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男人與廖永明簽完合約、並交了定金離開,廖父都還沒緩過神來。
“三兒,你再把那合同拿給我看看!”
廖父翻來覆去將合同看了好幾遍,卻依然感覺無法置信。
其實就連王永剛、李大與何建軍他們幾個,此時同樣感覺像是做夢一樣。
這麽大筆的訂單,居然這麽容易就拿下了?!
沒錯,廖永明剛剛簽了一筆大單,至少在1983年來說,這的確算是一筆大訂單。
剛剛那個男人,竟然是省裏商務\/部的一個秘書。
他昨日陪上麵的人來a市開會,領導正好看到了有人使用如此實用的雙肩背包,據說是從長途汽車站這裏買到的。
領導跟下麵的人一番商討,立即就決定先訂上2000個,如果質量真的好的話,還有可能繼續追加訂單。
因為10月15號,秋季廣交會就要開了。
他們h省需要參會的人員很多,每年攜帶各種行李就是一個大難題。
如果能人手配一個這樣的雙肩背包的話,似乎能解決很多的問題。
就是這樣,廖永明幸運的簽下了2000個雙肩背包的訂單合約,並且簽了一個不錯的價格,至少他每一個背包都能賺到3毛5分錢。
2000個背包,也就意味著他能足足掙上700塊錢!
700塊錢啊,他這縫紉機還沒送過來呢,而買縫紉機的錢他就已經超額賺出來了。
店裏的14個員工,此時全都興高采烈的圍在廖永明周圍。
聽到這個消息,知道廖永明一次就能掙這麽多錢,他們簡直比廖永明還要開心,差點就要歡唿雀躍慶祝一下了。
廖父同樣也很為小兒子高興,但與此同時,他難免產生了些自我懷疑。
剛剛他還想為兒子浪費錢買縫紉機的事兒,好好教育兒子一下呢。
結果他還沒開始教育,小兒子竟然已經把縫紉機的錢給賺迴來了。
而且小兒子剛剛談判時那氣勢,也同樣讓廖父刮目相看。
事情最終發展成這樣,完全出乎了廖父的意料,他已經完全沒有了理由再教育小兒子。
他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的發展,尤其是跟不上小兒子的思維了?
難道他之前的想法是錯的?
做生意不應該隻求穩?反而應該充滿魄力,隻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
他所謂的求穩,難道事實反而是畏首畏尾?
廖父搖了搖頭,對於衝動還是有魄力,亦或是求穩等於畏首畏尾這個問題,他是真的想不明白了。
既然想不明白,他幹脆不想了。
反正小兒子依舊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那他覺得自己不要給小兒子添亂,或許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這段日子經過這麽多件事兒,廖父也總算是看出來了,小兒子或許在讀書考試這方麵沒什麽天賦,但在做生意這方麵,小兒子還真是無師自通。
既如此,廖父決定今後他就不瞎置喙了,以免反而誤了小兒子的生意。
眾人隻為這筆訂單慶祝了幾分鍾,便又開始各自忙碌。
廖永明抓緊時間,將烤饅頭片的各種口味的調料,都配製出來一大包。
然後他又與王永剛和李大他們,交代了一下店裏的事兒。
一切都安排完,廖永明與廖父揣上幾個饅頭,這才雇了輛三輪車。
廖永明打算直接去紮鋼廠,先去見二哥把雇人的事兒給定下來。
然後他打算跟二哥借自行車,既能把廖父送迴村,還能把“炸雞”給接迴來。
至於二哥的自行車,等大後天a市的貨送到了,他再送迴來也不遲。
廖永強根本沒有想到,他給三弟送過去的戰友,不但沒給廖永明添任何麻煩,反而這麽多人竟還不夠用。
聽到廖永明說,還想再雇四對夫妻,要求會縫衣服、會做飯,廖永強心中立刻有了盤算,並答應三天之內一定把人給他送到。
這可太好,算是解決了廖永明的燃眉之急。
雖然有了三台縫紉機,可這2000個背包也必須在9月15號之前完成。
所以他打算,人歇機器不歇,一定要加班加點保質保量的,將這筆訂單好好完成。
與二哥告別後,廖永明騎著自行車帶著廖父便迴了黃家村。
時隔多日未見廖母,廖永明是真的很想念。
反正是在自己家,也不怕被人看見說三道四。
廖永明便緊緊摟著母親,好久都不願放開。
“行了,都多大的人了,怎麽跟炸雞一樣?!”
廖母溫柔的拍了拍廖永明的背,又好好摸了摸廖永明的頭。
感受到母親手心的溫暖,廖永明感覺幸福極了。
唉~~~
做生意掙錢是好,唯一一點不好,就是經常要與父母分開。
上輩子這個歲數的廖永明,作為年輕人最希望的就是,能早日脫離父母的掌控,然後過上自由自在的日子。
可等他活過了一輩子,廖永明卻隻希望父母能天天陪在他身邊。
可為了大孫子,這生意廖永明不得不繼續做下去。
看來他得再加把勁兒了,必須盡快把生意做得更大,把錢掙得更多,房子也得多買點兒,到時候就把父母接過去,跟他一起享福。
剛跟廖母噓寒問暖完,又跟大哥聊了幾句,廖永明就要找個籮筐把“炸雞”裝裏,就打算帶著“炸雞”迴旅店。
一來實在是店裏太缺人手,他不好離開太久。
二來,自打廖永明進門,“炸雞”見了他就跟瘋了似的,一直玩命在他身上蹭啊蹭。
難怪廖母剛才說,廖永明跟“炸雞”似的。
雖然廖家人對“炸雞”都挺不錯,但對狗來說,別人對它再好,那也不如跟主人在一起。
廖永明蹲下身,好好擼了一把“炸雞”,這才勉強算是把“炸雞”安撫好。
將“炸雞”抱進籮筐,廖永明剛要將籮筐背到背後,卻突然被三姐廖建華叫住。
“我挺忙的,得馬上迴旅店,三姐你有事快點說。”
廖永明可不想在三姐這兒瞎耽誤工夫。
廖建華自然明白三弟對她的態度,這迴她說話也不拐彎抹角。
“三弟,你不是說收酒票嗎?
你看這些酒票能換多少錢?”
“三兒,你再把那合同拿給我看看!”
廖父翻來覆去將合同看了好幾遍,卻依然感覺無法置信。
其實就連王永剛、李大與何建軍他們幾個,此時同樣感覺像是做夢一樣。
這麽大筆的訂單,居然這麽容易就拿下了?!
沒錯,廖永明剛剛簽了一筆大單,至少在1983年來說,這的確算是一筆大訂單。
剛剛那個男人,竟然是省裏商務\/部的一個秘書。
他昨日陪上麵的人來a市開會,領導正好看到了有人使用如此實用的雙肩背包,據說是從長途汽車站這裏買到的。
領導跟下麵的人一番商討,立即就決定先訂上2000個,如果質量真的好的話,還有可能繼續追加訂單。
因為10月15號,秋季廣交會就要開了。
他們h省需要參會的人員很多,每年攜帶各種行李就是一個大難題。
如果能人手配一個這樣的雙肩背包的話,似乎能解決很多的問題。
就是這樣,廖永明幸運的簽下了2000個雙肩背包的訂單合約,並且簽了一個不錯的價格,至少他每一個背包都能賺到3毛5分錢。
2000個背包,也就意味著他能足足掙上700塊錢!
700塊錢啊,他這縫紉機還沒送過來呢,而買縫紉機的錢他就已經超額賺出來了。
店裏的14個員工,此時全都興高采烈的圍在廖永明周圍。
聽到這個消息,知道廖永明一次就能掙這麽多錢,他們簡直比廖永明還要開心,差點就要歡唿雀躍慶祝一下了。
廖父同樣也很為小兒子高興,但與此同時,他難免產生了些自我懷疑。
剛剛他還想為兒子浪費錢買縫紉機的事兒,好好教育兒子一下呢。
結果他還沒開始教育,小兒子竟然已經把縫紉機的錢給賺迴來了。
而且小兒子剛剛談判時那氣勢,也同樣讓廖父刮目相看。
事情最終發展成這樣,完全出乎了廖父的意料,他已經完全沒有了理由再教育小兒子。
他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的發展,尤其是跟不上小兒子的思維了?
難道他之前的想法是錯的?
做生意不應該隻求穩?反而應該充滿魄力,隻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
他所謂的求穩,難道事實反而是畏首畏尾?
廖父搖了搖頭,對於衝動還是有魄力,亦或是求穩等於畏首畏尾這個問題,他是真的想不明白了。
既然想不明白,他幹脆不想了。
反正小兒子依舊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那他覺得自己不要給小兒子添亂,或許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這段日子經過這麽多件事兒,廖父也總算是看出來了,小兒子或許在讀書考試這方麵沒什麽天賦,但在做生意這方麵,小兒子還真是無師自通。
既如此,廖父決定今後他就不瞎置喙了,以免反而誤了小兒子的生意。
眾人隻為這筆訂單慶祝了幾分鍾,便又開始各自忙碌。
廖永明抓緊時間,將烤饅頭片的各種口味的調料,都配製出來一大包。
然後他又與王永剛和李大他們,交代了一下店裏的事兒。
一切都安排完,廖永明與廖父揣上幾個饅頭,這才雇了輛三輪車。
廖永明打算直接去紮鋼廠,先去見二哥把雇人的事兒給定下來。
然後他打算跟二哥借自行車,既能把廖父送迴村,還能把“炸雞”給接迴來。
至於二哥的自行車,等大後天a市的貨送到了,他再送迴來也不遲。
廖永強根本沒有想到,他給三弟送過去的戰友,不但沒給廖永明添任何麻煩,反而這麽多人竟還不夠用。
聽到廖永明說,還想再雇四對夫妻,要求會縫衣服、會做飯,廖永強心中立刻有了盤算,並答應三天之內一定把人給他送到。
這可太好,算是解決了廖永明的燃眉之急。
雖然有了三台縫紉機,可這2000個背包也必須在9月15號之前完成。
所以他打算,人歇機器不歇,一定要加班加點保質保量的,將這筆訂單好好完成。
與二哥告別後,廖永明騎著自行車帶著廖父便迴了黃家村。
時隔多日未見廖母,廖永明是真的很想念。
反正是在自己家,也不怕被人看見說三道四。
廖永明便緊緊摟著母親,好久都不願放開。
“行了,都多大的人了,怎麽跟炸雞一樣?!”
廖母溫柔的拍了拍廖永明的背,又好好摸了摸廖永明的頭。
感受到母親手心的溫暖,廖永明感覺幸福極了。
唉~~~
做生意掙錢是好,唯一一點不好,就是經常要與父母分開。
上輩子這個歲數的廖永明,作為年輕人最希望的就是,能早日脫離父母的掌控,然後過上自由自在的日子。
可等他活過了一輩子,廖永明卻隻希望父母能天天陪在他身邊。
可為了大孫子,這生意廖永明不得不繼續做下去。
看來他得再加把勁兒了,必須盡快把生意做得更大,把錢掙得更多,房子也得多買點兒,到時候就把父母接過去,跟他一起享福。
剛跟廖母噓寒問暖完,又跟大哥聊了幾句,廖永明就要找個籮筐把“炸雞”裝裏,就打算帶著“炸雞”迴旅店。
一來實在是店裏太缺人手,他不好離開太久。
二來,自打廖永明進門,“炸雞”見了他就跟瘋了似的,一直玩命在他身上蹭啊蹭。
難怪廖母剛才說,廖永明跟“炸雞”似的。
雖然廖家人對“炸雞”都挺不錯,但對狗來說,別人對它再好,那也不如跟主人在一起。
廖永明蹲下身,好好擼了一把“炸雞”,這才勉強算是把“炸雞”安撫好。
將“炸雞”抱進籮筐,廖永明剛要將籮筐背到背後,卻突然被三姐廖建華叫住。
“我挺忙的,得馬上迴旅店,三姐你有事快點說。”
廖永明可不想在三姐這兒瞎耽誤工夫。
廖建華自然明白三弟對她的態度,這迴她說話也不拐彎抹角。
“三弟,你不是說收酒票嗎?
你看這些酒票能換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