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漲見識!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22章 漲見識!
同樣是去參加廣交會,這女人和男人就是不一樣。
去年孫河同樣去過了,可他迴來之後,廖永明卻問不出什麽來。
但張桂榮就不一樣了,除了賣自家工廠的零食之外,張桂榮在會場裏可是沒少逛,真真是漲了不少見識,也見到了不少好東西。
什麽真絲刺繡、手織地毯、景德鎮的青花瓷餐具、福州脫胎漆器、蘇繡雙麵繡屏風、文房四寶、鑽石牌電風扇、萬寶牌電冰箱、虎頭牌手電筒、飛魚牌電子計算器……
反正不論是小型工藝品,還是大型機械,張桂榮都逛過了好幾遍。
“三弟,五一那天四妹不是成親嘛。
我雖然那時迴不去,但你迴頭跟四妹說一聲,我今天已經給她買了套絲綢的衣服當添妝,她穿上一定很特漂亮。
咱爸不是開始教大哥家的興邦寫字畫畫嘛,我給咱爸和興邦也買了套文房四寶。
還有……”
如今賣出那麽多訂單,外加上張桂榮這次出門沒少帶錢,所以看到好東西,她就想著要給家裏人都帶上件禮物。
而聽到有那麽多好東西展出,廖永明也來了興致,不管是雙麵繡還是景泰藍,還是啥的,他都想讓二嫂給他多買點帶迴來。
這年頭的好東西,那是真的好,很多都是真手工做的。
而不像未來,很多東西看著雖好,卻都是機器做的,甚至是用什麽東西合成的,根本就買不放心。
“二嫂,你有空就多逛逛,看見好東西咱就買。
尤其是那些有底蘊的,手工藝製品,你就放心大膽的買。
誒?
對了,有紫砂壺展出嗎?
這玩意要是看見了,可以多買幾個,每種樣子的都買!
你甭心疼錢,錢不夠我叫李大給你匯。
實在不行,你就先找劉廠長借都行。
二嫂你放心,這絕不是瞎花錢,我敢跟你打包票,這些東西早晚能升值!
……”
李大就站在廠長辦公室裏,表情極其生無可戀的看著廖永明舉著電話,跟張桂榮聊天。
他真是服了,這倆人的心咋就那麽大呢?
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這都什麽時候了,一丁點有關訂單的事兒都沒聊,淨聊閑白兒了!
“永明,電話費也挺貴的。
要不你們先說說訂單的事兒?”
李大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言提醒。
“哦對,還有訂單的事兒。
二嫂,你也太厲害了吧!
這才短短十幾天,你就拿下了近兩百萬米元的訂單,你可真是女中豪傑啊!”
對此,張桂榮也很是得意。
因為,這的確不僅僅是由於他們廠的零食口味好,以及營銷手段特別。
而她張桂榮的努力,在其中也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光為了去找咖啡,她就沒少費勁。
為了了解洋人喝咖啡的習慣、細節,張桂榮更是下了不少功夫。
正是由於張桂榮做了很多努力,以及在孫河的配合下,這才牢牢抓住了洋人的口味和習慣,讓洋人驚豔無比,然後才下了那麽多訂單。
不僅如此,張桂榮還借此機會,從洋人那裏了解了更多的,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洋人的口味、習慣等各個方麵的區別與細節。
張桂榮覺得,說不定哪天,他們工廠就可以針對性的生產,更加符合那些人口味的零食。
等到那時,他們豈不是就能拿下更多更大的訂單?!
畢竟,通過廣交會賣零食給洋人,這利潤可不是一般的高。
根本就不是以往賣給各個國營工廠,當過年發給工人的年貨的利潤可比的。
所以,其實就連張桂榮也很愁這事兒。
畢竟自家工廠的零食,隻要繼續賣就一定還會有大筆的訂單。
放著那麽多利潤不賺,擱誰誰不心疼?!
“三弟,廣交會這兒有個負責所有事兒的徐老爺子。
他倒是給出了個建議,你看這樣行不行。
他說可以把咱做不完的訂單,交給其他食品廠進行代加工,然後咱兩家再共享利潤。
三弟,你覺得這麽做靠譜嗎?”
其實這個辦法,在接電話之前,廖永明也想到過。
畢竟做零食,除了他最核心的調料配方之外,其他部分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但把訂單就這麽給出去的話……
“那個徐老有沒有具體說,希望咱把訂單分給哪家工廠?”
“這個,都不用徐老幫忙找。
光廣交會來參展的那些食品廠,就有好些家到現在都沒拿下多少訂單的。
已經有好幾家過來跟我套過近乎了,想要給咱們廠代工。
可他們雖然也是做食品的,廠裏也有各種設備生產線,卻根本沒有電烤箱。
他們總不能因為要給咱代工,就花那麽多錢買劉廠長的電烤箱吧。
再說了,人家劉廠長自己還那麽多訂單呢,就是那些人想買,劉廠長目前也顧不上啊!
所以,如果真讓他們分咱訂單的話。
他們就隻能用其他方法製作零食,而且零食原料的采購,也得他們自己來。
那這成本,可就跟咱目前的成本不一樣了。”
都不用張桂榮把話說完,廖永明就已經明白了。
這成本到底有多少,可就是人家說了算了。
既然成本提高了,那利潤自然就少了。
而且,別看那些人現在跟二嫂這麽套近乎。
可等訂單拿到手,到時候就不知道變啥樣了。
而最讓廖永明和張桂榮在意的是,把訂單這樣分出去之後,對零食的質量把控,他們就沒法盯著了。
畢竟距離太遠,他們根本無法掌控,這說不定就會造成什麽隱患。
所以,這件事兒才會讓眾人覺得有點棘手。
“三弟,要不然接下來幾天,我就不繼續賣零食了?”
盡管心裏舍不得,張桂榮目前恐怕也隻能這麽辦。
“二嫂,也別不賣。
你先把想下訂單的洋人給穩住了。
最多三天,我一定給你個準信兒。”
有廖永明這句話,張桂榮心裏就踏實多了。
她就知道,三弟一定又有法子了!
廖永明也不知道自己突然想到的法子行不行。
但總得去試一試。
如果他這法子真成了的話,那他以後在a市,豈不是能橫著走了?!
同樣是去參加廣交會,這女人和男人就是不一樣。
去年孫河同樣去過了,可他迴來之後,廖永明卻問不出什麽來。
但張桂榮就不一樣了,除了賣自家工廠的零食之外,張桂榮在會場裏可是沒少逛,真真是漲了不少見識,也見到了不少好東西。
什麽真絲刺繡、手織地毯、景德鎮的青花瓷餐具、福州脫胎漆器、蘇繡雙麵繡屏風、文房四寶、鑽石牌電風扇、萬寶牌電冰箱、虎頭牌手電筒、飛魚牌電子計算器……
反正不論是小型工藝品,還是大型機械,張桂榮都逛過了好幾遍。
“三弟,五一那天四妹不是成親嘛。
我雖然那時迴不去,但你迴頭跟四妹說一聲,我今天已經給她買了套絲綢的衣服當添妝,她穿上一定很特漂亮。
咱爸不是開始教大哥家的興邦寫字畫畫嘛,我給咱爸和興邦也買了套文房四寶。
還有……”
如今賣出那麽多訂單,外加上張桂榮這次出門沒少帶錢,所以看到好東西,她就想著要給家裏人都帶上件禮物。
而聽到有那麽多好東西展出,廖永明也來了興致,不管是雙麵繡還是景泰藍,還是啥的,他都想讓二嫂給他多買點帶迴來。
這年頭的好東西,那是真的好,很多都是真手工做的。
而不像未來,很多東西看著雖好,卻都是機器做的,甚至是用什麽東西合成的,根本就買不放心。
“二嫂,你有空就多逛逛,看見好東西咱就買。
尤其是那些有底蘊的,手工藝製品,你就放心大膽的買。
誒?
對了,有紫砂壺展出嗎?
這玩意要是看見了,可以多買幾個,每種樣子的都買!
你甭心疼錢,錢不夠我叫李大給你匯。
實在不行,你就先找劉廠長借都行。
二嫂你放心,這絕不是瞎花錢,我敢跟你打包票,這些東西早晚能升值!
……”
李大就站在廠長辦公室裏,表情極其生無可戀的看著廖永明舉著電話,跟張桂榮聊天。
他真是服了,這倆人的心咋就那麽大呢?
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這都什麽時候了,一丁點有關訂單的事兒都沒聊,淨聊閑白兒了!
“永明,電話費也挺貴的。
要不你們先說說訂單的事兒?”
李大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言提醒。
“哦對,還有訂單的事兒。
二嫂,你也太厲害了吧!
這才短短十幾天,你就拿下了近兩百萬米元的訂單,你可真是女中豪傑啊!”
對此,張桂榮也很是得意。
因為,這的確不僅僅是由於他們廠的零食口味好,以及營銷手段特別。
而她張桂榮的努力,在其中也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光為了去找咖啡,她就沒少費勁。
為了了解洋人喝咖啡的習慣、細節,張桂榮更是下了不少功夫。
正是由於張桂榮做了很多努力,以及在孫河的配合下,這才牢牢抓住了洋人的口味和習慣,讓洋人驚豔無比,然後才下了那麽多訂單。
不僅如此,張桂榮還借此機會,從洋人那裏了解了更多的,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洋人的口味、習慣等各個方麵的區別與細節。
張桂榮覺得,說不定哪天,他們工廠就可以針對性的生產,更加符合那些人口味的零食。
等到那時,他們豈不是就能拿下更多更大的訂單?!
畢竟,通過廣交會賣零食給洋人,這利潤可不是一般的高。
根本就不是以往賣給各個國營工廠,當過年發給工人的年貨的利潤可比的。
所以,其實就連張桂榮也很愁這事兒。
畢竟自家工廠的零食,隻要繼續賣就一定還會有大筆的訂單。
放著那麽多利潤不賺,擱誰誰不心疼?!
“三弟,廣交會這兒有個負責所有事兒的徐老爺子。
他倒是給出了個建議,你看這樣行不行。
他說可以把咱做不完的訂單,交給其他食品廠進行代加工,然後咱兩家再共享利潤。
三弟,你覺得這麽做靠譜嗎?”
其實這個辦法,在接電話之前,廖永明也想到過。
畢竟做零食,除了他最核心的調料配方之外,其他部分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但把訂單就這麽給出去的話……
“那個徐老有沒有具體說,希望咱把訂單分給哪家工廠?”
“這個,都不用徐老幫忙找。
光廣交會來參展的那些食品廠,就有好些家到現在都沒拿下多少訂單的。
已經有好幾家過來跟我套過近乎了,想要給咱們廠代工。
可他們雖然也是做食品的,廠裏也有各種設備生產線,卻根本沒有電烤箱。
他們總不能因為要給咱代工,就花那麽多錢買劉廠長的電烤箱吧。
再說了,人家劉廠長自己還那麽多訂單呢,就是那些人想買,劉廠長目前也顧不上啊!
所以,如果真讓他們分咱訂單的話。
他們就隻能用其他方法製作零食,而且零食原料的采購,也得他們自己來。
那這成本,可就跟咱目前的成本不一樣了。”
都不用張桂榮把話說完,廖永明就已經明白了。
這成本到底有多少,可就是人家說了算了。
既然成本提高了,那利潤自然就少了。
而且,別看那些人現在跟二嫂這麽套近乎。
可等訂單拿到手,到時候就不知道變啥樣了。
而最讓廖永明和張桂榮在意的是,把訂單這樣分出去之後,對零食的質量把控,他們就沒法盯著了。
畢竟距離太遠,他們根本無法掌控,這說不定就會造成什麽隱患。
所以,這件事兒才會讓眾人覺得有點棘手。
“三弟,要不然接下來幾天,我就不繼續賣零食了?”
盡管心裏舍不得,張桂榮目前恐怕也隻能這麽辦。
“二嫂,也別不賣。
你先把想下訂單的洋人給穩住了。
最多三天,我一定給你個準信兒。”
有廖永明這句話,張桂榮心裏就踏實多了。
她就知道,三弟一定又有法子了!
廖永明也不知道自己突然想到的法子行不行。
但總得去試一試。
如果他這法子真成了的話,那他以後在a市,豈不是能橫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