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吃人嘴短!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哇~~~~
這也太美了吧!”
“確實是真的好美!
我從沒有見過這麽美的海景。
記得小時候,我媽帶我坐著驢車,顛簸了十幾裏地去海邊趕海。
那時候的海灘,根本就沒有眼前的這片海漂亮。”
“你們看!那裏還有秋千!”
“快看那邊礁石,有彩虹!”
本來心情多少都有些煩悶的,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
此時看到海邊如此美景,真是什麽壞心情都沒有了,反而一個個的顯得異常的興奮。
“哢嚓!哢嚓!”
拿著照相機的同誌,接連按下快門,想要記錄下翻湧的浪花、被海風吹動的秋千,以及礁石附近碰巧出現的小小彩虹。
“想不到咱們a市竟然還有這樣美的地方,感覺這裏已經偷走了我所有的形容詞,今兒這文章真不知道該如何寫了。”
看到如此美景,尤其是女同誌,是真有些走不動道兒了。
即使天氣還有些涼,眾人都商量著要不要脫下鞋子,去踩一踩感受一下沙灘,更想去蕩一下秋千。
雖然的確心癢難耐,但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還是挺靠譜的,至少還記得他們今天是幹嘛來的。
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采訪那個叫廖永明的同誌,然後詳細了解並報道一下這個叫先機商業廣場的地方。
還務必要在報道中解釋清楚,何為自由市場,以及這裏即將在五一舉辦的活動。
眾人雖有些鬱鬱,但也迅速收拾好了心情,準備先完成采訪工作,然後再好好欣賞欣賞這裏的美景。
可幾人一轉身,就見到身後有個人竟然舉著好幾串……
“這是烤魷魚,是我們這裏小吃街的特色美食。
你們不是要詳實報道麽,正好可以品嚐一下,也方便你們用公正的態度報道此事。”
這……
聞著烤魷魚的香氣,眾人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接。
“趕緊趁熱嚐嚐啊!
你們不嚐嚐,怎麽能知道我們這裏的小吃到底好不好吃?
如果你們自己都沒嚐試過,又怎麽在報紙和廣播裏給群眾推薦?
這不就跟這裏的美景一樣嘛。
你們必須得親自看到了、親自踩踩這沙灘、親自蕩蕩這秋千,這才能真正有發言權不是?!”
“可是……
我們還得先去采訪一下廖永明同誌……”
“采訪什麽時候都能采訪,但你們的感受才是更重要的。
畢竟你們如果對這裏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相信這對你們之後的采訪,也會更有幫助。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趙海平按照廖永明讓他說的,還真把這幫報社和廣播站的年輕人給忽悠住了。
報社和廣播站的這些人,聽完趙海平的這些話,倒也沒反駁。
“那就麻煩同誌你,跟廖永明同誌說一聲。
我們先在這裏了解一番,然後再去采訪他,不知這樣……行嗎?”
真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原本這幫人剛來的時候,那態度多高傲、硬氣啊。
現在可倒好,態度全軟了下來,對趙海平說話也笑眯眯的、有商有量。
“沒問題、沒問題,這些烤魷魚你們先拿著吃。
可以邊吃邊逛,就是蕩秋千時注意著點,別紮到嘴。
除了烤魷魚,那邊還有烤地瓜、烤玉米、烤豆腐、烤扇貝、烤牡蠣等等等等。
為了方便你們詳實報道,待會兒還得請你們都嚐嚐,也順便給我們提提意見和建議。
感謝感謝!”
看趙海平說的如此誠懇,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便接過了趙海平舉了半天的烤魷魚。
拿到跟前,果然這味道更香了。
一人咬上一口,“唔~~~”,所有人都一臉的滿足。
更讓眾人驚訝的是,這烤魷魚烤的竟然是鮮魷魚。
天啊!
這可真是太少見了。
雖然a市臨海,可由於交通、運輸是那麽的不便利。
所以就連a市本地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沒什麽機會吃到海鮮。
有少部分人雖然能吃到海鮮,可他們經常吃的也都是各種海鮮幹。
而很少有人能有機會,吃到極其新鮮的海鮮。
所以這根烤魷魚,是真把眾人給驚豔到了。
如果說眾人剛到這裏時,心情是負數的話,剛剛看到海邊美景時,他們的心情指數就已經是大於零了。
而此時此刻又吃到美味的烤魷魚,眾人的心情已然過了80分。
剛吃完烤魷魚,幾人還沒來得及開口,趙海平竟又送上了烤玉米。
“那兒有垃圾桶,烤魷魚的簽子扔那裏就行。
還麻煩各位在報道的時候,能順便提上一句,希望來這裏的群眾都能文明有禮,隨時保護環境,給自己和其他同誌營造更好的環境和體驗。
來,你們再嚐嚐這個。”
嘿!
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這時才注意到,棧道每隔一段距離,居然就有一個垃圾桶。
嘖嘖嘖,這設計簡直是太人性了!
反正烤魷魚已經吃過了,眾人也就不再糾結了,大大方方的接過趙海平送上的烤玉米,然後直接脫了鞋就跑向了沙灘、浪邊,還有秋千和蹺蹺板。
“永明,真有你的!
我看這下子,這幫人絕對能給咱好好報道、好好寫宣傳文章!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五一咱們應該不用愁沒人來了。”
看著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都衝向了沙灘,廖永明才再次出現在木棧道上。
剛剛他沒有第一時間承認自己就是廖永明,就是因為他看出來了,今天來的這幫人當時的情緒都不大對。
其實想也能想的到,騎著自行車來這麽遠的一趟,又這麽顛簸,不了解情況的人心情怎麽可能好。
這種情況下做采訪,那就會造成事倍功半。
所以先讓這幫人好好吃吃喝喝玩一玩,隻要他們的心情好了,這采不采訪其實都無所謂了。
即使不采訪,廖永明相信這幫人的文章都能寫好,甚至能寫的特別的真情實感!
“姐夫,我先去盯著其他的事兒了。
這兒你自己盯著吧。
一會兒讓軍嫂們把各種小吃都給他們嚐嚐。
順便讓軍嫂們,給他們講講故事……”
這也太美了吧!”
“確實是真的好美!
我從沒有見過這麽美的海景。
記得小時候,我媽帶我坐著驢車,顛簸了十幾裏地去海邊趕海。
那時候的海灘,根本就沒有眼前的這片海漂亮。”
“你們看!那裏還有秋千!”
“快看那邊礁石,有彩虹!”
本來心情多少都有些煩悶的,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
此時看到海邊如此美景,真是什麽壞心情都沒有了,反而一個個的顯得異常的興奮。
“哢嚓!哢嚓!”
拿著照相機的同誌,接連按下快門,想要記錄下翻湧的浪花、被海風吹動的秋千,以及礁石附近碰巧出現的小小彩虹。
“想不到咱們a市竟然還有這樣美的地方,感覺這裏已經偷走了我所有的形容詞,今兒這文章真不知道該如何寫了。”
看到如此美景,尤其是女同誌,是真有些走不動道兒了。
即使天氣還有些涼,眾人都商量著要不要脫下鞋子,去踩一踩感受一下沙灘,更想去蕩一下秋千。
雖然的確心癢難耐,但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還是挺靠譜的,至少還記得他們今天是幹嘛來的。
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采訪那個叫廖永明的同誌,然後詳細了解並報道一下這個叫先機商業廣場的地方。
還務必要在報道中解釋清楚,何為自由市場,以及這裏即將在五一舉辦的活動。
眾人雖有些鬱鬱,但也迅速收拾好了心情,準備先完成采訪工作,然後再好好欣賞欣賞這裏的美景。
可幾人一轉身,就見到身後有個人竟然舉著好幾串……
“這是烤魷魚,是我們這裏小吃街的特色美食。
你們不是要詳實報道麽,正好可以品嚐一下,也方便你們用公正的態度報道此事。”
這……
聞著烤魷魚的香氣,眾人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接。
“趕緊趁熱嚐嚐啊!
你們不嚐嚐,怎麽能知道我們這裏的小吃到底好不好吃?
如果你們自己都沒嚐試過,又怎麽在報紙和廣播裏給群眾推薦?
這不就跟這裏的美景一樣嘛。
你們必須得親自看到了、親自踩踩這沙灘、親自蕩蕩這秋千,這才能真正有發言權不是?!”
“可是……
我們還得先去采訪一下廖永明同誌……”
“采訪什麽時候都能采訪,但你們的感受才是更重要的。
畢竟你們如果對這裏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相信這對你們之後的采訪,也會更有幫助。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趙海平按照廖永明讓他說的,還真把這幫報社和廣播站的年輕人給忽悠住了。
報社和廣播站的這些人,聽完趙海平的這些話,倒也沒反駁。
“那就麻煩同誌你,跟廖永明同誌說一聲。
我們先在這裏了解一番,然後再去采訪他,不知這樣……行嗎?”
真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原本這幫人剛來的時候,那態度多高傲、硬氣啊。
現在可倒好,態度全軟了下來,對趙海平說話也笑眯眯的、有商有量。
“沒問題、沒問題,這些烤魷魚你們先拿著吃。
可以邊吃邊逛,就是蕩秋千時注意著點,別紮到嘴。
除了烤魷魚,那邊還有烤地瓜、烤玉米、烤豆腐、烤扇貝、烤牡蠣等等等等。
為了方便你們詳實報道,待會兒還得請你們都嚐嚐,也順便給我們提提意見和建議。
感謝感謝!”
看趙海平說的如此誠懇,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便接過了趙海平舉了半天的烤魷魚。
拿到跟前,果然這味道更香了。
一人咬上一口,“唔~~~”,所有人都一臉的滿足。
更讓眾人驚訝的是,這烤魷魚烤的竟然是鮮魷魚。
天啊!
這可真是太少見了。
雖然a市臨海,可由於交通、運輸是那麽的不便利。
所以就連a市本地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沒什麽機會吃到海鮮。
有少部分人雖然能吃到海鮮,可他們經常吃的也都是各種海鮮幹。
而很少有人能有機會,吃到極其新鮮的海鮮。
所以這根烤魷魚,是真把眾人給驚豔到了。
如果說眾人剛到這裏時,心情是負數的話,剛剛看到海邊美景時,他們的心情指數就已經是大於零了。
而此時此刻又吃到美味的烤魷魚,眾人的心情已然過了80分。
剛吃完烤魷魚,幾人還沒來得及開口,趙海平竟又送上了烤玉米。
“那兒有垃圾桶,烤魷魚的簽子扔那裏就行。
還麻煩各位在報道的時候,能順便提上一句,希望來這裏的群眾都能文明有禮,隨時保護環境,給自己和其他同誌營造更好的環境和體驗。
來,你們再嚐嚐這個。”
嘿!
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這時才注意到,棧道每隔一段距離,居然就有一個垃圾桶。
嘖嘖嘖,這設計簡直是太人性了!
反正烤魷魚已經吃過了,眾人也就不再糾結了,大大方方的接過趙海平送上的烤玉米,然後直接脫了鞋就跑向了沙灘、浪邊,還有秋千和蹺蹺板。
“永明,真有你的!
我看這下子,這幫人絕對能給咱好好報道、好好寫宣傳文章!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五一咱們應該不用愁沒人來了。”
看著報社和廣播站的同誌們都衝向了沙灘,廖永明才再次出現在木棧道上。
剛剛他沒有第一時間承認自己就是廖永明,就是因為他看出來了,今天來的這幫人當時的情緒都不大對。
其實想也能想的到,騎著自行車來這麽遠的一趟,又這麽顛簸,不了解情況的人心情怎麽可能好。
這種情況下做采訪,那就會造成事倍功半。
所以先讓這幫人好好吃吃喝喝玩一玩,隻要他們的心情好了,這采不采訪其實都無所謂了。
即使不采訪,廖永明相信這幫人的文章都能寫好,甚至能寫的特別的真情實感!
“姐夫,我先去盯著其他的事兒了。
這兒你自己盯著吧。
一會兒讓軍嫂們把各種小吃都給他們嚐嚐。
順便讓軍嫂們,給他們講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