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塵眼見二皇子舉刀欲刺向皇帝,那一刻,他的雙眸瞬間充血,仿若燃著兩簇熊熊烈火,時間仿若在這一瞬凝固,緊接著,他身形如電,腳下的土地揚起陣陣塵土,幾步上前,帶著滿腔的怒火與決絕。那飛起的一腳裹挾著唿唿風聲,如同一道淩厲的閃電,精準無誤地踢向二皇子受傷的肩頭。二皇子本就因肩頭被佩劍釘入而疼痛難忍,此刻遭受這重重一擊,更是疼得麵部扭曲,慘嚎出聲,身體不受控製地跌倒在地,揚起一片塵土。
蕭逸塵順勢欺身而上,動作一氣嗬成,如同一頭敏捷而兇猛的獵豹,在二皇子倒地的瞬間,便奪過他手中利刃。那利刃在日光下閃爍著寒光,此刻卻穩穩地抵在了二皇子咽喉處,蕭逸塵怒聲吼道:“你這逆子,竟敢弑君篡位!朝堂之上,皇家威嚴豈容你如此踐踏,百姓蒼生又豈能因你的私欲陷入水火!”他的聲音響徹四周,字字如雷,飽含著憤怒、痛心與對大周命運的深切擔憂。
此時,禦前侍衛們聽到動靜,從四麵八方迅速趕來,一時間,明晃晃的刀槍劍戟將二皇子團團圍住,金屬的寒光交織成一片森冷的網。二皇子雖受傷狼狽,卻仍滿臉不甘,那怨毒的目光似要將蕭逸塵生吞活剝。他強忍著肩頭與咽喉處的劇痛,啐道:“蕭逸塵,你別得意,今日栽在你手裏,算我倒黴!但你也別以為就此高枕無憂,這大周的皇位,遲早還是要易主!”
蕭逸塵冷哼一聲,手中利刃微微用力,一絲鮮血從二皇子咽喉滲出:“多行不義必自斃,你以為你的陰謀能得逞?從你起了這狼子野心的那一刻,便注定是這個下場。你和那些同謀者,一個都逃不掉!我蕭逸塵在此立誓,定要將你們連根拔起,還大周一個清明朝堂,讓百姓能重歸安寧。”他的眼神堅毅如鐵,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仿佛沒有什麽能阻擋他扞衛大周江山與正義的腳步。
援軍迅速控製住局麵,士兵們將參與政變的亂黨逐一擒獲,押解至一旁。皇帝在眾人的攙扶下,緩緩從營帳中走出,臉色慘白如紙,那往日威嚴的龍袍此刻也顯得有些淩亂。他強撐著搖搖欲墜的身軀與殘留的威嚴,抬眼望向蕭逸塵,目光複雜,有劫後餘生的慶幸,也有對這場皇室變故的痛心疾首。沉默良久,他怒不可遏地開口,聲音因憤怒與虛弱而微微顫抖:“將涉事皇子及同黨滿門抄斬,務必徹底鏟除隱患,一個不留!傳令下去,清查他們在各地的產業、黨羽,絕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朕要讓天下人知道,謀逆者的下場!”
經此一役,蕭逸塵威望如日中天,達至頂峰。朝堂上下,大臣們望向他的目光中滿是敬畏,那些平日裏私下裏有些小動作、蠢蠢欲動的小勢力也被這場變故震懾住,暫時蟄伏起來,不敢再有絲毫妄動。畢竟,蕭逸塵在這場生死危機中展現出的果敢、智謀與忠誠,已然讓眾人清楚地認識到,他絕非等閑之輩,想要撼動他的地位,絕非易事。
然而,蕭逸塵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待塵埃落定,眾人紛紛忙碌於戰後的收尾事宜,他獨自站在營帳外,望著那片還彌漫著硝煙氣息的獵場,眉頭緊鎖,內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他深知,權力爭鬥的旋渦從未真正平息,這一場勝利不過是暫時穩住了局麵,如同在洶湧波濤中搶到了一塊飄搖的浮木。稍有不慎,那暗藏在水底的礁石、潛藏在暗處的暗流,便會再次將他卷入萬劫不複之地。那些皇子雖已伏法,但他們背後的勢力盤根錯節,朝堂之上、江湖之中,不知還有多少雙眼睛在黑暗裏覬覦著皇位,多少心懷叵測之人在等待時機,妄圖東山再起,將大周再次拖入混亂深淵。
林婉清聽聞變故,心急如焚地趕來,一路上裙擺飛揚,發絲淩亂,全然不顧形象。見到蕭逸塵安然無恙,她高懸的心這才稍稍落下,可瞧見他手臂上那道還在滲血的傷口,眼眶瞬間泛紅,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顫抖著雙手,從懷中掏出絲帕,小心翼翼地為蕭逸塵包紮傷口,那輕柔的動作仿佛在對待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眼中含淚,聲音帶著哭腔:“你這一衝,可嚇壞我了,萬一有個好歹……你叫我如何是好?你心裏裝著大周,裝著天下百姓,可在我心裏,你就是我的全部啊。”
蕭逸塵見她這般模樣,滿心愧疚與心疼,輕輕抬手拭去她的淚水,指尖拂過她臉頰,帶著無盡溫柔:“婉清,別怕,我這不是好好的嘛。有你在,我就有了鎧甲,也有了軟肋,可更有了無盡的力量。我定要護好這大周,不讓任何人再傷害你,那些陰謀詭計、明槍暗箭,我統統都會擋下。”他將林婉清輕輕擁入懷中,下巴輕抵著她的頭頂,仿佛要用自己的懷抱為她築起一道堅固的堡壘,隔絕所有風雨。
林婉清靠在他懷裏,輕輕點頭,雙手緊緊揪住他的衣衫,仿佛生怕一鬆手他就會消失不見:“我知道你身負重任,隻是每次見你涉險,我的心都像被油煎一樣。往後,哪怕再難,咱們都一起麵對,好不好?”
蕭逸塵微微鬆開她,雙手扶著她的肩膀,目光深深地看著她,眼神中滿是深情與堅定:“好,咱們夫妻一體,生死相依。無論是這朝堂的詭譎風雲,還是江湖的暗流湧動,咱們攜手定能闖過去。”
正說著,一位老將匆匆走來,抱拳行禮:“殿下,陛下有請您商議戰後安置事宜。”蕭逸塵微微點頭,轉頭對林婉清輕聲道:“婉清,你先迴營帳休息,我去去就迴。”林婉清雖滿臉不舍,卻也懂事地點頭:“你放心去吧,莫要與陛下起爭執,萬事小心。”
蕭逸塵步入皇帝營帳,隻見皇帝坐在案幾後,麵色依舊陰沉,見他進來,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營帳內一時靜謐無聲,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皇帝凝視著蕭逸塵,良久,緩緩開口:“逸塵,此次你護駕有功,朕心甚慰。隻是經此一事,朕越發覺得這皇位仿若燙手山芋,兄弟睨牆,朕實在痛心。”
蕭逸塵趕忙跪地,低頭道:“父皇,兒臣惶恐,未能及時察覺兄弟們的謀逆之心,讓父皇受驚,是兒臣之罪。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保我大周安穩,絕不讓此類悲劇再度上演。”
皇帝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道:“罷了,快快起身吧。朕心裏清楚得很,此事絕非你之過錯啊。隻可惜如今這局勢動蕩不安,朝堂之上恐怕也是難以恢複往日的平靜與安寧了。朕如今年歲漸長,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精力更是大不如前啦!日後這處理朝堂大小事務之事,恐怕還是得多多仰仗於你呀。不過嘛,朕希望你能時刻銘記在心,這權力就如同那鋒利無比的雙刃劍一般,既能助人成就一番大業,但稍有不慎,亦可能使人迷失自我、喪失本心呐!所以啊,無論何時何地,都切莫讓手中的權力蒙蔽了你那顆原本純淨而聰慧的心智喲。”
蕭逸塵聽聞此言,心中猛地一顫,一股寒意瞬間從脊梁骨上湧起。他深知自己剛剛的言語稍有不慎便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於是趕忙躬身行禮,麵色惶恐地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兒臣必當銘記於心,時刻不敢忘懷。日後行事定會秉持公心,以公正無私之態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兒臣願為我大周江山社稷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兒臣對天發誓,此生此世絕不會有半分僭越之心,若違此誓,叫兒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說罷,額頭已然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從皇帝營帳出來,蕭逸塵長舒一口氣,心中卻愈發沉重。他明白皇帝雖表麵倚重自己,可心底的猜忌怕是難以全然消除,往後行事,須得更加謹慎周全。迴營帳途中,路過一處樹林,突然,一陣細微的響動從林中傳來,蕭逸塵瞬間警覺,伸手握住腰間佩劍,目光如炬地望向樹林深處:“何人鬼鬼祟祟,出來!”
就在這時,眾人的目光都被那道緩緩出現的身影所吸引。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身著素雅白衣的女子正步履蹣跚地走出來。她那原本清麗的麵容此刻顯得無比憔悴,仿佛經曆了無數的磨難與滄桑,但令人驚奇的是,盡管如此,她的眼神之中依然透露出一股不屈不撓的倔強之氣。
隻見這位女子走到近前,突然雙膝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緊接著便是一陣悲切的哭泣聲響起。她抬起頭來,淚眼朦朧地望著眼前之人,聲音哽咽著說道:“殿下,求求您發發慈悲,救救小女的父親吧!他真的是無辜的呀!這次的事情完全是因為受到了二皇子的威逼利誘,實在是迫不得已才參與到這所謂的謀逆之舉當中去的。小女可以對天發誓,家父一生忠心耿耿、精忠報國,從來沒有產生過半分忤逆之心呐!”說到此處,女子已是泣不成聲,身體也因過度悲傷而微微顫抖起來。
蕭逸塵眉頭緊皺,審視著眼前的女子:“你是何人?你父又是誰?”
女子哽咽著迴答:“小女子名叫蘇瑤,家父乃禮部侍郎蘇文遠,他被二皇子以家人性命相要挾,才幫著傳遞了幾次消息,並未參與實質性的謀反行動,求殿下明察。”
蕭逸塵心中思索,他知曉蘇文遠平日為人還算正直,此事或有隱情。可如今朝堂上下對謀逆之人皆深惡痛絕,若貿然為其求情,怕是會引來諸多非議。但見蘇瑤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又想到若真有冤屈,自己豈能見死不救?
猶豫片刻,他沉聲道:“蘇姑娘,此事重大,非我一人能決斷。你且先迴去,待我詳細查證,若你父確有冤情,我定會在父皇麵前秉公直言。”
蘇瑤叩首謝恩:“多謝殿下,小女子願為家父做任何事,隻盼殿下能早日還家父清白。”
蕭逸塵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歎,這權力爭鬥的餘波,怕是還會牽扯出更多的人和事,想要徹底平息,談何容易。迴到營帳,林婉清已吩咐人準備好了熱湯和飯菜,見他迴來,連忙迎上前:“快來,先吃點東西,你今日勞累了一天,定是餓壞了。”
蕭逸塵坐下,端起碗,卻有些心不在焉。林婉清見狀,輕聲問道:“可是發生了何事?你若心裏煩悶,不妨說與我聽,咱們一起想法子。”
蕭逸塵放下碗,將蘇瑤之事告知林婉清,憂慮道:“我雖想幫蘇文遠,可又怕朝堂之上借此生事,說我偏袒謀逆之人,壞了規矩。但若不幫,萬一真有冤屈,我於心何忍?”
林婉清蹙眉沉思片刻,握住蕭逸塵的手:“逸塵,我明白你的難處。此事需慎重,不妨先暗中派人徹查,拿到確鑿證據,再尋合適時機向陛下稟明。既能還人清白,又讓眾人無話可說。”
蕭逸塵點頭:“還是你心思縝密,就依你所言。隻是這幾日,怕是又不得安寧了。”
用過晚膳,蕭逸塵坐在營帳中,翻閱著此次謀逆事件的相關卷宗,眉頭緊鎖,試圖從那些繁雜的線索中找出更多潛藏的隱患與同謀。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冷峻而疲憊的麵容,林婉清悄悄走近,為他披上一件披風,柔聲道:“莫要熬壞了身子,夜已深,早些歇息吧。”
蕭逸塵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你先睡,我再看會兒,心裏總覺著不踏實,生怕遺漏了什麽關鍵之處。”
林婉清也不多勸,坐在一旁靜靜陪著他,偶爾為他添些茶水。不知過了多久,蕭逸塵終是擱下卷宗,吹滅燭火,與林婉清相擁而臥。可他卻久久未能入眠,腦海中不斷浮現今日戰場上的血腥畫麵、皇帝複雜的眼神以及蘇瑤哀求的模樣,他知道,明日等待著他的,又是一場硬仗,而這權力的棋局,才剛剛開局,勝負未卜,唯有步步為營,方能護得身邊人周全,守得大周江山安穩。
蕭逸塵順勢欺身而上,動作一氣嗬成,如同一頭敏捷而兇猛的獵豹,在二皇子倒地的瞬間,便奪過他手中利刃。那利刃在日光下閃爍著寒光,此刻卻穩穩地抵在了二皇子咽喉處,蕭逸塵怒聲吼道:“你這逆子,竟敢弑君篡位!朝堂之上,皇家威嚴豈容你如此踐踏,百姓蒼生又豈能因你的私欲陷入水火!”他的聲音響徹四周,字字如雷,飽含著憤怒、痛心與對大周命運的深切擔憂。
此時,禦前侍衛們聽到動靜,從四麵八方迅速趕來,一時間,明晃晃的刀槍劍戟將二皇子團團圍住,金屬的寒光交織成一片森冷的網。二皇子雖受傷狼狽,卻仍滿臉不甘,那怨毒的目光似要將蕭逸塵生吞活剝。他強忍著肩頭與咽喉處的劇痛,啐道:“蕭逸塵,你別得意,今日栽在你手裏,算我倒黴!但你也別以為就此高枕無憂,這大周的皇位,遲早還是要易主!”
蕭逸塵冷哼一聲,手中利刃微微用力,一絲鮮血從二皇子咽喉滲出:“多行不義必自斃,你以為你的陰謀能得逞?從你起了這狼子野心的那一刻,便注定是這個下場。你和那些同謀者,一個都逃不掉!我蕭逸塵在此立誓,定要將你們連根拔起,還大周一個清明朝堂,讓百姓能重歸安寧。”他的眼神堅毅如鐵,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仿佛沒有什麽能阻擋他扞衛大周江山與正義的腳步。
援軍迅速控製住局麵,士兵們將參與政變的亂黨逐一擒獲,押解至一旁。皇帝在眾人的攙扶下,緩緩從營帳中走出,臉色慘白如紙,那往日威嚴的龍袍此刻也顯得有些淩亂。他強撐著搖搖欲墜的身軀與殘留的威嚴,抬眼望向蕭逸塵,目光複雜,有劫後餘生的慶幸,也有對這場皇室變故的痛心疾首。沉默良久,他怒不可遏地開口,聲音因憤怒與虛弱而微微顫抖:“將涉事皇子及同黨滿門抄斬,務必徹底鏟除隱患,一個不留!傳令下去,清查他們在各地的產業、黨羽,絕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朕要讓天下人知道,謀逆者的下場!”
經此一役,蕭逸塵威望如日中天,達至頂峰。朝堂上下,大臣們望向他的目光中滿是敬畏,那些平日裏私下裏有些小動作、蠢蠢欲動的小勢力也被這場變故震懾住,暫時蟄伏起來,不敢再有絲毫妄動。畢竟,蕭逸塵在這場生死危機中展現出的果敢、智謀與忠誠,已然讓眾人清楚地認識到,他絕非等閑之輩,想要撼動他的地位,絕非易事。
然而,蕭逸塵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待塵埃落定,眾人紛紛忙碌於戰後的收尾事宜,他獨自站在營帳外,望著那片還彌漫著硝煙氣息的獵場,眉頭緊鎖,內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他深知,權力爭鬥的旋渦從未真正平息,這一場勝利不過是暫時穩住了局麵,如同在洶湧波濤中搶到了一塊飄搖的浮木。稍有不慎,那暗藏在水底的礁石、潛藏在暗處的暗流,便會再次將他卷入萬劫不複之地。那些皇子雖已伏法,但他們背後的勢力盤根錯節,朝堂之上、江湖之中,不知還有多少雙眼睛在黑暗裏覬覦著皇位,多少心懷叵測之人在等待時機,妄圖東山再起,將大周再次拖入混亂深淵。
林婉清聽聞變故,心急如焚地趕來,一路上裙擺飛揚,發絲淩亂,全然不顧形象。見到蕭逸塵安然無恙,她高懸的心這才稍稍落下,可瞧見他手臂上那道還在滲血的傷口,眼眶瞬間泛紅,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顫抖著雙手,從懷中掏出絲帕,小心翼翼地為蕭逸塵包紮傷口,那輕柔的動作仿佛在對待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眼中含淚,聲音帶著哭腔:“你這一衝,可嚇壞我了,萬一有個好歹……你叫我如何是好?你心裏裝著大周,裝著天下百姓,可在我心裏,你就是我的全部啊。”
蕭逸塵見她這般模樣,滿心愧疚與心疼,輕輕抬手拭去她的淚水,指尖拂過她臉頰,帶著無盡溫柔:“婉清,別怕,我這不是好好的嘛。有你在,我就有了鎧甲,也有了軟肋,可更有了無盡的力量。我定要護好這大周,不讓任何人再傷害你,那些陰謀詭計、明槍暗箭,我統統都會擋下。”他將林婉清輕輕擁入懷中,下巴輕抵著她的頭頂,仿佛要用自己的懷抱為她築起一道堅固的堡壘,隔絕所有風雨。
林婉清靠在他懷裏,輕輕點頭,雙手緊緊揪住他的衣衫,仿佛生怕一鬆手他就會消失不見:“我知道你身負重任,隻是每次見你涉險,我的心都像被油煎一樣。往後,哪怕再難,咱們都一起麵對,好不好?”
蕭逸塵微微鬆開她,雙手扶著她的肩膀,目光深深地看著她,眼神中滿是深情與堅定:“好,咱們夫妻一體,生死相依。無論是這朝堂的詭譎風雲,還是江湖的暗流湧動,咱們攜手定能闖過去。”
正說著,一位老將匆匆走來,抱拳行禮:“殿下,陛下有請您商議戰後安置事宜。”蕭逸塵微微點頭,轉頭對林婉清輕聲道:“婉清,你先迴營帳休息,我去去就迴。”林婉清雖滿臉不舍,卻也懂事地點頭:“你放心去吧,莫要與陛下起爭執,萬事小心。”
蕭逸塵步入皇帝營帳,隻見皇帝坐在案幾後,麵色依舊陰沉,見他進來,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營帳內一時靜謐無聲,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皇帝凝視著蕭逸塵,良久,緩緩開口:“逸塵,此次你護駕有功,朕心甚慰。隻是經此一事,朕越發覺得這皇位仿若燙手山芋,兄弟睨牆,朕實在痛心。”
蕭逸塵趕忙跪地,低頭道:“父皇,兒臣惶恐,未能及時察覺兄弟們的謀逆之心,讓父皇受驚,是兒臣之罪。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保我大周安穩,絕不讓此類悲劇再度上演。”
皇帝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道:“罷了,快快起身吧。朕心裏清楚得很,此事絕非你之過錯啊。隻可惜如今這局勢動蕩不安,朝堂之上恐怕也是難以恢複往日的平靜與安寧了。朕如今年歲漸長,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精力更是大不如前啦!日後這處理朝堂大小事務之事,恐怕還是得多多仰仗於你呀。不過嘛,朕希望你能時刻銘記在心,這權力就如同那鋒利無比的雙刃劍一般,既能助人成就一番大業,但稍有不慎,亦可能使人迷失自我、喪失本心呐!所以啊,無論何時何地,都切莫讓手中的權力蒙蔽了你那顆原本純淨而聰慧的心智喲。”
蕭逸塵聽聞此言,心中猛地一顫,一股寒意瞬間從脊梁骨上湧起。他深知自己剛剛的言語稍有不慎便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於是趕忙躬身行禮,麵色惶恐地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兒臣必當銘記於心,時刻不敢忘懷。日後行事定會秉持公心,以公正無私之態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兒臣願為我大周江山社稷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兒臣對天發誓,此生此世絕不會有半分僭越之心,若違此誓,叫兒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說罷,額頭已然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從皇帝營帳出來,蕭逸塵長舒一口氣,心中卻愈發沉重。他明白皇帝雖表麵倚重自己,可心底的猜忌怕是難以全然消除,往後行事,須得更加謹慎周全。迴營帳途中,路過一處樹林,突然,一陣細微的響動從林中傳來,蕭逸塵瞬間警覺,伸手握住腰間佩劍,目光如炬地望向樹林深處:“何人鬼鬼祟祟,出來!”
就在這時,眾人的目光都被那道緩緩出現的身影所吸引。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身著素雅白衣的女子正步履蹣跚地走出來。她那原本清麗的麵容此刻顯得無比憔悴,仿佛經曆了無數的磨難與滄桑,但令人驚奇的是,盡管如此,她的眼神之中依然透露出一股不屈不撓的倔強之氣。
隻見這位女子走到近前,突然雙膝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緊接著便是一陣悲切的哭泣聲響起。她抬起頭來,淚眼朦朧地望著眼前之人,聲音哽咽著說道:“殿下,求求您發發慈悲,救救小女的父親吧!他真的是無辜的呀!這次的事情完全是因為受到了二皇子的威逼利誘,實在是迫不得已才參與到這所謂的謀逆之舉當中去的。小女可以對天發誓,家父一生忠心耿耿、精忠報國,從來沒有產生過半分忤逆之心呐!”說到此處,女子已是泣不成聲,身體也因過度悲傷而微微顫抖起來。
蕭逸塵眉頭緊皺,審視著眼前的女子:“你是何人?你父又是誰?”
女子哽咽著迴答:“小女子名叫蘇瑤,家父乃禮部侍郎蘇文遠,他被二皇子以家人性命相要挾,才幫著傳遞了幾次消息,並未參與實質性的謀反行動,求殿下明察。”
蕭逸塵心中思索,他知曉蘇文遠平日為人還算正直,此事或有隱情。可如今朝堂上下對謀逆之人皆深惡痛絕,若貿然為其求情,怕是會引來諸多非議。但見蘇瑤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又想到若真有冤屈,自己豈能見死不救?
猶豫片刻,他沉聲道:“蘇姑娘,此事重大,非我一人能決斷。你且先迴去,待我詳細查證,若你父確有冤情,我定會在父皇麵前秉公直言。”
蘇瑤叩首謝恩:“多謝殿下,小女子願為家父做任何事,隻盼殿下能早日還家父清白。”
蕭逸塵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歎,這權力爭鬥的餘波,怕是還會牽扯出更多的人和事,想要徹底平息,談何容易。迴到營帳,林婉清已吩咐人準備好了熱湯和飯菜,見他迴來,連忙迎上前:“快來,先吃點東西,你今日勞累了一天,定是餓壞了。”
蕭逸塵坐下,端起碗,卻有些心不在焉。林婉清見狀,輕聲問道:“可是發生了何事?你若心裏煩悶,不妨說與我聽,咱們一起想法子。”
蕭逸塵放下碗,將蘇瑤之事告知林婉清,憂慮道:“我雖想幫蘇文遠,可又怕朝堂之上借此生事,說我偏袒謀逆之人,壞了規矩。但若不幫,萬一真有冤屈,我於心何忍?”
林婉清蹙眉沉思片刻,握住蕭逸塵的手:“逸塵,我明白你的難處。此事需慎重,不妨先暗中派人徹查,拿到確鑿證據,再尋合適時機向陛下稟明。既能還人清白,又讓眾人無話可說。”
蕭逸塵點頭:“還是你心思縝密,就依你所言。隻是這幾日,怕是又不得安寧了。”
用過晚膳,蕭逸塵坐在營帳中,翻閱著此次謀逆事件的相關卷宗,眉頭緊鎖,試圖從那些繁雜的線索中找出更多潛藏的隱患與同謀。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冷峻而疲憊的麵容,林婉清悄悄走近,為他披上一件披風,柔聲道:“莫要熬壞了身子,夜已深,早些歇息吧。”
蕭逸塵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你先睡,我再看會兒,心裏總覺著不踏實,生怕遺漏了什麽關鍵之處。”
林婉清也不多勸,坐在一旁靜靜陪著他,偶爾為他添些茶水。不知過了多久,蕭逸塵終是擱下卷宗,吹滅燭火,與林婉清相擁而臥。可他卻久久未能入眠,腦海中不斷浮現今日戰場上的血腥畫麵、皇帝複雜的眼神以及蘇瑤哀求的模樣,他知道,明日等待著他的,又是一場硬仗,而這權力的棋局,才剛剛開局,勝負未卜,唯有步步為營,方能護得身邊人周全,守得大周江山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