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軒在朝堂之上公然發難蕭逸塵,本以為憑借著對互市稅收分配一事的質疑,能夠讓蕭逸塵陷入困境,從而動搖他在朝堂和民間的威望。然而,蕭逸塵的沉穩應對以及他對局勢的清晰剖析,使得蕭逸軒的這一計劃徹底落空。朝堂上的大臣們在蕭逸塵有理有據的解釋下,大多對他的決策表示理解和認可,這讓蕭逸軒心中的嫉妒與憤恨如野草般瘋狂生長,愈發難以遏製。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蕭逸軒在自己的府邸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眼神中閃爍著陰毒的光芒。他深知,若想徹底扳倒蕭逸塵,就必須采用更為陰險狡詐的手段。沉思良久,他心生一條極為陰毒的離間之計,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冷笑,仿佛已經看到蕭逸塵在這場陰謀中身敗名裂的慘狀。
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手下,開始秘密謀劃實施這一計劃。蕭逸軒先是暗中派出大量人手,在京城的各個角落尋覓那些可以被他利用的對象。他將目光投向了京城中三教九流之人,這些人身份低微,平日裏為了些許錢財便可以不擇手段,正是他實施陰謀的絕佳棋子。
他花重金收買了眾多街頭潑皮。這些潑皮平日裏無所事事,在街頭巷尾遊蕩,惹是生非,他們最擅長的便是傳播流言蜚語,而且由於他們身份低微,不易引人懷疑。蕭逸軒的手下找到他們時,他們正聚集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裏賭博喝酒,一個個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當聽到有重金可拿時,他們的眼睛瞬間放光,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茶館小廝也是蕭逸軒計劃中的重要一環。茶館乃是京城中消息傳播最為迅速的地方之一,各種消息在這裏匯聚、發酵,然後傳向四麵八方。那些茶館小廝們,整日穿梭於茶客之間,耳聽八方,嘴快如刀。蕭逸軒的心腹用豐厚的報酬誘惑他們,讓他們在為客人沏茶遞水的間隙,巧妙地將謠言散播出去。
甚至連一些落魄文人也被蕭逸軒納入麾下。這些落魄文人雖身處困境,但他們畢竟讀過些書,懂得舞文弄墨,能夠編造出一些看似有理有據的謠言。他們或在街頭吟詩,或在酒館作文,將蕭逸塵與敵國公主的謠言融入其中,以一種更為隱晦卻也更具蠱惑力的方式傳播開來。
在蕭逸軒的精心策劃下,這些被收買的人開始在京城各處散布謠言。一時間,流言蜚語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傳遍大街小巷。
有的謠言說蕭逸塵與敵國公主耶律瑤走得太近,時常密會,兩人在密室之中不知商議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怕是早已暗中勾結,有通敵叛國之嫌。他們繪聲繪色地描述著蕭逸塵如何趁著夜色悄悄潛入耶律瑤的館舍,兩人如何在燭光下竊竊私語,表情曖昧,仿佛這些場景都是他們親眼所見一般。
還有的謠言說蕭逸塵早已厭倦了林婉清。他們說林婉清太過溫婉無趣,整日隻知道在後宮之中相夫教子,毫無情趣可言。而蕭逸塵如今心心念念想要娶敵國公主為妻,因為這樣一來,他便可以鞏固自己在兩國之間的勢力,為日後登上皇位增添重重的砝碼。他們甚至編造出一些蕭逸塵對林婉清冷言冷語,而對耶律瑤關懷備至的故事,說得有鼻子有眼。
百姓們本就對皇室秘辛充滿了好奇,平日裏就熱衷於談論這些話題。如今被這般大肆宣揚,自是議論得熱火朝天,指指點點。街頭巷尾,人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頭接耳,對這些謠言評頭論足。
“你們聽說了嗎?太子殿下竟然和敵國公主有私情,這可如何是好?”一位老者憂心忡忡地說道,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哼!我看這太子也不是什麽好東西,為了自己的私欲,竟然想要背叛大周,娶敵國公主。”一個年輕後生義憤填膺地揮舞著拳頭,仿佛要與蕭逸塵當麵對質一般。
“可憐了太子妃,那般溫婉賢淑的女子,竟然遭到如此對待。”一位婦人同情地搖了搖頭,眼中閃爍著淚花。
蕭逸塵在太子府中聽聞這些惡意謠言,氣得臉色鐵青,仿佛被一層濃重的烏雲所籠罩。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握拳,由於用力過度,指關節泛白,身體也微微顫抖著。他怒目圓睜,眼神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仿佛要將那些造謠之人吞噬。他大步走到窗前,猛地推開窗戶,望著窗外那些議論紛紛的人群,怒聲斥道:“簡直荒謬至極!何人如此歹毒,惡意中傷!本殿下一心為國,從未有過絲毫背叛大周之舉,這些謠言究竟是何人所造,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他的聲音如雷鳴般響亮,在整個太子府中迴蕩,讓府中的下人們都不禁膽戰心驚。
林婉清在後宮那看似靜謐祥和的居所之中,卻也沒能逃脫那些惡意謠言的侵襲。宮女們在私下的竊竊私語,太監們偶爾投來的異樣目光,以及那些前來請安的妃嬪們看似不經意間提起的傳聞,都如同冰冷的針,一下又一下地紮進她的心裏。
她心底深處,對蕭逸塵的為人有著堅定不移的信任,從與他相知相愛,到攜手走過的這些歲月裏,她清楚地知曉蕭逸塵的品性,明白他滿心裝著的都是大周的江山社稷,是百姓的安居樂業,他絕不會做出那些被謠言所描述的不堪之事。然而,即便有著這樣的信任作為心底的支撐,可那如潮水般湧來的惡意謠言,還是如同洶湧的海浪,不斷衝擊著她的心房,讓她的心中漸漸被難過與委屈填滿。
白日裏,她強打起精神,依舊如往常一般處理著後宮的諸多事務,對下人們吩咐事宜時,聲音也竭力維持著平穩。可每當忙完一切,迴到自己那略顯清冷的屋子,她常常會獨自一人坐在窗前。那雕花的窗框,將窗外的景色框成了一幅畫,有嬌豔的花朵在微風中輕顫,有翠綠的枝葉隨風搖曳,還有那偶爾飛過的鳥兒,發出清脆的啼鳴。這本該是能讓人心情愉悅的景致,可在她眼中,卻仿佛都染上了一層淡淡的哀傷。
她就那樣靜靜地望著窗外,眼神空洞而又滿是憂傷,思緒早已飄遠。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謠言裏的話語,想象著蕭逸塵與敵國公主在一起的場景,盡管她一遍遍告訴自己那都是假的,可心裏還是像被一塊大石頭壓著,沉甸甸的,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間,眼眶便時常泛紅,那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眸裏,淚水開始在眼眶中打轉,仿佛一顆顆晶瑩的珠子,隨時都會滾落下來。
她的嘴唇微微顫抖著,雙手不自覺地絞緊了手中的帕子,指節都因為用力而泛白。她是多麽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啊,把心裏所有的委屈、難過都隨著眼淚宣泄出去。可是,她不能,她深知自己此刻的身份,身為太子妃,她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在這流言蜚語肆虐的時刻,她若是表現出軟弱,那隻會讓那些謠言更加肆虐,讓蕭逸塵陷入更為艱難的境地。所以,她隻能咬著嘴唇,仰起頭,拚命地把眼淚逼迴去,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依舊堅強,可那微紅的眼眶和眼底藏不住的哀傷,卻還是泄露了她心底的痛苦。
兩人在這漫天謠言的重重圍困之下,皆深刻地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已然超乎想象。若隻是任由這些謠言如同瘟疫一般毫無節製地繼續傳播擴散,其造成的惡果絕非僅僅局限於蕭逸塵個人聲譽的受損。一旦蕭逸塵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被惡意抹黑,那他在朝堂之上所凝聚的威望將會土崩瓦解,政令推行將會遭遇重重阻礙,而大周的穩定根基也會因此而產生動搖。
何況,此事還牽扯到敵國公主耶律瑤,關乎兩國之間那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邦交關係。稍有不慎,便極有可能引發兩國之間的誤解與猜疑,讓那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局麵再次陷入劍拔弩張的危機之中,戰火重燃,百姓又將深陷於水深火熱的戰亂之苦,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正因如此,蕭逸塵與林婉清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遲疑,毅然決然地投身於這場艱難的辟謠之戰。他們仿若兩隻在狂風暴雨中奮力振翅的孤鳥,雖力量有限,卻依舊頑強地向著那未知的希望飛去。
蕭逸塵整日奔波於京城的大街小巷,穿梭在各個階層之間。他親自走訪那些德高望重的朝中老臣,在莊重威嚴的廳堂之中,他神色凝重而又誠懇,詳細地向老臣們剖析著謠言背後的陰謀,言辭懇切地請求他們能夠在朝堂之上為自己發聲,以正視聽。每至一處,他皆身姿挺拔,目光堅定,雖麵帶疲憊,卻依舊不失太子的威嚴與風範。
他還深入民間,與那些市井百姓們麵對麵地交流。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他不顧眾人異樣的目光,耐心地傾聽著百姓們的疑惑與擔憂,而後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將自己與敵國公主交往的真實目的以及對大周的忠誠不二一一解釋清楚。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在人群中迴蕩,試圖驅散那籠罩在百姓心頭的謠言陰霾。
而林婉清在後宮之中,同樣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她以太子妃的身份,召集了後宮中那些與自己親近且可信的宮女和太監,精心部署,讓他們如細密的蛛網一般,在後宮的各個角落留意那些傳播謠言之人的一舉一動,並要求他們及時且準確地向自己匯報。她還巧妙地利用後宮中諸多妃嬪之間的關係,與那些皇室宗親的女眷們頻繁會麵。在裝飾華麗卻又透著幾分壓抑的宮殿內室之中,她雖強顏歡笑,努力維持著自己的端莊儀態,可那眼底的一絲憂傷卻還是難以完全掩飾。她與女眷們促膝長談,聲淚俱下地訴說著自己的委屈與無奈,言辭間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期望能夠贏得她們的同情與支持,讓她們在這場風波之中,能夠站在自己與蕭逸塵這一邊,為平息謠言貢獻一份力量。
然而,這一切的努力並非一帆風順。他們所到之處,總能感受到那如影隨形的異樣目光,或質疑,或嘲諷,或冷漠。那些目光猶如鋒利的刀刃,在他們的心上劃下一道道傷痕。但他們隻能默默忍受,在眾人麵前強裝鎮定,挺直脊梁,以最優雅得體的儀態麵對一切。每一次的外出辟謠,每一次的應對交流,都耗費著他們大量的精力與心血,讓他們身心俱疲,忙得焦頭爛額,仿佛置身於一個永無止境的旋渦之中,苦苦掙紮,難以脫身。
蕭逸塵每到一處,他都神色嚴肅,言辭懇切,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說道:“本殿下與敵國公主的交往,皆為兩國邦交之故,絕無任何私心雜念。本殿下對太子妃情深意重,更不會有背叛之舉。望諸位明察,莫要被這些謠言所誤導。”
而林婉清則在後宮之中積極應對。在與她們交談時,林婉清強顏歡笑,努力維持著自己的端莊形象,但偶爾眼神中還是會閃過一絲憂傷。
而耶律瑤卻被蒙在鼓裏,依舊滿心歡喜、熱情似火地圍著蕭逸塵打轉。她對這些謠言毫不知情,每日依舊精心籌備著各種活動,邀請蕭逸塵參加。在她看來,自己與蕭逸塵之間的感情正在逐漸升溫,她很快就能贏得蕭逸塵的心。
這日,耶律瑤又邀請蕭逸塵到她的館舍中欣賞她從敵國帶來的歌舞表演。蕭逸塵本想拒絕,但又怕引起耶律瑤的懷疑,從而影響兩國關係,無奈之下,隻好前往。
當蕭逸塵來到館舍時,耶律瑤早已在門口等候。她身著一襲華麗的異域長裙,裙擺上繡著精美的花紋,隨著她的走動閃爍著光芒。她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神中充滿了期待。看到蕭逸塵到來,她快步迎上前去,興奮地說道:“太子殿下,您終於來了。今日我為您準備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歌舞表演,您一定會喜歡的。”
蕭逸塵微微皺了皺眉頭,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公主盛情,本殿下卻之不恭。不過,本殿下今日前來,還有一事想與公主說明。”
耶律瑤似乎沒有察覺到蕭逸塵的異樣,她熱情地拉著蕭逸塵的手,說道:“殿下有何事,但說無妨。先進去欣賞歌舞吧,邊看邊說也不遲。”
蕭逸塵輕輕掙脫了耶律瑤的手,表情嚴肅地說道:“公主,近日京城中流傳著一些關於本殿下與公主的謠言,這些謠言對本殿下和公主的聲譽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本殿下希望公主能夠與我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耶律瑤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委屈的神色,說道:“殿下,我與您之間光明磊落,為何會有這樣的謠言?難道是有人故意陷害我們?”
耶律瑤聽到蕭逸塵那番讓她保持距離的話語後,先是微微一怔,仿佛不敢相信這話是從蕭逸塵口中說出的一般。隨後,她下意識地咬了咬那紅潤的嘴唇,貝齒輕陷進柔軟的唇瓣之中,留下淺淺的齒痕,似是在壓抑著內心翻湧的情緒。她的眼中快速閃過一絲倔強,那眼神猶如夜空中閃爍著的寒星,即便身處這有些尷尬且沉重的氛圍裏,也依舊透著不肯輕易屈服的光芒。
她微微仰起頭,目光直直地看向蕭逸塵,眼神中滿是真摯與堅定,開口說道:“殿下,我不怕這些謠言。”她的聲音清脆卻又帶著一絲決然,在這略顯安靜的館舍之中,顯得格外清晰,“我自小在宮廷之中長大,見過的爾虞我詐、聽過的流言蜚語數不勝數,那些惡意中傷的話語就如同那春日裏的柳絮,看似鋪天蓋地,可終究是無根之物,風一吹便散了。”
說到這兒,她往前邁了一小步,身上的異域長裙隨之輕輕擺動,裙擺上繡著的精美花紋仿佛也在附和著她的話語,閃爍著別樣的光彩。“我相信您的為人,殿下。”耶律瑤的目光變得更加柔和,卻又飽含深情,仿佛要將自己的這份信任完完全全地傳遞給蕭逸塵,“從初見您的那一刻起,我便知曉您絕非那等品行低劣、會做出苟且之事的人。您心懷天下,一心隻為大周的繁榮昌盛,那議和之舉,盡顯您的睿智與擔當,這樣的您,怎會被這些無端的謠言所定義呢?”
她頓了頓,微微吸了口氣,像是在給自己鼓足勇氣,接著又道:“而且,我也相信我們之間的感情。雖說這感情或許在旁人看來,起始得有些突然,發展得也有些微妙,可我心裏清楚,與您相處的每一刻,我都能感受到您的真誠與善良,哪怕隻是談論些詩詞歌賦、風土人情,於我而言,都是無比珍貴的時光。”
耶律瑤的眼神變得愈發熾熱,她像是忘記了此刻兩人之間那有些微妙的處境,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裙擺,繼續說道:“所以,我不會因為這些謠言而疏遠您的。若我因這等子虛烏有的傳言就與您拉開距離,那豈不是正遂了那些造謠之人的心意?我耶律瑤可不是那等輕易退縮、任人擺布的軟弱女子,我要與您一起,去麵對這些惡意,去找出那幕後黑手,還我們一個清白。”
她的胸脯微微起伏著,臉上因激動而泛起淡淡的紅暈,那模樣就好似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女戰士,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已然將蕭逸塵視為這場無形戰爭中要並肩作戰的盟友,哪怕蕭逸塵此刻的態度讓她心裏有些失落,可她的這份決心卻絲毫沒有動搖半分。
蕭逸塵心中暗暗叫苦,他深知耶律瑤的性格,一旦她認定了的事情,很難改變。但他也不能任由這種局麵繼續發展下去,隻能再次勸說耶律瑤。
就在兩人僵持不下、氣氛緊張得仿佛能凝結出冰霜的時候,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來。原來是蕭逸塵的侍衛神色慌張地趕來,他單膝跪地,抱拳行禮後趕忙稟報:“啟稟王爺,屬下們經過一番明察暗訪,終於找到了一些關於那謠言傳播源頭的重要線索!”
蕭逸塵聽聞此言,原本緊繃著的麵容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又恢複了往日的沉穩與冷靜。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刻不容緩,於是毫不猶豫地向著耶律瑤拱手作揖道:“耶律姑娘,實在抱歉,在下有要事在身,必須先行一步去處理這些線索。今日之事暫且擱下,改日再敘。”說完,也不等耶律瑤迴應,便轉身大踏步地匆匆離去。
耶律瑤望著蕭逸塵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麵,她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感到無比困惑;另一方麵,對於蕭逸塵如此匆忙地離開,她又不禁生出些許不甘來。然而此刻再多的情緒也無濟於事,她咬了咬牙,暗自在心中立下誓言:無論如何,定要憑借自己的力量找出那隱藏在幕後興風作浪的黑手,不僅要還自己一個清白,更要替蕭逸塵洗清這不白之冤!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蕭逸軒在自己的府邸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眼神中閃爍著陰毒的光芒。他深知,若想徹底扳倒蕭逸塵,就必須采用更為陰險狡詐的手段。沉思良久,他心生一條極為陰毒的離間之計,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冷笑,仿佛已經看到蕭逸塵在這場陰謀中身敗名裂的慘狀。
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手下,開始秘密謀劃實施這一計劃。蕭逸軒先是暗中派出大量人手,在京城的各個角落尋覓那些可以被他利用的對象。他將目光投向了京城中三教九流之人,這些人身份低微,平日裏為了些許錢財便可以不擇手段,正是他實施陰謀的絕佳棋子。
他花重金收買了眾多街頭潑皮。這些潑皮平日裏無所事事,在街頭巷尾遊蕩,惹是生非,他們最擅長的便是傳播流言蜚語,而且由於他們身份低微,不易引人懷疑。蕭逸軒的手下找到他們時,他們正聚集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裏賭博喝酒,一個個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當聽到有重金可拿時,他們的眼睛瞬間放光,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茶館小廝也是蕭逸軒計劃中的重要一環。茶館乃是京城中消息傳播最為迅速的地方之一,各種消息在這裏匯聚、發酵,然後傳向四麵八方。那些茶館小廝們,整日穿梭於茶客之間,耳聽八方,嘴快如刀。蕭逸軒的心腹用豐厚的報酬誘惑他們,讓他們在為客人沏茶遞水的間隙,巧妙地將謠言散播出去。
甚至連一些落魄文人也被蕭逸軒納入麾下。這些落魄文人雖身處困境,但他們畢竟讀過些書,懂得舞文弄墨,能夠編造出一些看似有理有據的謠言。他們或在街頭吟詩,或在酒館作文,將蕭逸塵與敵國公主的謠言融入其中,以一種更為隱晦卻也更具蠱惑力的方式傳播開來。
在蕭逸軒的精心策劃下,這些被收買的人開始在京城各處散布謠言。一時間,流言蜚語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傳遍大街小巷。
有的謠言說蕭逸塵與敵國公主耶律瑤走得太近,時常密會,兩人在密室之中不知商議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怕是早已暗中勾結,有通敵叛國之嫌。他們繪聲繪色地描述著蕭逸塵如何趁著夜色悄悄潛入耶律瑤的館舍,兩人如何在燭光下竊竊私語,表情曖昧,仿佛這些場景都是他們親眼所見一般。
還有的謠言說蕭逸塵早已厭倦了林婉清。他們說林婉清太過溫婉無趣,整日隻知道在後宮之中相夫教子,毫無情趣可言。而蕭逸塵如今心心念念想要娶敵國公主為妻,因為這樣一來,他便可以鞏固自己在兩國之間的勢力,為日後登上皇位增添重重的砝碼。他們甚至編造出一些蕭逸塵對林婉清冷言冷語,而對耶律瑤關懷備至的故事,說得有鼻子有眼。
百姓們本就對皇室秘辛充滿了好奇,平日裏就熱衷於談論這些話題。如今被這般大肆宣揚,自是議論得熱火朝天,指指點點。街頭巷尾,人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頭接耳,對這些謠言評頭論足。
“你們聽說了嗎?太子殿下竟然和敵國公主有私情,這可如何是好?”一位老者憂心忡忡地說道,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哼!我看這太子也不是什麽好東西,為了自己的私欲,竟然想要背叛大周,娶敵國公主。”一個年輕後生義憤填膺地揮舞著拳頭,仿佛要與蕭逸塵當麵對質一般。
“可憐了太子妃,那般溫婉賢淑的女子,竟然遭到如此對待。”一位婦人同情地搖了搖頭,眼中閃爍著淚花。
蕭逸塵在太子府中聽聞這些惡意謠言,氣得臉色鐵青,仿佛被一層濃重的烏雲所籠罩。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握拳,由於用力過度,指關節泛白,身體也微微顫抖著。他怒目圓睜,眼神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仿佛要將那些造謠之人吞噬。他大步走到窗前,猛地推開窗戶,望著窗外那些議論紛紛的人群,怒聲斥道:“簡直荒謬至極!何人如此歹毒,惡意中傷!本殿下一心為國,從未有過絲毫背叛大周之舉,這些謠言究竟是何人所造,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他的聲音如雷鳴般響亮,在整個太子府中迴蕩,讓府中的下人們都不禁膽戰心驚。
林婉清在後宮那看似靜謐祥和的居所之中,卻也沒能逃脫那些惡意謠言的侵襲。宮女們在私下的竊竊私語,太監們偶爾投來的異樣目光,以及那些前來請安的妃嬪們看似不經意間提起的傳聞,都如同冰冷的針,一下又一下地紮進她的心裏。
她心底深處,對蕭逸塵的為人有著堅定不移的信任,從與他相知相愛,到攜手走過的這些歲月裏,她清楚地知曉蕭逸塵的品性,明白他滿心裝著的都是大周的江山社稷,是百姓的安居樂業,他絕不會做出那些被謠言所描述的不堪之事。然而,即便有著這樣的信任作為心底的支撐,可那如潮水般湧來的惡意謠言,還是如同洶湧的海浪,不斷衝擊著她的心房,讓她的心中漸漸被難過與委屈填滿。
白日裏,她強打起精神,依舊如往常一般處理著後宮的諸多事務,對下人們吩咐事宜時,聲音也竭力維持著平穩。可每當忙完一切,迴到自己那略顯清冷的屋子,她常常會獨自一人坐在窗前。那雕花的窗框,將窗外的景色框成了一幅畫,有嬌豔的花朵在微風中輕顫,有翠綠的枝葉隨風搖曳,還有那偶爾飛過的鳥兒,發出清脆的啼鳴。這本該是能讓人心情愉悅的景致,可在她眼中,卻仿佛都染上了一層淡淡的哀傷。
她就那樣靜靜地望著窗外,眼神空洞而又滿是憂傷,思緒早已飄遠。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謠言裏的話語,想象著蕭逸塵與敵國公主在一起的場景,盡管她一遍遍告訴自己那都是假的,可心裏還是像被一塊大石頭壓著,沉甸甸的,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間,眼眶便時常泛紅,那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眸裏,淚水開始在眼眶中打轉,仿佛一顆顆晶瑩的珠子,隨時都會滾落下來。
她的嘴唇微微顫抖著,雙手不自覺地絞緊了手中的帕子,指節都因為用力而泛白。她是多麽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啊,把心裏所有的委屈、難過都隨著眼淚宣泄出去。可是,她不能,她深知自己此刻的身份,身為太子妃,她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在這流言蜚語肆虐的時刻,她若是表現出軟弱,那隻會讓那些謠言更加肆虐,讓蕭逸塵陷入更為艱難的境地。所以,她隻能咬著嘴唇,仰起頭,拚命地把眼淚逼迴去,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依舊堅強,可那微紅的眼眶和眼底藏不住的哀傷,卻還是泄露了她心底的痛苦。
兩人在這漫天謠言的重重圍困之下,皆深刻地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已然超乎想象。若隻是任由這些謠言如同瘟疫一般毫無節製地繼續傳播擴散,其造成的惡果絕非僅僅局限於蕭逸塵個人聲譽的受損。一旦蕭逸塵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被惡意抹黑,那他在朝堂之上所凝聚的威望將會土崩瓦解,政令推行將會遭遇重重阻礙,而大周的穩定根基也會因此而產生動搖。
何況,此事還牽扯到敵國公主耶律瑤,關乎兩國之間那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邦交關係。稍有不慎,便極有可能引發兩國之間的誤解與猜疑,讓那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局麵再次陷入劍拔弩張的危機之中,戰火重燃,百姓又將深陷於水深火熱的戰亂之苦,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正因如此,蕭逸塵與林婉清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遲疑,毅然決然地投身於這場艱難的辟謠之戰。他們仿若兩隻在狂風暴雨中奮力振翅的孤鳥,雖力量有限,卻依舊頑強地向著那未知的希望飛去。
蕭逸塵整日奔波於京城的大街小巷,穿梭在各個階層之間。他親自走訪那些德高望重的朝中老臣,在莊重威嚴的廳堂之中,他神色凝重而又誠懇,詳細地向老臣們剖析著謠言背後的陰謀,言辭懇切地請求他們能夠在朝堂之上為自己發聲,以正視聽。每至一處,他皆身姿挺拔,目光堅定,雖麵帶疲憊,卻依舊不失太子的威嚴與風範。
他還深入民間,與那些市井百姓們麵對麵地交流。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他不顧眾人異樣的目光,耐心地傾聽著百姓們的疑惑與擔憂,而後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將自己與敵國公主交往的真實目的以及對大周的忠誠不二一一解釋清楚。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在人群中迴蕩,試圖驅散那籠罩在百姓心頭的謠言陰霾。
而林婉清在後宮之中,同樣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她以太子妃的身份,召集了後宮中那些與自己親近且可信的宮女和太監,精心部署,讓他們如細密的蛛網一般,在後宮的各個角落留意那些傳播謠言之人的一舉一動,並要求他們及時且準確地向自己匯報。她還巧妙地利用後宮中諸多妃嬪之間的關係,與那些皇室宗親的女眷們頻繁會麵。在裝飾華麗卻又透著幾分壓抑的宮殿內室之中,她雖強顏歡笑,努力維持著自己的端莊儀態,可那眼底的一絲憂傷卻還是難以完全掩飾。她與女眷們促膝長談,聲淚俱下地訴說著自己的委屈與無奈,言辭間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期望能夠贏得她們的同情與支持,讓她們在這場風波之中,能夠站在自己與蕭逸塵這一邊,為平息謠言貢獻一份力量。
然而,這一切的努力並非一帆風順。他們所到之處,總能感受到那如影隨形的異樣目光,或質疑,或嘲諷,或冷漠。那些目光猶如鋒利的刀刃,在他們的心上劃下一道道傷痕。但他們隻能默默忍受,在眾人麵前強裝鎮定,挺直脊梁,以最優雅得體的儀態麵對一切。每一次的外出辟謠,每一次的應對交流,都耗費著他們大量的精力與心血,讓他們身心俱疲,忙得焦頭爛額,仿佛置身於一個永無止境的旋渦之中,苦苦掙紮,難以脫身。
蕭逸塵每到一處,他都神色嚴肅,言辭懇切,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說道:“本殿下與敵國公主的交往,皆為兩國邦交之故,絕無任何私心雜念。本殿下對太子妃情深意重,更不會有背叛之舉。望諸位明察,莫要被這些謠言所誤導。”
而林婉清則在後宮之中積極應對。在與她們交談時,林婉清強顏歡笑,努力維持著自己的端莊形象,但偶爾眼神中還是會閃過一絲憂傷。
而耶律瑤卻被蒙在鼓裏,依舊滿心歡喜、熱情似火地圍著蕭逸塵打轉。她對這些謠言毫不知情,每日依舊精心籌備著各種活動,邀請蕭逸塵參加。在她看來,自己與蕭逸塵之間的感情正在逐漸升溫,她很快就能贏得蕭逸塵的心。
這日,耶律瑤又邀請蕭逸塵到她的館舍中欣賞她從敵國帶來的歌舞表演。蕭逸塵本想拒絕,但又怕引起耶律瑤的懷疑,從而影響兩國關係,無奈之下,隻好前往。
當蕭逸塵來到館舍時,耶律瑤早已在門口等候。她身著一襲華麗的異域長裙,裙擺上繡著精美的花紋,隨著她的走動閃爍著光芒。她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神中充滿了期待。看到蕭逸塵到來,她快步迎上前去,興奮地說道:“太子殿下,您終於來了。今日我為您準備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歌舞表演,您一定會喜歡的。”
蕭逸塵微微皺了皺眉頭,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公主盛情,本殿下卻之不恭。不過,本殿下今日前來,還有一事想與公主說明。”
耶律瑤似乎沒有察覺到蕭逸塵的異樣,她熱情地拉著蕭逸塵的手,說道:“殿下有何事,但說無妨。先進去欣賞歌舞吧,邊看邊說也不遲。”
蕭逸塵輕輕掙脫了耶律瑤的手,表情嚴肅地說道:“公主,近日京城中流傳著一些關於本殿下與公主的謠言,這些謠言對本殿下和公主的聲譽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本殿下希望公主能夠與我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耶律瑤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委屈的神色,說道:“殿下,我與您之間光明磊落,為何會有這樣的謠言?難道是有人故意陷害我們?”
耶律瑤聽到蕭逸塵那番讓她保持距離的話語後,先是微微一怔,仿佛不敢相信這話是從蕭逸塵口中說出的一般。隨後,她下意識地咬了咬那紅潤的嘴唇,貝齒輕陷進柔軟的唇瓣之中,留下淺淺的齒痕,似是在壓抑著內心翻湧的情緒。她的眼中快速閃過一絲倔強,那眼神猶如夜空中閃爍著的寒星,即便身處這有些尷尬且沉重的氛圍裏,也依舊透著不肯輕易屈服的光芒。
她微微仰起頭,目光直直地看向蕭逸塵,眼神中滿是真摯與堅定,開口說道:“殿下,我不怕這些謠言。”她的聲音清脆卻又帶著一絲決然,在這略顯安靜的館舍之中,顯得格外清晰,“我自小在宮廷之中長大,見過的爾虞我詐、聽過的流言蜚語數不勝數,那些惡意中傷的話語就如同那春日裏的柳絮,看似鋪天蓋地,可終究是無根之物,風一吹便散了。”
說到這兒,她往前邁了一小步,身上的異域長裙隨之輕輕擺動,裙擺上繡著的精美花紋仿佛也在附和著她的話語,閃爍著別樣的光彩。“我相信您的為人,殿下。”耶律瑤的目光變得更加柔和,卻又飽含深情,仿佛要將自己的這份信任完完全全地傳遞給蕭逸塵,“從初見您的那一刻起,我便知曉您絕非那等品行低劣、會做出苟且之事的人。您心懷天下,一心隻為大周的繁榮昌盛,那議和之舉,盡顯您的睿智與擔當,這樣的您,怎會被這些無端的謠言所定義呢?”
她頓了頓,微微吸了口氣,像是在給自己鼓足勇氣,接著又道:“而且,我也相信我們之間的感情。雖說這感情或許在旁人看來,起始得有些突然,發展得也有些微妙,可我心裏清楚,與您相處的每一刻,我都能感受到您的真誠與善良,哪怕隻是談論些詩詞歌賦、風土人情,於我而言,都是無比珍貴的時光。”
耶律瑤的眼神變得愈發熾熱,她像是忘記了此刻兩人之間那有些微妙的處境,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裙擺,繼續說道:“所以,我不會因為這些謠言而疏遠您的。若我因這等子虛烏有的傳言就與您拉開距離,那豈不是正遂了那些造謠之人的心意?我耶律瑤可不是那等輕易退縮、任人擺布的軟弱女子,我要與您一起,去麵對這些惡意,去找出那幕後黑手,還我們一個清白。”
她的胸脯微微起伏著,臉上因激動而泛起淡淡的紅暈,那模樣就好似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女戰士,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已然將蕭逸塵視為這場無形戰爭中要並肩作戰的盟友,哪怕蕭逸塵此刻的態度讓她心裏有些失落,可她的這份決心卻絲毫沒有動搖半分。
蕭逸塵心中暗暗叫苦,他深知耶律瑤的性格,一旦她認定了的事情,很難改變。但他也不能任由這種局麵繼續發展下去,隻能再次勸說耶律瑤。
就在兩人僵持不下、氣氛緊張得仿佛能凝結出冰霜的時候,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來。原來是蕭逸塵的侍衛神色慌張地趕來,他單膝跪地,抱拳行禮後趕忙稟報:“啟稟王爺,屬下們經過一番明察暗訪,終於找到了一些關於那謠言傳播源頭的重要線索!”
蕭逸塵聽聞此言,原本緊繃著的麵容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又恢複了往日的沉穩與冷靜。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刻不容緩,於是毫不猶豫地向著耶律瑤拱手作揖道:“耶律姑娘,實在抱歉,在下有要事在身,必須先行一步去處理這些線索。今日之事暫且擱下,改日再敘。”說完,也不等耶律瑤迴應,便轉身大踏步地匆匆離去。
耶律瑤望著蕭逸塵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麵,她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感到無比困惑;另一方麵,對於蕭逸塵如此匆忙地離開,她又不禁生出些許不甘來。然而此刻再多的情緒也無濟於事,她咬了咬牙,暗自在心中立下誓言:無論如何,定要憑借自己的力量找出那隱藏在幕後興風作浪的黑手,不僅要還自己一個清白,更要替蕭逸塵洗清這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