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很久援兵趕到了,帶兵的千夫長看著這裏慘不忍睹的場景,差點沒吐出來。
看著死不瞑目的武青山,立刻派人去向上級報信去了,事關重大死的人可是陛下的侄子武青山,還是在北元腹地被大周的士兵給殺了這可是大事。
黑甲衛出了賽馬城一路疾行,向著匯合地點前進,天色黑了起來,還好有王一天帶路,黑甲衛連夜趕路,終於在天亮前和關項天匯合了,他們向著黑風山脈前進。
三皇子武青書最後選擇去找國師狄秋,因為他害怕迴到國都被父皇責罰。
狄秋看著狼狽不堪的武青書,心中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
狄秋問道:“三皇子,你怎麽了?出了什麽事情嗎?”
三皇子武青書痛苦流淚地說道:“國師糧食被搶了,是周寧派人幹的。”
國師狄秋驚訝的問道:“你說什麽?糧食被周寧派人搶走了?”
武青書點頭說道:“是的,就在北元的腹地,是趙飛虎帶隊搶的,隻有我們這些人逃了迴來,其他人下落不明可能戰死了。”
狄秋難以置信地說道:“怎麽可能,趙飛虎他們是怎麽過去的?”
武青書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黑甲衛是怎麽出現在北元大草原上的。
狄秋忽然想到了,趙飛虎應該是帶人穿越了黑風山脈,可是戰馬是怎麽過去的,要知道當初為了擊敗唐龍,他們可是徒步穿越的黑風山脈,用三萬北元士兵的生命,攻破黑風要塞的,周寧難道瘋了讓黑甲衛帶著戰馬穿越黑風山脈。
狄秋立刻問道:“黑甲衛什麽時候襲擊的運糧隊?”
武青書說道:“兩天前。”
狄秋看著武青書,怒道:“你為什麽不迴國都,還要返迴邊關,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失去了追殺他們最佳的機會,現在趙飛虎可能帶著黑甲衛迴到了周寧那裏,你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嗎?”
武青書沒想那麽多,隻是害怕父皇責備他,沒有想要消滅黑甲衛。
狄秋恨鐵不成鋼,武青書簡直是爛泥扶不上牆,這麽重要的事情都想不明白。
狄秋立刻安排人,讓他們向著運糧隊的路線劫殺黑甲衛,希望能有作用。
同時派人向國都送出緊急通知,讓他們派兵尋找黑甲衛,要把這些人消滅在北元大草原上。
與此同時北元皇帝收到了武青山被殺的消息,居然是大周的士兵,經過判斷應該是周寧麾下的黑甲衛,這樣武元皇帝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是怎麽在國師的眼皮子底下過來的。
武元皇帝立刻下令,讓所有城池派兵搜捕黑甲衛,必須要消滅他們,要不然會成為北元的隱患。
經過兩天的追蹤,黑甲衛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時武元皇帝收到了國師送來的緊急情報,看著情報裏的內容,武元皇帝暴怒,嘴裏罵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
服侍武元皇帝的小太監和宮女一個個瑟瑟發抖,害怕陛下遷怒他們。
武元皇帝知道大元現在進入了非常時期,一個處理不好,大元將會元氣大傷。
武元皇帝趕快寫了一封信,讓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國師狄秋的手裏,同時加派人手在大草原上尋找黑甲衛,必須消滅他們。
周寧看著衣衫襤褸的關翔天,激動的問道:“你們成功了嗎?”
關翔天講述了這些天發生的事情,周寧認真的聽著,他終於知道北元發生了什麽事情,原來是東蠻想要進攻北元,牽扯了北元的兵力,北元內部兵力空虛,是進攻北元的最佳時機。
周寧接著問道:“黑甲衛的兄弟傷亡情況怎麽樣?”
關翔天悲傷地說道:“侯爺,能迴來的兄弟也就一千五百人左右,黑風山脈太難走了,很多兄弟直接掉落懸崖粉身碎骨。”
周寧歎了一口氣,這還是讓有經驗的老獵人帶著關翔天走了一遍,不然黑甲衛的損失會更大。
周寧讓關翔天領著營地裏的黑甲衛,去接應趙飛虎,戰馬太多了,導致黑甲衛寸步難行,趙飛虎和關項天還不想放棄得之不易的戰馬,所以他們行進的速度非常慢,周寧才派人接應。
周寧立刻帶著鐵牛和衛青雲去找驃騎將軍張道遠,聽說周寧來了他就感覺頭疼,周寧這人不登三寶殿。
周寧見到張道遠立刻說了收集到的情報,張道遠難以置信的問道:“你說的情報準確嗎?”
周寧斬釘截鐵地說道:“是我的人親口告訴我的,難道還會有假。”
張道遠來迴踱步,想著這件事情,如果現在渡過黑水河進攻北元,這有可能立下驚天大功,張道遠立刻讓親衛通知各位將領到作戰室議事。
很快各位將領都到了,張道遠把情況說了一遍。
怪不得他們最近沒有見到趙飛虎,原來去了北元,沒想到真讓他們成功了。
張道遠嚴肅地說道:“事關重大,各位發表一下意見吧。”
前衛軍將軍李俊鋒說道:“將軍,這可是難得的機會,正好利用侯爺的浮橋,我們過河進攻北元,他們應該兵力不足,真是絕佳的機會。”
左衛軍將軍朱傑說道:“河對岸有北元士兵防守,我們根本無法過河,就算過去了損失很大,這樣不劃算,我覺得沒必要出兵攻打北元。”
右衛軍將軍高萬進說道:“我同意朱將軍的看法,河對岸的城池很快就會歸還給大周,我們沒必要出兵打迴來,這是在做無畏的犧牲。”
周寧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說白了就是不想主動進攻。
周寧嘲笑道:“北元說什麽你們都信,大周的將領現在這麽天真了嗎?”
朱傑看著周寧說道:“侯爺,有話你就直說,不用在那裏陰陽怪氣的。”
周寧不悅地說道:“你們身為將軍,難道不知道如果占領了河對岸的城池,可以直接進攻北元,現在北元國內兵力空虛,這是天賜良機,還用瞻前顧後嗎?”
不管周寧怎麽說,邊關將領還是不同意周寧的想法,決定按兵不動,他們和周寧產生了分歧。
看著死不瞑目的武青山,立刻派人去向上級報信去了,事關重大死的人可是陛下的侄子武青山,還是在北元腹地被大周的士兵給殺了這可是大事。
黑甲衛出了賽馬城一路疾行,向著匯合地點前進,天色黑了起來,還好有王一天帶路,黑甲衛連夜趕路,終於在天亮前和關項天匯合了,他們向著黑風山脈前進。
三皇子武青書最後選擇去找國師狄秋,因為他害怕迴到國都被父皇責罰。
狄秋看著狼狽不堪的武青書,心中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
狄秋問道:“三皇子,你怎麽了?出了什麽事情嗎?”
三皇子武青書痛苦流淚地說道:“國師糧食被搶了,是周寧派人幹的。”
國師狄秋驚訝的問道:“你說什麽?糧食被周寧派人搶走了?”
武青書點頭說道:“是的,就在北元的腹地,是趙飛虎帶隊搶的,隻有我們這些人逃了迴來,其他人下落不明可能戰死了。”
狄秋難以置信地說道:“怎麽可能,趙飛虎他們是怎麽過去的?”
武青書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黑甲衛是怎麽出現在北元大草原上的。
狄秋忽然想到了,趙飛虎應該是帶人穿越了黑風山脈,可是戰馬是怎麽過去的,要知道當初為了擊敗唐龍,他們可是徒步穿越的黑風山脈,用三萬北元士兵的生命,攻破黑風要塞的,周寧難道瘋了讓黑甲衛帶著戰馬穿越黑風山脈。
狄秋立刻問道:“黑甲衛什麽時候襲擊的運糧隊?”
武青書說道:“兩天前。”
狄秋看著武青書,怒道:“你為什麽不迴國都,還要返迴邊關,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失去了追殺他們最佳的機會,現在趙飛虎可能帶著黑甲衛迴到了周寧那裏,你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嗎?”
武青書沒想那麽多,隻是害怕父皇責備他,沒有想要消滅黑甲衛。
狄秋恨鐵不成鋼,武青書簡直是爛泥扶不上牆,這麽重要的事情都想不明白。
狄秋立刻安排人,讓他們向著運糧隊的路線劫殺黑甲衛,希望能有作用。
同時派人向國都送出緊急通知,讓他們派兵尋找黑甲衛,要把這些人消滅在北元大草原上。
與此同時北元皇帝收到了武青山被殺的消息,居然是大周的士兵,經過判斷應該是周寧麾下的黑甲衛,這樣武元皇帝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是怎麽在國師的眼皮子底下過來的。
武元皇帝立刻下令,讓所有城池派兵搜捕黑甲衛,必須要消滅他們,要不然會成為北元的隱患。
經過兩天的追蹤,黑甲衛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時武元皇帝收到了國師送來的緊急情報,看著情報裏的內容,武元皇帝暴怒,嘴裏罵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
服侍武元皇帝的小太監和宮女一個個瑟瑟發抖,害怕陛下遷怒他們。
武元皇帝知道大元現在進入了非常時期,一個處理不好,大元將會元氣大傷。
武元皇帝趕快寫了一封信,讓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國師狄秋的手裏,同時加派人手在大草原上尋找黑甲衛,必須消滅他們。
周寧看著衣衫襤褸的關翔天,激動的問道:“你們成功了嗎?”
關翔天講述了這些天發生的事情,周寧認真的聽著,他終於知道北元發生了什麽事情,原來是東蠻想要進攻北元,牽扯了北元的兵力,北元內部兵力空虛,是進攻北元的最佳時機。
周寧接著問道:“黑甲衛的兄弟傷亡情況怎麽樣?”
關翔天悲傷地說道:“侯爺,能迴來的兄弟也就一千五百人左右,黑風山脈太難走了,很多兄弟直接掉落懸崖粉身碎骨。”
周寧歎了一口氣,這還是讓有經驗的老獵人帶著關翔天走了一遍,不然黑甲衛的損失會更大。
周寧讓關翔天領著營地裏的黑甲衛,去接應趙飛虎,戰馬太多了,導致黑甲衛寸步難行,趙飛虎和關項天還不想放棄得之不易的戰馬,所以他們行進的速度非常慢,周寧才派人接應。
周寧立刻帶著鐵牛和衛青雲去找驃騎將軍張道遠,聽說周寧來了他就感覺頭疼,周寧這人不登三寶殿。
周寧見到張道遠立刻說了收集到的情報,張道遠難以置信的問道:“你說的情報準確嗎?”
周寧斬釘截鐵地說道:“是我的人親口告訴我的,難道還會有假。”
張道遠來迴踱步,想著這件事情,如果現在渡過黑水河進攻北元,這有可能立下驚天大功,張道遠立刻讓親衛通知各位將領到作戰室議事。
很快各位將領都到了,張道遠把情況說了一遍。
怪不得他們最近沒有見到趙飛虎,原來去了北元,沒想到真讓他們成功了。
張道遠嚴肅地說道:“事關重大,各位發表一下意見吧。”
前衛軍將軍李俊鋒說道:“將軍,這可是難得的機會,正好利用侯爺的浮橋,我們過河進攻北元,他們應該兵力不足,真是絕佳的機會。”
左衛軍將軍朱傑說道:“河對岸有北元士兵防守,我們根本無法過河,就算過去了損失很大,這樣不劃算,我覺得沒必要出兵攻打北元。”
右衛軍將軍高萬進說道:“我同意朱將軍的看法,河對岸的城池很快就會歸還給大周,我們沒必要出兵打迴來,這是在做無畏的犧牲。”
周寧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說白了就是不想主動進攻。
周寧嘲笑道:“北元說什麽你們都信,大周的將領現在這麽天真了嗎?”
朱傑看著周寧說道:“侯爺,有話你就直說,不用在那裏陰陽怪氣的。”
周寧不悅地說道:“你們身為將軍,難道不知道如果占領了河對岸的城池,可以直接進攻北元,現在北元國內兵力空虛,這是天賜良機,還用瞻前顧後嗎?”
不管周寧怎麽說,邊關將領還是不同意周寧的想法,決定按兵不動,他們和周寧產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