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年貨美食一條街!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拖拉機上,劉招娣蜷縮在角落位置,死死抱著腿,埋著腦袋,完全不理任何人。
對於車上其他人的議論,她隻能逼著自己充耳不聞。
這幾天來,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熬過每一天的。
她曾經那麽努力的想要贏得爹娘的一點點關注,和一點點認可,可這一切總是那麽的難。
所以,她隻能乖乖聽從爹娘的每一個要求,從不敢有任何違背。
可劉招娣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她的爹娘竟會是那樣的人!
他們怎麽會連親生女兒都舍得賣呢?
劉招娣對大姐幾乎沒有什麽印象,可她對二姐劉來娣卻不僅僅是印象深刻,那更是她這輩子少有過的溫暖。
正因如此,她才難得會聽廖永明旅店裏,那個名叫周來娣的姐姐的勸說,最終沒有做出錯誤的事。
直到公安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了她爹娘罪大惡極。
直到生活中發生了如此重大的變故,劉招娣才好像清醒過來一樣。
她才發現自己這輩子那麽努力,幾乎承擔了家裏所有的活,卻連一頓飽飯都換不來的人生,到底有多麽可笑和悲哀。
幸好有周來娣姐姐,還有那些公安讓她想明白了。
她既然連這麽一大家子都能照顧好,怎麽可能照顧不好自己?
所以,她聽從了廖永明那天晚上的建議,去市裏棉紡廠爭取一下。
萬一要是能被選上呢,廠裏管吃管住還有工資拿。
這樣的生活,難道不比賴上一個不知道會對她怎麽樣的男人強?
萬一她被選上了,以後的日子,她完全可以為自己而活。
甚至如果等她有能力了以後,沒準兒她還能有機會去找尋和照顧那個,唯一疼愛過她的二姐。
劉招娣撫摸著自己那雙,即使塗抹過周來娣姐姐送她的蛤蜊油,卻依舊粗糙的手,默默在心裏祈禱著一定要被選上。
上午十點,劉家村和黃家村的姑娘們,準時進入了市棉紡廠。
結果午飯時間剛過,招工結果就出來了。
兩個村裏的姑娘,一共選上了18個人。
其中有一個是廖家的廖建華,這並不讓人意外。
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18個名額裏麵,居然還能有劉招娣。
村裏有不少人對此都憤憤不平。
不明白劉招娣的爹娘做了那麽多缺德事兒,怎麽劉招娣還能走這種狗屎運?!
簡直就是天理不公!
其實這事兒就連劉招娣自己,都覺得慶幸又奇怪。
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劉招娣之所以能入選,那多虧了廖永明。
之前大姐夫跟廖永明說廠裏要招工這事兒時,就曾問過廖永明有沒有朋友想進棉紡廠。
棉紡廠如今能有那麽多訂單,這事兒畢竟是廖永明居功至偉。
所以即使廠長不在,副廠長也主動提出過,可以多給廖永明幾個名額。
可廖永明昨日專門來找大姐夫,卻隻要了這麽一個。
因為,他想對劉招娣這事兒,做一個徹底的了結。
畢竟是他上輩子的媳婦,雖然磕磕絆絆過了一輩子,廖永明希望這輩子,劉招娣也能擁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這次來參加招工,村裏所有的姑娘都是有備而來。
她們拿著村裏早就給她們開好的證明,甚至還拿著家裏早就給收拾好的包袱,直接就在棉紡廠辦理了入職,當天就能入住。
其他沒被選上的人,隻能垂頭喪氣的跟著拖拉機離開。
可對兩個村長來說,能選中18個,這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他們這一次迴去,自然對廖家又是一番更真心的感恩戴德。
而棉紡廠裏麵,這18個新入職的姑娘,除了廖建華之外,其他人也同樣如此。
隻有廖建華覺得,她能被選上理所應當,畢竟她做衣服手藝那麽好,這就足以說明她的實力。
終於能成為光榮的工人,而且還是市區裏的工人,廖建華甭提多開心了。
如今有了體麵的工作,以後還能月月有工資,等她嫁進唐家,就更能被高看一眼。
而且如今身在市區,以後她想見唐宋就更容易了。
想起唐宋,廖建華的臉就開始泛紅,心裏滿是甜蜜。
等她熟悉了廠裏情況,她就要趕緊去唐家,一定要勸唐家尤其是唐宋,無論如何都要趕緊去人民路買個鋪子。
最好是在三弟那個人民路13號附近買個鋪子。
照三弟以往鋪子被拆遷的速度,說不定最晚等她結完婚,那鋪子就該拆遷了。
到那時候……
想到未來的種種美好可能,廖建華的嘴角真是怎麽都壓不住。
而黃家村這邊,廖永明在家裏連住了三天,這才把零食工廠需要的調料給配製完。
這可真是把他累的夠嗆。
再加上村裏被招工成功的人家,每天一見他迴來,就立刻上前又是感謝又是送點菜和雞蛋啥的。
這迎來送往的,讓廖永明更覺得累。
好在這三天,他也沒讓自己的腦子閑著。
除了機械式的幹活之外,廖永明就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減少投入,更穩妥的發展起來自由市場那個生意。
倒還真讓他想出來了點主意。
廖父最擔心的,不就是投入太多開這個自由市場,又不能確定市場開起來能不能有人來,就怕投入的成本會打水漂麽。
那這事兒試試不就成了?!
廖永明已經想好了,不論如何這兩天先去找一趟林興海,讓他幫忙把那片地給買下來。
然後再說說想法,讓二哥先畫出一版設計圖,再做做預算。
等這些都準備就緒後。
廖永明打算讓二哥帶人,先把那片地給整平整了。
然後再蓋一個簡易的臨時棚子。
這樣,他的臨時自由市場就能有一個雛形了。
迴頭他先把開自由市場的手續都辦下來,然後就可以在報紙上打個廣告,還可以再弄點宣傳頁。
就在過年之前,在那片地裏辦一個年貨美食一條街!
廖永明也不用擔心沒人過來租攤位。
反而二哥戰友過來了這麽多,再加上他們的媳婦。
光這些自己人,再加上廖永明腦子裏那麽多美食配方,他就不可能讓場子冷清了。
隻要辦上這麽一場,嘿嘿嘿,效果不就直接可以看出來了嘛!
對於車上其他人的議論,她隻能逼著自己充耳不聞。
這幾天來,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熬過每一天的。
她曾經那麽努力的想要贏得爹娘的一點點關注,和一點點認可,可這一切總是那麽的難。
所以,她隻能乖乖聽從爹娘的每一個要求,從不敢有任何違背。
可劉招娣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她的爹娘竟會是那樣的人!
他們怎麽會連親生女兒都舍得賣呢?
劉招娣對大姐幾乎沒有什麽印象,可她對二姐劉來娣卻不僅僅是印象深刻,那更是她這輩子少有過的溫暖。
正因如此,她才難得會聽廖永明旅店裏,那個名叫周來娣的姐姐的勸說,最終沒有做出錯誤的事。
直到公安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了她爹娘罪大惡極。
直到生活中發生了如此重大的變故,劉招娣才好像清醒過來一樣。
她才發現自己這輩子那麽努力,幾乎承擔了家裏所有的活,卻連一頓飽飯都換不來的人生,到底有多麽可笑和悲哀。
幸好有周來娣姐姐,還有那些公安讓她想明白了。
她既然連這麽一大家子都能照顧好,怎麽可能照顧不好自己?
所以,她聽從了廖永明那天晚上的建議,去市裏棉紡廠爭取一下。
萬一要是能被選上呢,廠裏管吃管住還有工資拿。
這樣的生活,難道不比賴上一個不知道會對她怎麽樣的男人強?
萬一她被選上了,以後的日子,她完全可以為自己而活。
甚至如果等她有能力了以後,沒準兒她還能有機會去找尋和照顧那個,唯一疼愛過她的二姐。
劉招娣撫摸著自己那雙,即使塗抹過周來娣姐姐送她的蛤蜊油,卻依舊粗糙的手,默默在心裏祈禱著一定要被選上。
上午十點,劉家村和黃家村的姑娘們,準時進入了市棉紡廠。
結果午飯時間剛過,招工結果就出來了。
兩個村裏的姑娘,一共選上了18個人。
其中有一個是廖家的廖建華,這並不讓人意外。
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18個名額裏麵,居然還能有劉招娣。
村裏有不少人對此都憤憤不平。
不明白劉招娣的爹娘做了那麽多缺德事兒,怎麽劉招娣還能走這種狗屎運?!
簡直就是天理不公!
其實這事兒就連劉招娣自己,都覺得慶幸又奇怪。
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劉招娣之所以能入選,那多虧了廖永明。
之前大姐夫跟廖永明說廠裏要招工這事兒時,就曾問過廖永明有沒有朋友想進棉紡廠。
棉紡廠如今能有那麽多訂單,這事兒畢竟是廖永明居功至偉。
所以即使廠長不在,副廠長也主動提出過,可以多給廖永明幾個名額。
可廖永明昨日專門來找大姐夫,卻隻要了這麽一個。
因為,他想對劉招娣這事兒,做一個徹底的了結。
畢竟是他上輩子的媳婦,雖然磕磕絆絆過了一輩子,廖永明希望這輩子,劉招娣也能擁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這次來參加招工,村裏所有的姑娘都是有備而來。
她們拿著村裏早就給她們開好的證明,甚至還拿著家裏早就給收拾好的包袱,直接就在棉紡廠辦理了入職,當天就能入住。
其他沒被選上的人,隻能垂頭喪氣的跟著拖拉機離開。
可對兩個村長來說,能選中18個,這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他們這一次迴去,自然對廖家又是一番更真心的感恩戴德。
而棉紡廠裏麵,這18個新入職的姑娘,除了廖建華之外,其他人也同樣如此。
隻有廖建華覺得,她能被選上理所應當,畢竟她做衣服手藝那麽好,這就足以說明她的實力。
終於能成為光榮的工人,而且還是市區裏的工人,廖建華甭提多開心了。
如今有了體麵的工作,以後還能月月有工資,等她嫁進唐家,就更能被高看一眼。
而且如今身在市區,以後她想見唐宋就更容易了。
想起唐宋,廖建華的臉就開始泛紅,心裏滿是甜蜜。
等她熟悉了廠裏情況,她就要趕緊去唐家,一定要勸唐家尤其是唐宋,無論如何都要趕緊去人民路買個鋪子。
最好是在三弟那個人民路13號附近買個鋪子。
照三弟以往鋪子被拆遷的速度,說不定最晚等她結完婚,那鋪子就該拆遷了。
到那時候……
想到未來的種種美好可能,廖建華的嘴角真是怎麽都壓不住。
而黃家村這邊,廖永明在家裏連住了三天,這才把零食工廠需要的調料給配製完。
這可真是把他累的夠嗆。
再加上村裏被招工成功的人家,每天一見他迴來,就立刻上前又是感謝又是送點菜和雞蛋啥的。
這迎來送往的,讓廖永明更覺得累。
好在這三天,他也沒讓自己的腦子閑著。
除了機械式的幹活之外,廖永明就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減少投入,更穩妥的發展起來自由市場那個生意。
倒還真讓他想出來了點主意。
廖父最擔心的,不就是投入太多開這個自由市場,又不能確定市場開起來能不能有人來,就怕投入的成本會打水漂麽。
那這事兒試試不就成了?!
廖永明已經想好了,不論如何這兩天先去找一趟林興海,讓他幫忙把那片地給買下來。
然後再說說想法,讓二哥先畫出一版設計圖,再做做預算。
等這些都準備就緒後。
廖永明打算讓二哥帶人,先把那片地給整平整了。
然後再蓋一個簡易的臨時棚子。
這樣,他的臨時自由市場就能有一個雛形了。
迴頭他先把開自由市場的手續都辦下來,然後就可以在報紙上打個廣告,還可以再弄點宣傳頁。
就在過年之前,在那片地裏辦一個年貨美食一條街!
廖永明也不用擔心沒人過來租攤位。
反而二哥戰友過來了這麽多,再加上他們的媳婦。
光這些自己人,再加上廖永明腦子裏那麽多美食配方,他就不可能讓場子冷清了。
隻要辦上這麽一場,嘿嘿嘿,效果不就直接可以看出來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