我,然後操盤電影時亂安排,我會以大股東的身份奪權。
我一旦奪權,李會長,公司所有電影都不會用南韓藝人。”
張天成這話很不客氣,但李美敬卻沒有生氣,反而笑容滿麵。
“你放心,我投資那麽多錢,也不希望因為用南韓藝人導致公司虧損。
不過,張導,你要安排華夏藝人,總得說個數吧,不能每部電影都安排華夏藝人吧。”
“沒有數,不過你放心,我不會安排太多華夏藝人。
從我在《通緝令》和《變形金剛》的用演員上,你應該能看出來,我沒興趣扶持華夏藝人走向好萊塢。
我要名額,隻是因為日後可能出現某些因素,或者出於我在華夏公司的發展需要。”
李美敬瞬間明白了,華夏的國情和南韓不一樣,有些事,張天成沒法拒絕。
“ok,我沒意見。”
話音剛落,“那個,張導,李會長,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