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有主意了!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永明之前腦子裏想象的自由市場,就是類似於小商品市場或者是那種花鳥魚蟲市場、古玩市場那樣的建築。
那樣的建築樓其實沒有多大,但裏麵的商家都是投資不算太大的個人商戶。
而且所有商戶,大多占的麵積都不大,就跟小鴿子窩似的,一家緊挨著一家。
這樣,建築裏的空間就能夠被充分利用,就能夠同時容納很多很多商家。
不僅消費者逛好久都逛不完,作為這種建築的所有人,更能拿到很多很多的租金。
別看每一家給的租金並不多,但這麽多家的租金累積在一起,那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廖永明當初就是這麽想的,而且直到現在,他都覺得自己的這個主意很好。
但問題就是,想要開這麽一個自由市場,那他就得先蓋樓。
因為要蓋樓,所以開自由市場這件事,就得等。
而且一等,估計就得等將近一年。
這就是廖永明之前一直在愁的事兒。
因為他不想等那麽久,可他卻始終沒有想到好辦法,可以大幅提升一下速度。
然而就在剛剛,廖永明見到了二哥他們建的臨時營地。
一瞬間,廖永明就忽然有了新的想法。
誰說開自由市場,他就非得先蓋好那樣的樓啊?
難道沒有樓,他就開不了自由市場了嗎?
廖永明忽然就想到了,上輩子他們鎮上,每到初一、十五就開的大集。
還有,一到快過年的時候,某些廣場還是體育場之類的地方,就會舉辦的年貨節、展覽會之類的。
其實那不就隻是提供一片空地嘛!
然後劃分好了區域,每個區域整齊擺好一塊塊架子、牌子、桌子之類的。
然後每個小商戶,就在自己的展位裏,把商品都擺好,他們就開始在自己的展台範圍內,使盡渾身解數招攬顧客嘛!
這麽一想,廖永明忽然覺得開自由市場這事兒,一下子就簡單多了。
他完全可以先把地兒給平整好了,然後就讓二哥是搭個大型的帳篷?
還是建個最簡易的類似大展館那種,既能遮風擋雨,又能提供空地的地方?
亦或是,他隻是提供一片空地,就跟辦個農村大集一樣?
反正不管怎麽說,他可以先把自由市場給辦起來。
先讓所有人,都看到希望。
然後,他再在這片空地上,建造其他的建築。
他完全可以邊建邊賺,然後再邊賺邊建嘛!
沒錯!
就是這麽迴事兒!
“啪!”
廖永明激動的狠狠拍了下手掌。
困擾他一整晚的難題,想不到這麽容易就解決了。
廖永明又盤算了一下,今天是1984年2月27號,還有兩個月就正好是五一了。
那個時候,正好也是春暖花開、氣候適宜的季節。
這不正好就是自由市場可以開業的時間了嗎?!
所以這兩個月他需要做的就是,為五月一號自由市場的開業做好一切準備。
比如這片土地的清理和整理,還有稍微規整一下海灘,以及如何提前做好宣傳等等。
對了,他還得讓準四姐夫林興海,去跟上麵說一聲。
五一之前,就算路沒給他鋪好,可公交線路必須得給他通車了。
還有什麽呢?
這一個點想明白了之後,廖永明突然感覺自己的思路一下子被打開。
一大堆的想法,自己就瘋狂往腦子裏躥。
等附近村民給廖永明這邊送完了魚和海鮮,廖永明給村民們結完了尾款。
他就立即跟二哥提出要迴旅店了。
“二哥,我正好有點新的想法,迴去再好好規劃一下,等過兩天我再過來跟你說具體的計劃。
反正我目前能想到的是,先不急著蓋樓。
等把荒草都清理幹淨之後,我想把這片地都跟弄水泥地似的弄平整嘍。
具體的我也不懂,反正大概其就是這麽個意思。
我就是想讓這整片地,都跟公園、廣場的地一樣平整。
不僅好走,這樣好像也更幹淨,不容易揚土啥的。
然後嘛,然後……然後迴頭再說吧。
二哥,要沒別的事兒,那我就迴去了?”
廖永強是真沒弄明白,三弟剛剛說了半天,到底是個啥意思?
但他也看出來了,三弟已然有了想法,隻不過三弟自己還沒有完全捋順而已。
“迴去吧,迴去告訴爸媽放心,我們這邊沒問題。”
結果一迴到旅店,廖永明就埋頭紮進屋裏不出來了。
今兒晚上,廖永明又沒睡覺。
他整晚都忙著畫圖,以及梳理自己的想法。
先規劃一下建築布局,然後製定先鋪路然後整海灘的計劃。
這個計劃最好能在3月裏完成。
然後給整片地進行美化,然後劃定一大片區域,作為5到10月份可以作為臨時露天或半露天的自由市場。
四月開始,他就要給自由市場的開業,做好預熱和宣傳。
與此同時,在4月到10月之間,最好有兩個工程隊能同時開工。
一個建宿舍,一個建室內的自由市場。
這樣的話,隻要建的宿舍和自由市場不太大、太複雜的話。
那麽到11月的時候,說不定這兩個工程就可以完工。
也就是說,這個自由市場說不定就能做到無縫銜接。
等到11月的時候,自由市場就可以從室外轉到室內。
再然後,就是對宿舍、倉庫、辦公樓、以及可以對外租的房子等建築的建造。
廖永明覺得,如果他的計劃都能順利進行的話,這些工程就可以一個個推著走了。
他就真的可以實現,邊賺邊建這個概念。
不僅可以充分利用這片土地,盡快讓投入有了迴報。
還能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做出更好的調整。
熬了一整個晚上,當天光大亮時,廖永明這才走出房門。
顧不上補覺和吃早飯,廖永明就拉著大姐夫趙海平又迴到他那屋。
開始指著他一晚上畫的那些亂糟糟的紙,給大姐夫講他的計劃。
大姐夫畢竟在棉紡廠當過采購科長,大小也算是個領導,多多少少也是有眼界和管理經驗的。
所以征求大姐夫的意見,必不可少。
隻是大姐夫趙海平此刻,卻一點工作的心思都沒有。
因為,他馬上就要當孤家寡人了。
“三弟,這個咱待會兒再說。
你先跟我說說,你說那個研究塑料織布的事兒,到底有沒有希望?
棉紡廠已經下通知了,3月5號就讓你大姐帶隊,直接常駐省城去進行研究了……”
那樣的建築樓其實沒有多大,但裏麵的商家都是投資不算太大的個人商戶。
而且所有商戶,大多占的麵積都不大,就跟小鴿子窩似的,一家緊挨著一家。
這樣,建築裏的空間就能夠被充分利用,就能夠同時容納很多很多商家。
不僅消費者逛好久都逛不完,作為這種建築的所有人,更能拿到很多很多的租金。
別看每一家給的租金並不多,但這麽多家的租金累積在一起,那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廖永明當初就是這麽想的,而且直到現在,他都覺得自己的這個主意很好。
但問題就是,想要開這麽一個自由市場,那他就得先蓋樓。
因為要蓋樓,所以開自由市場這件事,就得等。
而且一等,估計就得等將近一年。
這就是廖永明之前一直在愁的事兒。
因為他不想等那麽久,可他卻始終沒有想到好辦法,可以大幅提升一下速度。
然而就在剛剛,廖永明見到了二哥他們建的臨時營地。
一瞬間,廖永明就忽然有了新的想法。
誰說開自由市場,他就非得先蓋好那樣的樓啊?
難道沒有樓,他就開不了自由市場了嗎?
廖永明忽然就想到了,上輩子他們鎮上,每到初一、十五就開的大集。
還有,一到快過年的時候,某些廣場還是體育場之類的地方,就會舉辦的年貨節、展覽會之類的。
其實那不就隻是提供一片空地嘛!
然後劃分好了區域,每個區域整齊擺好一塊塊架子、牌子、桌子之類的。
然後每個小商戶,就在自己的展位裏,把商品都擺好,他們就開始在自己的展台範圍內,使盡渾身解數招攬顧客嘛!
這麽一想,廖永明忽然覺得開自由市場這事兒,一下子就簡單多了。
他完全可以先把地兒給平整好了,然後就讓二哥是搭個大型的帳篷?
還是建個最簡易的類似大展館那種,既能遮風擋雨,又能提供空地的地方?
亦或是,他隻是提供一片空地,就跟辦個農村大集一樣?
反正不管怎麽說,他可以先把自由市場給辦起來。
先讓所有人,都看到希望。
然後,他再在這片空地上,建造其他的建築。
他完全可以邊建邊賺,然後再邊賺邊建嘛!
沒錯!
就是這麽迴事兒!
“啪!”
廖永明激動的狠狠拍了下手掌。
困擾他一整晚的難題,想不到這麽容易就解決了。
廖永明又盤算了一下,今天是1984年2月27號,還有兩個月就正好是五一了。
那個時候,正好也是春暖花開、氣候適宜的季節。
這不正好就是自由市場可以開業的時間了嗎?!
所以這兩個月他需要做的就是,為五月一號自由市場的開業做好一切準備。
比如這片土地的清理和整理,還有稍微規整一下海灘,以及如何提前做好宣傳等等。
對了,他還得讓準四姐夫林興海,去跟上麵說一聲。
五一之前,就算路沒給他鋪好,可公交線路必須得給他通車了。
還有什麽呢?
這一個點想明白了之後,廖永明突然感覺自己的思路一下子被打開。
一大堆的想法,自己就瘋狂往腦子裏躥。
等附近村民給廖永明這邊送完了魚和海鮮,廖永明給村民們結完了尾款。
他就立即跟二哥提出要迴旅店了。
“二哥,我正好有點新的想法,迴去再好好規劃一下,等過兩天我再過來跟你說具體的計劃。
反正我目前能想到的是,先不急著蓋樓。
等把荒草都清理幹淨之後,我想把這片地都跟弄水泥地似的弄平整嘍。
具體的我也不懂,反正大概其就是這麽個意思。
我就是想讓這整片地,都跟公園、廣場的地一樣平整。
不僅好走,這樣好像也更幹淨,不容易揚土啥的。
然後嘛,然後……然後迴頭再說吧。
二哥,要沒別的事兒,那我就迴去了?”
廖永強是真沒弄明白,三弟剛剛說了半天,到底是個啥意思?
但他也看出來了,三弟已然有了想法,隻不過三弟自己還沒有完全捋順而已。
“迴去吧,迴去告訴爸媽放心,我們這邊沒問題。”
結果一迴到旅店,廖永明就埋頭紮進屋裏不出來了。
今兒晚上,廖永明又沒睡覺。
他整晚都忙著畫圖,以及梳理自己的想法。
先規劃一下建築布局,然後製定先鋪路然後整海灘的計劃。
這個計劃最好能在3月裏完成。
然後給整片地進行美化,然後劃定一大片區域,作為5到10月份可以作為臨時露天或半露天的自由市場。
四月開始,他就要給自由市場的開業,做好預熱和宣傳。
與此同時,在4月到10月之間,最好有兩個工程隊能同時開工。
一個建宿舍,一個建室內的自由市場。
這樣的話,隻要建的宿舍和自由市場不太大、太複雜的話。
那麽到11月的時候,說不定這兩個工程就可以完工。
也就是說,這個自由市場說不定就能做到無縫銜接。
等到11月的時候,自由市場就可以從室外轉到室內。
再然後,就是對宿舍、倉庫、辦公樓、以及可以對外租的房子等建築的建造。
廖永明覺得,如果他的計劃都能順利進行的話,這些工程就可以一個個推著走了。
他就真的可以實現,邊賺邊建這個概念。
不僅可以充分利用這片土地,盡快讓投入有了迴報。
還能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做出更好的調整。
熬了一整個晚上,當天光大亮時,廖永明這才走出房門。
顧不上補覺和吃早飯,廖永明就拉著大姐夫趙海平又迴到他那屋。
開始指著他一晚上畫的那些亂糟糟的紙,給大姐夫講他的計劃。
大姐夫畢竟在棉紡廠當過采購科長,大小也算是個領導,多多少少也是有眼界和管理經驗的。
所以征求大姐夫的意見,必不可少。
隻是大姐夫趙海平此刻,卻一點工作的心思都沒有。
因為,他馬上就要當孤家寡人了。
“三弟,這個咱待會兒再說。
你先跟我說說,你說那個研究塑料織布的事兒,到底有沒有希望?
棉紡廠已經下通知了,3月5號就讓你大姐帶隊,直接常駐省城去進行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