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太難了!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哥。”
徐錦心怯怯的喊了一句。
徐錦晟沒好氣瞪了徐錦心一眼,然後無奈的歎了口氣。
他是真拿這個妹妹沒轍。
明明倆人說好了,他正好來a市開會,然後帶著徐錦心過來明天一起帶著禮物去拜訪廖永明和廖家人。
可沒想到錦心這丫頭這麽不聽話,見徐錦晟一去開會,她自己就偷偷溜出來了。
幸虧這丫頭還知道留個字條,不然非得把徐錦晟急死。
也好在徐錦心來的是廖永明這裏。
廖永明這兒畢竟有那麽多退役士兵負責安保工作,治安可不是一般的好。
徐錦晟這才能堅持到開完會才過來找人。
“廖永明同誌,給你添麻煩了。
去年你救了錦心,沒想到這丫頭怕家裏人說她竟然沒一直沒說。
正好她放暑假,我帶著她來正式向你道謝。”
在廖永明的辦公室裏,徐錦晟帶來的各種禮物就擺滿了一桌子。
這反倒弄的廖永明有點不好意思了。
多大點兒的事兒啊,竟讓人家謝了那麽多次,還送了那麽多東西。
既然人家真心實意的送,廖永明也不能不收。
他隻能留這兄妹倆一塊兒吃頓晚飯。
請人家一頓他這最有特色的海鮮大餐,也能算是迴禮了。
還真別說,廖愛華與林興海當初婚宴水準的菜一端上桌,就連打小就在京市見過不少世麵的徐錦晟與徐錦心都連連讚歎。
就在海邊大院子裏,廖永明、廖永強兄弟倆,還有大姐夫趙海平一塊兒陪著桌,幾人一邊聊天一邊吃飯。
飯桌上,徐錦心把廖永明又誇了一次。
她得向堂兄徐錦晟證明,她不是不聽話瞎跑出來玩兒的。
在廖永明這兒待了一天,她學到了好多在學校裏都學不到的知識呢!
“廖永明同誌,我妹妹不懂事,給你添麻煩了。”
“哥!”
徐錦心是真有點兒不服氣,堂哥怎麽總說她是麻煩呢。
幹脆,她直接把今天在自由市場的所見所聞,以及廖永明給她分析的道理,當眾全講了一遍以證明她的收獲。
結果徐錦心這一說,在場的徐錦晟、趙海平還有廖永強都聽的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挑挑眉毛表示震驚。
“我說呢,為啥周衛國那兩口子非要租兩個攤位呢,鬧了半天是這個原因。”
趙海平今日才恍然大悟。
他雖然管理著自由市場的很多事情,也管理的很好,可目前看來他對如何做好生意還差得遠呢。
聽到這樣的實際案例,徐錦晟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營銷的神奇。
想不到這不僅僅有經濟學方麵的學問,還更要洞悉人心。
確實有點兒意思。
幾人吃著、喝著、聊著,自然而然就聊到了現如今各個國營工廠遇到的難題,以及如今的整個大環境。
一直以來,廖永明、廖永強、趙海平始終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
連他們都不知道,普通群眾就更不清楚了。
“現在全國的各個國營工廠,都在想盡辦法如何挽迴訂單。
隻是這事兒不太容易啊!”
徐錦晟倒是挺清楚內幕,這事兒也不是什麽機密所以就聊了幾句。
鬧了半天,最近大形勢的緊張還真與廣交會那些國營工廠的訂單有一點點關係。
但其實按理說也沒關係,不過就是有些地方故意找茬罷了。
畢竟開了這麽多年的廣交會了,為了能拿到外匯,其實大多數工廠的生意並不好做。
他們常年被壓價,甚至更過分的賠錢賣的情況也不是沒發生過。
可為了能給國家換迴外匯,大多數工廠也隻能咬咬牙認了。
雖然之後國家會給工廠補貼,可這麽做生意確實不是個事兒啊!
結果沒想到去年秋季廣交會,廖永明給孫河的那份秘籍,再加上孫河的操作,愣是讓絕大多數工廠試著把腰杆給挺起來了。
不曾想,咱們以往點頭哈腰的人家洋人反倒不願意正眼兒看咱。
可咱這腰板一挺直,展示出好商品,擺出一副你愛買不買,而且還就必須按我定的這個價兒買的態度。
結果洋人反而態度大變,追著咱掏著大把的米元買。
結果去年秋季廣交會,再加上今年剛結束沒幾個月的春季廣交會,咱們的訂單成交額那是屢創新高。
這迴外匯可是真沒少掙,直接就能解決國家想要買其他國家高精尖設備的需求了。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可誰都沒想到變故突然就來了。
有些地方的人就提出了,說咱們不公平交易、不公平競爭,說咱們貿易順差額過大,甚至還說咱們很多工廠的產品,侵犯了他們那裏的知識產權。
明明咱們已經在國內申請過專利了,可人家就是胡攪蠻纏啊!
其實反正就是看咱們國家賺錢了,不再像往年那樣賠錢也要跟他們做生意了,他們心裏就不平衡了,所以就要拚命找茬。
最要命的是,有些地方的船都開到咱家門口了,這就是在威懾!
提起這些,徐錦晟是真生氣。
可生氣又有什麽辦法,人家的拳頭硬,人家就能胡攪蠻纏不講理。
弄的咱們根本沒有辦法。
現如今是硬剛也不是,委曲求全妥協也不是。
聽徐錦晟講的這些,別人還僅僅是生氣和歎氣,而廖永強的拳頭卻直接硬了。
瑪德!
他是真恨不得衝到最前線去,死也得好好教訓教訓這幫孫子!
“唉~~~~”
廖永明此時心裏也很不是滋味,他明明記得上輩子沒發生過這樣的事兒啊。
沒想到他不過就是幫忙軋鋼廠劉廠長賣賣電烤箱而已,咋還能鬧出這麽大的事兒呢?!
這不要命嘛!
“不會打起來吧?”
“打起來我們損失更大,所以會想盡一切辦法爭取不打。”
可眼前這事兒咋辦?
這麽多訂單被取消,洋人損失的隻是違約金。
而各個工廠已經為了訂單生產出了那麽多。
如果貨真賣不出去的話,工廠的損失可就大了。
總不能逼著工廠降價吧?
還降到往年那種不怎麽賺錢,甚至是賠錢的水平?
真這樣的話,未來這生意還能繼續做嗎?
難,真是太難了!
徐錦心怯怯的喊了一句。
徐錦晟沒好氣瞪了徐錦心一眼,然後無奈的歎了口氣。
他是真拿這個妹妹沒轍。
明明倆人說好了,他正好來a市開會,然後帶著徐錦心過來明天一起帶著禮物去拜訪廖永明和廖家人。
可沒想到錦心這丫頭這麽不聽話,見徐錦晟一去開會,她自己就偷偷溜出來了。
幸虧這丫頭還知道留個字條,不然非得把徐錦晟急死。
也好在徐錦心來的是廖永明這裏。
廖永明這兒畢竟有那麽多退役士兵負責安保工作,治安可不是一般的好。
徐錦晟這才能堅持到開完會才過來找人。
“廖永明同誌,給你添麻煩了。
去年你救了錦心,沒想到這丫頭怕家裏人說她竟然沒一直沒說。
正好她放暑假,我帶著她來正式向你道謝。”
在廖永明的辦公室裏,徐錦晟帶來的各種禮物就擺滿了一桌子。
這反倒弄的廖永明有點不好意思了。
多大點兒的事兒啊,竟讓人家謝了那麽多次,還送了那麽多東西。
既然人家真心實意的送,廖永明也不能不收。
他隻能留這兄妹倆一塊兒吃頓晚飯。
請人家一頓他這最有特色的海鮮大餐,也能算是迴禮了。
還真別說,廖愛華與林興海當初婚宴水準的菜一端上桌,就連打小就在京市見過不少世麵的徐錦晟與徐錦心都連連讚歎。
就在海邊大院子裏,廖永明、廖永強兄弟倆,還有大姐夫趙海平一塊兒陪著桌,幾人一邊聊天一邊吃飯。
飯桌上,徐錦心把廖永明又誇了一次。
她得向堂兄徐錦晟證明,她不是不聽話瞎跑出來玩兒的。
在廖永明這兒待了一天,她學到了好多在學校裏都學不到的知識呢!
“廖永明同誌,我妹妹不懂事,給你添麻煩了。”
“哥!”
徐錦心是真有點兒不服氣,堂哥怎麽總說她是麻煩呢。
幹脆,她直接把今天在自由市場的所見所聞,以及廖永明給她分析的道理,當眾全講了一遍以證明她的收獲。
結果徐錦心這一說,在場的徐錦晟、趙海平還有廖永強都聽的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挑挑眉毛表示震驚。
“我說呢,為啥周衛國那兩口子非要租兩個攤位呢,鬧了半天是這個原因。”
趙海平今日才恍然大悟。
他雖然管理著自由市場的很多事情,也管理的很好,可目前看來他對如何做好生意還差得遠呢。
聽到這樣的實際案例,徐錦晟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營銷的神奇。
想不到這不僅僅有經濟學方麵的學問,還更要洞悉人心。
確實有點兒意思。
幾人吃著、喝著、聊著,自然而然就聊到了現如今各個國營工廠遇到的難題,以及如今的整個大環境。
一直以來,廖永明、廖永強、趙海平始終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
連他們都不知道,普通群眾就更不清楚了。
“現在全國的各個國營工廠,都在想盡辦法如何挽迴訂單。
隻是這事兒不太容易啊!”
徐錦晟倒是挺清楚內幕,這事兒也不是什麽機密所以就聊了幾句。
鬧了半天,最近大形勢的緊張還真與廣交會那些國營工廠的訂單有一點點關係。
但其實按理說也沒關係,不過就是有些地方故意找茬罷了。
畢竟開了這麽多年的廣交會了,為了能拿到外匯,其實大多數工廠的生意並不好做。
他們常年被壓價,甚至更過分的賠錢賣的情況也不是沒發生過。
可為了能給國家換迴外匯,大多數工廠也隻能咬咬牙認了。
雖然之後國家會給工廠補貼,可這麽做生意確實不是個事兒啊!
結果沒想到去年秋季廣交會,廖永明給孫河的那份秘籍,再加上孫河的操作,愣是讓絕大多數工廠試著把腰杆給挺起來了。
不曾想,咱們以往點頭哈腰的人家洋人反倒不願意正眼兒看咱。
可咱這腰板一挺直,展示出好商品,擺出一副你愛買不買,而且還就必須按我定的這個價兒買的態度。
結果洋人反而態度大變,追著咱掏著大把的米元買。
結果去年秋季廣交會,再加上今年剛結束沒幾個月的春季廣交會,咱們的訂單成交額那是屢創新高。
這迴外匯可是真沒少掙,直接就能解決國家想要買其他國家高精尖設備的需求了。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可誰都沒想到變故突然就來了。
有些地方的人就提出了,說咱們不公平交易、不公平競爭,說咱們貿易順差額過大,甚至還說咱們很多工廠的產品,侵犯了他們那裏的知識產權。
明明咱們已經在國內申請過專利了,可人家就是胡攪蠻纏啊!
其實反正就是看咱們國家賺錢了,不再像往年那樣賠錢也要跟他們做生意了,他們心裏就不平衡了,所以就要拚命找茬。
最要命的是,有些地方的船都開到咱家門口了,這就是在威懾!
提起這些,徐錦晟是真生氣。
可生氣又有什麽辦法,人家的拳頭硬,人家就能胡攪蠻纏不講理。
弄的咱們根本沒有辦法。
現如今是硬剛也不是,委曲求全妥協也不是。
聽徐錦晟講的這些,別人還僅僅是生氣和歎氣,而廖永強的拳頭卻直接硬了。
瑪德!
他是真恨不得衝到最前線去,死也得好好教訓教訓這幫孫子!
“唉~~~~”
廖永明此時心裏也很不是滋味,他明明記得上輩子沒發生過這樣的事兒啊。
沒想到他不過就是幫忙軋鋼廠劉廠長賣賣電烤箱而已,咋還能鬧出這麽大的事兒呢?!
這不要命嘛!
“不會打起來吧?”
“打起來我們損失更大,所以會想盡一切辦法爭取不打。”
可眼前這事兒咋辦?
這麽多訂單被取消,洋人損失的隻是違約金。
而各個工廠已經為了訂單生產出了那麽多。
如果貨真賣不出去的話,工廠的損失可就大了。
總不能逼著工廠降價吧?
還降到往年那種不怎麽賺錢,甚至是賠錢的水平?
真這樣的話,未來這生意還能繼續做嗎?
難,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