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想到主意了!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早上坐下吃飯,廖永明的眉頭就越皺越緊。
因為他發現,這市區裏麵,跟他們鎮上就是不一樣。
在他們鎮上,就算是最主要的街道,又能有多少家開鋪子的。
即使鎮上已經拆遷幾迴了。
可直到現在,廖永明還時不時的能聽到有人說,開鋪子擺攤就是投機倒把。
可再看看 a市市區裏麵,這一家家的門麵幾乎就沒有空著的。
不僅幾乎家家生意火\/爆,就連街上行人的購買力,也同樣不是鎮上人能比的。
隻是廖永明愁的是,市區有這麽多精明的人,他們早已占據了,人民路附近各條街上的鋪子。
這讓廖永明想靠大批量買鋪子,然後當包租公的願望直接破滅。
吃完了早飯,廖永明就帶著李大逐條街的逛。
結果,果然如他所料。
人民路附近,凡是拆遷重建後的街道,除了幾間位置極度不好的鋪麵之外,其他的鋪子全都有人在經營。
如此看來,廖永明不僅不能在人民路這兒當個包租公。
甚至,他都不可能在這附近開鋪子了。
沒辦法,廖永明隻能把目光看向其他的地方。
廖永明與李大就以人民路為中心,開始擴大範圍繼續逐條街的逛。
還真別說,一個城市重建和沒重建就是不一樣。
人民路附近那寬闊、平整的馬路,以及這兩年新蓋的樓房,與其他還沒拆遷的老破小的房子相比,簡直就像是兩個世界。
廖永明與李大這一逛就是三天。
他們就靠著公交車,以及自己的雙腿,基本上把整個a市市區給逛了個遍。
不僅住過好幾家招待所,吃過好幾家國營飯店,看遍了各家店裏服務員那難看的臉色。
甚至還走到了a市的最南端。
並難得的在海邊附近,吃上了一頓新鮮的海鮮。
而這頓海鮮,無論對廖永明還是李大來說,意義都不一樣。
尤其是李大,他長這麽大以來,除了在部隊吃過帶魚之外,哪裏還曾吃到過其他的海鮮。
所以這一頓,無論吃什麽他都覺得新鮮。
但對廖永明來說,即使上輩子他不富裕,可海鮮他也是吃過的。
但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漁民們剛撈上來的野生海鮮,跟他上輩子吃的養殖海鮮,根本就不是一個味兒。
“永明,你琢磨什麽呢?
難道想出主意了?
你不會想做海鮮生意吧?”
李大的手裏依舊忙不停的剝著蝦殼,可腦子也開始飛速轉動。
要說海鮮這東西確實不錯,估計愛吃的人會很多。
但是吧,這種東西比水果還難存放、更難運輸。
如果想靠賣鮮海鮮做生意,估計會很難。
但要是賣魚幹、蝦幹之類的話,其實供銷社也都有賣的,做這種生意根本就沒有什麽賺頭。
廖永明倒是沒想到,李大不僅辦事能力強,如今竟然還能從商業層麵進行思考了。
不錯不錯,看來李大未來也能成為他的一名得力幹將。
不過順著李大的思路,廖永明倒是覺得,海鮮的生意也不是不能做。
但如果做的話,目前零食工廠的那點兒地兒,恐怕就不夠用了。
這事兒要是辦起來,估計有點麻煩。
他不僅需要買地建更大的廠房,還需要購買幾套製作罐頭的生產設備。
廖永明倒是有些配方,能把帶魚、小黃花魚、扇貝、八爪之類的海鮮,做成各種口味的零食。
但如何把這些海鮮零食,做成罐頭或是袋裝商品,廖永明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操作。
生產線是肯定要有,是不是還需要專門的技術工人?
最重要的是配料,不可能光口味合適吧?
這東西要想儲存的長久,就算廖永明再不想放添加劑,恐怕也不得不放防腐劑之類的東西了吧。
想起這些,廖永明又開始頭疼。
如果他真要幹這個,需要的投入以及需要考慮到的事兒,恐怕會有很多很多。
最關鍵的是,幹之前那種小買賣他或許還行。
但如果讓他把零食工廠擴大到這麽大的地步,廖永明還真感覺有些麻爪,根本不知道應該從何幹起。
算了,他還是在市區裏多考察考察吧。
萬一能讓他發現更好的生意機會呢?!
如果實在找不出別的,到時候他再找大姐夫,以及王永剛他們集思廣益,看看如何能讓零食工廠,順利拓展出做海鮮零食的業務。
“快跑!街道辦的來了!”
廖永明與李大在路邊小攤兒,還沒吃完海鮮呢。
結果不遠處突然有人一聲高唿,廖永明身邊好幾個擺攤的,唿啦啦的開始一股腦的把東西裝車。
他們也顧不上顧客吃完沒吃完了,分別推著自行車、三輪車、板車,就開始狂奔。
這……
三天來,這一幕廖永明已經不知道見過幾次了。
但隻有這一次,是切切實實發生在他身邊的。
就在廖永明愣神之際,李大已經拽著廖永明的胳膊,衝著另外一個方向開始狂奔。
李大這也是為了別惹事上身,所以才選擇跑的。
隻是這一跑,反而讓廖永明的腦子靈光一閃。
他忽然就有了一個,比做海鮮零食更好的主意。
這時代雖然開始提倡經商,但北方比起南方,在這方麵依舊是落後的。
所以如果做生意沒有個門麵的話,其他想擺攤的人,就不得不需要常常麵對剛剛這種情況。
可位置好的門麵本來數量就少,而且無論是買賣的錢,還是租金,恐怕大多數擺攤的人根本就無力支付。
所以……
“李大,你覺得我要是開一個自由市場怎麽樣?”
“你想到好主意了?
自由市場是什麽意思?
你想怎麽個開法?”
廖永明琢磨了一下,應該如何形容。
他想開的,其實就是類似一個,他上輩子逛過的那種花鳥魚蟲市場?還是叫古玩市場?
反正就是蓋一棟樓,裏麵至少得有三四層。
而每一層,都有無數個極小的室內門麵。
而這一棟樓可以劃分成各個區域,分別賣各種不同類型的商品。
而之前那些擺攤的人,完全可以合法的到他的樓裏來擺攤。
而這些人,隻需要每月給他繳納一筆,並不算多的攤位費就行。
因為他發現,這市區裏麵,跟他們鎮上就是不一樣。
在他們鎮上,就算是最主要的街道,又能有多少家開鋪子的。
即使鎮上已經拆遷幾迴了。
可直到現在,廖永明還時不時的能聽到有人說,開鋪子擺攤就是投機倒把。
可再看看 a市市區裏麵,這一家家的門麵幾乎就沒有空著的。
不僅幾乎家家生意火\/爆,就連街上行人的購買力,也同樣不是鎮上人能比的。
隻是廖永明愁的是,市區有這麽多精明的人,他們早已占據了,人民路附近各條街上的鋪子。
這讓廖永明想靠大批量買鋪子,然後當包租公的願望直接破滅。
吃完了早飯,廖永明就帶著李大逐條街的逛。
結果,果然如他所料。
人民路附近,凡是拆遷重建後的街道,除了幾間位置極度不好的鋪麵之外,其他的鋪子全都有人在經營。
如此看來,廖永明不僅不能在人民路這兒當個包租公。
甚至,他都不可能在這附近開鋪子了。
沒辦法,廖永明隻能把目光看向其他的地方。
廖永明與李大就以人民路為中心,開始擴大範圍繼續逐條街的逛。
還真別說,一個城市重建和沒重建就是不一樣。
人民路附近那寬闊、平整的馬路,以及這兩年新蓋的樓房,與其他還沒拆遷的老破小的房子相比,簡直就像是兩個世界。
廖永明與李大這一逛就是三天。
他們就靠著公交車,以及自己的雙腿,基本上把整個a市市區給逛了個遍。
不僅住過好幾家招待所,吃過好幾家國營飯店,看遍了各家店裏服務員那難看的臉色。
甚至還走到了a市的最南端。
並難得的在海邊附近,吃上了一頓新鮮的海鮮。
而這頓海鮮,無論對廖永明還是李大來說,意義都不一樣。
尤其是李大,他長這麽大以來,除了在部隊吃過帶魚之外,哪裏還曾吃到過其他的海鮮。
所以這一頓,無論吃什麽他都覺得新鮮。
但對廖永明來說,即使上輩子他不富裕,可海鮮他也是吃過的。
但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漁民們剛撈上來的野生海鮮,跟他上輩子吃的養殖海鮮,根本就不是一個味兒。
“永明,你琢磨什麽呢?
難道想出主意了?
你不會想做海鮮生意吧?”
李大的手裏依舊忙不停的剝著蝦殼,可腦子也開始飛速轉動。
要說海鮮這東西確實不錯,估計愛吃的人會很多。
但是吧,這種東西比水果還難存放、更難運輸。
如果想靠賣鮮海鮮做生意,估計會很難。
但要是賣魚幹、蝦幹之類的話,其實供銷社也都有賣的,做這種生意根本就沒有什麽賺頭。
廖永明倒是沒想到,李大不僅辦事能力強,如今竟然還能從商業層麵進行思考了。
不錯不錯,看來李大未來也能成為他的一名得力幹將。
不過順著李大的思路,廖永明倒是覺得,海鮮的生意也不是不能做。
但如果做的話,目前零食工廠的那點兒地兒,恐怕就不夠用了。
這事兒要是辦起來,估計有點麻煩。
他不僅需要買地建更大的廠房,還需要購買幾套製作罐頭的生產設備。
廖永明倒是有些配方,能把帶魚、小黃花魚、扇貝、八爪之類的海鮮,做成各種口味的零食。
但如何把這些海鮮零食,做成罐頭或是袋裝商品,廖永明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操作。
生產線是肯定要有,是不是還需要專門的技術工人?
最重要的是配料,不可能光口味合適吧?
這東西要想儲存的長久,就算廖永明再不想放添加劑,恐怕也不得不放防腐劑之類的東西了吧。
想起這些,廖永明又開始頭疼。
如果他真要幹這個,需要的投入以及需要考慮到的事兒,恐怕會有很多很多。
最關鍵的是,幹之前那種小買賣他或許還行。
但如果讓他把零食工廠擴大到這麽大的地步,廖永明還真感覺有些麻爪,根本不知道應該從何幹起。
算了,他還是在市區裏多考察考察吧。
萬一能讓他發現更好的生意機會呢?!
如果實在找不出別的,到時候他再找大姐夫,以及王永剛他們集思廣益,看看如何能讓零食工廠,順利拓展出做海鮮零食的業務。
“快跑!街道辦的來了!”
廖永明與李大在路邊小攤兒,還沒吃完海鮮呢。
結果不遠處突然有人一聲高唿,廖永明身邊好幾個擺攤的,唿啦啦的開始一股腦的把東西裝車。
他們也顧不上顧客吃完沒吃完了,分別推著自行車、三輪車、板車,就開始狂奔。
這……
三天來,這一幕廖永明已經不知道見過幾次了。
但隻有這一次,是切切實實發生在他身邊的。
就在廖永明愣神之際,李大已經拽著廖永明的胳膊,衝著另外一個方向開始狂奔。
李大這也是為了別惹事上身,所以才選擇跑的。
隻是這一跑,反而讓廖永明的腦子靈光一閃。
他忽然就有了一個,比做海鮮零食更好的主意。
這時代雖然開始提倡經商,但北方比起南方,在這方麵依舊是落後的。
所以如果做生意沒有個門麵的話,其他想擺攤的人,就不得不需要常常麵對剛剛這種情況。
可位置好的門麵本來數量就少,而且無論是買賣的錢,還是租金,恐怕大多數擺攤的人根本就無力支付。
所以……
“李大,你覺得我要是開一個自由市場怎麽樣?”
“你想到好主意了?
自由市場是什麽意思?
你想怎麽個開法?”
廖永明琢磨了一下,應該如何形容。
他想開的,其實就是類似一個,他上輩子逛過的那種花鳥魚蟲市場?還是叫古玩市場?
反正就是蓋一棟樓,裏麵至少得有三四層。
而每一層,都有無數個極小的室內門麵。
而這一棟樓可以劃分成各個區域,分別賣各種不同類型的商品。
而之前那些擺攤的人,完全可以合法的到他的樓裏來擺攤。
而這些人,隻需要每月給他繳納一筆,並不算多的攤位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