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得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沉悶,烏雲似乎都沉甸甸地壓在金鑾殿的飛簷之上,讓這平日裏莊嚴肅穆的大殿都顯得陰森了幾分。陽光艱難地透過雲層的縫隙,灑下幾縷無力的光線,仿若也在這緊張的局勢下畏縮不前。調查組因新證據即將浮出水麵而暗流湧動,恰似平靜湖麵下隱匿的洶湧暗流,隨時可能掀起驚濤駭浪,將這看似平靜的朝堂攪得天翻地覆。


    支持二皇子的大臣們此刻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禦史中丞王大人心中猶如揣了隻受驚的兔子,怦怦亂跳,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浸濕了他那精心修剪的胡須,卻也顧不上擦拭。他眼珠子一轉,率先跳了出來,尖著嗓子高聲叫嚷:“蕭王爺,您近日這一番作為,可真是讓我等大開眼界啊!為了奪嫡,竟不擇手段,偽造證據汙蔑皇子,您就不怕遭天譴嗎?”說罷,還故作痛心疾首地搖頭歎息,眼神卻時不時飄向二皇子,那諂媚的勁兒就差沒寫在臉上,似在邀功。此刻他心裏想著,隻要幫二皇子穩住局麵,日後飛黃騰達便指日可待,仿佛在說他可是二皇子最忠誠的衛士,此刻正衝鋒在前,為其擋下這猛烈的“炮火”。


    一旁的戶部侍郎孫大人也忙不迭地附和,他肥胖的身軀微微顫抖,每邁一步,都感覺雙腿似有千斤重,仿佛邁進的不是朝堂,而是刀山火海。他扯著公鴨嗓子喊道:“就是就是,這朝堂之上,豈能容您如此胡作非為!賑災款項一事,本就錯綜複雜,您這般急切地給二皇子定罪,莫不是想掩蓋自己的失職之罪?”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帕擦著額頭上不斷冒出的冷汗,那手帕在手中都快擰出水來。眼神慌亂地在周圍大臣身上掃過,試圖尋找一絲支持,可看到的大多是冷漠與質疑,這使他愈發心虛,聲音都不自覺地帶上了一絲顫音,心裏直打鼓,暗自懊悔不該卷入這場風波,可如今騎虎難下,隻能硬著頭皮強撐。


    而站立於蕭逸塵身後之人,乃是那始終對其忠心不二的刑部尚書趙大人。隻見他目睹眼前這一幕,對方竟敢如此肆意妄為地顛倒是非黑白,直氣得他那花白的胡須都不由自主地微微顫動起來,胸膛更是因憤怒而劇烈地上下起伏不止。


    趙大人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他向前邁出一大步,先是向著蕭逸塵恭敬地拱手行了一禮,而後猛地轉過身去,雙目圓睜,怒目而視著王大人和孫大人,聲若洪鍾般高聲駁斥道:“王大人、孫大人,爾等休要在此信口雌黃、血口噴人!想我家蕭王爺為了徹查此次賑災款項背後的真相,不辭辛勞,日夜奔波操勞,親自走訪多地深入調查,費盡心力才得以搜集到諸多關鍵證據。如此盡心盡力之舉,又怎能容忍得下你們這般毫無根據的惡意詆毀!”


    此時的趙大人,身上所穿著的那一襲威嚴莊重的黑色官袍,在陽光的映照之下顯得格外肅穆。尤其是那官袍之上精心繡製而成的獬豸圖案,仿佛都散發著一種剛正不阿、浩然正氣的氣息。而此刻的他,那雙眼睛猶如燃燒著熊熊烈焰一般,炯炯有神且充滿正義之光,整個人看上去威風凜凜、正氣凜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王大人和孫大人那副狼狽不堪的醜態。他們兩人被趙大人義正言辭的斥責說得麵紅耳赤、啞口無言,隻能低著頭不敢與其對視。


    趙大人心底裏對這些甘願為虎作倀的卑鄙小人們充滿了深深的鄙夷之情,但與此同時,他也不禁為蕭逸塵如今所處的艱難處境感到憂心忡忡。然而,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趙大人暗自在心中立下誓言,哪怕前方道路崎嶇坎坷、荊棘密布,自己也一定要竭盡全力幫助王爺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旋渦之中穩穩地站住腳跟,絕不容許任何人輕易撼動王爺的地位分毫!


    蕭逸塵身著一襲黑袍,衣袂飄飄,宛如黑夜中的鬼魅。他身形修長,身姿挺拔得猶如蒼鬆一般傲然屹立於朝堂中央。陽光透過宮殿的窗欞灑落在他身上,卻未能融化他那冷峻麵容上仿佛終年不化的寒霜。


    此刻,那些不堪入耳的詆毀之詞源源不斷地傳入他的耳中,但他隻是微微眯起雙眸,嘴角輕輕勾起一抹充滿嘲諷意味的冷笑。那笑聲仿若鋒利無比的冰刀,無情地劃過在場每一個人的耳膜,令一些心中有鬼、心懷叵測的大臣們不禁渾身一顫,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隻見蕭逸塵那雙原本就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時更是如同燃燒著兩團火焰般明亮熾熱,他以一種緩慢而又極具壓迫力的速度緩緩掃視了一圈四周的人群。隨後,他猛地抬起右手,將手中早已準備多時的證據卷軸狠狠地向前一甩!隻聽得“嘩啦”一聲脆響,卷軸瞬間展開,上麵密密麻麻記載著各種詳實的信息和有力的證據。


    緊接著,蕭逸塵麵色陰沉如水,聲音低沉而有力地說道:“諸位大人,你們在此處信口雌黃、空口白牙地汙蔑本將軍也就罷了,竟然還敢血口噴人,妄圖顛倒黑白是非!哼,若是這一切都是本將軍所偽造出來的,又怎能做到這般絲絲入扣,諸多細節之處皆能夠相互印證呢?”說罷,他再次冷冷地環視一周,眼中的寒芒令人不敢直視。


    說罷,他向前踏出一步,這一步沉穩有力,仿若帶著千鈞之勢,手指著證據上的一行行記錄,大聲質問:“這商號的資金流向,從進貨明細到銀錢出入,每一筆都與賑災關鍵節點嚴絲合縫。就拿這一批送往災區的糧食來說,從何處采買、何時啟程、走哪條路線,皆有詳細記載,且與沿途關卡記錄、百姓所見所聞完全相符。還有這證人的證詞,從時間、地點到人物,環環相扣。那負責押送賑災物資的小吏,清楚說出在某時某地與二皇子親信交接,物資被暗中轉運,這些細節豈是能隨意編造的?分明是有人做賊心虛,妄圖混淆視聽!”


    蕭逸塵的聲音雄渾有力,在大殿內久久迴蕩,震得殿上的琉璃燈盞都微微晃動,那光芒也跟著搖曳起來,似是在為這激烈的朝堂交鋒顫抖。他每說一句,眼中的寒意便更甚一分,仿若能將這大殿的溫度都降上幾分,那冷峻的氣場讓周圍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一般。此時的他,心中既有著對二皇子一黨醜惡行徑的憤怒,又有著對朝堂黑暗角落的痛心,更有著撥亂反正的決心,他堅信,真相絕不會被掩埋。


    禮部尚書李大人眼見局勢發展對己方不利,心中暗叫不好,但表麵上仍強作鎮定。隻見他先是不緊不慢地清了清嗓子,然後故作沉穩地邁著那四平八穩的方步,一步一步緩緩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


    眾人的目光瞬間便集中到了這位李大人身上,而他則像是完全沒有察覺到一般,自顧自地展示著自己身為朝廷大員的威嚴與氣度。再看他今日的穿著打扮,更是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那一襲絳紫色的官袍加身,其上精心繡製的仙鶴圖案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一般。然而,就是這看似高貴典雅的仙鶴刺繡,此時卻莫名給人一種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的感覺。


    待到站定之後,李大人這才抬起頭來,將目光投向了對麵的蕭王爺。他先是微微一笑,隨後開口說道:“蕭王爺,雖說您如今拿出了這些所謂的證據,但是嘛……嘿嘿,這其中究竟有幾分真假,恐怕就隻有天知地知了!畢竟,在這朝堂之上,人心叵測,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誰又能保證您找來的這些證人不是被您暗中收買,從而聽從您的指使,故意編造出這些謊言來誣陷他人呢?所以說啊,咱們凡事還是得多留個心眼兒才行呐,切不可輕易相信別人所言所行呀!”說到此處,李大人還特意微微仰起了頭,用眼角的餘光瞥向蕭王爺,眼神之中不經意間流露出了一絲輕蔑之意,那模樣活脫脫就像在看著一個跳梁小醜一般。


    隻是,別看李大人此刻表現得如此囂張跋扈、盛氣淩人,其實他的內心深處早已慌亂不堪。對於二皇子所犯下的那些罪行,他心裏跟明鏡似的清楚得很,知道這次恐怕是難以掩蓋過去了。而他之所以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無非就是想要盡量拖延一些時間罷了。一來可以借此機會觀察一下形勢的變化,看看是否能夠找到什麽轉機;二來也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這番言辭,讓皇帝陛下暫時不要輕信蕭王爺手中的證據,從而給自己和二皇子爭取更多喘息的餘地。說到底,他這麽做無非就是想要保住二皇子,進而保住自己那來之不易的榮華富貴罷了。


    蕭逸塵嘴角微微上揚,冷哼一聲,那聲音仿佛從九幽地獄傳來一般,令人毛骨悚然。與此同時,他原本深邃的眼眸之中,突然閃過一道寒光,猶如冰冷刺骨的冰棱一般,直直地射向對麵的李大人。


    隻一瞬間,周圍的空氣似乎都被這股寒意所凝結,在場眾人無不感到一陣透心涼。而李大人更是首當其衝,隻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麵而來,令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隻見蕭逸塵緩緩開口說道:“李大人啊李大人,您這番話未免也說得太過輕巧了吧!且不說別的,單看這些證人,他們可是來自天南地北、各行各業。有的是普通的市井小民,每天為了生計奔波忙碌;有的則是商號裏的夥計,整日與算盤賬本打交道。這些人彼此之間毫無交集,甚至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任何往來。試問,我蕭逸塵就算再有能耐,又怎麽能夠同時收買這麽多身份背景各異之人呢?難道說……李大人您心中有鬼,所以才會這般迫不及待地想要替真正的兇手開脫罪責嗎?”


    說到最後,蕭逸塵的語氣越發淩厲起來,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李大人的心坎上。而他整個人散發出的強大氣場,更是宛如一頭饑餓已久、正準備展開兇猛撲擊的獵豹,讓人根本不敢直視其鋒芒。


    麵對蕭逸塵如此咄咄逼人之勢,李大人頓時慌了神。他那張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臉,此時已經變得慘白如紙,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不斷滾落下來。他下意識地張開嘴巴,想要反駁幾句,可話到嘴邊卻又像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了似的,愣是一個字也吐不出來。就這樣,李大人愣愣地杵在原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好不尷尬。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早已充滿了懊悔之情,暗自埋怨自己為何要如此魯莽行事,輕易去招惹這個難纏的蕭逸塵。如今可好,非但沒有占到半點便宜,反而還將自己置於如此難堪的境地,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啊!


    就在這個時候,原本一直在一旁保持著緘默狀態的兵部尚書錢大人終於按捺不住,緩緩地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這位錢大人乃是朝中的一員老將,曆經多年的官場風雨,其威望之高,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平日裏,他總是謹言慎行,很少輕易地表露自己的態度和立場。然而,此時此刻,眼見得蕭逸塵言辭鑿鑿、有理有據,他覺得自己再也不能繼續坐視不管了。


    於是,錢大人清了清嗓子,用那猶如洪鍾一般響亮而又沉穩的聲音說道:“諸位同僚啊!蕭王爺所呈上的這些證據,已然是確鑿無疑。我們身為朝廷命官,理當將公正作為根本原則,萬萬不可因為個人的私欲,從而蒙蔽了自己的雙眼,耽誤了國家大事,更不能禍害到黎民百姓啊!依老夫之見,對於此事,必須要徹底追查下去,一定要給天下萬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才行!”


    錢大人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剛一說完,在場的眾多中立大臣們都不禁紛紛頷首表示讚同。其實,這錢大人心中早就有著自己的一番盤算。他對二皇子那一黨平日裏的囂張跋扈早已心生不滿,隻是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出手整治他們罷了。如今看到蕭逸塵敢於挺身而出,與那些惡勢力正麵交鋒,他覺得這正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出來,力挺蕭逸塵,一來可以協助蕭逸塵鏟除奸佞,二來也是為了整個朝堂能夠風清氣正,更是為了天下蒼生能夠安居樂業、過上太平日子。


    朝堂之上的氣氛愈發劍拔弩張,雙方僵持不下,誰也不肯退讓半步。大臣們的爭吵聲、質問聲交織在一起,仿若一場混亂的鬧劇。支持二皇子的大臣們雖仍在強詞奪理,但聲音已逐漸微弱,且眼神閃爍,明顯底氣不足,他們心裏清楚,證據確鑿,這場硬仗怕是要輸得底兒掉,可又不敢輕易倒戈,隻能硬撐。而支持蕭逸塵的大臣們則愈發堅定,言辭也更加激昂,與蕭逸塵並肩而立,仿若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他們心中滿是對正義的執著,對蕭逸塵的信任,堅信邪不壓正。


    龍椅之上,皇帝端坐著,身姿挺拔如鬆,卻自始至終沉默不語。他宛如一座威嚴無比的冰山,散發出令人膽寒的氣息。那雙深邃得如同幽潭一般的眼眸,平靜地凝視著下方的一切,仿佛能洞悉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秘密。


    隻見他修長的手指輕輕轉動著一枚溫潤的玉扳指,那玉扳指通體潔白無瑕,泛著淡淡的柔和光澤,猶如夜空中的一輪明月。然而,這般溫潤的光芒與此時緊張到近乎凝固的朝堂氣氛相比,卻是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皇帝心中暗自思忖著,對於眼前這場即將爆發的紛爭,他早已有了自己的盤算。一方麵,他想要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徹底看清諸位皇子們隱藏在表麵之下的真正實力和品性;另一方麵,作為一國之君,他還需巧妙地平衡朝堂各方勢力,以確保大周的江山能夠長治久安、穩如泰山。


    因此,在此刻,皇帝選擇了冷眼旁觀,默默地觀察著事態的發展。他就像一個經驗老到的獵手,耐心地潛伏在暗處,等待著那個最為關鍵的時刻到來。因為他深深地明白,這一場看似普通的朝堂之爭,實則關係到大周江山社稷的未來走向,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無法預料的後果。故而,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他絕不會輕易出手。


    而此時,林婉清並未停歇她的腳步。她深知輿論陣地若是丟了,即便有鐵證,想要徹底扳倒二皇子也會難上加難。於是,她精心喬裝一番,身著一襲月白色儒衫,頭戴方巾,手持折扇,活脫脫一位風度翩翩的文人雅士,那模樣任誰看了都不會聯想到她竟是王府中的王妃。


    她先是踏入京城最負盛名的白鹿書院。書院內,學子們正圍坐一處,探討學問,那朗朗的讀書聲仿若能穿透這壓抑的雲層,給人帶來一絲希望。林婉清邁著沉穩的步伐走近,輕搖折扇,溫文爾雅地開口:“諸位同窗,今日聽聞一事,著實令人憤慨。”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見眾人皆投來好奇的目光,才繼續說道:“聽聞那賑災款項,本是救命稻草,卻被人暗中挪用,致使災民流離失所。而那幕後黑手,竟妄圖一手遮天,逃脫罪責。”說到此處,她故意皺起眉頭,眼中滿是惋惜與痛心,仿若這受災的百姓就是她的親人一般,那真情流露讓周圍的學子們都不禁動容。


    學子們一聽,頓時炸開了鍋,紛紛追問詳情。林婉清見火候已到,便將二皇子的罪行委婉透露,卻又點到為止,仿若隻是無心提及。學子們皆是熱血青年,聽聞此事,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為真相發聲。“這等惡徒,絕不能讓他逍遙法外!”“我等定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醜惡行徑!”學子們的唿喊聲此起彼伏,那激昂的情緒仿若能點燃這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在書院中,一位名叫蘇文軒的年輕學子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地說道:“學姐所言極是,這賑災關乎萬千百姓生死,豈容奸人作祟!我願與學姐一同,將此事告知更多同窗,讓大家都明辨是非。”他言辭懇切,眼神中透著堅定,周圍的學子們紛紛響應,一時間,群情激奮。


    林婉清心中不禁暗自歡喜起來,那喜悅之情猶如春日裏綻放的花朵一般絢爛奪目。隻見她麵帶微笑,向著周圍的眾人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禮,並言辭懇切地致謝道:“多謝諸位同窗今日能夠挺身而出、仗義執言!若是此次真能為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討迴一個公道,那麽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將成為這世間的大功臣啊!”說罷,她輕輕地從懷中取出了一疊精心準備好的詩詞文稿,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上。


    這些文稿上所書寫的文字不僅用詞精妙絕倫,而且字裏行間仿佛隱藏著無數的秘密和玄機。林婉清稍作停頓後,輕聲解釋道:“這裏麵有些詩句隱晦地提及到了二皇子他犯下的種種罪行,但需要大家仔細品味方能領悟其中深意。希望通過這些文稿,可以讓各位同窗對事情的真相有更為深入透徹的了解。”


    話音剛落,眾多學子便迫不及待地圍攏過來,爭相傳閱起這些神秘而又引人入勝的文稿來。一時間,整個場麵熱鬧非凡,學子們時而低聲議論,時而發出由衷的讚歎之聲。就在這傳閱之間,二皇子曾經所做過的那些惡事醜行,也如同春風吹過田野般迅速地在人群之中悄然傳播開來……


    接著,林婉清又來到熱鬧非凡的茶樓。茶樓裏,三教九流匯聚,正是消息傳播最快之地。她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一壺香茗,慢悠悠地品茶,耳朵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


    不一會兒,旁邊桌上的幾個商人開始談論起朝堂之事。林婉清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側身加入談話:“幾位掌櫃,依我看,這朝堂上的事兒,關乎咱百姓的生計啊。那賑災款若被挪用,受苦的可是咱平頭百姓。”她邊說邊輕輕敲打著折扇,目光誠摯地,那眼神中的關切仿若能溫暖這寒冷的冬日。


    商人們紛紛點頭稱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林婉清趁機將二皇子的罪行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引得眾人怒從心頭起,大罵那黑心之人。“這挨千刀的,拿咱老百姓的救命錢去享樂,真該千刀萬剮!”“咱交稅養著他們,可不是讓他們幹這缺德事兒的!”眾人的憤怒如同洶湧的潮水,一發不可收拾。


    茶樓裏的一位老掌櫃,閱曆頗豐,他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咱百姓的日子本就艱難,全指望朝廷賑災救命,如今卻出了這等事,真不知往後的日子咋過喲。”周圍人紛紛附和,歎氣聲、咒罵聲交織一片。


    林婉清見狀,輕聲安撫道:“各位掌櫃莫要太過憂心,如今已有正義之士在追查此事,定能還大家一個公道。”說罷,她又巧妙地透露一些蕭逸塵為百姓奔波、查找真相的事跡,讓眾人知曉蕭逸塵的努力與付出。


    就這樣,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播開來,從一個人的口中傳到另一個人的耳中,再由另一個人傳遞給更多的人。很快,一傳十,十傳百,關於二皇子種種惡行的傳聞便傳遍了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


    街頭巷尾,百姓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而話題無一不是圍繞著二皇子的累累罪行展開。他們義憤填膺,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隻見那位賣菜的阿婆雙手緊緊握著自己的菜籃子,一邊用力地揮舞著,一邊氣憤難平地高聲喊道:“那二皇子簡直就是個大壞蛋!咱們這些窮苦人家的日子本就過得十分艱難,每日裏起早貪黑隻為能掙得幾個銅板養家糊口。可如今呢?他竟然喪心病狂地將朝廷撥下來用於賑濟災民的錢款私自拿走,這不是明擺著要把我們往絕路上逼嗎?”說到此處,阿婆氣得渾身顫抖,眼眶泛紅,仿佛那些被奪走的錢財是她自己辛辛苦苦積攢多年的血汗錢一般。


    與此同時,不遠處正拉著人力車艱難前行的中年漢子聽到阿婆的話後,也停下了腳步,放下手中的車把。他一臉怒容,額頭上青筋暴起,咬牙切齒地說道:“哼!像這樣作惡多端、不顧百姓死活的家夥根本就不配當什麽皇子!我看呐,老天爺遲早會收拾他,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最好現在就能有官差將他速速捉拿歸案,關進大牢,免得他繼續禍害人間!”周圍的人們聽了這話,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讚同。一時間,群情激奮,對二皇子的不滿和憤恨之情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一浪高過一浪。


    然而,二皇子及其所屬黨派成員們,當他們聽到這些流言蜚語時,內心愈發地惶恐不安起來,但卻又想不出任何有效的應對策略。他們仿佛已經深陷進了一張由民眾的意願編織而成的巨大羅網之中,越是拚命掙紮,這張網就收束得越發緊密,令他們幾乎無法喘息。


    此時此刻,二皇子正焦躁地在自己的府邸內來迴踱步,猶如一隻被囚禁在牢籠中的兇猛野獸一般。他怒不可遏地大聲吼叫著:“這群刁鑽可惡的平民百姓,究竟是如何被那些人給煽動迷惑的!我苦心經營的宏偉事業啊,難不成真要因為這個原因而毀於一旦嗎?”他那雙眼睛裏閃爍著絕望和不甘心的光芒,兩隻拳頭緊緊握起,由於太過用力,指甲深深地嵌入到了掌心肉裏,甚至連那種鑽心刺骨般的疼痛感覺,都遠遠比不上此時他內心深處所感受到的驚惶失措。


    其他心懷叵測的皇子們,此刻也都在暗中觀望。三皇子蕭逸風依舊是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樣,他身著一襲寶藍色長袍,慵懶地靠在花園的躺椅上,手中把玩著一朵嬌豔的花兒,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意。“這大哥和二哥,可真是越來越有趣了,鬧得越大越好,本王倒要看看,最後這鹿死誰手。”他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仿若這一切都隻是他棋盤上的一場遊戲,他隻需坐等收漁翁之利即可。


    四皇子蕭逸雲則躲在書房裏,眉頭緊鎖,一臉沉思。他不像三皇子那般灑脫,心中深知這場爭鬥若是失控,整個大周都會陷入動蕩。“唉,二哥若是倒了,朝堂必然失衡,可大哥這般追查,也不知是福是禍。”他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仿若預見到了未來的風雨飄搖,卻又無力阻止。


    隨著民意的沸騰,朝堂上的局勢也愈發複雜。支持二皇子的大臣們雖然還在負隅頑抗,但明顯底氣不足,聲音越來越小,而蕭逸塵這邊,隨著民意的助力,愈發氣勢如虹。皇帝也終於微微坐直了身子,眼中閃過一絲決斷,仿若即將出手,撥亂反正,讓這混沌的朝堂重迴清明。這場圍繞著賑災款項、關乎著皇位之爭的大戲,正逐漸走向高潮,誰也不知道最終的結局會是怎樣,但所有人都清楚,這一場風暴,必將徹底改變大周的格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良緣之盛世寵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極速暖陽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極速暖陽d並收藏錦繡良緣之盛世寵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