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最近非常低調,害怕太子和其他皇子注意到自己,免得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北元使團今天到達了大周帝都,並且禮部官員通知周寧參加接待北元使團的晚宴。
周寧覺得自己就是去走一個過場,所以心情很放鬆,很快到了晚宴的時間,小桃和趙飛虎跟隨周寧來到了設宴的大殿。
趙飛虎和小桃留在了大殿外麵,周寧獨自走了進去,他一眼就注意到了一幫樣貌粗獷的大漢,這些大漢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羅圈腿,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他們就是北元人。
因為北元人經常騎馬,所以腿才是這樣子的,這也算是北元人的特點,北元使團坐在最前麵的是一個年輕人和一位老者,與這些北元漢子格格不入,看起來很斯文,周寧判斷應該是北元皇室的人。
年輕人看向走進來的周寧,旁邊的老者小聲對年輕人說著什麽,年輕人露出了輕蔑的笑容,就不再關注周寧。
太子看到周寧來了,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二皇子注意到太子的笑容,就知道這個偽君子又在想辦法設計周寧了,二皇子周立嘿嘿一笑,狗咬狗真有意思。
文臣武將們看到進來的是周寧,也沒有關注他,一個禮部的官員,把周寧帶到了座位上。
大殿裏竊竊私語,大家相互交談著,北元人麵露傲氣,放肆大笑,笑聲非常刺耳。
武將們咬牙切齒,恨不得上去揍這些人北元人,可是後果是大周承擔不起的。
太監大總管德喜的聲音這時響起:“聖上到”。
大殿裏立刻安靜了,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仁帝坐到了龍椅上,大周官員和皇子們跪地行禮,北元使團的這群人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周仁帝讓大家平身,皺眉看向一動不動的北元使團。
禮部侍郎張濤立刻大聲怒道:“北元使者,你們是代表北元來到了大周,怎麽這樣無禮,見到陛下,為何不跪?”
一個身材魁梧的北元大漢大笑道:“那是你們大周的皇帝,我們為什麽要跪,我們隻向強者臣服,你們還沒有資格。”
隨後北元使團的人哈哈大笑,大周臣子和皇子們非常憤怒,一個個咬牙切齒。
周寧心中歎氣,暗暗搖了搖頭,這就是弱國的悲哀。
周仁帝聽到了北元大漢的話,下意識攥緊了雙拳,可想周仁帝是多麽憤怒。
兵部尚書衛洪說道:“既然北元國這麽厲害,為什麽還要來大周談判,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北元老者看著衛洪笑道:“衛大人,我們的陛下,不願意造成太大的殺戮,所以想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矛盾,我們才來到了大周,這也是大元陛下的誠意,希望你們能大周把握住機會。”
北元老者這句話軟硬兼施,話裏的意思是:機會給你們大周了,就看你們大周怎樣選擇了,大元可以接受任何談判結果。
這就是強國的底氣,機會是施舍給你們大周的,不服我們就開戰,你們敢嗎?
兵部尚書衛洪明白北元老者話裏的意思了,笑道:“北元國師都親自來了,如果真想開戰,你也不會來了,既然是談判,那就拿出談判的態度。”
老者是北元的國師叫做狄秋,號稱是北元第一聰明人,北元皇帝武元能夠順利統一北元,狄秋功不可沒,為北元皇帝出謀劃策,橫掃四方。
北元國師狄秋哈哈大笑:“我來大周是為了給你們一個機會,並不是害怕和大周開戰,衛大人你要搞清楚。”
衛洪大怒,還要繼續爭辯,周仁帝開口說道:“今天設宴是接待你們,其他的事情明日到朝堂上再議。”
北元國師狄秋說道:“陛下,既然說到了這裏,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我們就談一談吧。”
周仁帝和大周的文臣武將都很疑惑,北元這麽著急談判嗎?
周仁帝想看看北元國有什麽目的,他示意北元國師繼續說。
北元國師接著說道:“衛大人說我是北元第一聰明人,我們可以立下一個賭約,我出三道題,你們大周人如果答對了,我們就立刻迴北元,並且輸給你們三千匹上等優良戰馬,如果你們輸了,我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給我們糧食,第一天給一鬥糧食,第二天給兩鬥糧食,第三天給四鬥糧食,以此類推,給一年就可以,你們看怎麽樣?”
大周的官員都在相互議論,周寧眉頭緊皺,心中暗想:北元真是好算計,要是輸了按照北元國師的要求給北元糧食,恐怕大周國所有人都要餓死了。
周仁帝知道,這是北元國師給大周的一個下馬威,如果不接受,證明大周國的人不如北元人聰明,如果大周輸了,就要白白送給北元糧食,北元輸了就給戰馬,大周確實缺少優良的戰馬,這個條件讓周仁帝心動。
戶部尚書鄭為國,大笑道:“陛下我們可以答應,就算輸了又能怎麽樣,我們大周地大物博,糧食堆積如山,還能在乎這點糧食。”
周寧聽了直搖頭,就這樣的人,還能擔任戶部尚書,大周距離滅國不遠了。
北元國師聽到鄭為國這麽說,立刻開口說道:“這位大人說的沒錯,這點糧食確實不算什麽,就是不知道你們敢不敢賭。”
太子周明這時說道:“大周地大物博,人才濟濟,在坐的各位大人都是人中翹楚,還能比不過你們這些野蠻人嗎?”
太子周明說的話,讓大周在場的官員非常舒服,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擁護,太子周明更是氣勢十足。
北元國師說道:“太子殿下答應了,那就讓我們大元國三皇子殿下出題,和大周國的各位皇子比試一下,就是不知道貴國的各位皇子敢與不敢?”
北元使團的人哈哈大笑,坐在前麵的年輕人就是北元國的三皇子,他麵帶笑容的站了起來。
北元國師狄秋這麽說,等於把這場賭約交給了北元三皇子和大周的皇子們,如果大周的官員在參與進來,贏了也不光彩,這是在挑訓,看看周仁帝有沒有這個魄力,把國家的大事交給自己的兒子們。
北元使團今天到達了大周帝都,並且禮部官員通知周寧參加接待北元使團的晚宴。
周寧覺得自己就是去走一個過場,所以心情很放鬆,很快到了晚宴的時間,小桃和趙飛虎跟隨周寧來到了設宴的大殿。
趙飛虎和小桃留在了大殿外麵,周寧獨自走了進去,他一眼就注意到了一幫樣貌粗獷的大漢,這些大漢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羅圈腿,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他們就是北元人。
因為北元人經常騎馬,所以腿才是這樣子的,這也算是北元人的特點,北元使團坐在最前麵的是一個年輕人和一位老者,與這些北元漢子格格不入,看起來很斯文,周寧判斷應該是北元皇室的人。
年輕人看向走進來的周寧,旁邊的老者小聲對年輕人說著什麽,年輕人露出了輕蔑的笑容,就不再關注周寧。
太子看到周寧來了,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二皇子注意到太子的笑容,就知道這個偽君子又在想辦法設計周寧了,二皇子周立嘿嘿一笑,狗咬狗真有意思。
文臣武將們看到進來的是周寧,也沒有關注他,一個禮部的官員,把周寧帶到了座位上。
大殿裏竊竊私語,大家相互交談著,北元人麵露傲氣,放肆大笑,笑聲非常刺耳。
武將們咬牙切齒,恨不得上去揍這些人北元人,可是後果是大周承擔不起的。
太監大總管德喜的聲音這時響起:“聖上到”。
大殿裏立刻安靜了,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仁帝坐到了龍椅上,大周官員和皇子們跪地行禮,北元使團的這群人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周仁帝讓大家平身,皺眉看向一動不動的北元使團。
禮部侍郎張濤立刻大聲怒道:“北元使者,你們是代表北元來到了大周,怎麽這樣無禮,見到陛下,為何不跪?”
一個身材魁梧的北元大漢大笑道:“那是你們大周的皇帝,我們為什麽要跪,我們隻向強者臣服,你們還沒有資格。”
隨後北元使團的人哈哈大笑,大周臣子和皇子們非常憤怒,一個個咬牙切齒。
周寧心中歎氣,暗暗搖了搖頭,這就是弱國的悲哀。
周仁帝聽到了北元大漢的話,下意識攥緊了雙拳,可想周仁帝是多麽憤怒。
兵部尚書衛洪說道:“既然北元國這麽厲害,為什麽還要來大周談判,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北元老者看著衛洪笑道:“衛大人,我們的陛下,不願意造成太大的殺戮,所以想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矛盾,我們才來到了大周,這也是大元陛下的誠意,希望你們能大周把握住機會。”
北元老者這句話軟硬兼施,話裏的意思是:機會給你們大周了,就看你們大周怎樣選擇了,大元可以接受任何談判結果。
這就是強國的底氣,機會是施舍給你們大周的,不服我們就開戰,你們敢嗎?
兵部尚書衛洪明白北元老者話裏的意思了,笑道:“北元國師都親自來了,如果真想開戰,你也不會來了,既然是談判,那就拿出談判的態度。”
老者是北元的國師叫做狄秋,號稱是北元第一聰明人,北元皇帝武元能夠順利統一北元,狄秋功不可沒,為北元皇帝出謀劃策,橫掃四方。
北元國師狄秋哈哈大笑:“我來大周是為了給你們一個機會,並不是害怕和大周開戰,衛大人你要搞清楚。”
衛洪大怒,還要繼續爭辯,周仁帝開口說道:“今天設宴是接待你們,其他的事情明日到朝堂上再議。”
北元國師狄秋說道:“陛下,既然說到了這裏,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我們就談一談吧。”
周仁帝和大周的文臣武將都很疑惑,北元這麽著急談判嗎?
周仁帝想看看北元國有什麽目的,他示意北元國師繼續說。
北元國師接著說道:“衛大人說我是北元第一聰明人,我們可以立下一個賭約,我出三道題,你們大周人如果答對了,我們就立刻迴北元,並且輸給你們三千匹上等優良戰馬,如果你們輸了,我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給我們糧食,第一天給一鬥糧食,第二天給兩鬥糧食,第三天給四鬥糧食,以此類推,給一年就可以,你們看怎麽樣?”
大周的官員都在相互議論,周寧眉頭緊皺,心中暗想:北元真是好算計,要是輸了按照北元國師的要求給北元糧食,恐怕大周國所有人都要餓死了。
周仁帝知道,這是北元國師給大周的一個下馬威,如果不接受,證明大周國的人不如北元人聰明,如果大周輸了,就要白白送給北元糧食,北元輸了就給戰馬,大周確實缺少優良的戰馬,這個條件讓周仁帝心動。
戶部尚書鄭為國,大笑道:“陛下我們可以答應,就算輸了又能怎麽樣,我們大周地大物博,糧食堆積如山,還能在乎這點糧食。”
周寧聽了直搖頭,就這樣的人,還能擔任戶部尚書,大周距離滅國不遠了。
北元國師聽到鄭為國這麽說,立刻開口說道:“這位大人說的沒錯,這點糧食確實不算什麽,就是不知道你們敢不敢賭。”
太子周明這時說道:“大周地大物博,人才濟濟,在坐的各位大人都是人中翹楚,還能比不過你們這些野蠻人嗎?”
太子周明說的話,讓大周在場的官員非常舒服,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擁護,太子周明更是氣勢十足。
北元國師說道:“太子殿下答應了,那就讓我們大元國三皇子殿下出題,和大周國的各位皇子比試一下,就是不知道貴國的各位皇子敢與不敢?”
北元使團的人哈哈大笑,坐在前麵的年輕人就是北元國的三皇子,他麵帶笑容的站了起來。
北元國師狄秋這麽說,等於把這場賭約交給了北元三皇子和大周的皇子們,如果大周的官員在參與進來,贏了也不光彩,這是在挑訓,看看周仁帝有沒有這個魄力,把國家的大事交給自己的兒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