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迴到宣陽
穿成落魄士族,還好我有簽到係統 作者:南笙北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花了七天的時間,薑家的家產能賣的賣,不能賣的帶走,這個宅子薑宛君本來是有些舍不得賣,張留個念想的。而且想著以後後麵迴到江州城也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隻不過想到薑家那一大家子,她要是離開了這裏,房子還沒賣,恐怕到時候薑家人就會登堂入室、占為己有,那她還是賣了吧。
好在這房子比較大,修繕得很漂亮,那些有錢人毫不猶豫的就買了。
至於府裏的下人,並不是很多,於是全部一起帶走,省得到了宣陽還要買,省事。
薑家的人這幾天一直住在薑家,得知要走了,眼珠子咕嚕咕嚕轉,想到了什麽似的,就說家裏有事,走的時候來送送就行。
薑宛君故意說晚了一天日期。
隻是沒想到薑二伯和薑大伯兩家提前了一天,隻是他們是中午來的,容頊年等人是早上走的,完美錯過了。
“娘,這怎麽辦啊?人都走了!”薑玉妍跺了跺腳。
“沒事,想來也沒走多遠,他們人多,我們追上去就行。”
這一房在上麵一輩排行第三,老爺子老太太夫妻倆膝下一共有五個兒女,兩個女兒,三個兒子,隻是小兒子八歲那年掉水裏淹死了。
兩個女兒早就嫁人都是當奶奶的人了。
而薑大伯一家夫妻倆也有五個孩子,老大是個兒子,叫薑民,有個媳婦,如今兩個人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老二是個女兒已經出嫁了,丈夫前些年說是外出做生意,一家人不知去向。
老三老四就是薑玉珠薑玉玲,老五是個兒子叫薑大寶。
薑二伯一家膝下一共就隻有三個孩子,老大薑澤,老二薑玉妍,老三薑濤。
“可是我們能走路,娘和爹可走不了那麽多的路,而且我家大寶和我大孫子都小,這麽遠的路怎麽走得了!?”薑大伯母一聽不滿意了,瞬間拉下臉來。
本想著故意不通知二叔三叔他們,讓他們趕不上,到時候就自己一大家子跟著去宣陽享福去。沒曾想來了才發現,人家早就走了。
他們為了省點錢,沒舍得坐驢車什麽,一路走過來的。
想著到了這裏喝口水,然後坐著薑家的馬車舒舒服服的去宣陽,但現在要自己走路去,她可不幹!
自己的寶貝兒子和寶貝孫子哪裏能吃得了這個苦?
薑二伯母怎麽會聽不出來她的意思?故意扯上老爺子和老太太,無非是想顯得自己孝順,其實是心疼自己的兒子和孫子才是真。
“那大嫂的意思是?”
“雇輛車,反正走路是不行的。”
看著她一副爽快樣,就像是不差錢一樣的態度,薑二伯母都覺得無語極了。
隻知道擺架子,隻知道動嘴,怎麽不見你去呢?
在心裏翻了一個白眼,但還是拿出錢來去讓人租輛驢車,然後一起擠在驢車上朝著宣陽而去。
這些事容頊年一行人不知道,而他們早上出發的,走了一個上午,已經離開了江州城很遠了,在接近安陽縣了。
隊伍浩浩蕩蕩的,一路上速度也就比較慢了,原本兩三天就能到的工夫,花了四五天,加上離開的那幾天,離開宣陽已經差不多半個月時間了。
在靠近宣陽時,容頊年發現城牆竟然已經修起來了。
在很早之前她就找了很多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少,能出一份力出一份力,每個人都有銀錢補貼,因而來的人很多。又有機器開山,工人們修建的比較快。
先把重要的道路,有百姓居住的邊緣給修建起來,其他的慢慢的補,沒曾想這邊竟然已經快好了。
她心裏感覺鬆快了很多。
(加速……)
迴到宣陽,容母心裏的大石頭終於是落了下去,看著容頊年安然無恙的,這才拉著薑宛君,目光落在了她和離開時不太一樣的打扮上。
雖說薑老爺已經入葬,但按照規矩,子女得為其守孝三年,得穿著素衣,不得戴華貴的首飾,也不得嫁娶等。甚至於這事是納入刑 法的,若是誰家長輩死了兒女不守孝三年,那就是要蹲大牢的。
因而薑宛君此時此刻穿著一身白色的衣服,上麵沒有任何的圖案,頭發也沒什麽複雜的發髻,頭上僅僅用白色發帶裝飾的蝴蝶結作為飾品。
臉上也是素麵朝天,再加上憂思過度和這幾日的一路奔波,臉色特別的不好。
“這…這是?”容母作為過來人最是清楚這種事,看到這裏就知道發生了什麽,不由得歎了口氣,輕輕拍著她的手:“不必過於傷心,就把這裏當成自己家就是。”
“娘,如今她孤苦無依一個人,還有一群族人虎視眈眈,不如你收她為義女如何?”
容母聽到義女兩個字臉色一喜,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隨即就讓人去準備各種準備,選個好日子。
見容母聽風就是雨的,陳大夫不由得站出來:“夫人不可。這薑老爺新喪,按照我朝律法,薑姑娘得為其守孝三年,這三年裏不得有任何喜事,還得緩緩。”
經過陳大夫這麽一提醒,容母才反應過來,懊惱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頭:“瞧我這腦子,高興得忘記了。
是了是了,宛君,這得守孝三年呢。這樣,三年後再舉行儀式,如何?”
薑宛君自然是沒有不答應的。
容頊年抱著自己的手,聽到陳大夫說的也有點愣住,因為她也不清楚還有這樣的說法。她以為隻是不婚嫁,不立碑就行了,沒曾想認幹親也不行。
不過這樣也好,薑家人就更沒借口攀上來了。
“母親,你讓世妹陪著你吧,我出去一趟。”
容母歎了口氣。
這兒子真是一刻也坐不住,剛忙完迴來這就又要離開了。
不過她也不好說什麽,隻好點了點頭。
容頊年便迴了書房,整理了一下從那些個家族收上來的東西。
這些東西是需要上交的,但得留下,他還沒決定留多少,留哪些。如今薑宛君來了,薑家那麽多奴仆也來了,這邊是住不下的,得找個院子安置才是。
隻是哪裏好呢?
這城裏宅子挺多的,但大部分她都挺嫌棄的,覺得有點小晦氣。
隻不過想到薑家那一大家子,她要是離開了這裏,房子還沒賣,恐怕到時候薑家人就會登堂入室、占為己有,那她還是賣了吧。
好在這房子比較大,修繕得很漂亮,那些有錢人毫不猶豫的就買了。
至於府裏的下人,並不是很多,於是全部一起帶走,省得到了宣陽還要買,省事。
薑家的人這幾天一直住在薑家,得知要走了,眼珠子咕嚕咕嚕轉,想到了什麽似的,就說家裏有事,走的時候來送送就行。
薑宛君故意說晚了一天日期。
隻是沒想到薑二伯和薑大伯兩家提前了一天,隻是他們是中午來的,容頊年等人是早上走的,完美錯過了。
“娘,這怎麽辦啊?人都走了!”薑玉妍跺了跺腳。
“沒事,想來也沒走多遠,他們人多,我們追上去就行。”
這一房在上麵一輩排行第三,老爺子老太太夫妻倆膝下一共有五個兒女,兩個女兒,三個兒子,隻是小兒子八歲那年掉水裏淹死了。
兩個女兒早就嫁人都是當奶奶的人了。
而薑大伯一家夫妻倆也有五個孩子,老大是個兒子,叫薑民,有個媳婦,如今兩個人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老二是個女兒已經出嫁了,丈夫前些年說是外出做生意,一家人不知去向。
老三老四就是薑玉珠薑玉玲,老五是個兒子叫薑大寶。
薑二伯一家膝下一共就隻有三個孩子,老大薑澤,老二薑玉妍,老三薑濤。
“可是我們能走路,娘和爹可走不了那麽多的路,而且我家大寶和我大孫子都小,這麽遠的路怎麽走得了!?”薑大伯母一聽不滿意了,瞬間拉下臉來。
本想著故意不通知二叔三叔他們,讓他們趕不上,到時候就自己一大家子跟著去宣陽享福去。沒曾想來了才發現,人家早就走了。
他們為了省點錢,沒舍得坐驢車什麽,一路走過來的。
想著到了這裏喝口水,然後坐著薑家的馬車舒舒服服的去宣陽,但現在要自己走路去,她可不幹!
自己的寶貝兒子和寶貝孫子哪裏能吃得了這個苦?
薑二伯母怎麽會聽不出來她的意思?故意扯上老爺子和老太太,無非是想顯得自己孝順,其實是心疼自己的兒子和孫子才是真。
“那大嫂的意思是?”
“雇輛車,反正走路是不行的。”
看著她一副爽快樣,就像是不差錢一樣的態度,薑二伯母都覺得無語極了。
隻知道擺架子,隻知道動嘴,怎麽不見你去呢?
在心裏翻了一個白眼,但還是拿出錢來去讓人租輛驢車,然後一起擠在驢車上朝著宣陽而去。
這些事容頊年一行人不知道,而他們早上出發的,走了一個上午,已經離開了江州城很遠了,在接近安陽縣了。
隊伍浩浩蕩蕩的,一路上速度也就比較慢了,原本兩三天就能到的工夫,花了四五天,加上離開的那幾天,離開宣陽已經差不多半個月時間了。
在靠近宣陽時,容頊年發現城牆竟然已經修起來了。
在很早之前她就找了很多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少,能出一份力出一份力,每個人都有銀錢補貼,因而來的人很多。又有機器開山,工人們修建的比較快。
先把重要的道路,有百姓居住的邊緣給修建起來,其他的慢慢的補,沒曾想這邊竟然已經快好了。
她心裏感覺鬆快了很多。
(加速……)
迴到宣陽,容母心裏的大石頭終於是落了下去,看著容頊年安然無恙的,這才拉著薑宛君,目光落在了她和離開時不太一樣的打扮上。
雖說薑老爺已經入葬,但按照規矩,子女得為其守孝三年,得穿著素衣,不得戴華貴的首飾,也不得嫁娶等。甚至於這事是納入刑 法的,若是誰家長輩死了兒女不守孝三年,那就是要蹲大牢的。
因而薑宛君此時此刻穿著一身白色的衣服,上麵沒有任何的圖案,頭發也沒什麽複雜的發髻,頭上僅僅用白色發帶裝飾的蝴蝶結作為飾品。
臉上也是素麵朝天,再加上憂思過度和這幾日的一路奔波,臉色特別的不好。
“這…這是?”容母作為過來人最是清楚這種事,看到這裏就知道發生了什麽,不由得歎了口氣,輕輕拍著她的手:“不必過於傷心,就把這裏當成自己家就是。”
“娘,如今她孤苦無依一個人,還有一群族人虎視眈眈,不如你收她為義女如何?”
容母聽到義女兩個字臉色一喜,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隨即就讓人去準備各種準備,選個好日子。
見容母聽風就是雨的,陳大夫不由得站出來:“夫人不可。這薑老爺新喪,按照我朝律法,薑姑娘得為其守孝三年,這三年裏不得有任何喜事,還得緩緩。”
經過陳大夫這麽一提醒,容母才反應過來,懊惱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頭:“瞧我這腦子,高興得忘記了。
是了是了,宛君,這得守孝三年呢。這樣,三年後再舉行儀式,如何?”
薑宛君自然是沒有不答應的。
容頊年抱著自己的手,聽到陳大夫說的也有點愣住,因為她也不清楚還有這樣的說法。她以為隻是不婚嫁,不立碑就行了,沒曾想認幹親也不行。
不過這樣也好,薑家人就更沒借口攀上來了。
“母親,你讓世妹陪著你吧,我出去一趟。”
容母歎了口氣。
這兒子真是一刻也坐不住,剛忙完迴來這就又要離開了。
不過她也不好說什麽,隻好點了點頭。
容頊年便迴了書房,整理了一下從那些個家族收上來的東西。
這些東西是需要上交的,但得留下,他還沒決定留多少,留哪些。如今薑宛君來了,薑家那麽多奴仆也來了,這邊是住不下的,得找個院子安置才是。
隻是哪裏好呢?
這城裏宅子挺多的,但大部分她都挺嫌棄的,覺得有點小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