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廖永明的旅店,有可能能幫他們把雞賣出去,張建軍一家子激動的一宿都沒睡著覺。


    等廖永明騎著三輪車來拉雞的時候,張建軍的父母還千叮嚀萬囑咐,讓廖永明別給自己那麽大的壓力。


    讓他還是以旅店的經營為主,雞如果實在賣不出去也沒關係,他們可以慢慢賣,賬早晚有一天也能還清的。


    可張建軍一家萬萬沒有想到,在他們家想賣出去千難萬難的雞,結果到了廖永明的旅店,卻當天就成為了搶手貨。


    由於沒有足夠的油,廖永明根本不可能做炸雞。


    但手裏一下子有了30隻雞,這也給上輩子通過短視頻而精通廚藝的廖永明,提供了極大的展示空間。


    畢竟這是家養的雞,雞就算養到最大,頂天也就三四斤重。


    可拔完毛,去掉雞頭、雞脖子、雞翅膀、雞爪子、雞屁股、雞架子、雞皮、雞內髒,還就真剩不了多少雞肉了。


    就算是能加點蔬菜配料,一隻雞也頂多能做三個照燒雞肉餡兒餅。


    可除了雞肉,雞身上其他的地方也不能浪費啊。


    結果,廖永明就把所有的雞皮,都拿來煉雞油。


    雖然煉出來的油不多,但有了這些油,烤出來的餡兒餅果真更有味兒了。


    關鍵是餅皮會更加的酥脆,香味也會更加的濃鬱。


    而雞頭、雞脖、雞爪、雞內髒,廖永明直接調配了一鍋鹵汁來鹵。


    而雞翅膀和雞架子,廖永明則直接用獨家調料醃製好,然後塗上雞油,放到烤箱裏烤製。


    畢竟是頭一天試水,廖永明沒敢多做。


    畢竟現如今,肉價跟菜價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他隻殺了三隻雞來做。


    等到中午飯點,當雞肉餡兒餅和其他素餡餡兒餅一起出爐後。


    當第一個勇敢的客人,斥巨資6毛錢買了一個雞肉餡兒餅,然後第一口就被餡兒餅的味道驚豔住。


    而雞肉餡兒餅的味道,被擴散至於人群中時。


    三隻雞,整整9個雞肉餡兒餅,第一時間就被銷售一空!


    這年頭,食物是最被尊重的。


    所以買到雞肉餡兒餅的那9個人,全部選擇第一時間就趁熱開吃。


    1983年,第一場沒有任何鏡頭記錄的吃播,直接就在廖永明旅店大門口開始了。


    而沒買到雞肉餡兒餅的人,就隻能站在原地吞著口水,看著那9個人吃。


    “香!實在是太香了!


    我這輩子就沒吃過這麽好吃的餡兒餅!”


    “沒錯!這餡兒餅絕了!


    簡直比京市的烤鴨還好吃!”


    ……


    9個人給出了一致的好評,而且這9個人並不是說說而已。


    當雞肉餡兒餅吃完,9個人竟然整齊劃一地做出了掏錢的動作。


    盡管6毛錢一個的雞肉餡兒餅,著實是有點貴,可這令人迴味無窮的味道,9個人又一致選擇要再體驗一次。


    這下子,剛剛圍觀看吃播的人才真信了。


    旅店門口一時間圍了30多個人,全都把錢掏出來,強烈要求要買一個雞肉餡兒餅嚐嚐。


    可廖永明根本沒準備那麽多。


    一隻雞就雞胸、雞腿那麽點肉,他不可能殺了好幾隻雞,就光賣那幾個餡兒餅吧。


    剩下的雞配件,他要是賣不出去,那他賣再多的雞肉餡兒餅也是於事無補。


    再說了,現在讓他現殺雞,現做現烤雞肉餡兒餅,那也來不及呀。


    所以沒辦法,廖永明隻能眼睜睜放著這筆錢不掙。


    他必須得等到傍晚,等那鍋雞配件鹵出來,看看那些東西的銷售情況,他才能決定明天到底要不要給雞肉餡兒餅加量。


    雞: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我身上除了胸肌和腿之外,其他的部位居然全都屬於配件。


    結果等到傍晚,當廖永明那鍋秘製鹵鍋一開蓋,那香味竄的,簡直要香飄十裏。


    今晚都不需要“炸雞”拉客,對麵長途汽車站剛下車的乘客,自己聞著這股香味就跑到了旅店門口。


    結果一問,這麽香的東西居然隻是鹵雞頭、雞爪、雞脖子、雞內髒。


    額……


    好吧,好歹也是肉啊!


    關鍵還是這味兒,太饞人了!


    廖永明也是沒有想到,他第一天試水的鹵雞配件,居然也賣的格外的好。


    等到烤雞架和烤雞翅再一出鍋。


    哎呦媽呀!


    這味道直接將旅客給香迷糊了。


    甚至有旅客就為了,能趁熱吃上這一口烤雞架,竟願意停下腳步,直接辦理住店。


    “同誌,店裏有酒嗎?”


    這必須得有!


    結果好幾個男性旅客幹脆拚了一桌,直接將廖永明這一鍋的鹵貨,和烤雞翅、烤雞架全包圓了。


    男同誌們互相交換著吃食,啃著雞架子喝著酒,再吃點廖永明店裏的招牌零食,然後聊著天南海北有趣的事兒。


    有酒有肉、有共同話題,男人之間的情誼,就是這麽容易建立起來。


    根本不用這幾個男同誌喝醉,他們就已經開始稱兄道弟,並互相留下了聯係方式,招唿著今日認識的新朋友,有機會一定要到家裏去,他們一定會好好盡盡地主之誼。


    見眾人聊的格外盡興,廖永明也忍不住湊上前去。


    簡單進行了一下自我介紹,廖有明並沒有推銷任何產品,反而是很用心的給他們介紹,他們旅店的經營理念。


    尤其是,他想要建立一個信息交互平台。


    這些坐長途車、住旅店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各個工廠跑業務、跑采購的。


    他們往往就是因為信息的壁壘,才讓工作無法盡如人意,不知道跑過多少冤枉路,耽誤了多少時間。


    結果眾人一聽廖永明的想法,當場就個個拍手讚成。


    這個主意可太好了!


    如果真能按廖永明所說,成功建立起這樣一個信息交流平台。


    那他們肯定能認識不少同行,大家相互交流信息互通有無,以後跑業務豈不是能輕鬆很多很多。


    當廖永明掏出記錄信息的本子,立刻就有人接過筆,開始書寫自己的信息以及需求。


    他還掏出自己的工作證和介紹信給廖永明看,以證明自己填寫信息的真實性。


    這還真點醒了廖永明,在這方麵的防騙意識也絕對不能降低。


    在征求這些人的同意之後,廖永明甚至還給這幫人照了張相。


    這下子,就更能證實這幫人,填寫信息的真實可信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86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867並收藏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