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廣交會的消息!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永明帶著李大,僅揣著五百塊錢,就來a市市區了。
雖然廖永明的確打算,拿著手裏的二十多萬拆遷補償款,在a市市區裏麵也大幹一場。
但他畢竟對市裏的整體情況還不了解,所以在還沒有做好全麵調查之前,廖永明並不會輕舉妄動。
既然要在a市市區待一段日子,廖永明自然不用急著去考察市場。
而是帶著自己店裏的燒雞、零食等“特產”,以及廖父廖母給廖國華準備的雞蛋、蔬菜等,先來到了廖國華與趙海平的家。
大姐廖國華與大姐夫趙海平,在a市棉紡廠一個負責研發布料,一個在采購科當科長,也算得上是骨幹了。
再加上趙海平的父母也是棉紡廠的老職工,所以他們在棉紡廠家屬樓,被分了一個四十平米的兩室一廳。
按理說,這種家庭條件應該算是不錯。
但這個兩室一廳,平日裏居然擠著一家八口。
包括大姐夫趙海平的父母,大姐夫妻倆以及他們的雙胞胎兒子,另外還得加上趙海平的兩個還未成家的弟弟。
廖永明當年上學時,其實還挺羨慕大姐家能住這樣的房子的。
可如今有錢了,又住過三進大的院子。
廖永明此時再看這間房,隻會覺得逼仄。
趙海平父母住一間臥室,大姐廖國華夫妻倆以及兩個孩子住一間臥室。
大姐夫趙海平的兩個弟弟,平時就隻能睡在客廳裏。
所以客廳裏再加上一張桌子幾張凳子,外加一個櫃子擺上暖水瓶、搪瓷缸,整個客廳是真沒可以下腳的地兒。
屋子雖然逼仄,但在大姐廖國華的操持下,整個屋子卻處處透著整潔與溫馨。
而且廖永明與李大此次來,也受到了大姐夫一家的熱情招待。
雖然廖永明一進門,大姐夫趙海平的父母,也一直把眼神往廖永明帶的東西上瞅。
但當大姐夫掏錢,讓倆弟弟趕緊去買肉好包餃子,還必須去買一條魚時。
廖永明發現,大姐夫的父母聞言,居然都沒變臉色,反而還能笑嗬嗬的囑咐倆小兒子多買點,而且還得挑新鮮的。
這一幕還挺稀奇的,因為在廖永明的印象中,大姐夫的父母並不是這麽大方的人。
而且這年頭去別人家做客,其實很少有人能給客人這麽好的臉色。
廖永明不動聲色的看了大姐一眼,卻見大姐微微眯了眯眼,給了廖永明一個特別溫柔的笑。
別的不說,光看大姐的狀態,就知道大姐在趙家過得還算不錯,廖永明對趙家所有人的態度,也就更好上了幾分。
“永明、李大,雞腿你們自己吃,用不著給孩子。”
“餃子多吃點,鍋裏還煮著好些呢。
大小夥子的,才吃這麽幾個怎麽能夠!
快!再吃二十個!”
“魚肚子這塊肉嫩,刺兒也少,趁熱趕緊吃!”
“來,再喝點酒,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
廖永明和李大這頓飯吃的,肚皮撐的低頭已經看不見腳了。
直到吃完了飯,眾人這才坐下來正式聊天。
廖永明揉著肚子,對趙父遞過來的茶水直擺手。
現在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他是一律下不了肚了。
“永明,真是多虧了你啊!
據說你賣給我們棉紡廠的那幾款包,這次廣交會上快賣瘋了。”
“是嗎?你們許廠長來信兒了?
那你們知不知道,軋鋼廠劉廠長那邊怎麽樣?
他電烤箱賣出去了沒?”
過了一個多月了,廖永明難得聽到點有關廣交會的消息。
可惜對於軋鋼廠的情況,趙海平他們是真不了解。
其實就連他們棉紡廠的情況,他了解的也不算特別清楚。
趙海平隻知道,他們棉紡廠帶去廣交會的樣品,據說頭幾天就都賣光了。
之後幾乎每一天,廠裏至少都會新增一筆大訂單。
而且最令人開心的是,他們這次廣交會的訂單,居然破天荒的不但沒有賠錢,反而成交價出奇的高。
現在廠裏上上下下那叫一個忙,就差日夜開工了。
之前廠裏效益不好,難得有點訂單,分到各組手裏也就沒多少活兒了。
那時候廠裏職工們,一天到晚閑的光剩嘮嗑了。
如今可倒好,廠裏現有職工不但忙不過來。
甚至廠裏還連開了好幾天會,決定對工人進行擴招呢。
“這是好事兒啊!”
聽大姐夫帶來的消息,廖永明感覺還挺高興的。
要是就因為他賣的那幾個包的創意,從而能改變棉紡廠未來要倒閉結局,廖永明覺得還是挺驕傲的。
這不僅僅是保住了大姐和大姐夫一家的飯碗,更能保住更多普通人的飯碗。
“確實是好事!
前兩年廠裏效益不好,過年除了發幾尺布,都沒發什麽年貨。
我昨兒還聽副廠長說,今年會給廠裏所有職工,多發點年貨呢。
誒對了!
副廠長還說,讓我月底之前去鎮上先機零食工廠,務必要采購一批零食作為年貨呢。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永明,那零食工廠是你的吧?”
啥?
廖永明和李大直接樂了。
他們哪裏想得到,這次廣交會不僅讓棉紡廠的效益好了,居然還能促進他們零食工廠的銷量。
趙海平拍著廖永明的肩膀,還給廖永明豎了個大拇指。
大姐廖國華看向弟弟廖永明,眼裏也全是滿意欣慰之色。
倒是趙海平的弟弟趙海濤,突然來了一句:
“我聽說咱廠這次廣交會的訂單,已經突破七十萬米金了吧?
要我說,永明,你那些包就不該賣給棉紡廠。
我聽說現在政\/策放開了,有不少人都自己開工廠做買賣。
永明,你看你有這麽好的想法,我嫂子又有技術,我哥又會采購又能當領導,我們這一家子又都是棉紡廠職工。
這要是你自己開一個棉紡廠,那這七十萬米金,不就都是咱兩家的了嗎?!”
“啪!”
趙海平一個巴掌,直接拍弟弟趙海濤的頭上。
怎麽能光想著個人賺錢,難道不應該首先想著集體利益?!
倒是廖永明摸了摸下巴,還真琢磨了下趙海濤的提議。
他倒是沒想過要開個棉紡廠。
但如果把大姐夫趙海平,拉下海跟著自己經商,那他豈不是就能擁有一個,當過領導的得力幹將?!
雖然廖永明的確打算,拿著手裏的二十多萬拆遷補償款,在a市市區裏麵也大幹一場。
但他畢竟對市裏的整體情況還不了解,所以在還沒有做好全麵調查之前,廖永明並不會輕舉妄動。
既然要在a市市區待一段日子,廖永明自然不用急著去考察市場。
而是帶著自己店裏的燒雞、零食等“特產”,以及廖父廖母給廖國華準備的雞蛋、蔬菜等,先來到了廖國華與趙海平的家。
大姐廖國華與大姐夫趙海平,在a市棉紡廠一個負責研發布料,一個在采購科當科長,也算得上是骨幹了。
再加上趙海平的父母也是棉紡廠的老職工,所以他們在棉紡廠家屬樓,被分了一個四十平米的兩室一廳。
按理說,這種家庭條件應該算是不錯。
但這個兩室一廳,平日裏居然擠著一家八口。
包括大姐夫趙海平的父母,大姐夫妻倆以及他們的雙胞胎兒子,另外還得加上趙海平的兩個還未成家的弟弟。
廖永明當年上學時,其實還挺羨慕大姐家能住這樣的房子的。
可如今有錢了,又住過三進大的院子。
廖永明此時再看這間房,隻會覺得逼仄。
趙海平父母住一間臥室,大姐廖國華夫妻倆以及兩個孩子住一間臥室。
大姐夫趙海平的兩個弟弟,平時就隻能睡在客廳裏。
所以客廳裏再加上一張桌子幾張凳子,外加一個櫃子擺上暖水瓶、搪瓷缸,整個客廳是真沒可以下腳的地兒。
屋子雖然逼仄,但在大姐廖國華的操持下,整個屋子卻處處透著整潔與溫馨。
而且廖永明與李大此次來,也受到了大姐夫一家的熱情招待。
雖然廖永明一進門,大姐夫趙海平的父母,也一直把眼神往廖永明帶的東西上瞅。
但當大姐夫掏錢,讓倆弟弟趕緊去買肉好包餃子,還必須去買一條魚時。
廖永明發現,大姐夫的父母聞言,居然都沒變臉色,反而還能笑嗬嗬的囑咐倆小兒子多買點,而且還得挑新鮮的。
這一幕還挺稀奇的,因為在廖永明的印象中,大姐夫的父母並不是這麽大方的人。
而且這年頭去別人家做客,其實很少有人能給客人這麽好的臉色。
廖永明不動聲色的看了大姐一眼,卻見大姐微微眯了眯眼,給了廖永明一個特別溫柔的笑。
別的不說,光看大姐的狀態,就知道大姐在趙家過得還算不錯,廖永明對趙家所有人的態度,也就更好上了幾分。
“永明、李大,雞腿你們自己吃,用不著給孩子。”
“餃子多吃點,鍋裏還煮著好些呢。
大小夥子的,才吃這麽幾個怎麽能夠!
快!再吃二十個!”
“魚肚子這塊肉嫩,刺兒也少,趁熱趕緊吃!”
“來,再喝點酒,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
廖永明和李大這頓飯吃的,肚皮撐的低頭已經看不見腳了。
直到吃完了飯,眾人這才坐下來正式聊天。
廖永明揉著肚子,對趙父遞過來的茶水直擺手。
現在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他是一律下不了肚了。
“永明,真是多虧了你啊!
據說你賣給我們棉紡廠的那幾款包,這次廣交會上快賣瘋了。”
“是嗎?你們許廠長來信兒了?
那你們知不知道,軋鋼廠劉廠長那邊怎麽樣?
他電烤箱賣出去了沒?”
過了一個多月了,廖永明難得聽到點有關廣交會的消息。
可惜對於軋鋼廠的情況,趙海平他們是真不了解。
其實就連他們棉紡廠的情況,他了解的也不算特別清楚。
趙海平隻知道,他們棉紡廠帶去廣交會的樣品,據說頭幾天就都賣光了。
之後幾乎每一天,廠裏至少都會新增一筆大訂單。
而且最令人開心的是,他們這次廣交會的訂單,居然破天荒的不但沒有賠錢,反而成交價出奇的高。
現在廠裏上上下下那叫一個忙,就差日夜開工了。
之前廠裏效益不好,難得有點訂單,分到各組手裏也就沒多少活兒了。
那時候廠裏職工們,一天到晚閑的光剩嘮嗑了。
如今可倒好,廠裏現有職工不但忙不過來。
甚至廠裏還連開了好幾天會,決定對工人進行擴招呢。
“這是好事兒啊!”
聽大姐夫帶來的消息,廖永明感覺還挺高興的。
要是就因為他賣的那幾個包的創意,從而能改變棉紡廠未來要倒閉結局,廖永明覺得還是挺驕傲的。
這不僅僅是保住了大姐和大姐夫一家的飯碗,更能保住更多普通人的飯碗。
“確實是好事!
前兩年廠裏效益不好,過年除了發幾尺布,都沒發什麽年貨。
我昨兒還聽副廠長說,今年會給廠裏所有職工,多發點年貨呢。
誒對了!
副廠長還說,讓我月底之前去鎮上先機零食工廠,務必要采購一批零食作為年貨呢。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永明,那零食工廠是你的吧?”
啥?
廖永明和李大直接樂了。
他們哪裏想得到,這次廣交會不僅讓棉紡廠的效益好了,居然還能促進他們零食工廠的銷量。
趙海平拍著廖永明的肩膀,還給廖永明豎了個大拇指。
大姐廖國華看向弟弟廖永明,眼裏也全是滿意欣慰之色。
倒是趙海平的弟弟趙海濤,突然來了一句:
“我聽說咱廠這次廣交會的訂單,已經突破七十萬米金了吧?
要我說,永明,你那些包就不該賣給棉紡廠。
我聽說現在政\/策放開了,有不少人都自己開工廠做買賣。
永明,你看你有這麽好的想法,我嫂子又有技術,我哥又會采購又能當領導,我們這一家子又都是棉紡廠職工。
這要是你自己開一個棉紡廠,那這七十萬米金,不就都是咱兩家的了嗎?!”
“啪!”
趙海平一個巴掌,直接拍弟弟趙海濤的頭上。
怎麽能光想著個人賺錢,難道不應該首先想著集體利益?!
倒是廖永明摸了摸下巴,還真琢磨了下趙海濤的提議。
他倒是沒想過要開個棉紡廠。
但如果把大姐夫趙海平,拉下海跟著自己經商,那他豈不是就能擁有一個,當過領導的得力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