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說,自己當真要重蹈前世覆轍,眼睜睜看著魏家眾人在朝堂之上拚死拚活、浴血奮戰嗎?
絕不可以!倘若真走到那般田地,恐怕整個魏家都將會麵臨滅頂之災,再次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一想到此處,魏梓芙不禁暗暗攥緊了拳頭,在心底默默發誓一定要改變現狀,守護好魏家以及自己所珍視的一切。
秋桐和冬雪見魏梓芙一副失神的模樣,絲毫不敢多言,而後二人一路跟在魏梓芙身後迴到芙蓉宮。
魏梓芙離開之後,太後輕輕地拿起放在一旁的紙筆,略微沉思片刻,便開始動筆寫信。
隻見她筆觸流暢,不一會兒就洋洋灑灑地寫滿了一頁紙。寫完之後,太後將墨跡吹幹,信紙仔細折好,然後喚來了一直侍奉在身旁的蘭姑姑。
太後語氣溫和地對蘭姑姑說道:“蘭兒啊,辛苦你跑一趟欽天監,把這封信交給他們。”
說著,太後將手中的信件遞給了蘭姑姑。
蘭姑姑恭敬地接過太後遞來的信,微微福身行禮後,便轉身朝著欽天監走去。
而就在這時,一直在太後懷中熟睡的曼兒緩緩睜開了眼睛。
當她看到周圍陌生的環境時,小嘴一癟,哇的一聲就要大哭起來。
太後見狀,連忙輕聲安撫道:“乖孩子,莫哭莫哭……”
然而,曼兒根本不聽,依舊哭得撕心裂肺。無奈之下,太後隻好讓站在旁邊的畫姑姑過來幫忙。
畫姑姑小心翼翼地從太後懷中接過小公主,輕柔地拍著她的後背,嘴裏還哼著溫柔的小曲兒,試圖哄她安靜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曼兒的哭聲才漸漸止住。
也許是因為哭累了,也許是感受到了畫姑姑的溫暖懷抱,曼兒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著。
此時,太後吩咐畫姑姑給小公主喂一些適合小孩子吃的米湯。
聽到有吃的東西,曼兒立刻停止了張望,目光緊緊鎖定在了那碗散發著淡淡香氣的米湯上。
隻見她張開小嘴,迫不及待地等著畫姑姑將米湯送到嘴邊。
當第一口米湯進入口中時,曼兒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便慢慢地抿起自己的小嘴巴,細細品味起來。
看著曼兒可愛的模樣,太後不禁被她萌到了,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原本留下小公主隻是為了能夠與魏梓芙達成合作,但此刻,太後心中卻又多了幾分對這個小娃娃的真心喜愛。
沒過多久,前去欽天監送信的蘭姑姑迴來了。
她快步走到太後麵前,屈膝行禮後說道:“太後娘娘,奴婢已經將信送到了欽天監。司大人看過娘娘您的信後,表示一定會按照您的要求去辦,請太後娘娘放心。”
太後微微頷首,緩聲道:“他知道便好,你此刻速速將那兩位小公主帶迴各自宮殿去吧,莫要在此耽擱太久,以免引得他人猜疑。”
“遵命。”蘭姑姑與畫姑姑齊聲應道,旋即便動作輕柔地抱起兩個尚在繈褓之中、剛剛誕生不久的小公主,轉身朝著來時之路行去。
不多時,蘭姑姑率先抵達了椒房殿。此時,陳阿嬌正坐在梳妝台前,對著一麵銅鏡細細端詳著宮中繡娘方才送來的嶄新衣裳。
她身著華服,雲鬢高聳,珠翠環繞,容顏姣美動人。
聽到腳步聲傳來,陳阿嬌緩緩轉過頭來,瞧見蘭姑姑懷中抱著已然蘇醒過來的小公主走進殿內,連忙開口問道:“姑姑此番辛苦奔波,不知太後娘娘為何突然將小公主帶去永壽宮?所為何事呀?”
蘭姑姑小心翼翼地將手中抱著的小公主遞到一旁等候多時的夏嬤嬤手中。
然後恭恭敬敬地向陳阿嬌行了一禮,輕聲迴答道:“迴皇後娘娘的話,這後宮之中如今僅有兩位小公主降生,太後娘娘心懷慈愛,不過是想要親眼瞧瞧自己的親孫女們罷了。”
陳阿嬌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別扭之感。
然而轉念一想,太後僅僅是帶著兩個小公主去瞧上一眼而已,又怎能撼動得了她身為皇後的尊貴地位呢?
於是,她並未對此事過多追問,隻是輕輕點了點頭,表示已知曉。
畫姑姑腳步輕盈地朝著珍美人所居住的宮殿走去。
此時的珍美人正心急如焚地在殿內來迴踱步,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自從小公主剛剛出生就被太後強行抱走之後,珍美人的心就像懸在了半空中一般,始終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迴想起曾經那段無權無勢的日子,那時的自己連自身都難以保全,更別提護住自己的孩子了。
如今好不容易生下了公主,卻依舊無法掌控局麵,珍美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和無助感。
就在這時,一名宮女匆匆跑來稟報,說是畫姑姑已經帶著小公主迴來了。
聽聞此言,珍美人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飛奔至門口。
遠遠地望見畫姑姑懷中抱著的那小小的身影,珍美人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去,從畫姑姑手中一把奪過自己的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裏。
她的目光急切而關切地在女兒身上上下掃視,仔細檢查著每一個細微之處,生怕錯過任何一點可能存在的問題。
直到確認女兒安然無恙後,珍美人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那顆一直緊繃著的心也終於稍稍放鬆了一些。
然而,心中的疑惑仍舊揮之不去,珍美人抬起頭來,望向畫姑姑問道:“畫姑姑,不知太後突然將我的小公主帶走,究竟所為何事啊?”
說話間,她的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絲擔憂和警惕,仿佛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畫姑姑看著珍美人這般緊張的模樣,心中不禁暗暗歎息。
她微笑著安慰道:“美人不必如此驚慌,太後乃是咱們這後宮之主,身份尊貴無比,又怎會加害於您的孩子呢?隻不過正值新春佳節之際,太後老人家想念孫女,想要親自抱抱、看看罷了。”
聽了畫姑姑這番話,珍美人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絕不可以!倘若真走到那般田地,恐怕整個魏家都將會麵臨滅頂之災,再次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一想到此處,魏梓芙不禁暗暗攥緊了拳頭,在心底默默發誓一定要改變現狀,守護好魏家以及自己所珍視的一切。
秋桐和冬雪見魏梓芙一副失神的模樣,絲毫不敢多言,而後二人一路跟在魏梓芙身後迴到芙蓉宮。
魏梓芙離開之後,太後輕輕地拿起放在一旁的紙筆,略微沉思片刻,便開始動筆寫信。
隻見她筆觸流暢,不一會兒就洋洋灑灑地寫滿了一頁紙。寫完之後,太後將墨跡吹幹,信紙仔細折好,然後喚來了一直侍奉在身旁的蘭姑姑。
太後語氣溫和地對蘭姑姑說道:“蘭兒啊,辛苦你跑一趟欽天監,把這封信交給他們。”
說著,太後將手中的信件遞給了蘭姑姑。
蘭姑姑恭敬地接過太後遞來的信,微微福身行禮後,便轉身朝著欽天監走去。
而就在這時,一直在太後懷中熟睡的曼兒緩緩睜開了眼睛。
當她看到周圍陌生的環境時,小嘴一癟,哇的一聲就要大哭起來。
太後見狀,連忙輕聲安撫道:“乖孩子,莫哭莫哭……”
然而,曼兒根本不聽,依舊哭得撕心裂肺。無奈之下,太後隻好讓站在旁邊的畫姑姑過來幫忙。
畫姑姑小心翼翼地從太後懷中接過小公主,輕柔地拍著她的後背,嘴裏還哼著溫柔的小曲兒,試圖哄她安靜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曼兒的哭聲才漸漸止住。
也許是因為哭累了,也許是感受到了畫姑姑的溫暖懷抱,曼兒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著。
此時,太後吩咐畫姑姑給小公主喂一些適合小孩子吃的米湯。
聽到有吃的東西,曼兒立刻停止了張望,目光緊緊鎖定在了那碗散發著淡淡香氣的米湯上。
隻見她張開小嘴,迫不及待地等著畫姑姑將米湯送到嘴邊。
當第一口米湯進入口中時,曼兒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便慢慢地抿起自己的小嘴巴,細細品味起來。
看著曼兒可愛的模樣,太後不禁被她萌到了,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原本留下小公主隻是為了能夠與魏梓芙達成合作,但此刻,太後心中卻又多了幾分對這個小娃娃的真心喜愛。
沒過多久,前去欽天監送信的蘭姑姑迴來了。
她快步走到太後麵前,屈膝行禮後說道:“太後娘娘,奴婢已經將信送到了欽天監。司大人看過娘娘您的信後,表示一定會按照您的要求去辦,請太後娘娘放心。”
太後微微頷首,緩聲道:“他知道便好,你此刻速速將那兩位小公主帶迴各自宮殿去吧,莫要在此耽擱太久,以免引得他人猜疑。”
“遵命。”蘭姑姑與畫姑姑齊聲應道,旋即便動作輕柔地抱起兩個尚在繈褓之中、剛剛誕生不久的小公主,轉身朝著來時之路行去。
不多時,蘭姑姑率先抵達了椒房殿。此時,陳阿嬌正坐在梳妝台前,對著一麵銅鏡細細端詳著宮中繡娘方才送來的嶄新衣裳。
她身著華服,雲鬢高聳,珠翠環繞,容顏姣美動人。
聽到腳步聲傳來,陳阿嬌緩緩轉過頭來,瞧見蘭姑姑懷中抱著已然蘇醒過來的小公主走進殿內,連忙開口問道:“姑姑此番辛苦奔波,不知太後娘娘為何突然將小公主帶去永壽宮?所為何事呀?”
蘭姑姑小心翼翼地將手中抱著的小公主遞到一旁等候多時的夏嬤嬤手中。
然後恭恭敬敬地向陳阿嬌行了一禮,輕聲迴答道:“迴皇後娘娘的話,這後宮之中如今僅有兩位小公主降生,太後娘娘心懷慈愛,不過是想要親眼瞧瞧自己的親孫女們罷了。”
陳阿嬌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別扭之感。
然而轉念一想,太後僅僅是帶著兩個小公主去瞧上一眼而已,又怎能撼動得了她身為皇後的尊貴地位呢?
於是,她並未對此事過多追問,隻是輕輕點了點頭,表示已知曉。
畫姑姑腳步輕盈地朝著珍美人所居住的宮殿走去。
此時的珍美人正心急如焚地在殿內來迴踱步,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自從小公主剛剛出生就被太後強行抱走之後,珍美人的心就像懸在了半空中一般,始終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迴想起曾經那段無權無勢的日子,那時的自己連自身都難以保全,更別提護住自己的孩子了。
如今好不容易生下了公主,卻依舊無法掌控局麵,珍美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和無助感。
就在這時,一名宮女匆匆跑來稟報,說是畫姑姑已經帶著小公主迴來了。
聽聞此言,珍美人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飛奔至門口。
遠遠地望見畫姑姑懷中抱著的那小小的身影,珍美人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去,從畫姑姑手中一把奪過自己的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裏。
她的目光急切而關切地在女兒身上上下掃視,仔細檢查著每一個細微之處,生怕錯過任何一點可能存在的問題。
直到確認女兒安然無恙後,珍美人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那顆一直緊繃著的心也終於稍稍放鬆了一些。
然而,心中的疑惑仍舊揮之不去,珍美人抬起頭來,望向畫姑姑問道:“畫姑姑,不知太後突然將我的小公主帶走,究竟所為何事啊?”
說話間,她的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絲擔憂和警惕,仿佛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畫姑姑看著珍美人這般緊張的模樣,心中不禁暗暗歎息。
她微笑著安慰道:“美人不必如此驚慌,太後乃是咱們這後宮之主,身份尊貴無比,又怎會加害於您的孩子呢?隻不過正值新春佳節之際,太後老人家想念孫女,想要親自抱抱、看看罷了。”
聽了畫姑姑這番話,珍美人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