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安陵容得封號
並蒂黑蓮花殺瘋甄嬛傳 作者:一條酥小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在聽到蔣淑這句略帶酸意的話語,嘴角揚起一抹笑意,伸手輕輕地將蔣淑拉至自己身旁坐下,語氣溫柔地調侃道“哈哈,淑兒莫不是吃醋啦?”
蔣淑羞澀地低下頭,用如蚊蠅般細小的聲音說道“有那麽一點點兒,……不過,淑兒方才所說之話,確實皆發自肺腑。”
皇上眼中滿含笑意,饒有興致地追問道“哦?淑兒為何如此說啊?”
這時,蔣淑柔聲對皇上說道“就單拿與臣妾一同居住的安妹妹來講吧,前些日子,安妹妹提及即將步入秋季,天氣也會逐漸轉涼,於是便親手為皇上縫製了一身寢衣,臣妾見此,當真是自慚形穢,望塵莫及了,更何況是一直陪伴在皇上身旁的華妃娘娘以及眾位姐妹們呢。”
皇上聽聞此言後,不禁露出讚賞之色,開口誇讚道“陵容向來心思細膩,方能留意到這些細微末節之事,這也正是朕安排她與懷有身孕的你,同住的緣由所在,如此一來,朕忙碌之時,有陵容陪在你左右,朕也能安心不少。”
蔣淑聞得皇上所言,臉上瞬間浮現出一抹感動的神色,眼眸中濕潤嬌聲說道“皇上為淑兒費心了,但安妹妹近來也因淑兒勞心了,因有皇上的關懷,外加安妹妹陪伴,淑兒才能平安生產,皇上幫淑兒想想送安妹妹什麽作為謝禮呢?”
皇上看著蔣淑認真思考的神情,打趣道“淑兒怎麽隻給安貴人準備謝禮,朕有沒有啊?”
蔣淑聽後真是無語了,心道:不是老登?本娘娘生的誰的孩子,你還要謝禮???但蔣淑為了一會兒有求於他,於是蔣淑輕啟朱唇,用嗲聲嗲氣,柔情似水的語調撒嬌地說道“皇上的謝禮,淑兒慢慢還可好啊?”這樣說完後,蔣淑尷尬的臉都漲紅了。
皇上瞧見蔣淑那羞怯的模樣,雙頰緋紅如霞,不禁出了聲,緩聲道“好,朕便依了淑兒所言。”
隻見蔣淑輕抬眼眸,美目流轉間似有靈光閃過,她嬌俏地掩嘴輕笑一聲,而後笑意盈盈地望向皇上,柔聲細語地道“皇上,臣妾忽生一念,您不如替臣妾給安妹妹一個賞賜如何?安妹妹最是在意皇上,皇上給的賞賜,定然要比臣妾所予更會合安妹妹的心意呢。”
皇上聞言也高興,笑著道“就你聰明,說來說去,主意就打到了朕的身上。”
蔣淑不好意思的笑道“淑兒實在是想不到能送安妹妹什麽了,皇上就幫幫淑兒吧。”
皇上此時讓蔣淑哄的心花怒放的,於是道“那淑兒說朕該給安貴人什麽賞賜呢?”
蔣淑欣喜道“那皇上答應了?”
見皇上點頭同意,蔣淑微微垂首,若有所思片刻後,朱唇輕啟緩緩說道“皇上剛才提及安貴人…,皇上不如賜安妹妹一個封號可好?如此一來,既能彰顯皇恩,又能讓安妹妹深感聖眷優渥。”
皇上聽聞此言後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地說道“既已是貴人了,也該有個封號了,此刻正好有空,不如咱們二人一同來為安貴人取個合適的封號。”
皇上如此說是蔣淑沒有想到的,因為自己要設法向皇上謀個封號,便不能再進言給陵容取封號,以防引起皇上疑心,早知道會這樣,她就應該提前多花些心思,仔細琢磨一番。
蔣淑聽到皇上所言之後,趕忙迴應道“還是由皇上來為安妹妹取封號吧,由臣妾取不合規矩。”
然而,皇上卻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說道“這有何妨?是朕親口允許的,況且你們二人平素姐妹相處和睦,想必安貴人也不會介意的,你隻管先將心中所想到的寫到紙上,讓朕過目瞧瞧,如果不合適的話,朕再來重新考量便是。”
聽聞此言,蔣淑也就不再客氣地推辭了,隨即輕聲吩咐身邊的宮女去將筆墨紙硯取過來。
此時的蔣淑,內心正在不停地思索著:雖說那陵容在原本的劇情當中,由於曆經種種,以至於做出了極端之事,方才落得那般淒慘悲涼的下場。
然而,現如今既然能夠重新來過,對於眼前的陵容,蔣淑滿心隻希望她可以幸福美滿,快樂無憂地度過這一生,也希望陵容日日能看到好的陽光,就在這時,蔣淑的腦海之中突然浮現出了一個“曄”字,這個字所蘊含的意義為美好而又充滿光明。
想到此處,蔣淑趕忙提起手中的毛筆,蘸滿墨汁之後,在紙上寫了一個“曄”字後,並將其呈遞給皇上,柔聲問道“皇上,瞧這個曄字如何?”說罷,蔣淑那顆心不禁有些忐忑起來,唯恐皇上對此並不滿意。
似乎是為了讓皇上盡快點頭應允,蔣淑緊接著又吟誦出了一句,她料想皇上聽後想來會讚同的詩句道“皇上臣妾此字取自,曄若觀五色,歡然臻四美。”
話音剛落,隻見皇上微微頷首,麵帶微笑地說道“安貴人不僅擅長歌唱,而且刺繡功夫了得,為人更是心思縝密,細膩入微,雖然安貴人隻有“三美”取此封號也願她早日匯齊“四美”,故而用這句詩用來形容她也算是貼切,這“曄”字甚好,淑兒當真為才女。”
蔣淑高興著說道“皇上謬讚,但淑兒與皇上相比起來,可真是小巫見大巫,皇上可是對千詩萬句都能通曉其含義和出處之人,就連那些生僻晦澀的字,也難不倒皇上,故而就算淑兒略通文墨,在您麵前也得恭恭敬敬地稱一聲“老師”才是呢!” 說罷,眼中滿含敬仰之情。
為此皇上很是受用,笑著打趣道“好一個巧舌如簧的妮子。”
蔣淑道“才沒有,臣妾方才所說,句句皆為肺腑之言。”
……
經此,皇上和蔣淑二人都是高興的,皇上陪蔣淑用過午膳過後,二人一起陪著弘熠與清菡玩了一會兒後,皇上才迴了勤政殿。
當晚皇上就傳召了安陵容,第二日一早,便傳來旨意,奉天承運,皇帝昭曰:貴人安氏,柔克有光,溫厚無苛,故賜封號為“曄”。
蔣淑羞澀地低下頭,用如蚊蠅般細小的聲音說道“有那麽一點點兒,……不過,淑兒方才所說之話,確實皆發自肺腑。”
皇上眼中滿含笑意,饒有興致地追問道“哦?淑兒為何如此說啊?”
這時,蔣淑柔聲對皇上說道“就單拿與臣妾一同居住的安妹妹來講吧,前些日子,安妹妹提及即將步入秋季,天氣也會逐漸轉涼,於是便親手為皇上縫製了一身寢衣,臣妾見此,當真是自慚形穢,望塵莫及了,更何況是一直陪伴在皇上身旁的華妃娘娘以及眾位姐妹們呢。”
皇上聽聞此言後,不禁露出讚賞之色,開口誇讚道“陵容向來心思細膩,方能留意到這些細微末節之事,這也正是朕安排她與懷有身孕的你,同住的緣由所在,如此一來,朕忙碌之時,有陵容陪在你左右,朕也能安心不少。”
蔣淑聞得皇上所言,臉上瞬間浮現出一抹感動的神色,眼眸中濕潤嬌聲說道“皇上為淑兒費心了,但安妹妹近來也因淑兒勞心了,因有皇上的關懷,外加安妹妹陪伴,淑兒才能平安生產,皇上幫淑兒想想送安妹妹什麽作為謝禮呢?”
皇上看著蔣淑認真思考的神情,打趣道“淑兒怎麽隻給安貴人準備謝禮,朕有沒有啊?”
蔣淑聽後真是無語了,心道:不是老登?本娘娘生的誰的孩子,你還要謝禮???但蔣淑為了一會兒有求於他,於是蔣淑輕啟朱唇,用嗲聲嗲氣,柔情似水的語調撒嬌地說道“皇上的謝禮,淑兒慢慢還可好啊?”這樣說完後,蔣淑尷尬的臉都漲紅了。
皇上瞧見蔣淑那羞怯的模樣,雙頰緋紅如霞,不禁出了聲,緩聲道“好,朕便依了淑兒所言。”
隻見蔣淑輕抬眼眸,美目流轉間似有靈光閃過,她嬌俏地掩嘴輕笑一聲,而後笑意盈盈地望向皇上,柔聲細語地道“皇上,臣妾忽生一念,您不如替臣妾給安妹妹一個賞賜如何?安妹妹最是在意皇上,皇上給的賞賜,定然要比臣妾所予更會合安妹妹的心意呢。”
皇上聞言也高興,笑著道“就你聰明,說來說去,主意就打到了朕的身上。”
蔣淑不好意思的笑道“淑兒實在是想不到能送安妹妹什麽了,皇上就幫幫淑兒吧。”
皇上此時讓蔣淑哄的心花怒放的,於是道“那淑兒說朕該給安貴人什麽賞賜呢?”
蔣淑欣喜道“那皇上答應了?”
見皇上點頭同意,蔣淑微微垂首,若有所思片刻後,朱唇輕啟緩緩說道“皇上剛才提及安貴人…,皇上不如賜安妹妹一個封號可好?如此一來,既能彰顯皇恩,又能讓安妹妹深感聖眷優渥。”
皇上聽聞此言後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地說道“既已是貴人了,也該有個封號了,此刻正好有空,不如咱們二人一同來為安貴人取個合適的封號。”
皇上如此說是蔣淑沒有想到的,因為自己要設法向皇上謀個封號,便不能再進言給陵容取封號,以防引起皇上疑心,早知道會這樣,她就應該提前多花些心思,仔細琢磨一番。
蔣淑聽到皇上所言之後,趕忙迴應道“還是由皇上來為安妹妹取封號吧,由臣妾取不合規矩。”
然而,皇上卻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說道“這有何妨?是朕親口允許的,況且你們二人平素姐妹相處和睦,想必安貴人也不會介意的,你隻管先將心中所想到的寫到紙上,讓朕過目瞧瞧,如果不合適的話,朕再來重新考量便是。”
聽聞此言,蔣淑也就不再客氣地推辭了,隨即輕聲吩咐身邊的宮女去將筆墨紙硯取過來。
此時的蔣淑,內心正在不停地思索著:雖說那陵容在原本的劇情當中,由於曆經種種,以至於做出了極端之事,方才落得那般淒慘悲涼的下場。
然而,現如今既然能夠重新來過,對於眼前的陵容,蔣淑滿心隻希望她可以幸福美滿,快樂無憂地度過這一生,也希望陵容日日能看到好的陽光,就在這時,蔣淑的腦海之中突然浮現出了一個“曄”字,這個字所蘊含的意義為美好而又充滿光明。
想到此處,蔣淑趕忙提起手中的毛筆,蘸滿墨汁之後,在紙上寫了一個“曄”字後,並將其呈遞給皇上,柔聲問道“皇上,瞧這個曄字如何?”說罷,蔣淑那顆心不禁有些忐忑起來,唯恐皇上對此並不滿意。
似乎是為了讓皇上盡快點頭應允,蔣淑緊接著又吟誦出了一句,她料想皇上聽後想來會讚同的詩句道“皇上臣妾此字取自,曄若觀五色,歡然臻四美。”
話音剛落,隻見皇上微微頷首,麵帶微笑地說道“安貴人不僅擅長歌唱,而且刺繡功夫了得,為人更是心思縝密,細膩入微,雖然安貴人隻有“三美”取此封號也願她早日匯齊“四美”,故而用這句詩用來形容她也算是貼切,這“曄”字甚好,淑兒當真為才女。”
蔣淑高興著說道“皇上謬讚,但淑兒與皇上相比起來,可真是小巫見大巫,皇上可是對千詩萬句都能通曉其含義和出處之人,就連那些生僻晦澀的字,也難不倒皇上,故而就算淑兒略通文墨,在您麵前也得恭恭敬敬地稱一聲“老師”才是呢!” 說罷,眼中滿含敬仰之情。
為此皇上很是受用,笑著打趣道“好一個巧舌如簧的妮子。”
蔣淑道“才沒有,臣妾方才所說,句句皆為肺腑之言。”
……
經此,皇上和蔣淑二人都是高興的,皇上陪蔣淑用過午膳過後,二人一起陪著弘熠與清菡玩了一會兒後,皇上才迴了勤政殿。
當晚皇上就傳召了安陵容,第二日一早,便傳來旨意,奉天承運,皇帝昭曰:貴人安氏,柔克有光,溫厚無苛,故賜封號為“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