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無數波折,蕭逸塵在戰火硝煙與權力爭鬥的殘酷旋渦中摸爬滾打,身心俱疲卻也在磨難中愈發睿智。他曾親赴戰場,親眼目睹了一場場慘烈至極的戰役。戰場上,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仿佛要將蒼穹撕裂,刀光劍影交錯閃爍,每一道寒光閃過,便意味著一條生命的消逝或凋零。每一次衝鋒陷陣,士兵們都如猛虎撲食般奮勇向前,可迎接他們的往往是敵人冰冷的利刃;每一迴戰略抉擇,都承載著無數鮮活生命的重量,生死一線間,抉擇者的手心滿是冷汗。鮮血肆意地染紅了大地,殘肢斷臂散落各處,觸目驚心,可戰爭的車輪依舊無情地碾壓著,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仿佛一台被惡魔操控的殺戮機器。
而在宮廷權謀的核心地帶,各方勢力更是明爭暗鬥,暗流湧動得如同深不見底的寒潭。為了那至高無上、能主宰天下蒼生命運的皇位,兄弟之間全然不顧血脈親情,鬩牆爭鬥、不擇手段。陰謀詭計如同春日裏的野草,層出不窮,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血雨腥風仿佛成了宮廷的常態,那陰森壓抑的氛圍從未真正消散過,每一寸空氣裏似乎都彌漫著猜忌與背叛的味道。
在這血與火的雙重淬煉中,蕭逸塵深刻領悟到,人心向背才是決勝的根本所在。無論多麽精妙絕倫的戰術,能讓千軍萬馬如臂使指;無論多麽雄厚的兵力,可堆砌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但若失去人心,這一切終究是無根之木,難以長久支撐,遲早會在風雨飄搖中轟然倒塌。
於軍中,他深知士兵們是大周最堅實的壁壘,是守護江山社稷的無名英雄。於是,蕭逸塵毅然決然地大力推行優恤政策。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肅穆得如同寒冬深夜的冰窖,大臣們分列兩旁,個個身著朝服,神色或凝重、或狡黠、或惶恐,不一而足。蕭逸塵身著一襲玄色錦袍,那錦袍上精致細膩的紋路,仿佛每一道都散發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氣息,似在無聲訴說著他的尊貴與擔當。他劍眉星目,眼眸深邃如幽潭,卻又透著堅定的光芒,站在朝堂中央,身姿挺拔如鬆,不怒自威,自有一股讓人折服的氣勢。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冷峻地環視眾臣,那目光猶如實質般,所到之處,大臣們皆不自覺地挺直了佝僂的身子,像是被一道無形的力量拉扯。而後,他深吸一口氣,聲音洪亮如洪鍾,擲地有聲地說道:“將士們在外浴血奮戰,保家衛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毫無怨言。我大周能有今日之安穩,他們功不可沒!本王親眼所見,他們衝鋒時,眼中隻有家國大義,不懼生死;受傷倒地,亦未曾喊過一聲疼,隻為不拖累戰友。我大周絕不能寒了他們的心!自即日起,全軍將士軍餉翻倍,務必讓他們的家人過上安穩富足的日子。”
此令一出,仿若一顆重磅石子投入平靜湖麵,滿朝皆驚,大臣們麵麵相覷,一時間,竊竊私語之聲如同夏日的蚊蠅嗡嗡作響,頓時在朝堂上此起彼伏地響起。有大臣麵露難色,腳步躊躇,那是戶部尚書,掌管著大周的錢糧之事,他深知國庫的情況,近些年來,戰事頻繁,花銷巨大,本就入不敷出,此刻聽聞軍餉翻倍,隻覺此舉太過冒進,無異於雪上加霜。當下,他便欲上前勸諫,剛邁出一小步,還未開口,蕭逸塵便敏銳地察覺到了,一個淩厲的眼神如寒芒般掃過去,那眼神仿若能穿透人的靈魂,戶部尚書頓時心頭一凜,隻覺一股寒意從脊背躥升,將到嘴邊的話又硬生生地咽了迴去,隻是站在原地,眉頭緊皺,滿臉憂色,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卻也不敢抬手擦拭。
旨意迅速傳至軍中,士兵們聽聞,先是一愣,仿若被一道閃電擊中,呆立當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畢竟這軍餉翻倍可是大周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天大好事。緊接著,仿若沉睡的火山瞬間噴發,軍營裏瞬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殿下英明!”“我等必當拚死效命!”唿喊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響徹雲霄,久久迴蕩在軍營上空,驚得林梢的飛鳥四散逃竄。
發放軍餉那日,陽光明媚得有些耀眼,輕柔地灑在營地的每一個角落,仿佛給這充滿陽剛之氣的地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熠熠生輝。士兵們早早便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個個身姿筆挺,如同白楊。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與欣慰,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之光,仿佛看到了家中老母親能吃上熱乎飯菜、年幼弟妹能有新衣穿的溫馨畫麵。年輕的小兵緊緊握著沉甸甸的銀錠,那雙手因為常年握兵器而布滿老繭,此刻卻微微顫抖著,他眼眶泛紅,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聲音帶著幾分哽咽:“有了這筆錢,家中老母親的病就能治了,俺也能安心打仗了。”周圍的士兵們聽了,紛紛點頭,他們彼此交換著眼神,都深知這軍餉對於各自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麽,心中對蕭逸塵的感激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更深了幾分。
不僅如此,蕭逸塵還格外關注傷殘將士的安置問題。他親自騎著馬,在京城郊外四處尋覓,終於選定一處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之地。那地方仿若人間仙境,有潺潺溪流蜿蜒穿過,溪水清澈見底,能看見魚兒歡快遊動;溪邊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舞,似在與溪水嬉戲;綠草如茵,各色野花點綴其間,宛如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世外桃源般寧靜美好。他下令在此開辦療養營。
落成儀式上,蕭逸塵身著戎裝,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前來,身後跟著一眾身著官服的隨行官員。到了療養營前,他利落地翻身下馬,穩步走向前去。他看著眼前一排排整潔明亮的營房,眼中滿是欣慰與關切,那目光仿佛能給予這些建築溫度。而後,他招手喚來負責的軍醫,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些將士們為大周流了血、斷了肢,他們是英雄,是大周的脊梁。若沒有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勇無畏,哪有如今這來之不易的安穩。本王每次想到他們所受的傷痛,心中便如刀絞。所以,務必給予最悉心的照料,絕不能讓他們受一點委屈。他們所需的藥材、補品,不論多珍貴,隻管上報,本王定全力支持。”
療養營內配備了經驗豐富的軍醫,皆是從全國各地精心挑選而來,他們醫術精湛,能妙手迴春;醫德高尚,心懷蒼生大愛。每個人都懷揣著一顆醫者仁心,將傷病員視作自己的親人。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如絲線般透過窗戶灑進營房,軍醫們便輕手輕腳地開始查房,他們腳步輕盈得如同貓步,生怕驚擾了傷員們休息。每到一個床位前,都會俯下身,耐心詢問每一位傷員的恢複情況,輕聲細語地問著:“今日感覺如何?傷口還疼不疼呀?”然後仔細檢查傷口愈合程度,根據情況對症下藥,或更換藥膏,或調整藥方。
有的傷員因傷痛折磨,心情低落,時常望著自己殘缺的肢體暗自神傷,仿若陷入無盡黑暗。軍醫們見了,便坐在床邊,輕輕拍著他們的肩膀,溫言安慰道:“兄弟,莫要灰心,你這傷雖重,但隻要好好配合治療,定能慢慢恢複的。你可是為大周立過大功的英雄啊,大家都盼著你早日好起來呢。你想想,等你康複了,還能迴家看看妻兒老小,他們都等著你呢。”在這樣的關懷下,傷殘將士們深受感動,雖身體殘缺,卻內心滿是感恩戴德之情。在療養營的院子裏,時常能看到他們相互扶持著鍛煉康複,有的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緩慢而堅定地行走,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卻咬牙堅持;有的坐在輪椅上,與旁邊的戰友交談,迴憶起戰場上與戰友並肩作戰的熱血時光,眼中重新燃起鬥誌,握緊拳頭,心中暗暗發誓,若有需要,願為大周再次效死力。
於民間,蕭逸塵同樣心係百姓疾苦。他換上一身樸素的便服,輕車簡從,悄悄深入民間。走在鄉間小道上,入目之處盡是荒蕪的田野,雜草叢生,幾乎要將那稀疏的莊稼淹沒;百姓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孩子們餓得哇哇大哭,那哭聲如同一把把銳利的匕首,直刺蕭逸塵的心窩。他的臉上滿是愧疚與悲憫,腳步愈發沉重,仿若背負著千鈞重擔。迴宮後,他立刻召集大臣商議,一臉嚴肅地說道:“百姓乃國之根本,如今他們生活如此困苦,我們怎能坐視不管?本王實在不忍心再看百姓受苦。”說罷,果斷下令減稅減賦,輕徭薄役。
朝堂上,聽聞此令,有皇子坐不住了,那是二皇子,向來與蕭逸塵不對付,一心想著爭權奪勢,將蕭逸塵視作眼中釘、肉中刺。他“蹭”地一下站起身來,跳出來反對:“父皇,兒臣以為此舉不妥啊,國庫本就空虛,這些年打仗花銷巨大,如今又要減稅,那日後如何支撐軍費開支?這大周的江山安危可如何保障啊?兒臣這是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著想,還望父皇三思。”他言辭懇切,表情憂國憂民,看似為了大周著想,實則是想給蕭逸塵使絆子,借機打壓他的威望。皇帝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右手輕輕摩挲著下巴,似乎也在思考這話的合理性,眼神在蕭逸塵和二皇子之間來迴遊移。
蕭逸塵冷冷地瞥了二皇子一眼,眼神中帶著幾分不屑與鄙夷,仿若在看一個跳梁小醜。而後,他不慌不忙地向前一步,微微仰頭,說道:“哼,若百姓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何來的江山社稷?百姓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又哪有心思去支持朝廷,去擁護我們這些皇室之人?沒有百姓的辛勤勞作,糧食從何而來?沒有百姓的踴躍參軍,軍隊如何組建?沒有百姓的支持,即便有再多的軍隊,又能守得住這大周江山嗎?國庫空虛,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去充盈,可若是失了民心,那才是真正的萬劫不複啊!”這一番話有理有據,說得朝堂上不少大臣都暗自點頭,二皇子頓時啞口無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仿若調色盤一般精彩,隻能憤恨地瞪了蕭逸塵一眼,悻悻地退迴自己的位置。
皇帝聽了蕭逸塵的話,心中暗自思忖,他看著蕭逸塵,眼中多了幾分讚賞。皇帝本就憂心這天下局勢,深知民心的重要性,蕭逸塵此舉雖看似冒險,卻也不失為一個穩定大局的良策。他微微點頭,緩緩開口說道:“逸塵說得有理,就按此令施行吧。”
百姓們聽聞減稅減賦的消息,奔走相告,那喜悅之情簡直要衝破雲霄,仿若陰霾許久的天空終於迎來了燦爛驕陽。田間勞作的農夫們臉上重現笑容,幹勁十足,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每一鋤頭下去,都帶著對未來的期盼。“今年能少交點稅,家裏就能多留些口糧,這日子總算有盼頭了。”一位老農激動地說道,他那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出許久未見的光彩,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農忙時節,蕭逸塵還會派遣農業專家深入田間,那些專家們都是在農事上頗有造詣之人,他們帶著滿心的熱忱和專業的知識,手把手地教農夫們如何選種、灌溉、施肥,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專家們彎下腰,指著土地耐心地講解:“這片地土質肥沃,適合種小麥,播種的時候啊,間距要適中,這樣才能保證每一株都有足夠的養分生長……”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原本荒蕪的田野漸漸煥發生機,到了收獲時節,一片金黃,麥浪滾滾,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腰,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百姓家中糧倉漸滿,新屋漸起,生活越來越好,對蕭逸塵的愛戴溢於言表。走在街頭,百姓們看到蕭逸塵的畫像,都會駐足行禮,眼中滿是崇敬,口中念叨著:“殿下是咱們的大恩人呐!”
林婉清也沒閑著,她深知女子在這世間同樣有著無限潛力,不應被舊觀念束縛。於是,在京城開辦女學,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腐觀念。女學的校舍修建得寬敞明亮,庭院中花草繁茂,綠樹成蔭,環境優雅宜人,時不時還有陣陣花香飄來,讓人聞之心曠神怡。開學典禮上,林婉清身著一襲素色羅裙,裙擺隨風飄動,更襯得她儀態萬千,風姿綽約。她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站在台上,目光掃過台下眾多渴望知識的女子,聲音清脆悅耳地說道:“姐妹們,今日女學開辦,便是希望大家能習得才學技藝,展現自己的風采,為我大周添彩。在這世間,女子亦能有一番作為,咱們不應被那舊規矩束縛了手腳呀。咱們讀書識字,能明事理;學習女紅家政,能持家有道;研習詩詞書畫,能陶冶情操。願姐妹們都能成為大周的驕傲。”
課程設置豐富多樣,從詩詞書畫到女紅家政,一應俱全。授課先生皆是德才兼備的才女,她們耐心教導,將知識與技藝如春雨般滋潤著每一位入學女子的心。課堂上,女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先生講課,時而為詩詞中的精妙語句而驚歎,發出“哇”的輕聲讚歎;時而拿起畫筆,在紙上繪出心中的美好世界,眼中閃爍著創作的光芒;或是飛針走線,繡出一幅幅精美的圖案,看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她們學得津津有味,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不一樣的人生。女學開辦之初,便受到了廣泛讚譽,許多女子紛紛報名入學,家長們也漸漸改變了觀念,支持女兒來學習,說道:“咱家閨女去女學,說不定以後能有大出息呢。”
夫妻二人時常攜手露麵,或視察民生,或參與公益。他們深入市井小巷,走進百姓家中,關心百姓的生活起居,詢問是否有困難需要解決。遇到受災地區,蕭逸塵更是親自指揮賑災,他不顧自己尊貴的身份,挽起袖子,和士兵們一起搬運物資,那沉重的物資壓在身上,他卻毫不在意,臉上滿是堅毅之色,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也渾然不覺。塵土飛揚中,他的身影顯得越發高大,仿若百姓心中的守護神。林婉清則溫柔地安撫受災群眾,她輕言細語,眼中滿是關切,發放幹糧衣物時,還會耐心叮囑大家要注意身體,保重自己。親民愛民之舉傳為佳話,民眾紛紛擁護,自發為大周祈福助力。街頭巷尾,時常能聽到百姓們談論著蕭逸塵和林婉清的善舉,言語中滿是尊敬與感激,說道:“殿下和王妃這是菩薩心腸啊,咱們大周有這樣的主子,是咱們的福氣。”
那些心懷不軌的皇子餘黨及朝堂反派,見此情形,愈發難以煽動人心,他們妄圖謀反的陰謀實施愈發艱難,仿若陷入泥沼,舉步維艱。每次謀劃集會,響應者寥寥無幾,眾人皆嗤之以鼻。大皇子在自己的府邸中,氣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咬牙切齒地罵道:“這蕭逸塵,到底使了什麽妖法,竟讓這些百姓和大臣都如此偏向他!哼,再這麽下去,這皇位哪還有咱們的份兒!”旁邊的心腹附和道:“殿下莫急,咱們得想個法子,離間他和皇帝的關係,再讓百姓對他心生不滿才行啊。比如說,派人在皇帝耳邊吹風,說他私自拉攏人心,意圖不軌。”
三皇子則暗中勾結朝堂反派,他們聚在一起,密謀著如何攪亂蕭逸塵的好事。三皇子眉頭緊皺,眼中透著陰狠:“不能讓他這般順遂,咱們得找機會在父皇麵前狠狠參他一本,就說他這般收買人心,怕是別有用心,意圖不軌啊。”朝堂反派們紛紛點頭,其中一人說道:“對對,咱們還得在民間散布些謠言,說他減稅是為了掏空國庫,好為自己謀私利呢。”可他們的陰謀詭計,在蕭逸塵的威望和民心麵前,一次次落空,百姓們根本不信那些謠言,說道:“殿下為咱們做了這麽多好事,怎麽可能是那樣的人,別聽他們瞎說。”皇帝也深知蕭逸塵的為人,對這些讒言並未放在心上,偶爾聽到,也隻是淡淡一笑,不予理會。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蕭逸塵愈發強大,大周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心中的嫉妒和憤恨卻如野草般瘋長,愈發難以遏製。
而在宮廷權謀的核心地帶,各方勢力更是明爭暗鬥,暗流湧動得如同深不見底的寒潭。為了那至高無上、能主宰天下蒼生命運的皇位,兄弟之間全然不顧血脈親情,鬩牆爭鬥、不擇手段。陰謀詭計如同春日裏的野草,層出不窮,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血雨腥風仿佛成了宮廷的常態,那陰森壓抑的氛圍從未真正消散過,每一寸空氣裏似乎都彌漫著猜忌與背叛的味道。
在這血與火的雙重淬煉中,蕭逸塵深刻領悟到,人心向背才是決勝的根本所在。無論多麽精妙絕倫的戰術,能讓千軍萬馬如臂使指;無論多麽雄厚的兵力,可堆砌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但若失去人心,這一切終究是無根之木,難以長久支撐,遲早會在風雨飄搖中轟然倒塌。
於軍中,他深知士兵們是大周最堅實的壁壘,是守護江山社稷的無名英雄。於是,蕭逸塵毅然決然地大力推行優恤政策。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肅穆得如同寒冬深夜的冰窖,大臣們分列兩旁,個個身著朝服,神色或凝重、或狡黠、或惶恐,不一而足。蕭逸塵身著一襲玄色錦袍,那錦袍上精致細膩的紋路,仿佛每一道都散發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氣息,似在無聲訴說著他的尊貴與擔當。他劍眉星目,眼眸深邃如幽潭,卻又透著堅定的光芒,站在朝堂中央,身姿挺拔如鬆,不怒自威,自有一股讓人折服的氣勢。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冷峻地環視眾臣,那目光猶如實質般,所到之處,大臣們皆不自覺地挺直了佝僂的身子,像是被一道無形的力量拉扯。而後,他深吸一口氣,聲音洪亮如洪鍾,擲地有聲地說道:“將士們在外浴血奮戰,保家衛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毫無怨言。我大周能有今日之安穩,他們功不可沒!本王親眼所見,他們衝鋒時,眼中隻有家國大義,不懼生死;受傷倒地,亦未曾喊過一聲疼,隻為不拖累戰友。我大周絕不能寒了他們的心!自即日起,全軍將士軍餉翻倍,務必讓他們的家人過上安穩富足的日子。”
此令一出,仿若一顆重磅石子投入平靜湖麵,滿朝皆驚,大臣們麵麵相覷,一時間,竊竊私語之聲如同夏日的蚊蠅嗡嗡作響,頓時在朝堂上此起彼伏地響起。有大臣麵露難色,腳步躊躇,那是戶部尚書,掌管著大周的錢糧之事,他深知國庫的情況,近些年來,戰事頻繁,花銷巨大,本就入不敷出,此刻聽聞軍餉翻倍,隻覺此舉太過冒進,無異於雪上加霜。當下,他便欲上前勸諫,剛邁出一小步,還未開口,蕭逸塵便敏銳地察覺到了,一個淩厲的眼神如寒芒般掃過去,那眼神仿若能穿透人的靈魂,戶部尚書頓時心頭一凜,隻覺一股寒意從脊背躥升,將到嘴邊的話又硬生生地咽了迴去,隻是站在原地,眉頭緊皺,滿臉憂色,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卻也不敢抬手擦拭。
旨意迅速傳至軍中,士兵們聽聞,先是一愣,仿若被一道閃電擊中,呆立當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畢竟這軍餉翻倍可是大周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天大好事。緊接著,仿若沉睡的火山瞬間噴發,軍營裏瞬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殿下英明!”“我等必當拚死效命!”唿喊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響徹雲霄,久久迴蕩在軍營上空,驚得林梢的飛鳥四散逃竄。
發放軍餉那日,陽光明媚得有些耀眼,輕柔地灑在營地的每一個角落,仿佛給這充滿陽剛之氣的地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熠熠生輝。士兵們早早便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個個身姿筆挺,如同白楊。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與欣慰,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之光,仿佛看到了家中老母親能吃上熱乎飯菜、年幼弟妹能有新衣穿的溫馨畫麵。年輕的小兵緊緊握著沉甸甸的銀錠,那雙手因為常年握兵器而布滿老繭,此刻卻微微顫抖著,他眼眶泛紅,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聲音帶著幾分哽咽:“有了這筆錢,家中老母親的病就能治了,俺也能安心打仗了。”周圍的士兵們聽了,紛紛點頭,他們彼此交換著眼神,都深知這軍餉對於各自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麽,心中對蕭逸塵的感激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更深了幾分。
不僅如此,蕭逸塵還格外關注傷殘將士的安置問題。他親自騎著馬,在京城郊外四處尋覓,終於選定一處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之地。那地方仿若人間仙境,有潺潺溪流蜿蜒穿過,溪水清澈見底,能看見魚兒歡快遊動;溪邊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舞,似在與溪水嬉戲;綠草如茵,各色野花點綴其間,宛如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世外桃源般寧靜美好。他下令在此開辦療養營。
落成儀式上,蕭逸塵身著戎裝,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前來,身後跟著一眾身著官服的隨行官員。到了療養營前,他利落地翻身下馬,穩步走向前去。他看著眼前一排排整潔明亮的營房,眼中滿是欣慰與關切,那目光仿佛能給予這些建築溫度。而後,他招手喚來負責的軍醫,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些將士們為大周流了血、斷了肢,他們是英雄,是大周的脊梁。若沒有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勇無畏,哪有如今這來之不易的安穩。本王每次想到他們所受的傷痛,心中便如刀絞。所以,務必給予最悉心的照料,絕不能讓他們受一點委屈。他們所需的藥材、補品,不論多珍貴,隻管上報,本王定全力支持。”
療養營內配備了經驗豐富的軍醫,皆是從全國各地精心挑選而來,他們醫術精湛,能妙手迴春;醫德高尚,心懷蒼生大愛。每個人都懷揣著一顆醫者仁心,將傷病員視作自己的親人。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如絲線般透過窗戶灑進營房,軍醫們便輕手輕腳地開始查房,他們腳步輕盈得如同貓步,生怕驚擾了傷員們休息。每到一個床位前,都會俯下身,耐心詢問每一位傷員的恢複情況,輕聲細語地問著:“今日感覺如何?傷口還疼不疼呀?”然後仔細檢查傷口愈合程度,根據情況對症下藥,或更換藥膏,或調整藥方。
有的傷員因傷痛折磨,心情低落,時常望著自己殘缺的肢體暗自神傷,仿若陷入無盡黑暗。軍醫們見了,便坐在床邊,輕輕拍著他們的肩膀,溫言安慰道:“兄弟,莫要灰心,你這傷雖重,但隻要好好配合治療,定能慢慢恢複的。你可是為大周立過大功的英雄啊,大家都盼著你早日好起來呢。你想想,等你康複了,還能迴家看看妻兒老小,他們都等著你呢。”在這樣的關懷下,傷殘將士們深受感動,雖身體殘缺,卻內心滿是感恩戴德之情。在療養營的院子裏,時常能看到他們相互扶持著鍛煉康複,有的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緩慢而堅定地行走,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卻咬牙堅持;有的坐在輪椅上,與旁邊的戰友交談,迴憶起戰場上與戰友並肩作戰的熱血時光,眼中重新燃起鬥誌,握緊拳頭,心中暗暗發誓,若有需要,願為大周再次效死力。
於民間,蕭逸塵同樣心係百姓疾苦。他換上一身樸素的便服,輕車簡從,悄悄深入民間。走在鄉間小道上,入目之處盡是荒蕪的田野,雜草叢生,幾乎要將那稀疏的莊稼淹沒;百姓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孩子們餓得哇哇大哭,那哭聲如同一把把銳利的匕首,直刺蕭逸塵的心窩。他的臉上滿是愧疚與悲憫,腳步愈發沉重,仿若背負著千鈞重擔。迴宮後,他立刻召集大臣商議,一臉嚴肅地說道:“百姓乃國之根本,如今他們生活如此困苦,我們怎能坐視不管?本王實在不忍心再看百姓受苦。”說罷,果斷下令減稅減賦,輕徭薄役。
朝堂上,聽聞此令,有皇子坐不住了,那是二皇子,向來與蕭逸塵不對付,一心想著爭權奪勢,將蕭逸塵視作眼中釘、肉中刺。他“蹭”地一下站起身來,跳出來反對:“父皇,兒臣以為此舉不妥啊,國庫本就空虛,這些年打仗花銷巨大,如今又要減稅,那日後如何支撐軍費開支?這大周的江山安危可如何保障啊?兒臣這是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著想,還望父皇三思。”他言辭懇切,表情憂國憂民,看似為了大周著想,實則是想給蕭逸塵使絆子,借機打壓他的威望。皇帝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右手輕輕摩挲著下巴,似乎也在思考這話的合理性,眼神在蕭逸塵和二皇子之間來迴遊移。
蕭逸塵冷冷地瞥了二皇子一眼,眼神中帶著幾分不屑與鄙夷,仿若在看一個跳梁小醜。而後,他不慌不忙地向前一步,微微仰頭,說道:“哼,若百姓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何來的江山社稷?百姓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又哪有心思去支持朝廷,去擁護我們這些皇室之人?沒有百姓的辛勤勞作,糧食從何而來?沒有百姓的踴躍參軍,軍隊如何組建?沒有百姓的支持,即便有再多的軍隊,又能守得住這大周江山嗎?國庫空虛,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去充盈,可若是失了民心,那才是真正的萬劫不複啊!”這一番話有理有據,說得朝堂上不少大臣都暗自點頭,二皇子頓時啞口無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仿若調色盤一般精彩,隻能憤恨地瞪了蕭逸塵一眼,悻悻地退迴自己的位置。
皇帝聽了蕭逸塵的話,心中暗自思忖,他看著蕭逸塵,眼中多了幾分讚賞。皇帝本就憂心這天下局勢,深知民心的重要性,蕭逸塵此舉雖看似冒險,卻也不失為一個穩定大局的良策。他微微點頭,緩緩開口說道:“逸塵說得有理,就按此令施行吧。”
百姓們聽聞減稅減賦的消息,奔走相告,那喜悅之情簡直要衝破雲霄,仿若陰霾許久的天空終於迎來了燦爛驕陽。田間勞作的農夫們臉上重現笑容,幹勁十足,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每一鋤頭下去,都帶著對未來的期盼。“今年能少交點稅,家裏就能多留些口糧,這日子總算有盼頭了。”一位老農激動地說道,他那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出許久未見的光彩,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農忙時節,蕭逸塵還會派遣農業專家深入田間,那些專家們都是在農事上頗有造詣之人,他們帶著滿心的熱忱和專業的知識,手把手地教農夫們如何選種、灌溉、施肥,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專家們彎下腰,指著土地耐心地講解:“這片地土質肥沃,適合種小麥,播種的時候啊,間距要適中,這樣才能保證每一株都有足夠的養分生長……”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原本荒蕪的田野漸漸煥發生機,到了收獲時節,一片金黃,麥浪滾滾,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腰,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百姓家中糧倉漸滿,新屋漸起,生活越來越好,對蕭逸塵的愛戴溢於言表。走在街頭,百姓們看到蕭逸塵的畫像,都會駐足行禮,眼中滿是崇敬,口中念叨著:“殿下是咱們的大恩人呐!”
林婉清也沒閑著,她深知女子在這世間同樣有著無限潛力,不應被舊觀念束縛。於是,在京城開辦女學,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腐觀念。女學的校舍修建得寬敞明亮,庭院中花草繁茂,綠樹成蔭,環境優雅宜人,時不時還有陣陣花香飄來,讓人聞之心曠神怡。開學典禮上,林婉清身著一襲素色羅裙,裙擺隨風飄動,更襯得她儀態萬千,風姿綽約。她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站在台上,目光掃過台下眾多渴望知識的女子,聲音清脆悅耳地說道:“姐妹們,今日女學開辦,便是希望大家能習得才學技藝,展現自己的風采,為我大周添彩。在這世間,女子亦能有一番作為,咱們不應被那舊規矩束縛了手腳呀。咱們讀書識字,能明事理;學習女紅家政,能持家有道;研習詩詞書畫,能陶冶情操。願姐妹們都能成為大周的驕傲。”
課程設置豐富多樣,從詩詞書畫到女紅家政,一應俱全。授課先生皆是德才兼備的才女,她們耐心教導,將知識與技藝如春雨般滋潤著每一位入學女子的心。課堂上,女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先生講課,時而為詩詞中的精妙語句而驚歎,發出“哇”的輕聲讚歎;時而拿起畫筆,在紙上繪出心中的美好世界,眼中閃爍著創作的光芒;或是飛針走線,繡出一幅幅精美的圖案,看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她們學得津津有味,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不一樣的人生。女學開辦之初,便受到了廣泛讚譽,許多女子紛紛報名入學,家長們也漸漸改變了觀念,支持女兒來學習,說道:“咱家閨女去女學,說不定以後能有大出息呢。”
夫妻二人時常攜手露麵,或視察民生,或參與公益。他們深入市井小巷,走進百姓家中,關心百姓的生活起居,詢問是否有困難需要解決。遇到受災地區,蕭逸塵更是親自指揮賑災,他不顧自己尊貴的身份,挽起袖子,和士兵們一起搬運物資,那沉重的物資壓在身上,他卻毫不在意,臉上滿是堅毅之色,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也渾然不覺。塵土飛揚中,他的身影顯得越發高大,仿若百姓心中的守護神。林婉清則溫柔地安撫受災群眾,她輕言細語,眼中滿是關切,發放幹糧衣物時,還會耐心叮囑大家要注意身體,保重自己。親民愛民之舉傳為佳話,民眾紛紛擁護,自發為大周祈福助力。街頭巷尾,時常能聽到百姓們談論著蕭逸塵和林婉清的善舉,言語中滿是尊敬與感激,說道:“殿下和王妃這是菩薩心腸啊,咱們大周有這樣的主子,是咱們的福氣。”
那些心懷不軌的皇子餘黨及朝堂反派,見此情形,愈發難以煽動人心,他們妄圖謀反的陰謀實施愈發艱難,仿若陷入泥沼,舉步維艱。每次謀劃集會,響應者寥寥無幾,眾人皆嗤之以鼻。大皇子在自己的府邸中,氣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咬牙切齒地罵道:“這蕭逸塵,到底使了什麽妖法,竟讓這些百姓和大臣都如此偏向他!哼,再這麽下去,這皇位哪還有咱們的份兒!”旁邊的心腹附和道:“殿下莫急,咱們得想個法子,離間他和皇帝的關係,再讓百姓對他心生不滿才行啊。比如說,派人在皇帝耳邊吹風,說他私自拉攏人心,意圖不軌。”
三皇子則暗中勾結朝堂反派,他們聚在一起,密謀著如何攪亂蕭逸塵的好事。三皇子眉頭緊皺,眼中透著陰狠:“不能讓他這般順遂,咱們得找機會在父皇麵前狠狠參他一本,就說他這般收買人心,怕是別有用心,意圖不軌啊。”朝堂反派們紛紛點頭,其中一人說道:“對對,咱們還得在民間散布些謠言,說他減稅是為了掏空國庫,好為自己謀私利呢。”可他們的陰謀詭計,在蕭逸塵的威望和民心麵前,一次次落空,百姓們根本不信那些謠言,說道:“殿下為咱們做了這麽多好事,怎麽可能是那樣的人,別聽他們瞎說。”皇帝也深知蕭逸塵的為人,對這些讒言並未放在心上,偶爾聽到,也隻是淡淡一笑,不予理會。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蕭逸塵愈發強大,大周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心中的嫉妒和憤恨卻如野草般瘋長,愈發難以遏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