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您別急,我這就給您說,因為它是被神農最先發現的,
又貌似小麥,所以稱它為神農麥。這種植物最大的功效,就是能抑製人衰老。
它還能平衡人的內分泌,提高人的睡眠質量。最常見的就是,能讓白發變黑。
師父,我已經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了你。接下來,就該輪到你迴答我的問題。
在哪裏能找到神農麥?它對我有大用,求求您!千萬告訴我。
甘英的語氣也很急,看樣子,他非常想得到神農麥。
項陽淡淡一笑:“找你是找不到了,過兩天,我給你郵寄幾粒種子,自己培育吧!”
師父,這玩意很珍貴,能培育活嗎?甘英疑惑問道。
要知道,那本古卷上,寫的很清楚,神農麥很難成活。甘英沒有信心能培育成功。
項陽笑道:“你放心,這邊有成功培育案例,
到時候,我寫在紙上,一並寄給你。行了!我掛了,早點睡覺。”
謝謝!謝謝師父!甘英大喜!一個勁致謝。二人掛斷電話。
後來,項陽詢問了神農麥的培育方法。劉爺爺說了,非常簡單,
就是保持不旱不澇,看住施肥。用的是老百姓常用的磷鉀肥。
這麽牛的植物,培育如此簡單,項陽也覺得哪裏不對。
其實,二人哪裏知道,這種植物,最喜歡磷鉀肥,
這也是它沒有被大麵積培育的主要原因,
因為,在古代,根本沒有發明磷鉀肥,種地用的都是農家肥,
這就導致,神農麥根本種不活,時間久了,它就被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
劉爺爺卻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家中正好隻有磷鉀肥,
施了肥,幼苗開始茁壯成長,每年都能開花接種。
這就應了那句話,有心栽花花不放,無心插柳柳成蔭。
世間萬物,看的就是一個緣字,有緣哪怕曆經滄海桑田,
跨越無數個朝代,也要與你相遇。無緣即使麵對麵,甚至天天踩在腳下,
你也不會低頭看它一眼。這就是讓人摸不透的宇宙規律。
第二天,項陽早早就來了吳村長家,除了吃早餐,更重要的是,
他要和村長商議兩件事。第一件就是修路,沒錯,修的就是通往紅旗鄉的路。
專家都說了,要想富先修路。雖然就是一句順口溜,
但仔細琢磨還有一定道理。項陽一頓遊說,什麽振興石頭村經濟,首先要修路。
石頭村脫貧致富,離不開修路。等等,說的口幹舌燥,
吳村長卻是麵色無比凝重,他歎了一口氣,
緩緩說道:“項陽,你說的這些道理,我們也不是一點不懂!
村裏早在幾年前,就向上邊遞交了修路申請。
隻是一直沒有通過。那本修路計劃書,如今還在省交通廳放著,估計早就成了廢紙。”
審批沒通過,不可能啊!現在國家很重視村村通工程,沒有道理不批。
是不是你們的計劃書出了問題。項陽疑惑問道。
吳村長又歎息一聲:“省交通廳的專家來過,對這條路進行了測繪和評估。
最後指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就是需要投入資金過大,最低預算也得一千五百萬。
第二就是,石頭村沒有曆史,沒有文化。不值得投資。
當時我還不能理解,村裏有小學,現在的孩子都能識文斷字,怎麽就沒文化了。
結果被人家一頓嘲笑。說我是土包子,人家說,
文化不是識文斷字,那是曆史底蘊,更進一步說,就是無法發展旅遊業,
因此,沒必要浪費這麽大的投資。”
需要一千五百萬,項陽也陷入了沉思。確實不是一個小數字。
即便是自己最輝煌的時候,也拿不出這麽多錢。很快,項陽就又想到了一個辦法,
便笑道:“吳叔,既然上邊不給咱們修,那咱們就自己修,修柏油路咱們不會,
把道路拓寬填補坑坑窪窪,咱們努努力,還是可以的。”
這個辦法,村委會也研究過,還做過簡單的預算,
需要三千個工,每個工200元,總共需要六十萬,
對於石頭村來說,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不怕你笑話,
村裏現在的存款還不到一萬,隻能勉強活著,哪有閑錢修路。
吳村長接過項陽遞過來的華子,滿臉惆悵。
聽到這番話,項陽嘴角勾起了弧度,他的第二件事,可以登場亮相了。
項陽微微一笑:“吳叔,六十萬確實很多,但是,你有沒有仔細考慮過,
我們還可以壓縮開銷。我的想法是,首先,我們要大力宣傳修路的好處,
跟老百姓說清楚,修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民生工程,
這是石頭村脫貧致富的必經之路,和我們每個村民息息相關,
牽扯到每個村民的切身利益。這不單單是村委會的事,更是每個老百姓的事。”
未等項陽說完,吳村長直擺手:“跟他們說這些沒用,
石頭村的刁民,在全鄉最出名。讓他們白幹活,不給工錢,
那你還不如殺了他們,比登天還難。這條道行不通。”
項陽淡淡一笑:“吳叔,你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
我們費心費力宣傳,並不是讓他們白幹,工錢可以給他們,
但不是一個工200元,減半,每個工給100元,
要知道,修路畢竟是造福大家的好事,我相信,村民們會同意的。”
嗯!你說的有道理,一個工給100元,他們會同意。
但是,那也不是一筆小錢,三十萬啊!你讓我去偷還是去搶。吳村長依然愁容滿麵。
項陽詭異一笑,該說正題了:“吳叔,我這幾天觀察了村裏的石頭山,
雖然植被不多,但還有一定的開發價值,
把它對外承包出去,三十年使用權,承包費五十萬。
這樣,修路的工錢就解決了。村裏還能結餘二十萬。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您看!我的想法可行不?”
聽到這番話,吳村長直搖頭:“五十萬,項陽你開啥玩笑,
那個冤大頭願意把五十萬,丟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褲衩子還不得賠沒了。村裏對外發包過,別說五十萬,十萬元都沒人要。”
項陽淡淡一笑:“我有個同學,他就是一個冤大頭,
如今,正在到處找投資項目,我負責把他忽悠過來。
賠不賠錢是他的事,跟咱們沒關係,但是,有一點,村裏必須保證,
那就是承包合同,必須經過鄉政府同意,必須加蓋鄉政府公章。
如果村裏能做到,我這兩天就讓他過來。”
又貌似小麥,所以稱它為神農麥。這種植物最大的功效,就是能抑製人衰老。
它還能平衡人的內分泌,提高人的睡眠質量。最常見的就是,能讓白發變黑。
師父,我已經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了你。接下來,就該輪到你迴答我的問題。
在哪裏能找到神農麥?它對我有大用,求求您!千萬告訴我。
甘英的語氣也很急,看樣子,他非常想得到神農麥。
項陽淡淡一笑:“找你是找不到了,過兩天,我給你郵寄幾粒種子,自己培育吧!”
師父,這玩意很珍貴,能培育活嗎?甘英疑惑問道。
要知道,那本古卷上,寫的很清楚,神農麥很難成活。甘英沒有信心能培育成功。
項陽笑道:“你放心,這邊有成功培育案例,
到時候,我寫在紙上,一並寄給你。行了!我掛了,早點睡覺。”
謝謝!謝謝師父!甘英大喜!一個勁致謝。二人掛斷電話。
後來,項陽詢問了神農麥的培育方法。劉爺爺說了,非常簡單,
就是保持不旱不澇,看住施肥。用的是老百姓常用的磷鉀肥。
這麽牛的植物,培育如此簡單,項陽也覺得哪裏不對。
其實,二人哪裏知道,這種植物,最喜歡磷鉀肥,
這也是它沒有被大麵積培育的主要原因,
因為,在古代,根本沒有發明磷鉀肥,種地用的都是農家肥,
這就導致,神農麥根本種不活,時間久了,它就被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
劉爺爺卻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家中正好隻有磷鉀肥,
施了肥,幼苗開始茁壯成長,每年都能開花接種。
這就應了那句話,有心栽花花不放,無心插柳柳成蔭。
世間萬物,看的就是一個緣字,有緣哪怕曆經滄海桑田,
跨越無數個朝代,也要與你相遇。無緣即使麵對麵,甚至天天踩在腳下,
你也不會低頭看它一眼。這就是讓人摸不透的宇宙規律。
第二天,項陽早早就來了吳村長家,除了吃早餐,更重要的是,
他要和村長商議兩件事。第一件就是修路,沒錯,修的就是通往紅旗鄉的路。
專家都說了,要想富先修路。雖然就是一句順口溜,
但仔細琢磨還有一定道理。項陽一頓遊說,什麽振興石頭村經濟,首先要修路。
石頭村脫貧致富,離不開修路。等等,說的口幹舌燥,
吳村長卻是麵色無比凝重,他歎了一口氣,
緩緩說道:“項陽,你說的這些道理,我們也不是一點不懂!
村裏早在幾年前,就向上邊遞交了修路申請。
隻是一直沒有通過。那本修路計劃書,如今還在省交通廳放著,估計早就成了廢紙。”
審批沒通過,不可能啊!現在國家很重視村村通工程,沒有道理不批。
是不是你們的計劃書出了問題。項陽疑惑問道。
吳村長又歎息一聲:“省交通廳的專家來過,對這條路進行了測繪和評估。
最後指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就是需要投入資金過大,最低預算也得一千五百萬。
第二就是,石頭村沒有曆史,沒有文化。不值得投資。
當時我還不能理解,村裏有小學,現在的孩子都能識文斷字,怎麽就沒文化了。
結果被人家一頓嘲笑。說我是土包子,人家說,
文化不是識文斷字,那是曆史底蘊,更進一步說,就是無法發展旅遊業,
因此,沒必要浪費這麽大的投資。”
需要一千五百萬,項陽也陷入了沉思。確實不是一個小數字。
即便是自己最輝煌的時候,也拿不出這麽多錢。很快,項陽就又想到了一個辦法,
便笑道:“吳叔,既然上邊不給咱們修,那咱們就自己修,修柏油路咱們不會,
把道路拓寬填補坑坑窪窪,咱們努努力,還是可以的。”
這個辦法,村委會也研究過,還做過簡單的預算,
需要三千個工,每個工200元,總共需要六十萬,
對於石頭村來說,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不怕你笑話,
村裏現在的存款還不到一萬,隻能勉強活著,哪有閑錢修路。
吳村長接過項陽遞過來的華子,滿臉惆悵。
聽到這番話,項陽嘴角勾起了弧度,他的第二件事,可以登場亮相了。
項陽微微一笑:“吳叔,六十萬確實很多,但是,你有沒有仔細考慮過,
我們還可以壓縮開銷。我的想法是,首先,我們要大力宣傳修路的好處,
跟老百姓說清楚,修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民生工程,
這是石頭村脫貧致富的必經之路,和我們每個村民息息相關,
牽扯到每個村民的切身利益。這不單單是村委會的事,更是每個老百姓的事。”
未等項陽說完,吳村長直擺手:“跟他們說這些沒用,
石頭村的刁民,在全鄉最出名。讓他們白幹活,不給工錢,
那你還不如殺了他們,比登天還難。這條道行不通。”
項陽淡淡一笑:“吳叔,你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
我們費心費力宣傳,並不是讓他們白幹,工錢可以給他們,
但不是一個工200元,減半,每個工給100元,
要知道,修路畢竟是造福大家的好事,我相信,村民們會同意的。”
嗯!你說的有道理,一個工給100元,他們會同意。
但是,那也不是一筆小錢,三十萬啊!你讓我去偷還是去搶。吳村長依然愁容滿麵。
項陽詭異一笑,該說正題了:“吳叔,我這幾天觀察了村裏的石頭山,
雖然植被不多,但還有一定的開發價值,
把它對外承包出去,三十年使用權,承包費五十萬。
這樣,修路的工錢就解決了。村裏還能結餘二十萬。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您看!我的想法可行不?”
聽到這番話,吳村長直搖頭:“五十萬,項陽你開啥玩笑,
那個冤大頭願意把五十萬,丟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褲衩子還不得賠沒了。村裏對外發包過,別說五十萬,十萬元都沒人要。”
項陽淡淡一笑:“我有個同學,他就是一個冤大頭,
如今,正在到處找投資項目,我負責把他忽悠過來。
賠不賠錢是他的事,跟咱們沒關係,但是,有一點,村裏必須保證,
那就是承包合同,必須經過鄉政府同意,必須加蓋鄉政府公章。
如果村裏能做到,我這兩天就讓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