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微微揚起嘴角,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浮現在他的麵龐之上,心中暗自思忖著:“哼!早在開始之前我便已料到你們這群人的心思了,又怎會輕易讓你們抓住如此重要的把柄呢?”
想當初,當周寧決定著手組建屬於自己的私人軍隊時,他便高瞻遠矚地考慮到了可能麵臨的種種問題與挑戰。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必然會借此機會對他進行彈劾和指責。然而,聰慧過人的周寧豈會坐以待斃?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一個精妙絕倫的應對之策應運而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周寧向眾人提出需要簽訂賣身契之時,原本以為會遭遇強烈抵觸和反對的局麵並未出現。相反,所有的百姓們不僅沒有絲毫怨言,反而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積極性,紛紛踴躍響應,表示非常樂意接受這一條件。這種情況完全出乎了周寧的意料之外,但也令他倍感欣慰和驚喜。
與此同時,周寧更是鄭重其事地向所有人許下承諾:倘若日後有誰渴望重獲自由,隻需隨時前來尋找他並取迴那份賣身契即可,而他本人絕不會故意刁難或設置任何障礙。
此時,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周仁帝麵露微笑,開口讚揚道:“老九啊,你此次處理事務可謂極為妥當出色,朕自然不會虧待於你。朕即刻下令命戶部給你送去充足的糧食以及優良的種子,以確保明年春耕能夠順利開展;此外,再額外撥付一筆數目可觀的銀子專門用於安置那些流離失所的民眾,希望此舉能夠幫助你緩解當前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聽聞此言,周寧趕忙躬身行禮,畢恭畢敬地謝恩道:“多謝父皇隆恩!兒臣定當不辱使命,盡心盡力辦好此事,並將父皇的關懷與厚愛如實轉達給這些黎民百姓,讓他們知曉陛下從未忘卻過他們。”
看到周寧如此謙恭有禮、行事有方,周仁帝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感慨:到底還是自己的這個兒子懂得如何妥善辦事呐!
周仁帝麵沉似水,眼神淩厲地凝視著太子周明,語氣嚴肅而莊重地說道:“你身為我大周的一國之太子,身負社稷重任和萬民期望,理應將全部心思都放在黎民百姓的福祉之上!切不可終日沉溺於那些毫無意義之事,荒廢時光、虛度光陰,如此下去,如何能夠擔當起治國安邦之大任?你可明白朕之所言?”
太子周明聞言,頓時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無比,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他深知周仁帝此番言語乃是對他嚴厲的警告,意味著皇帝已然對他心生不滿。
太子無論如何也未曾料到,那周寧行事竟是如此滴水不漏、嚴謹縝密,不僅未給旁人留下任何把柄,反而使得自己在周仁帝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如今想來,當初針對周寧所采取的一係列行動,當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太子周明隻覺得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但他還是強自鎮定下來,用顫抖得近乎走音的聲音迴應道:“兒臣……兒臣謹遵父皇的教誨,定當痛改前非,不負父皇厚望!”
周仁帝微微頷首,然後緩緩站起身來,一言不發地轉身離去。大總管德喜見狀,連忙高聲喊道:“散朝——”
隨著這聲高喊響起,朝堂之上眾人紛紛向周仁帝離去的方向躬身行禮。待皇帝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後,眾人才直起身來,並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左衛軍將軍朱傑。
隻因此次事件正是由他而起,大家都想從他這裏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交代。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唯有眾人的唿吸聲清晰可聞。
太子周明看著周仁帝遠去的背影逐漸消失在視線之中後,這才轉過頭來,對著一旁的周寧輕聲說道:“九弟啊,你瞧,朱將軍他一心都是為了咱們大周的江山社稷著想呢。隻要能夠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那豈不是皆大歡喜?你覺得如何呢?”
周寧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迴應道:“大哥所言極是,確實是小弟我的過錯,未能及時將事情原委稟報給父皇知曉,以至於讓大家產生了如此之深的誤會。說到底,還是朱將軍做得對啊!”
此時,太子周明忽然冷笑一聲,接著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麽在場諸位也就不要再去怪罪朱將軍啦。”
一直站在旁邊未曾言語的裕親王聞言,不禁笑出聲來,伸出手指著太子調侃道:“哈哈,你這小子呀,可真真是個調皮搗蛋鬼,有時候就是欠揍得緊呢!”話音剛落,裕親王便轉身邁步離去。
麵對裕親王這般毫不留情麵的話語,太子周明卻是絲毫不敢多言半句,反而依舊賠著笑臉相送,隻是在其內心深處卻暗暗思忖道:“好你個老東西,居然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如此數落於我,哼,待本太子日後尋到機會,定要好好地收拾收拾你不可!”
眾人見裕親王已然離開,也都紛紛跟隨著一同散去。然而,他們在臨走之時,目光無一例外都冷冷地掃過朱傑,其中所蘊含的不善之意不言而喻。
二皇子周立邁著從容的步伐緩緩地走到太子周明身旁,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輕蔑地說道:“我說大哥啊,日後行事可得多動動您那尊貴的腦子,不然怎麽能行呢?您可曉得此次周寧到底得了多大的好處?哼,簡直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白癡!”說完,還輕笑著搖了搖頭。
太子周明聽到這話後,氣得臉色鐵青,雙拳緊緊握起,指甲都幾乎嵌入掌心之中。他心中暗罵道:這個可惡的周立,竟然如此囂張跋扈,膽敢當著眾人的麵這般羞辱於我!然而,盡管怒不可遏,但他深知此刻發作不得,隻能強忍著怒火。
想當初,當周寧決定著手組建屬於自己的私人軍隊時,他便高瞻遠矚地考慮到了可能麵臨的種種問題與挑戰。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必然會借此機會對他進行彈劾和指責。然而,聰慧過人的周寧豈會坐以待斃?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一個精妙絕倫的應對之策應運而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周寧向眾人提出需要簽訂賣身契之時,原本以為會遭遇強烈抵觸和反對的局麵並未出現。相反,所有的百姓們不僅沒有絲毫怨言,反而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積極性,紛紛踴躍響應,表示非常樂意接受這一條件。這種情況完全出乎了周寧的意料之外,但也令他倍感欣慰和驚喜。
與此同時,周寧更是鄭重其事地向所有人許下承諾:倘若日後有誰渴望重獲自由,隻需隨時前來尋找他並取迴那份賣身契即可,而他本人絕不會故意刁難或設置任何障礙。
此時,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周仁帝麵露微笑,開口讚揚道:“老九啊,你此次處理事務可謂極為妥當出色,朕自然不會虧待於你。朕即刻下令命戶部給你送去充足的糧食以及優良的種子,以確保明年春耕能夠順利開展;此外,再額外撥付一筆數目可觀的銀子專門用於安置那些流離失所的民眾,希望此舉能夠幫助你緩解當前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聽聞此言,周寧趕忙躬身行禮,畢恭畢敬地謝恩道:“多謝父皇隆恩!兒臣定當不辱使命,盡心盡力辦好此事,並將父皇的關懷與厚愛如實轉達給這些黎民百姓,讓他們知曉陛下從未忘卻過他們。”
看到周寧如此謙恭有禮、行事有方,周仁帝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感慨:到底還是自己的這個兒子懂得如何妥善辦事呐!
周仁帝麵沉似水,眼神淩厲地凝視著太子周明,語氣嚴肅而莊重地說道:“你身為我大周的一國之太子,身負社稷重任和萬民期望,理應將全部心思都放在黎民百姓的福祉之上!切不可終日沉溺於那些毫無意義之事,荒廢時光、虛度光陰,如此下去,如何能夠擔當起治國安邦之大任?你可明白朕之所言?”
太子周明聞言,頓時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無比,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他深知周仁帝此番言語乃是對他嚴厲的警告,意味著皇帝已然對他心生不滿。
太子無論如何也未曾料到,那周寧行事竟是如此滴水不漏、嚴謹縝密,不僅未給旁人留下任何把柄,反而使得自己在周仁帝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如今想來,當初針對周寧所采取的一係列行動,當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太子周明隻覺得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但他還是強自鎮定下來,用顫抖得近乎走音的聲音迴應道:“兒臣……兒臣謹遵父皇的教誨,定當痛改前非,不負父皇厚望!”
周仁帝微微頷首,然後緩緩站起身來,一言不發地轉身離去。大總管德喜見狀,連忙高聲喊道:“散朝——”
隨著這聲高喊響起,朝堂之上眾人紛紛向周仁帝離去的方向躬身行禮。待皇帝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後,眾人才直起身來,並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左衛軍將軍朱傑。
隻因此次事件正是由他而起,大家都想從他這裏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交代。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唯有眾人的唿吸聲清晰可聞。
太子周明看著周仁帝遠去的背影逐漸消失在視線之中後,這才轉過頭來,對著一旁的周寧輕聲說道:“九弟啊,你瞧,朱將軍他一心都是為了咱們大周的江山社稷著想呢。隻要能夠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那豈不是皆大歡喜?你覺得如何呢?”
周寧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迴應道:“大哥所言極是,確實是小弟我的過錯,未能及時將事情原委稟報給父皇知曉,以至於讓大家產生了如此之深的誤會。說到底,還是朱將軍做得對啊!”
此時,太子周明忽然冷笑一聲,接著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麽在場諸位也就不要再去怪罪朱將軍啦。”
一直站在旁邊未曾言語的裕親王聞言,不禁笑出聲來,伸出手指著太子調侃道:“哈哈,你這小子呀,可真真是個調皮搗蛋鬼,有時候就是欠揍得緊呢!”話音剛落,裕親王便轉身邁步離去。
麵對裕親王這般毫不留情麵的話語,太子周明卻是絲毫不敢多言半句,反而依舊賠著笑臉相送,隻是在其內心深處卻暗暗思忖道:“好你個老東西,居然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如此數落於我,哼,待本太子日後尋到機會,定要好好地收拾收拾你不可!”
眾人見裕親王已然離開,也都紛紛跟隨著一同散去。然而,他們在臨走之時,目光無一例外都冷冷地掃過朱傑,其中所蘊含的不善之意不言而喻。
二皇子周立邁著從容的步伐緩緩地走到太子周明身旁,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輕蔑地說道:“我說大哥啊,日後行事可得多動動您那尊貴的腦子,不然怎麽能行呢?您可曉得此次周寧到底得了多大的好處?哼,簡直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白癡!”說完,還輕笑著搖了搖頭。
太子周明聽到這話後,氣得臉色鐵青,雙拳緊緊握起,指甲都幾乎嵌入掌心之中。他心中暗罵道:這個可惡的周立,竟然如此囂張跋扈,膽敢當著眾人的麵這般羞辱於我!然而,盡管怒不可遏,但他深知此刻發作不得,隻能強忍著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