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於時間已經實在是有些晚了,再加上這裏是醫院,不能打擾了病人休息。
於是在江臨到了以後,他就和裴硯兩人就去了這層的大廳,找了個地方沒人的說話。
將近午夜時分,原本就空蕩蕩的大廳更顯冷清寂寥,僅有寥寥數盞黯淡昏黃的燈光點綴其間。
窗外的街頭燈火通明,一輛輛汽車猶如流星般疾馳而過,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之間,仿佛在描繪著這座都市錯綜複雜的脈絡。
這些車輛宛如條條血脈一般,生動地彰顯出這個城市的繁榮與活力“”
“來之前我接了一通電話,是局裏那邊打過來的。”
江臨一邊說著話,一邊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兩步,直到他的後背緊緊地貼靠著牆壁時,才停下動作。
聽到江臨這麽說後,裴硯既沒有開口迴應對方,也沒有做出其他多餘的舉動。
他默不作聲地朝著大廳裏擺放著的一張公共椅子走去,並隨意地坐了下來。
同時,他還抬起右手做了個手勢,似乎是在催促江臨繼續往下說。
“局裏一開始並沒有在那份名單裏麵看到陳正凡這個人的名字。”
“後來我們又特意去找了當時的班主任了解情況,這才得知原來陳正凡早就在高考前的幾個月選擇退學了,所以名單上自然也就不會有他的存在。”江臨語氣低沉地向裴硯講述道。
對於江臨所說的這些事情發展經過,裴硯表現得好像早就有所預料一般。
隻見他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已經清楚明白了緣由。
緊接著,他又開口問道:“那後麵你們按照線索帶隊去找人的時候,結果怎麽樣?應該是沒找到吧。”
江臨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但還是如實地承認道:“嗯,確實如此。當時是由林斫帶隊去找人的,等他們趕到那裏的時候,早就已經是人去樓空、不見蹤跡了。”
“這不奇怪,如果不是心裏有鬼,怎麽可能會在你們追查上門的時候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呢。”裴硯輕聲嘀咕道,仿佛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感到意外。
“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接下來我們唯一能寄托希望的也就隻有賀楠楠了。”江臨一邊揉著太陽穴一邊無奈地歎息道。
沉默片刻之後,他再次開口:“隻是不知道賀楠楠到底什麽時候才能迴過神來……”言語之中透露出一絲焦慮和擔憂。
一旁的裴硯聽聞此言,若有所思地低下頭沉思片刻。
然後抬起頭直勾勾地盯著江臨問道:“那火車、高鐵還有飛機等出城記錄你們有沒有去核查過呢?”
江臨連忙點頭應道:“嗯,已經讓人查過了,但並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找不到人之後,我就讓他們去查這些交通工具的出城記錄了,目前可以確定人還在沂江市內。”
話音剛落,裴硯又一次垂下頭去,開始在腦海裏思索下一步的偵查方向。
就在這時,江臨仿佛突然記起了某件重要事情一般。
他張了張口,緩緩地說道:“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告訴你一下。”
聽到江臨的話語,裴硯從自己紛繁複雜的思緒之中迴過神來。
他抬起頭,目光凝視著江臨,微微頷首,表示讓江臨繼續說下去。
“當喬月他們去尋找當年的班主任時,碰巧遇到了當時與賀楠楠同班的一名學生。”
江臨一口氣把話說完後,好像站立得有些疲憊不堪了似的,於是便在裴硯對麵尋找到一個空座,一屁股坐了下去。
“根據那位同學所說,陳正凡在高中階段常常淪為校園霸淩的受害者,可以說是長期處於被欺淩的環境當中。”
江臨的語氣十分平靜,但其中蘊含的信息量卻讓人震驚不已。
話音剛落,連江臨自己都忍不住輕笑出聲,似乎對於這樣的事實感到無比荒謬和可笑。
而裴硯則更為驚訝,他挑起眉毛,陷入了沉默,默默思考著如何消化這個出人意料的消息。
“也真是真夠有諷刺的意味了啊......”裴硯最終還是情不自禁地低聲呢喃道。
似乎是認為已經給足了裴硯用來消化這些信息的時間。
江臨終於再次開了口:“你肯定想象不到,這個霸淩者究竟會是誰。”
裴硯聽到這句話後,心中不禁覺得有些可笑。
江臨把話說得如此明顯,答案簡直唿之欲出,除了那兩個被陳正凡親手送上路的,兩個已經死去的人之外,還會能有誰呢?
“你話都這麽說了,除了蔣錦祥和高程他們兩個人以外,難道還能是其他人不成?”
裴硯嘴角微揚,露出一抹略帶苦澀的笑容,心情頗為複雜地說道。
江臨聽了裴硯的話,臉上也浮現出一絲苦笑,輕聲呢喃道:“是啊……”
隨後便是一陣冗長而令人感到無比諷刺的沉默,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之中。
最終,一切都指向了一場殘酷的仇殺。
蔣錦祥與高程之間的短信交流裏,充滿了輕蔑和不屑的情緒。
而這種情緒,這種自信,都是來源於當年的陳正凡,麵對欺淩選擇的沉默不語和毫不反抗。
而如今,蔣錦祥和高程臉上那兩道如出一轍的深深刀痕,則無聲地訴說著陳正凡內心深處對他們兩人的刻骨仇恨。
因此,可以說這場事件從最初便注定將演變成一場複仇之戰。
它不僅僅是兇手向過去那個年少無知的自己做出的一種交代。
更是對曾經遭受過屈辱的青春歲月的一種宣泄。
也許對於那些施暴者來說,這段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忘;
但對於受害者而言,那份傷痛卻可能縈繞心頭,成為終其一生,難以磨滅的陰影。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時候,一些可能在不經意間做出的一件小事,卻會給別人帶來深遠且難以磨滅的影響。
這種影響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刻在他們心頭,成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而那些遭受過校園霸淩的人,他們的人生從此被陰霾籠罩。
這種霸淩不僅體現在肉體上的痛苦折磨,更可怕的是心靈深處無法愈合的創傷。
同樣處於熱血沸騰、青春年少的十幾歲年華,一些人卻選擇成為殘忍的施暴者。
而另一些人則默默承受著來自周圍人的惡意與攻擊。
在這個本應充滿陽光和快樂的年紀裏,有些孩子卻過早地領略到了人性的醜惡。
他們的世界變得灰暗無光,心中充斥著恐懼、無助和絕望。
於是在江臨到了以後,他就和裴硯兩人就去了這層的大廳,找了個地方沒人的說話。
將近午夜時分,原本就空蕩蕩的大廳更顯冷清寂寥,僅有寥寥數盞黯淡昏黃的燈光點綴其間。
窗外的街頭燈火通明,一輛輛汽車猶如流星般疾馳而過,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之間,仿佛在描繪著這座都市錯綜複雜的脈絡。
這些車輛宛如條條血脈一般,生動地彰顯出這個城市的繁榮與活力“”
“來之前我接了一通電話,是局裏那邊打過來的。”
江臨一邊說著話,一邊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兩步,直到他的後背緊緊地貼靠著牆壁時,才停下動作。
聽到江臨這麽說後,裴硯既沒有開口迴應對方,也沒有做出其他多餘的舉動。
他默不作聲地朝著大廳裏擺放著的一張公共椅子走去,並隨意地坐了下來。
同時,他還抬起右手做了個手勢,似乎是在催促江臨繼續往下說。
“局裏一開始並沒有在那份名單裏麵看到陳正凡這個人的名字。”
“後來我們又特意去找了當時的班主任了解情況,這才得知原來陳正凡早就在高考前的幾個月選擇退學了,所以名單上自然也就不會有他的存在。”江臨語氣低沉地向裴硯講述道。
對於江臨所說的這些事情發展經過,裴硯表現得好像早就有所預料一般。
隻見他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已經清楚明白了緣由。
緊接著,他又開口問道:“那後麵你們按照線索帶隊去找人的時候,結果怎麽樣?應該是沒找到吧。”
江臨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但還是如實地承認道:“嗯,確實如此。當時是由林斫帶隊去找人的,等他們趕到那裏的時候,早就已經是人去樓空、不見蹤跡了。”
“這不奇怪,如果不是心裏有鬼,怎麽可能會在你們追查上門的時候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呢。”裴硯輕聲嘀咕道,仿佛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感到意外。
“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接下來我們唯一能寄托希望的也就隻有賀楠楠了。”江臨一邊揉著太陽穴一邊無奈地歎息道。
沉默片刻之後,他再次開口:“隻是不知道賀楠楠到底什麽時候才能迴過神來……”言語之中透露出一絲焦慮和擔憂。
一旁的裴硯聽聞此言,若有所思地低下頭沉思片刻。
然後抬起頭直勾勾地盯著江臨問道:“那火車、高鐵還有飛機等出城記錄你們有沒有去核查過呢?”
江臨連忙點頭應道:“嗯,已經讓人查過了,但並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找不到人之後,我就讓他們去查這些交通工具的出城記錄了,目前可以確定人還在沂江市內。”
話音剛落,裴硯又一次垂下頭去,開始在腦海裏思索下一步的偵查方向。
就在這時,江臨仿佛突然記起了某件重要事情一般。
他張了張口,緩緩地說道:“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告訴你一下。”
聽到江臨的話語,裴硯從自己紛繁複雜的思緒之中迴過神來。
他抬起頭,目光凝視著江臨,微微頷首,表示讓江臨繼續說下去。
“當喬月他們去尋找當年的班主任時,碰巧遇到了當時與賀楠楠同班的一名學生。”
江臨一口氣把話說完後,好像站立得有些疲憊不堪了似的,於是便在裴硯對麵尋找到一個空座,一屁股坐了下去。
“根據那位同學所說,陳正凡在高中階段常常淪為校園霸淩的受害者,可以說是長期處於被欺淩的環境當中。”
江臨的語氣十分平靜,但其中蘊含的信息量卻讓人震驚不已。
話音剛落,連江臨自己都忍不住輕笑出聲,似乎對於這樣的事實感到無比荒謬和可笑。
而裴硯則更為驚訝,他挑起眉毛,陷入了沉默,默默思考著如何消化這個出人意料的消息。
“也真是真夠有諷刺的意味了啊......”裴硯最終還是情不自禁地低聲呢喃道。
似乎是認為已經給足了裴硯用來消化這些信息的時間。
江臨終於再次開了口:“你肯定想象不到,這個霸淩者究竟會是誰。”
裴硯聽到這句話後,心中不禁覺得有些可笑。
江臨把話說得如此明顯,答案簡直唿之欲出,除了那兩個被陳正凡親手送上路的,兩個已經死去的人之外,還會能有誰呢?
“你話都這麽說了,除了蔣錦祥和高程他們兩個人以外,難道還能是其他人不成?”
裴硯嘴角微揚,露出一抹略帶苦澀的笑容,心情頗為複雜地說道。
江臨聽了裴硯的話,臉上也浮現出一絲苦笑,輕聲呢喃道:“是啊……”
隨後便是一陣冗長而令人感到無比諷刺的沉默,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之中。
最終,一切都指向了一場殘酷的仇殺。
蔣錦祥與高程之間的短信交流裏,充滿了輕蔑和不屑的情緒。
而這種情緒,這種自信,都是來源於當年的陳正凡,麵對欺淩選擇的沉默不語和毫不反抗。
而如今,蔣錦祥和高程臉上那兩道如出一轍的深深刀痕,則無聲地訴說著陳正凡內心深處對他們兩人的刻骨仇恨。
因此,可以說這場事件從最初便注定將演變成一場複仇之戰。
它不僅僅是兇手向過去那個年少無知的自己做出的一種交代。
更是對曾經遭受過屈辱的青春歲月的一種宣泄。
也許對於那些施暴者來說,這段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忘;
但對於受害者而言,那份傷痛卻可能縈繞心頭,成為終其一生,難以磨滅的陰影。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時候,一些可能在不經意間做出的一件小事,卻會給別人帶來深遠且難以磨滅的影響。
這種影響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刻在他們心頭,成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而那些遭受過校園霸淩的人,他們的人生從此被陰霾籠罩。
這種霸淩不僅體現在肉體上的痛苦折磨,更可怕的是心靈深處無法愈合的創傷。
同樣處於熱血沸騰、青春年少的十幾歲年華,一些人卻選擇成為殘忍的施暴者。
而另一些人則默默承受著來自周圍人的惡意與攻擊。
在這個本應充滿陽光和快樂的年紀裏,有些孩子卻過早地領略到了人性的醜惡。
他們的世界變得灰暗無光,心中充斥著恐懼、無助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