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纓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周寧所言,緊接著她又開口道:“近日以來,周仁帝與那些世家勳貴之間的關係可謂是愈發緊張,甚至連他昔日親手扶植起來以魏無忌為首的新興權貴,也公然與他唱起了反調。照此情形發展下去,說不準這些世家勳貴當真會轉而支持他人呢。”
周寧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轉向唐紅纓,問道:“依你之見,倘若有人企圖取周仁帝而代之,那麽在眾多競爭者當中,究竟誰的勝算最大?”
唐紅纓稍作思索後迴答道:“我覺得應當是端親王周森吧。畢竟,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堪稱無人能及。隻要他振臂高唿一聲,想必眾多將領都會毫不猶豫地響應其號召。如此一來,他奪得皇位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
然而,周寧卻再次輕輕搖動著頭,否定了唐紅纓的看法,沉聲道:“這絕無可能是他。若是端親王果真存有這般心思,那麽早在當初,周仁帝恐怕根本就無緣登上那尊貴無比的皇位。”
唐紅纓微微頷首,秀眉輕蹙,思索片刻後繼續言道:“且說那福親王,於南方執掌重兵,常年抵禦南越之侵擾,可謂戰功赫赫。而這榮親王亦非等閑之輩,其手中所握軍權亦是不容小覷。聽聞在他的封地之內,百姓對其尊崇有加、敬愛備至,甚至坊間有傳聞稱當地百姓隻知榮親王之名,卻不識當今聖上,此等言論雖不知真假,但也足見榮親王在民間之聲望頗高。”
周寧聞聽此言,不禁長歎一聲,憂心忡忡地說道:“觀如今之大周局勢,實乃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啊!稍有不慎,恐真要改天換日、改朝換代了。隻是可憐了那些無辜百姓,每逢朝代更迭之際,他們總是首當其衝,承受著無盡的苦難與折磨。”
唐紅纓麵色凝重地點點頭,應道:“誠如君之所言,這周仁帝心胸狹隘,猜忌之心甚重,對待臣子毫無信任可言。加之朝中眾多官員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致使朝政日益腐敗,整個大周已然是千瘡百孔、積重難返。若此時再有亂臣賊子趁機興兵作亂,妄圖謀取天下,隻怕這大周江山當真要不保了。”
周寧憂心忡忡地說道:“如今這內亂倒還算是能夠控製得住,但就怕到時候那北元趁虛而入、伺機而動啊!一旦如此,我們又該如何是好呢?”他緊皺著眉頭,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唐紅纓聽了周寧這番話後,心中愈發惶恐不安起來。她不禁開始設想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周寧將會麵臨怎樣艱難的抉擇。而眼下最為緊迫之事,便是盡快積攢起足夠強大的實力來抵禦外敵。隻要擁有了雄厚的實力作為後盾,想必無論是哪個勢力都不敢再輕易地對周寧動手動腳了。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啊!尤其是想要說服那些鎮守邊關的將領們並非易事,他們個個都是身經百戰之人,性格堅毅且固執己見。麵對這樣一群難以撼動的人物,周寧究竟應該采取何種策略才能夠成功地讓他們聽從自己的指揮調遣呢?想到此處,唐紅纓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唐紅纓一臉凝重地說道:“若是大周當真爆發內亂,依我之見,你應當從此時此刻起便著手積攢自身的實力,否則待到亂局來臨之際,隻怕你將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周寧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紅纓所言,但緊接著又麵露難色地道:“如今武器裝備方麵,我倒是並不短缺,錢財也略有一些積蓄。然而,當前最為棘手的難題便是缺乏充足的兵源。倘若在此刻貿然招兵買馬,恐怕不等大周內亂發生,我便已性命難保了。”
聽聞此言,唐紅纓不禁輕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原以為憑借唐家昔日在邊關所積累下的威望與人脈,諸多將領定會看在唐家的情麵上對你有所傾向。豈料時過境遷,人情冷暖,如今他們已然不會輕易地歸附於任何一方勢力。”
周寧臉上泛起一絲苦笑,無奈地應道:“這倒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要知道,當今聖上一直以來都在刻意打壓張道遠,並逐步削弱其在邊關的影響力。對於那些將領而言,為了自身的前程以及家中老小的安危,他們自然不敢輕易地投靠於我。畢竟,與其他有權有勢的皇子相比,我不過是個一無所有、孤苦伶仃之人罷了。”
唐紅纓深知周寧所說句句屬實,可對於那些曾經對唐家忠心耿耿之人,如今卻變得如此冷漠無情,她實在難以坦然接受這般殘酷的現實。
周寧麵色凝重地開口道:“我覺得當下我們應該立刻前往端親王那裏走一遭,探探他老人家對此事究竟持何種看法。畢竟這位德高望重的王爺可是經曆過無數大風大浪之人,他的意見或許能為我們撥開眼前這重重迷霧。”說罷,他便抬腿邁步朝著門外走去。
唐紅纓見狀,毫不猶豫地緊跟其後。她心中暗自思忖著,這位昔日大周的戰神,如今雖已解甲歸田,但想必其眼光和見識依然非凡。若能得到他對當前局勢的獨到見解與分析,那無疑將對解決問題大有裨益。
於是兩人懷揣著滿心期待,匆匆踏上了前往端親王府的路途。一路上,二人步履匆忙卻又不失沉穩,都在默默思考著待會兒該如何向端親王請教以及可能會得到怎樣的答複。
端親王竟然親自出門相迎,這可真是出乎了周寧的意料!要知道,平日裏這位位高權重的王爺對自己可是從來都沒有過好臉色呢。此刻見到端親王如此舉動,周寧不禁有些受寵若驚。
隻見端親王麵帶微笑地注視著周寧,開口問道:“嘿,你這小子,今兒個怎會想到來找本王啊?莫不是遇上啥棘手之事啦?”
周寧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轉向唐紅纓,問道:“依你之見,倘若有人企圖取周仁帝而代之,那麽在眾多競爭者當中,究竟誰的勝算最大?”
唐紅纓稍作思索後迴答道:“我覺得應當是端親王周森吧。畢竟,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堪稱無人能及。隻要他振臂高唿一聲,想必眾多將領都會毫不猶豫地響應其號召。如此一來,他奪得皇位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
然而,周寧卻再次輕輕搖動著頭,否定了唐紅纓的看法,沉聲道:“這絕無可能是他。若是端親王果真存有這般心思,那麽早在當初,周仁帝恐怕根本就無緣登上那尊貴無比的皇位。”
唐紅纓微微頷首,秀眉輕蹙,思索片刻後繼續言道:“且說那福親王,於南方執掌重兵,常年抵禦南越之侵擾,可謂戰功赫赫。而這榮親王亦非等閑之輩,其手中所握軍權亦是不容小覷。聽聞在他的封地之內,百姓對其尊崇有加、敬愛備至,甚至坊間有傳聞稱當地百姓隻知榮親王之名,卻不識當今聖上,此等言論雖不知真假,但也足見榮親王在民間之聲望頗高。”
周寧聞聽此言,不禁長歎一聲,憂心忡忡地說道:“觀如今之大周局勢,實乃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啊!稍有不慎,恐真要改天換日、改朝換代了。隻是可憐了那些無辜百姓,每逢朝代更迭之際,他們總是首當其衝,承受著無盡的苦難與折磨。”
唐紅纓麵色凝重地點點頭,應道:“誠如君之所言,這周仁帝心胸狹隘,猜忌之心甚重,對待臣子毫無信任可言。加之朝中眾多官員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致使朝政日益腐敗,整個大周已然是千瘡百孔、積重難返。若此時再有亂臣賊子趁機興兵作亂,妄圖謀取天下,隻怕這大周江山當真要不保了。”
周寧憂心忡忡地說道:“如今這內亂倒還算是能夠控製得住,但就怕到時候那北元趁虛而入、伺機而動啊!一旦如此,我們又該如何是好呢?”他緊皺著眉頭,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唐紅纓聽了周寧這番話後,心中愈發惶恐不安起來。她不禁開始設想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周寧將會麵臨怎樣艱難的抉擇。而眼下最為緊迫之事,便是盡快積攢起足夠強大的實力來抵禦外敵。隻要擁有了雄厚的實力作為後盾,想必無論是哪個勢力都不敢再輕易地對周寧動手動腳了。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啊!尤其是想要說服那些鎮守邊關的將領們並非易事,他們個個都是身經百戰之人,性格堅毅且固執己見。麵對這樣一群難以撼動的人物,周寧究竟應該采取何種策略才能夠成功地讓他們聽從自己的指揮調遣呢?想到此處,唐紅纓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唐紅纓一臉凝重地說道:“若是大周當真爆發內亂,依我之見,你應當從此時此刻起便著手積攢自身的實力,否則待到亂局來臨之際,隻怕你將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周寧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紅纓所言,但緊接著又麵露難色地道:“如今武器裝備方麵,我倒是並不短缺,錢財也略有一些積蓄。然而,當前最為棘手的難題便是缺乏充足的兵源。倘若在此刻貿然招兵買馬,恐怕不等大周內亂發生,我便已性命難保了。”
聽聞此言,唐紅纓不禁輕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原以為憑借唐家昔日在邊關所積累下的威望與人脈,諸多將領定會看在唐家的情麵上對你有所傾向。豈料時過境遷,人情冷暖,如今他們已然不會輕易地歸附於任何一方勢力。”
周寧臉上泛起一絲苦笑,無奈地應道:“這倒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要知道,當今聖上一直以來都在刻意打壓張道遠,並逐步削弱其在邊關的影響力。對於那些將領而言,為了自身的前程以及家中老小的安危,他們自然不敢輕易地投靠於我。畢竟,與其他有權有勢的皇子相比,我不過是個一無所有、孤苦伶仃之人罷了。”
唐紅纓深知周寧所說句句屬實,可對於那些曾經對唐家忠心耿耿之人,如今卻變得如此冷漠無情,她實在難以坦然接受這般殘酷的現實。
周寧麵色凝重地開口道:“我覺得當下我們應該立刻前往端親王那裏走一遭,探探他老人家對此事究竟持何種看法。畢竟這位德高望重的王爺可是經曆過無數大風大浪之人,他的意見或許能為我們撥開眼前這重重迷霧。”說罷,他便抬腿邁步朝著門外走去。
唐紅纓見狀,毫不猶豫地緊跟其後。她心中暗自思忖著,這位昔日大周的戰神,如今雖已解甲歸田,但想必其眼光和見識依然非凡。若能得到他對當前局勢的獨到見解與分析,那無疑將對解決問題大有裨益。
於是兩人懷揣著滿心期待,匆匆踏上了前往端親王府的路途。一路上,二人步履匆忙卻又不失沉穩,都在默默思考著待會兒該如何向端親王請教以及可能會得到怎樣的答複。
端親王竟然親自出門相迎,這可真是出乎了周寧的意料!要知道,平日裏這位位高權重的王爺對自己可是從來都沒有過好臉色呢。此刻見到端親王如此舉動,周寧不禁有些受寵若驚。
隻見端親王麵帶微笑地注視著周寧,開口問道:“嘿,你這小子,今兒個怎會想到來找本王啊?莫不是遇上啥棘手之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