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道士
癲!孤身邊全是神經病! 作者:文元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定堯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慘的人。
他長在江南,父母早喪,吃百家飯長大,十年前村裏忽然來了一個大老爺,要在村裏辦學堂。
隻要是村裏的孩子都能免費入學,一切費用,學堂負責,還管飯,他為了一口吃的,去上了學。
農耕、打獵、捕魚、砍柴,上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複年年。
虧得大老爺仁慈,熬過兩三年,他識得些字,能給人當賬房過活,然後他一步步院試、鄉試成了舉人。
這個時候辦學堂的大老爺說要見他。
學堂於他,恩重如山,辦學堂的人,是他再造貴人。
他自然不能拒絕。
見到後才知道,原來學堂背後的人是司馬節風大人。
兩人聊天,司馬大人為人和藹可親,說看他合眼緣,若他不嫌棄,可入他門下。
能拜刺史為師,這是多大的榮幸,林定堯萬分感激,虔誠的拜了師。
司馬大人說,他要調任迴長安,三年一次的會試在明年春天舉行,他成績優異,帶他去長安進學,希望他努力考個好成績。
林定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且從江南到長安,山高水遠,隻他自己出行,還真湊不夠盤纏,有老師為他費心,他又是千恩萬謝的應下。
來到長安後,司馬大人又說,他才華出眾,如今聖上正缺人才,會試雖然看本事,卻也看人脈,他可以獻才之名,帶他去見陛下,讓他在陛下跟前留個好印象。
林定堯總覺得哪裏古怪,可他要錢沒錢要名沒名,司馬大人能圖他什麽?
而且兩人已經定了師徒名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於是他忐忑的應下了。
直到在宮門口退無可退,他方才知道與他一同進宮的還有一女子,林定堯終於覺出了不對勁兒。
但皇宮都進了,他沒反悔的機會了。
隻能安慰自己,能見天顏也不虛此行了。
皇帝見到了,談的還不錯。
如果皇帝沒有摸他的臉,就更好了。
天知道,就那一瞬,他的認知被顛了個天翻地覆。
他家貧,十歲進學,已經比常人晚了一步,十載苦學,靠著日夜耕讀月下偷光,走到了舉人這一步。
不是天縱奇才,也當的一句堅韌不拔,他以為老師收他是看上他的潛力和努力。
他以為皇帝與他攀談,是欣賞他的學識和品性。
到頭來,還比不上一張臉有用!
一張臉就能否認他十年辛苦嗎?
林定堯安安全全的出宮,身無分文的走在大街上,隻覺得活的二十年都是上天跟他開的玩笑。
打皇帝的那一刻,他其實就是求死的。
反正他孤身一人,無牽無掛,活著想活的有意義,對死法就沒這麽講究了。
可惜沒死成。
林定堯還有心情想,當今陛下是個寬厚的皇帝。
沒強迫他,被打了也沒治他的罪。
萬民之福啊……
他又想,不該這麽衝動,雖然司馬大人沒看上他的學識,卻也是他的恩人。
幼年全靠著學堂的一天兩頓飯,否則他說不得餓死在哪個角落了。
還有曾救濟過他的村民,他想過日後做官了,一定要報答他們,恩情未還,何以言死?
於是,後知後覺的慶幸衝淡了悲傷。
打了皇帝還沒死,他是天下獨一份了吧,這樣的經曆還不得吹一輩子。
若沒這張臉,他能得到司馬大人的關切嗎?能得到皇帝的垂問嗎?
他一遍遍開解著自己。
長安城的夜晚萬籟俱寂,林定堯慢慢的笑出聲。
他仰天看著滿天星辰,對未來的路充滿了迷茫。
“今晚星星這麽亮,是個讀書的好天氣……”
一個醉酒漢踉踉蹌蹌的撞過來,林定堯下意識道歉
“對不起。”
明明是對方撞了人,反罵罵咧咧揪住他的領子不讓他走,可是下一秒醉酒漢眼睛一瞪,鬼哭狼嚎的跑走
“鬼啊——!”
“救命!冤魂索命了!”
“鬼!”
林定堯愣愣的目送他。
心想這張臉竟然還能當鬼用,免了一場纏鬧,還不錯?
林定堯打起鬥誌,他覺得皇帝約莫不想再見到他,他也不想再見到皇帝。
可憑什麽他辛苦十年隻差會試功成名就,就因為這檔子事放棄?
考了,沒考上,是他才學不夠,運氣不好。
若臨門一腳不敢踏入,是懦夫,他自己都要唾棄自己。
司馬家不能住了,拿出行李,找個落榻之地,再找個活養活自己,讀書以等待來年會試,方為上策。
*
三天一晃過去,期間發生了一件怪事。
蘇家的墓地被挖了。
這事祁元祚隻是耳聞,不知裏麵詳情。
父皇知道後臉色很難看。
他猜,是蘇長河的墓被挖了。
靈覺寺一行,齊帝也帶了大皇子同去,裏麵供奉著一個人的長明燈。
靈覺寺建在山上,從山腳登頂需要走一段盤曲的小路,路上行人眾多,都是香客。
仿佛在佛祖麵前,貧富貴賤眾生平等。
齊帝一行五人,除了父子三人還帶了蘇長淮與肥公公。
大皇子牽著祁元祚,腳踩在山路上的感覺和在皇宮裏就是不一樣,一望鋪開的平原、沒有遮擋的天空,一想他要生活在皇宮裏一輩子,甚少有機會出宮就生出遺憾來。
他拉著齊帝的手纏磨:“爹爹,我也想蓋大房子,日後和大哥一起出宮住。”
齊帝隻當他人小,給他講裏麵的規矩:
“君不離宮,這是規矩。”
“你日後要接爹爹的位置,整個皇宮都是你的,不用蓋大房子。”
小太子擰著眉:“外麵比家裏好玩兒。”
他可太明白為什麽皇親國戚都喜歡往宮外跑了。
皇宮的宮牆很高,襯得人好似牆角的蘑菇,抬頭看到的天空也隻有逼仄一角,享受過自由的人,永遠不甘於禁錮。
大皇子覺得皇帝小氣:
“等你以後長大了,他不給你大房子我給你,到時候王府就按你的想法建,你想來住多久就住多久。”
小太子隻認真聽了前麵:“真噠?”
大皇子昂著頭:“當然!”
祁元祚心一動,他指著路邊上的一棵茶梅
“我想種它也行嗎?”
大皇子瞥了一眼:“小事,安排。”
小太子被哄高興了,嫌棄的瞅了眼父皇,不讓他牽手,一門心思扒著大皇子,給他說著自己夢想中的大莊園。
有山有水有草坪,跑馬場,溫泉,再墾出幾畝地給小黃活動腿腳,還要大瀑布,再種一棵大槐樹,等夏天槐花飄的滿莊園都是香的,人在船上,船在水上,飄著酣夢……
齊帝無奈搖頭,不將這番小孩兒心性放心上。
路人的話傳入幾人耳中,惹得閑庭信步的幾人側目
“人都去了好多年了,如今墳都被挖了,你還想著他,蘭兒,天底下男子這麽多你怎麽非要吊蘇家這棵樹上?”
盧蘭兒嗔怪:“女兒就喜歡他那樣的,若沒有,老死了也不嫁。”
旁邊背著包袱的少年大大的歎氣:
“姐姐不嫁就不嫁,爹爹再摳家裏也有姐姐的飯,娘三天兩頭去拜佛求姻緣,還不如想想兒子黑暗的前途。”
齊帝跟在她們身後,聽三人你一言我一言的談論。
盧夫人揪著少年的耳朵:“太子伴讀還委屈你了!這大不敬的話再讓我聽到,擰掉你耳朵!”
少年捂著耳朵:“怎麽不委屈?學習的功夫多耽誤賺錢啊,我又不會哄小孩子。”
祁元祚耳朵一豎,看著少年腰間金元寶花紋的錢袋子,再聽聽這番話,對上了名字。
盧芝,十二歲,大司農之子。
盧夫人恨鐵不成鋼
“等迴了家,讓你爹收拾你!”
盧小姐:“娘,聽說京城審理這樁案子,盜墓那人說晚上見到了那人,嚇壞了,才跑去挖墳……”
盧夫人嗬斥了她:“這事裏麵的水太深,不許再論。”
盧小姐不甘的閉了嘴。
當年尹家與尤家兩位小姐豔冠群芳,又有蘇家兄弟一門兩明珠,成雙成對的。
眾人都以為三家結親是遲早的事,誰知道兩朵花全入了皇家,明珠折了一個。
而且蘇長河死的蹊蹺,對外宣稱急病,哪有這麽巧的急病。
尤家那位剛入太孫府蘇長河就死了,好多人說,是殉情。
盧蘭這輩子隻對蘇長河動過心,若不得她喜歡,她老死家裏也不嫁。
現場知情的兩人陰了臉。
盜墓小賊把蘇長河的墳挖了,蘇長淮人到的時候,棺材都撬開了,盜穴打的精準,不像一般的土夫子,是早有預謀。
一共五個人,自殺了三個,抓了兩個。
為防長兄屍體被傷,蘇長淮檢查了一番棺中,結果卻是令他愣住了。
心髒處插有利針,屍體顏色青黑為中毒之相,脖頸有一道劃痕。
當初兄長是自斷頸脈而亡。
脖頸那道劃痕是應該存在的。
但心髒處的利針,體內的毒又是怎麽迴事?!
至此,京都變了天。
事情過去了六年,想要查真相必須找到當年的人。
盜墓賊的主謀自殺了,其他的是被主謀忽悠過來的,沒什麽有用消息,這條線斷了,齊帝散開了大網如今隻能等待。
這事傳的沸沸揚揚,外麵的人隻知皮毛,朝堂的人多少知道點真相。
因此盧夫人諱莫如深。
*
巨大的金佛後麵,一個道士正偷吃貢品。
時不時通過佛祖的肚臍眼看一看佛前所跪何人。
齊帝先去佛殿裏上了一炷香。
佛前四個蒲團,一個錦衣少年十歲模樣,虔誠的搖著一個簽筒。
齊帝上完香後,旁邊的僧人也給了他一個簽筒。
道人咀嚼一停,忍不住湊近肚臍眼細看。
兩蛟,兩龍,有趣。
就在這時,盧夫人一家也隨後進來。
道人一瞧盧芝,興趣更濃。
他想起來在靈覺寺遇到的落魄士子,與盧芝的麵相同為國士無雙。
一天之內,兩個國士,兩條潛淵蛟龍,兩條真龍。
六個人的命運相交相纏,而占據主導的竟還是裏麵最小的三歲小孩。
道士沒心情吃了。
日後的天下,得是多大的局才能裝下這麽多的能人?
他長在江南,父母早喪,吃百家飯長大,十年前村裏忽然來了一個大老爺,要在村裏辦學堂。
隻要是村裏的孩子都能免費入學,一切費用,學堂負責,還管飯,他為了一口吃的,去上了學。
農耕、打獵、捕魚、砍柴,上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複年年。
虧得大老爺仁慈,熬過兩三年,他識得些字,能給人當賬房過活,然後他一步步院試、鄉試成了舉人。
這個時候辦學堂的大老爺說要見他。
學堂於他,恩重如山,辦學堂的人,是他再造貴人。
他自然不能拒絕。
見到後才知道,原來學堂背後的人是司馬節風大人。
兩人聊天,司馬大人為人和藹可親,說看他合眼緣,若他不嫌棄,可入他門下。
能拜刺史為師,這是多大的榮幸,林定堯萬分感激,虔誠的拜了師。
司馬大人說,他要調任迴長安,三年一次的會試在明年春天舉行,他成績優異,帶他去長安進學,希望他努力考個好成績。
林定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且從江南到長安,山高水遠,隻他自己出行,還真湊不夠盤纏,有老師為他費心,他又是千恩萬謝的應下。
來到長安後,司馬大人又說,他才華出眾,如今聖上正缺人才,會試雖然看本事,卻也看人脈,他可以獻才之名,帶他去見陛下,讓他在陛下跟前留個好印象。
林定堯總覺得哪裏古怪,可他要錢沒錢要名沒名,司馬大人能圖他什麽?
而且兩人已經定了師徒名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於是他忐忑的應下了。
直到在宮門口退無可退,他方才知道與他一同進宮的還有一女子,林定堯終於覺出了不對勁兒。
但皇宮都進了,他沒反悔的機會了。
隻能安慰自己,能見天顏也不虛此行了。
皇帝見到了,談的還不錯。
如果皇帝沒有摸他的臉,就更好了。
天知道,就那一瞬,他的認知被顛了個天翻地覆。
他家貧,十歲進學,已經比常人晚了一步,十載苦學,靠著日夜耕讀月下偷光,走到了舉人這一步。
不是天縱奇才,也當的一句堅韌不拔,他以為老師收他是看上他的潛力和努力。
他以為皇帝與他攀談,是欣賞他的學識和品性。
到頭來,還比不上一張臉有用!
一張臉就能否認他十年辛苦嗎?
林定堯安安全全的出宮,身無分文的走在大街上,隻覺得活的二十年都是上天跟他開的玩笑。
打皇帝的那一刻,他其實就是求死的。
反正他孤身一人,無牽無掛,活著想活的有意義,對死法就沒這麽講究了。
可惜沒死成。
林定堯還有心情想,當今陛下是個寬厚的皇帝。
沒強迫他,被打了也沒治他的罪。
萬民之福啊……
他又想,不該這麽衝動,雖然司馬大人沒看上他的學識,卻也是他的恩人。
幼年全靠著學堂的一天兩頓飯,否則他說不得餓死在哪個角落了。
還有曾救濟過他的村民,他想過日後做官了,一定要報答他們,恩情未還,何以言死?
於是,後知後覺的慶幸衝淡了悲傷。
打了皇帝還沒死,他是天下獨一份了吧,這樣的經曆還不得吹一輩子。
若沒這張臉,他能得到司馬大人的關切嗎?能得到皇帝的垂問嗎?
他一遍遍開解著自己。
長安城的夜晚萬籟俱寂,林定堯慢慢的笑出聲。
他仰天看著滿天星辰,對未來的路充滿了迷茫。
“今晚星星這麽亮,是個讀書的好天氣……”
一個醉酒漢踉踉蹌蹌的撞過來,林定堯下意識道歉
“對不起。”
明明是對方撞了人,反罵罵咧咧揪住他的領子不讓他走,可是下一秒醉酒漢眼睛一瞪,鬼哭狼嚎的跑走
“鬼啊——!”
“救命!冤魂索命了!”
“鬼!”
林定堯愣愣的目送他。
心想這張臉竟然還能當鬼用,免了一場纏鬧,還不錯?
林定堯打起鬥誌,他覺得皇帝約莫不想再見到他,他也不想再見到皇帝。
可憑什麽他辛苦十年隻差會試功成名就,就因為這檔子事放棄?
考了,沒考上,是他才學不夠,運氣不好。
若臨門一腳不敢踏入,是懦夫,他自己都要唾棄自己。
司馬家不能住了,拿出行李,找個落榻之地,再找個活養活自己,讀書以等待來年會試,方為上策。
*
三天一晃過去,期間發生了一件怪事。
蘇家的墓地被挖了。
這事祁元祚隻是耳聞,不知裏麵詳情。
父皇知道後臉色很難看。
他猜,是蘇長河的墓被挖了。
靈覺寺一行,齊帝也帶了大皇子同去,裏麵供奉著一個人的長明燈。
靈覺寺建在山上,從山腳登頂需要走一段盤曲的小路,路上行人眾多,都是香客。
仿佛在佛祖麵前,貧富貴賤眾生平等。
齊帝一行五人,除了父子三人還帶了蘇長淮與肥公公。
大皇子牽著祁元祚,腳踩在山路上的感覺和在皇宮裏就是不一樣,一望鋪開的平原、沒有遮擋的天空,一想他要生活在皇宮裏一輩子,甚少有機會出宮就生出遺憾來。
他拉著齊帝的手纏磨:“爹爹,我也想蓋大房子,日後和大哥一起出宮住。”
齊帝隻當他人小,給他講裏麵的規矩:
“君不離宮,這是規矩。”
“你日後要接爹爹的位置,整個皇宮都是你的,不用蓋大房子。”
小太子擰著眉:“外麵比家裏好玩兒。”
他可太明白為什麽皇親國戚都喜歡往宮外跑了。
皇宮的宮牆很高,襯得人好似牆角的蘑菇,抬頭看到的天空也隻有逼仄一角,享受過自由的人,永遠不甘於禁錮。
大皇子覺得皇帝小氣:
“等你以後長大了,他不給你大房子我給你,到時候王府就按你的想法建,你想來住多久就住多久。”
小太子隻認真聽了前麵:“真噠?”
大皇子昂著頭:“當然!”
祁元祚心一動,他指著路邊上的一棵茶梅
“我想種它也行嗎?”
大皇子瞥了一眼:“小事,安排。”
小太子被哄高興了,嫌棄的瞅了眼父皇,不讓他牽手,一門心思扒著大皇子,給他說著自己夢想中的大莊園。
有山有水有草坪,跑馬場,溫泉,再墾出幾畝地給小黃活動腿腳,還要大瀑布,再種一棵大槐樹,等夏天槐花飄的滿莊園都是香的,人在船上,船在水上,飄著酣夢……
齊帝無奈搖頭,不將這番小孩兒心性放心上。
路人的話傳入幾人耳中,惹得閑庭信步的幾人側目
“人都去了好多年了,如今墳都被挖了,你還想著他,蘭兒,天底下男子這麽多你怎麽非要吊蘇家這棵樹上?”
盧蘭兒嗔怪:“女兒就喜歡他那樣的,若沒有,老死了也不嫁。”
旁邊背著包袱的少年大大的歎氣:
“姐姐不嫁就不嫁,爹爹再摳家裏也有姐姐的飯,娘三天兩頭去拜佛求姻緣,還不如想想兒子黑暗的前途。”
齊帝跟在她們身後,聽三人你一言我一言的談論。
盧夫人揪著少年的耳朵:“太子伴讀還委屈你了!這大不敬的話再讓我聽到,擰掉你耳朵!”
少年捂著耳朵:“怎麽不委屈?學習的功夫多耽誤賺錢啊,我又不會哄小孩子。”
祁元祚耳朵一豎,看著少年腰間金元寶花紋的錢袋子,再聽聽這番話,對上了名字。
盧芝,十二歲,大司農之子。
盧夫人恨鐵不成鋼
“等迴了家,讓你爹收拾你!”
盧小姐:“娘,聽說京城審理這樁案子,盜墓那人說晚上見到了那人,嚇壞了,才跑去挖墳……”
盧夫人嗬斥了她:“這事裏麵的水太深,不許再論。”
盧小姐不甘的閉了嘴。
當年尹家與尤家兩位小姐豔冠群芳,又有蘇家兄弟一門兩明珠,成雙成對的。
眾人都以為三家結親是遲早的事,誰知道兩朵花全入了皇家,明珠折了一個。
而且蘇長河死的蹊蹺,對外宣稱急病,哪有這麽巧的急病。
尤家那位剛入太孫府蘇長河就死了,好多人說,是殉情。
盧蘭這輩子隻對蘇長河動過心,若不得她喜歡,她老死家裏也不嫁。
現場知情的兩人陰了臉。
盜墓小賊把蘇長河的墳挖了,蘇長淮人到的時候,棺材都撬開了,盜穴打的精準,不像一般的土夫子,是早有預謀。
一共五個人,自殺了三個,抓了兩個。
為防長兄屍體被傷,蘇長淮檢查了一番棺中,結果卻是令他愣住了。
心髒處插有利針,屍體顏色青黑為中毒之相,脖頸有一道劃痕。
當初兄長是自斷頸脈而亡。
脖頸那道劃痕是應該存在的。
但心髒處的利針,體內的毒又是怎麽迴事?!
至此,京都變了天。
事情過去了六年,想要查真相必須找到當年的人。
盜墓賊的主謀自殺了,其他的是被主謀忽悠過來的,沒什麽有用消息,這條線斷了,齊帝散開了大網如今隻能等待。
這事傳的沸沸揚揚,外麵的人隻知皮毛,朝堂的人多少知道點真相。
因此盧夫人諱莫如深。
*
巨大的金佛後麵,一個道士正偷吃貢品。
時不時通過佛祖的肚臍眼看一看佛前所跪何人。
齊帝先去佛殿裏上了一炷香。
佛前四個蒲團,一個錦衣少年十歲模樣,虔誠的搖著一個簽筒。
齊帝上完香後,旁邊的僧人也給了他一個簽筒。
道人咀嚼一停,忍不住湊近肚臍眼細看。
兩蛟,兩龍,有趣。
就在這時,盧夫人一家也隨後進來。
道人一瞧盧芝,興趣更濃。
他想起來在靈覺寺遇到的落魄士子,與盧芝的麵相同為國士無雙。
一天之內,兩個國士,兩條潛淵蛟龍,兩條真龍。
六個人的命運相交相纏,而占據主導的竟還是裏麵最小的三歲小孩。
道士沒心情吃了。
日後的天下,得是多大的局才能裝下這麽多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