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重生了就一定能發財嗎?!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永明又何嚐不懂得這些道理,他甚至比在座的所有人都更加明白。
尤其是他重生之前,在電視上、手機上可是沒少看過,那些頂尖富豪的發家史。
他們真的是怎麽發財的都有,而且有相當一大部分富豪,也正是在最近這幾年開始發家的,他們中有很多人也的確是選擇了去鵬城,這才賺到了第一桶金。
所以廖永明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時的鵬城簡直遍地都是金子,幾乎到處都有暴富的機會。
可即使知道這些機會,廖永明就一定能成功嗎?
即使重生一迴,廖永明自己都不敢打包票。
是,上輩子在電視裏和手機上,關於那些富豪的發家經曆,可是有不少人在宣傳。
可即使預知了那些富豪的成功路徑,廖永明完全可以模仿著重新走一遍,可他就一定能成功嗎?
這根本就不可能!
這點自知之明,廖永明還是有的。
因為廖永明很清楚,那些富豪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這個人本身。
他們要不就是有家世、有背景、有資源、有渠道、有消息。
要不就是有文化、有技術、有資金。
就算也有一部分人,上麵那些優勢他們什麽都沒有。
可他們聰明的頭腦、敏銳的直覺與洞察力、為人處事更是懂得如何察言觀色,再加上那極具感染力的口才,即使他們是普通人,也同樣可以成功。
但這些天賦與優勢,廖永明全都不具備。
所以那些人的成功,廖永明自認為他根本無法複製。
況且,廖永明雖然重生了,可他除了知道未來幾十年整體的發展大趨勢之外,其他的細節他真是啥也不懂,也記不清了。
畢竟上輩子,不管社會發展的到底有多好,廖永明這個農村莊稼漢,是真的一點是紅利都沒吃到。
他是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能沒技能。
也不能完全這麽說,至少在短視頻的熏陶下,在做飯這方麵,廖永明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
可除此之外,廖永明真的是啥都不會、啥都不清楚。
他知道黃金會漲,可他卻不知道什麽時候買黃金最合適。
他也一樣知道,未來房地產的發展,將會是最大的紅利。
可他同樣不記得,房地產的發展到底是從哪一年開始正式啟航的。
要不是他重生後歪打正著,用賣掉工作的錢買了鋪子,廖永明都不敢相信,居然在1983年拆遷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可就算此時就已經有了拆遷,廖永明也不可能組個工程隊,開始幹房地產吧。
先不說他懂不懂、會不會幹房地產。
就算他想參與,他也沒錢啊!
他手頭雖然還有八千多塊錢沒有動,這錢看似是很多,但要真想幹點什麽大項目,這點錢簡直連毛都不算。
所以啊,準三姐夫建議去的鵬城,廖永明是根本就不想去。
這輩子,他隻想守住父母家人,然後做點他勉強能看的明白的生意賺點錢、積累點資金。
等資金積累的差不多了,他就開始放手一搏,好好做他的炸雞店,實現上輩子大孫子的夢想。
隻是他心裏想的這一切,卻根本無法跟家裏人說。
要說他想在長途汽車站那兒開旅店,要不是他提前知道,長途汽車站的未來會變成什麽樣,這開旅店的計劃聽起來,的確似乎不怎麽靠譜。
可正因為廖永明清清楚楚的知道,長途汽車站那裏未來發展的到底能有多好,他才會如此有信心。
可……他到底要如何解釋,才能讓全家人願意支持他這個計劃?
家裏人擔心的問題無非就是這麽幾方麵。
一個是欠的那六千多資金,以及旅店的維修擴建所需要花費的費用,該如何解決?
二是,如何才能保證旅店的盈利?
三是,在那個地方開旅店,所麵臨的潛在危險要如何預防和解決?
廖永明把這三個問題,在腦子裏好好過了一遍。
過了許久,他才開始正式迴答家人的問題。
“你們的意見我都聽懂了,也確實聽進去了。
不過我思來想去,還是打算把旅店給開下去。
二姐你先別急,先聽我把話說完。
首先來說,其實你們是認可開旅店這個生意的。
但你們之所以此時會反對,無非就是三個原因。
資金、經營、與安全。
資金方麵,的確是一個挺大的缺口。
六千多塊錢的欠款,還有對院子的維護與擴建的費用,加在一起至少也要七八千塊。
我雖然一下子沒辦法搞到這麽多錢,但我的確已有了幾個初步的解決方案。”
廖永明就把分期付款、投資入股這樣的概念,給眾人講解了一遍。
雖然錢金盾老爺子之前,並沒有同意廖永明的這些方案。
但經過這一周的相處,廖永明察覺到錢老爺子對他的態度,已然開始鬆動。
所以,之前不能通過的方案,並不代表之後也不能通過。
廖永明也不知為何,對於這麽一大筆錢的問題,他心底裏總是有那麽一股自信,就是覺得這問題他能解決。
廖家眾人聽到,廖永明這幾個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案,那表情真是個個一言難盡。
先不管眾人有沒有認可,他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案。
廖永明又開始給眾人講解,他又為何有信心,能把旅店給經營好。
上輩子,什麽四星級五星級的酒店,廖永明的確沒住過。
但那種百八十塊錢就能住一晚的快捷酒店,廖永明還是有過幾次親身體會的經曆的。
所以,即使廖永明並沒有學過旅店的管理與經營。
但他仍舊可以根據上輩子看到的、體會到的,總結出一套經營管理的標準,說給眾人當做參考。
什麽客房如何管理,清潔的標準、設施的維護,以及人員的管理,服務態度、質量、流程的標準化、人員的排班、成本的控製、安全管理……
廖永明自己都不知道,他僅僅隻是說了一些最簡單最常見的問題。
可即使是這樣,還是把在場眾人給說的一愣一愣的。
就連準三姐夫唐宋,都忍不住直接給廖永明鼓了鼓掌。
“你說的實在是太棒了!
如果你真能做到這些,那你這旅店,絕對比我去過的任何一家都要好!”
尤其是他重生之前,在電視上、手機上可是沒少看過,那些頂尖富豪的發家史。
他們真的是怎麽發財的都有,而且有相當一大部分富豪,也正是在最近這幾年開始發家的,他們中有很多人也的確是選擇了去鵬城,這才賺到了第一桶金。
所以廖永明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時的鵬城簡直遍地都是金子,幾乎到處都有暴富的機會。
可即使知道這些機會,廖永明就一定能成功嗎?
即使重生一迴,廖永明自己都不敢打包票。
是,上輩子在電視裏和手機上,關於那些富豪的發家經曆,可是有不少人在宣傳。
可即使預知了那些富豪的成功路徑,廖永明完全可以模仿著重新走一遍,可他就一定能成功嗎?
這根本就不可能!
這點自知之明,廖永明還是有的。
因為廖永明很清楚,那些富豪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這個人本身。
他們要不就是有家世、有背景、有資源、有渠道、有消息。
要不就是有文化、有技術、有資金。
就算也有一部分人,上麵那些優勢他們什麽都沒有。
可他們聰明的頭腦、敏銳的直覺與洞察力、為人處事更是懂得如何察言觀色,再加上那極具感染力的口才,即使他們是普通人,也同樣可以成功。
但這些天賦與優勢,廖永明全都不具備。
所以那些人的成功,廖永明自認為他根本無法複製。
況且,廖永明雖然重生了,可他除了知道未來幾十年整體的發展大趨勢之外,其他的細節他真是啥也不懂,也記不清了。
畢竟上輩子,不管社會發展的到底有多好,廖永明這個農村莊稼漢,是真的一點是紅利都沒吃到。
他是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能沒技能。
也不能完全這麽說,至少在短視頻的熏陶下,在做飯這方麵,廖永明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
可除此之外,廖永明真的是啥都不會、啥都不清楚。
他知道黃金會漲,可他卻不知道什麽時候買黃金最合適。
他也一樣知道,未來房地產的發展,將會是最大的紅利。
可他同樣不記得,房地產的發展到底是從哪一年開始正式啟航的。
要不是他重生後歪打正著,用賣掉工作的錢買了鋪子,廖永明都不敢相信,居然在1983年拆遷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可就算此時就已經有了拆遷,廖永明也不可能組個工程隊,開始幹房地產吧。
先不說他懂不懂、會不會幹房地產。
就算他想參與,他也沒錢啊!
他手頭雖然還有八千多塊錢沒有動,這錢看似是很多,但要真想幹點什麽大項目,這點錢簡直連毛都不算。
所以啊,準三姐夫建議去的鵬城,廖永明是根本就不想去。
這輩子,他隻想守住父母家人,然後做點他勉強能看的明白的生意賺點錢、積累點資金。
等資金積累的差不多了,他就開始放手一搏,好好做他的炸雞店,實現上輩子大孫子的夢想。
隻是他心裏想的這一切,卻根本無法跟家裏人說。
要說他想在長途汽車站那兒開旅店,要不是他提前知道,長途汽車站的未來會變成什麽樣,這開旅店的計劃聽起來,的確似乎不怎麽靠譜。
可正因為廖永明清清楚楚的知道,長途汽車站那裏未來發展的到底能有多好,他才會如此有信心。
可……他到底要如何解釋,才能讓全家人願意支持他這個計劃?
家裏人擔心的問題無非就是這麽幾方麵。
一個是欠的那六千多資金,以及旅店的維修擴建所需要花費的費用,該如何解決?
二是,如何才能保證旅店的盈利?
三是,在那個地方開旅店,所麵臨的潛在危險要如何預防和解決?
廖永明把這三個問題,在腦子裏好好過了一遍。
過了許久,他才開始正式迴答家人的問題。
“你們的意見我都聽懂了,也確實聽進去了。
不過我思來想去,還是打算把旅店給開下去。
二姐你先別急,先聽我把話說完。
首先來說,其實你們是認可開旅店這個生意的。
但你們之所以此時會反對,無非就是三個原因。
資金、經營、與安全。
資金方麵,的確是一個挺大的缺口。
六千多塊錢的欠款,還有對院子的維護與擴建的費用,加在一起至少也要七八千塊。
我雖然一下子沒辦法搞到這麽多錢,但我的確已有了幾個初步的解決方案。”
廖永明就把分期付款、投資入股這樣的概念,給眾人講解了一遍。
雖然錢金盾老爺子之前,並沒有同意廖永明的這些方案。
但經過這一周的相處,廖永明察覺到錢老爺子對他的態度,已然開始鬆動。
所以,之前不能通過的方案,並不代表之後也不能通過。
廖永明也不知為何,對於這麽一大筆錢的問題,他心底裏總是有那麽一股自信,就是覺得這問題他能解決。
廖家眾人聽到,廖永明這幾個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案,那表情真是個個一言難盡。
先不管眾人有沒有認可,他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案。
廖永明又開始給眾人講解,他又為何有信心,能把旅店給經營好。
上輩子,什麽四星級五星級的酒店,廖永明的確沒住過。
但那種百八十塊錢就能住一晚的快捷酒店,廖永明還是有過幾次親身體會的經曆的。
所以,即使廖永明並沒有學過旅店的管理與經營。
但他仍舊可以根據上輩子看到的、體會到的,總結出一套經營管理的標準,說給眾人當做參考。
什麽客房如何管理,清潔的標準、設施的維護,以及人員的管理,服務態度、質量、流程的標準化、人員的排班、成本的控製、安全管理……
廖永明自己都不知道,他僅僅隻是說了一些最簡單最常見的問題。
可即使是這樣,還是把在場眾人給說的一愣一愣的。
就連準三姐夫唐宋,都忍不住直接給廖永明鼓了鼓掌。
“你說的實在是太棒了!
如果你真能做到這些,那你這旅店,絕對比我去過的任何一家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