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一號根本不可能知道,上輩子溫州的永嘉縣,被稱為國內的紐扣之都。


    就那麽丁點兒大的地方,竟然就能有300多家與紐扣相關的企業。


    而且年生產出的紐扣,就能超過600億粒,占全球30%的市場,創造出的經濟價值更是驚人。


    可一號手底下的人也不是草包,通過相關資料的搜集,以及對紐扣這門生意的深入分析。


    一號與其他幾號同誌開會探討一番之後覺得,這小小紐扣的生意恐怕還真不能小覷。


    以他們目前開過的幾次會議的討論分析,一號他們覺得這個紐扣製造工廠,未來很有可能每年都能給a市帶來至少上百萬的收益。


    而且這種收益,正常情況下應該還會逐年增長。


    如果好好經營下去,說不定終有一天,他們a市的紐扣製造工廠,真能在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從而創造出上千萬、甚至是上億的利潤。


    甚至可以幾乎解決,a市絕大多數群眾的就業問題。


    正因如此,一號才覺得他們給廖永明的獎勵,真有可能給少了。


    畢竟如果當初廖永明不是先提議,而是自己先開一個扣子製造工廠,然後再來跟市裏搞合作的話。


    這合作,市裏是幹還是不幹?


    公私合營的話,廖永明每年能分走多少利潤?


    那豈是100畝荒地的價值就能匹敵的?


    可沒辦法。


    一號雖是一號,可他也不能拿著集體的財產,那麽大方的獎勵廖永明。


    一來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


    二來,如果這次給廖永明的獎勵給的太多。


    那以後再有人為a市做出貢獻,到時候他又該如何獎勵?


    所謂獎勵,主要還是一種榮譽。


    在一號看來,所有人為這個社會、為國家做出的貢獻,都應該是發自真心,而不是隻為了利益。


    但是,他也不能讓有貢獻的人隻得到榮譽,而得不到實質性的獎勵。


    所以,一半實質性的獎勵,一半榮譽性的獎勵,似乎就合理多了。


    這樣應該也不會讓有貢獻的人寒心,還能對其他人有激勵性的作用。


    所以一號與其他幾號人商議了好幾天,這才定下具體的獎勵內容。


    也幸好,廖永明對這樣的獎勵似乎還是挺滿意的。


    一號對這事兒,總算是終於放下心來。


    目前這情況,也能算是皆大歡喜。


    “廖永明同誌,還望你再接再厲,爭取將自由市場這個項目越做越好,為a市、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


    “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對我的希望。”


    豈止是不會辜負一號的希望啊!


    廖永明當時就有點兒坐不住了,恨不得趕緊迴到自由市場那。


    然後好好在紙上規劃一下,再讓二哥出幾份設計圖。


    如今海邊麵積也擴大一倍。


    廖永明甚至想再好好提升一下海邊的利用率。


    要不,打造一個海邊娛樂場地?弄幾個海邊運動項目?


    或者是海邊露營地?


    或者…是蓋海景房好呢?


    還是把新荒地也統一利用一下,建個海邊主題樂園?


    這玩意兒好像不止是小孩子,年輕人不論男女應該都會喜歡。


    就是弄樂園,好像難度會大一點兒。


    這還沒正式開始規劃呢,廖永明就已經有點兒心潮澎湃。


    “廖永明同誌,你這話我還真相信。”


    一號的話,突然打斷了廖永明對未來的構想。


    “你的確是咱們a市不可多得的好同誌啊!


    我已經聽下麵的人匯報了,聽說就是在你的建議下,張家灣的村民已經申請建立一個手工藝品製作工坊。


    專門用貝殼、海螺之類的,製作項鏈、手串、風鈴、門簾子等等工藝品。


    廖永明同誌,你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好了。


    對張家灣的村民來說,你出這個主意給予的幫助,有著十分重大深遠的意義。


    我要替張家灣的村民感謝你啊!”


    “哪裏哪裏,您言重了,我也隻是盡點兒綿薄之力而已。”


    “廖永明同誌,你不必謙虛。


    無論是你為張家灣村民做出的貢獻,還是為a市甚至是全省各個工廠做出的貢獻,都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銘記。


    我已經讓報社的同誌去張家灣采訪了,關於你給張家灣出謀劃策的故事,應該明後天就能見報。


    廣播站也會廣播你光榮的事跡的……”


    咋又要上報紙、上廣播啊?!


    廖永明如今聽到他要上報紙、上廣播,就有點頭疼。


    自打五一那天開始,不僅因為自由市場開業的事,還因為在自由市場做公益宣傳碰巧抓住人販子和小偷的事兒。


    廖永明以及王磊,他倆就沒少上報紙和廣播。


    就連省報,他倆都上過兩次了。


    還都登上了他倆的照片。


    原本這事兒也算是個榮譽,還能幫自由市場進行宣傳,這的確是個好事兒。


    可再好的事兒,也禁不住三天兩頭的總上啊!


    幸虧a市如今還沒有電視台,否則的話,廖永明估計以後無論他到哪,都得被人認出來。


    那他豈不是得跟前兩天似的,經常因為被人認出來,就突然被一群熱情的人圍住。


    要是再這樣下去,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他還不得天天出門戴草帽,然後還得躲著人走才行。


    這豈不是要命!


    一號沒想到,廖永明同誌的心誌還真挺了得。


    聽到自己又要上報紙、上廣播。


    廖永明同誌不但一點不驕傲,而且還能表現的如此淡然,的確是難能可貴啊!


    淡然至極的廖永明,當天與一號分別後,戴著草帽遮遮掩掩的迴到自由市場。


    直到他看到大姐夫趙海平遞給他的最新一期的省報,這心態才終於開始放鬆。


    哎呀媽呀!


    這迴,可算不是他廖永明上報紙了。


    這迴,竟然是四姐夫林興海登上了省報。


    而且省報還單獨用了一整版,來介紹林興海在推進拆遷這項工作中,做出的傑出成績,以及為全國起到的模範標杆作用。


    當登上報紙的人不是自己時,廖永明以旁觀者的心態看此事,還真是挺為四姐夫感到驕傲的。


    隻可惜,同樣身為親人,卻不是誰看到了林興海上報紙,都能感到開心。


    “林滿倉!


    你快看看,這報紙上這大照片上的人,是你兒子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86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867並收藏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