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妖術
民間靈異離奇恐怖鬼故事合集 作者:育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濟南詭事:術士與書生
明崇禎年間,濟南城猶如一幅鮮活的市井長卷,熱鬧非凡。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薄霧,城門便緩緩打開,販夫走卒、商旅行人魚貫而入。街道上,店鋪林立,招牌幌子隨風搖曳,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成一曲喧囂的市井樂章。街邊的茶館裏,茶客們一邊品著香茗,一邊談論著近日的奇聞軼事;小吃攤上,熱氣騰騰的包子、餛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在這繁華喧囂之中,有個叫於江的年輕書生,正穿梭於人群之中。於江家境雖不富裕,破舊的衣衫打著補丁,鞋底也有些磨損,但他眼神清澈堅定,透著對知識的渴望。他自幼父母雙亡,靠著族人的接濟和自己幫人抄書、打雜勉強維持生計,卻始終沒有放棄求學的夢想,一心向學,為人正直善良,在鄰裏間頗受稱讚。
這日,陽光正好,於江懷揣著積攢許久的幾文銅錢,前往城中集市購置筆墨紙硯。他打算好好抄錄幾篇經典文章,再細細研讀,期望能在即將到來的縣試中取得好成績。正走著,忽然被一陣嘈雜聲吸引。
隻見街邊圍了一群人,水泄不通,人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奇與興奮。於江好奇心頓起,費力地擠了進去。隻見一位身著奇裝異服的江湖術士正在擺攤。這術士頭戴一頂破舊的鬥笠,帽簷壓得極低,半遮著臉,露出的下巴上長著一撮山羊胡,稀稀疏疏的。身上披著一件黑色長袍,繡著一些奇怪的符號,衣角處還打著幾個補丁,顯得十分落魄,卻又透著幾分神秘。
他麵前擺著一個銅盆,盆中清水蕩漾,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粼粼波光。術士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沙啞,仿佛來自遙遠的地府。他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在水麵輕輕一拂,原本平靜的水麵竟緩緩浮現出奇異的光影。先是連綿起伏的山川河流,峰巒疊嶂,河流蜿蜒,仿佛一幅動態的山水畫卷;緊接著,飛禽走獸一一浮現,雄鷹展翅翱翔,猛虎仰天長嘯,兔子活蹦亂跳,逼真得如同身臨其境。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張得老大,眼中滿是震驚與讚歎,紛紛稱奇,毫不猶豫地往術士麵前的布囊中丟錢。
於江心中卻犯起了嘀咕,他自幼飽讀詩書,堅信“子不語怪力亂神”,覺得此事太過蹊蹺,天下怎會有如此神異之術?這背後定有隱情。正想著,那術士似有所感,猛地抬起頭,一雙眼睛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直直地看向於江。兩人目光對視,於江隻覺一股寒意從脊梁升起,渾身的血液仿佛瞬間凝固。那術士的眼神透著說不出的詭異,冰冷刺骨,仿佛能看穿他的靈魂。
術士嘿嘿一笑,笑聲如同夜梟啼鳴,在嘈雜的集市中格外刺耳:“小哥,可是覺得我這術法有假?”聲音沙啞,帶著一絲嘲諷。於江毫不畏懼,向前一步,拱手行禮,態度不卑不亢:“在下隻是覺得世間法術多為虛妄,先生這等奇術,實在令人難以信服。雖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如此神異之事,輕易展現於鬧市之中,難免讓人懷疑其中有詐。”於江言辭懇切,周圍的人聽了,也開始交頭接耳,麵露疑惑之色。
術士卻不生氣,臉上依舊掛著那詭異的笑容,冷冷道:“信與不信,日後自知,小哥莫要後悔。有些事情,親眼所見未必為實,親耳所聽也未必是真,可切莫被表象蒙蔽了雙眼。”說罷,也不再理會於江,繼續擺弄起他的銅盆,口中念念有詞,盆中的光影又開始變幻起來,眾人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吸引過去。
於江隻當他是故弄玄虛,沒放在心上,轉身擠出人群,繼續前往文具店。在店裏,他精心挑選了幾支毛筆、一方硯台和一遝宣紙,仔細比對質量和價格,生怕多花一分冤枉錢。付完錢後,小心翼翼地將文具包好,緊緊抱在懷中,仿佛抱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離開集市後,於江沿著熟悉的街道往家走。一路上,陽光灑在身上,暖融融的,可他總覺得背後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那是術士的目光,冰冷而詭異,怎麽也擺脫不掉。他加快了腳步,心中暗自想著:不過是個江湖騙子,待我迴去專心讀書,準備縣試,定不能被這些旁門左道擾亂了心神。
迴到家中,於江將筆墨紙硯擺放整齊,坐在書桌前,準備開始抄書。他深吸一口氣,平複心情,提起筆,剛要落下,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術士那詭異的眼神和銅盆中奇異的光影。他用力甩了甩頭,試圖將這些雜念驅趕出去,可越是這樣,那些畫麵就越發清晰。
無奈之下,於江放下筆,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景色,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窗外,鄰裏家的孩子正在嬉笑玩耍,老人們坐在門口曬太陽、聊天,一片祥和安寧。於江看著這熟悉的場景,心中漸漸平靜下來。他告訴自己,這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不必太過在意。
然而,於江不知道的是,從他質疑術士的那一刻起,命運的齒輪便開始轉動,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正悄然向他逼近。那術士詭異的話語,如同詛咒一般,在他的心頭種下了一顆不安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將生根發芽,給他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後的幾天,於江如往常一樣,白天幫著鄰居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換取一些微薄的報酬,晚上則在昏暗的燈光下刻苦讀書。他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中,漸漸淡忘了與術士的那次相遇。
可平靜的生活並未持續太久。一天深夜,萬籟俱寂,於江正在睡夢中,突然被一陣奇怪的聲音驚醒。那聲音低沉而壓抑,仿佛有人在痛苦地呻吟,又像是野獸在低聲咆哮。於江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借著窗外微弱的月光,他看到房間的角落裏有個黑影在晃動。他瞬間清醒過來,心跳加速,頭皮發麻,驚恐地問道:“誰?是誰在那裏?”
黑影沒有迴答,隻是緩緩向他靠近。於江慌亂地伸手去摸放在枕邊的燭台,想要點亮蠟燭看個究竟。就在他的手觸碰到燭台的那一刻,黑影突然加快速度,向他撲了過來……
術士的報複
幾日後,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欞,灑在於江簡陋的書房裏。於江身著洗得發白的長衫,正端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研讀著手中的古籍。屋內安靜極了,隻有窗外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以及於江翻書時發出的輕微聲響。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於江微微皺眉,放下手中的書,起身去開門。門打開的瞬間,一個麵色蒼白、形容憔悴的老者映入他的眼簾。老者身形佝僂,身上的粗布衣衫打著好幾個補丁,頭發蓬亂,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絕望。
老者見到於江,撲通一聲跪下,雙手緊緊抓住於江的衣角,哭訴道:“公子救命啊!”聲音帶著哭腔,顫抖不已。於江見狀,急忙俯身去扶老者,說道:“老人家,您快起來,有話慢慢說。”
老者卻不肯起身,繼續哭喊道:“我本是城中賣菜的老張,本本分分地過日子。前幾日,那個江湖術士在我菜攤前討價還價,我沒答應,他便懷恨在心。沒想到,他竟施展妖術,讓我家中災禍不斷。我那可憐的孫兒,突然發起高燒,昏迷不醒,我請了城中好幾位有名的大夫來看,他們都說無能為力,求公子救救我們!”老張涕淚橫飛,臉上的皺紋因痛苦而擰成一團。
於江心中一驚,腦海中瞬間浮現出那日在集市上與術士對峙的場景。他心中隱隱覺得,此事或許與自己有關,若不是自己當時質疑術士,或許他不會如此肆無忌憚地施展妖術報複他人。於江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愧疚,他用力扶起老張,安慰道:“老人家莫急,我與那術士也算有過一麵之緣,或許能從中周旋。您先別慌,我們一起想辦法。”
說罷,於江陪著老張匆匆往他家趕去。一路上,老張不停地唉聲歎氣,向於江訴說著家中這幾日的遭遇。除了孫兒昏迷不醒,家中的牲畜也莫名死亡,夜裏還時常傳來奇怪的聲響,嚇得家人都不敢入睡。於江聽著,心中愈發沉重,對術士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不已。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老張的家。這是一座破舊的小院,院子裏雜物堆積,顯得有些淩亂。走進屋內,於江看到屋內一片狼藉,桌椅東倒西歪,地上還有一些破碎的碗碟。角落裏,一個孩童躺在床上,麵色通紅,唿吸急促,額頭上布滿了汗珠,小小的身子不時地抽搐著。
於江心中不忍,快步走到床邊,仔細查看孩童的症狀。他伸手摸了摸孩童的額頭,滾燙無比,又翻開孩童的眼皮,觀察了一下瞳孔,隨後又為孩童把了脈。可他畢竟不是大夫,一番檢查下來,也沒看出什麽所以然。
於江直起身子,在屋內四處尋找線索,希望能發現一些與妖術有關的蛛絲馬跡。他查看了屋內的每一個角落,翻遍了每一個箱子,甚至連牆壁的縫隙都沒放過,可卻並未發現什麽異常。
正疑惑間,突然一陣陰風吹過,屋內的燭火猛地晃動起來,發出“滋滋”的聲響。於江心中一凜,他下意識地打了個寒顫,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上心頭。他敏銳地感覺到,一股強大的邪氣在屋內彌漫開來,這股邪氣冰冷刺骨,讓人不寒而栗。
於江心中大驚,他意識到,這絕非普通的病症,而是那術士施展的妖術在作祟。他握緊了拳頭,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出破解之法,救這孩子和老張一家。
“老人家,您先別著急,我一定會想辦法救孩子的。”於江轉過頭,看著滿臉淚痕的老張,堅定地說道,“這妖術雖然厲害,但我就不信沒有破解之法。我這就去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人知道破解的辦法。”
老張感激地看著於江,哽咽著說:“公子,您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啊。要是能救迴我孫兒,我們一家做牛做馬都報答不完您的恩情。”
於江安慰了老張幾句,便轉身離開了。他深知此事刻不容緩,必須盡快找到破解妖術的方法。他首先想到了城中的一位老郎中,這位老郎中醫術精湛,見多識廣,或許能給他一些啟示。
於江來到老郎中的醫館,此時醫館裏還有幾位病人在候診。於江焦急地向老郎中說明了來意,老郎中聽後,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這種妖術之事,我也是略有耳聞,但從未親身經曆過。我曾聽一位雲遊的道士說過,妖術多與邪祟有關,或許可以從辟邪之物入手。你不妨去城中的道觀問問,那裏的道士或許知道些什麽。”
於江謝過老郎中,馬不停蹄地趕往道觀。道觀位於城的東郊,環境清幽,香火繚繞。於江走進道觀,向一位正在清掃庭院的小道童說明了來意。小道童聽後,連忙去通報了觀主。
不多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道士在小道童的陪同下走了出來。老道士身著道袍,手持拂塵,麵色和藹。於江急忙上前,向老道士行了一禮,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
老道士聽後,神色凝重,緩緩說道:“這等妖術確實邪惡至極。那術士既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施展妖術,想必有些手段。不過,邪不壓正,隻要找到他的弱點,便有破解之法。我這裏有一道護身符,你先拿去給那孩子戴上,或許能暫時護住他的心神。另外,你可去城北的那片亂葬崗,據說那裏時常有邪祟出沒,或許能找到一些與妖術有關的線索。但亂葬崗兇險萬分,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於江接過護身符,向老道士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多謝道長相助,晚輩定當小心。若能破解此妖術,晚輩定當再來感謝道長。”
離開道觀後,於江沒有絲毫耽擱,徑直朝著城北的亂葬崗走去。此時,天色漸暗,夕陽的餘暉灑在大地上,給整個世界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可於江卻無心欣賞這美麗的景色,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快找到破解妖術的方法,拯救老張一家。
當於江來到亂葬崗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亂葬崗上雜草叢生,荒墳林立,一陣寒風吹過,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無數冤魂在哭泣。於江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走進亂葬崗。他小心翼翼地前行著,眼睛不停地掃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突然,於江聽到一陣隱隱約約的哭聲,那哭聲淒厲而哀怨,讓人毛骨悚然。於江心中一驚,他順著哭聲的方向走去,發現聲音是從一座孤墳後麵傳來的。他緩緩靠近孤墳,隻見一個身著白衣的女子正坐在地上哭泣。
於江心中疑惑,壯著膽子問道:“姑娘,你為何在此哭泣?這亂葬崗兇險萬分,你還是趕緊離開吧。”
女子聽到於江的聲音,緩緩抬起頭來。借著微弱的月光,於江看到女子麵色蒼白,眼神空洞,臉上還掛著兩行血淚。女子看著於江,幽幽地說道:“公子,你來了……我等你好久了……”
探尋破術之法
於江站在老張那破敗的小院裏,望著昏迷不醒的孩子和悲痛欲絕的老張一家,滿心焦急與愧疚。他深知,若不盡快找到破解妖術的辦法,這一家人便沒了活路。從老張家中出來後,於江仿佛被上了發條,馬不停蹄地穿梭在濟南城的大街小巷,一心隻為探尋那神秘妖術的破解之法。
他首先來到城中最負盛名的三清觀。道觀裏香煙嫋嫋,道士們身著道袍,往來忙碌。於江找到觀主,將自己的遭遇和盤托出,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求助的急切。觀主撚著胡須,眉頭緊鎖,沉默良久後緩緩開口:“公子所言妖術,貧道雖有所耳聞,卻也隻是些隻言片語。此等邪術太過陰毒,已超出我等尋常修行之人的涉獵範圍,實在是愛莫能助啊。”於江聽後,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又向觀中幾位年長的道士一一請教,得到的卻都是搖頭歎息和無奈的迴應。
離開三清觀,於江又奔向城外的靈隱寺。寺廟裏鍾聲悠揚,信徒們虔誠朝拜。於江見到了德高望重的方丈,撲通一聲跪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道來。方丈雙手合十,麵露悲憫之色,說道:“阿彌陀佛,世間竟有如此邪惡之事。但貧僧潛心佛法,對於這等妖邪之術,也了解甚少,怕是無法為公子排憂解難。”於江的心徹底沉入了穀底,他拖著沉重的步伐,在寺中四處打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知曉線索的僧人,可結果依舊是失望而歸。
一連幾日,於江都奔波在尋找答案的路上,拜訪了城中所有他能想到的道士和高僧,卻如石沉大海,沒有一絲收獲。希望的火苗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漸漸微弱,於江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每到夜晚,他躺在床上,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老張一家無助的模樣,以及那孩子痛苦的神情,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就在於江幾乎要被絕望吞噬的時候,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這日午後,於江像往常一樣失魂落魄地走在街頭,突然,一陣悠揚的梵音傳來。他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正坐在街邊的樹下,閉目誦經。老和尚麵容慈祥,雖然衣衫樸素,卻透著一股超凡脫俗的氣質。
於江鬼使神差地走上前去,向老和尚行了一禮。老和尚緩緩睜開眼睛,目光落在於江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後長歎一聲道:“公子周身正氣,卻被邪祟纏身,實乃不幸。”於江心中一驚,急忙問道:“大師,您能看出我被邪祟纏身?”老和尚微微點頭,說道:“不錯,那術士所施妖術,乃是一種極為邪惡的禁術,需以人的精魂為祭,方能施展。如今他既然盯上了你和老張一家,必不會善罷甘休。”
於江聽後,心中又是一陣恐懼,但更多的是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急忙跪地,急切地問道:“大師可有破解之法?求您救救我們!”老和尚從懷中掏出一串佛珠,遞給於江道:“這佛珠乃是我多年修行之物,有辟邪驅魔之效。你將它帶在身邊,或許能保你一時平安。另外,你可去城北的荒廢古宅,那裏曾是一位精通法術的高人居所,或許能找到破解妖術的線索。隻是那古宅荒廢已久,兇險異常,公子務必小心。”
於江接過佛珠,緊緊攥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救命稻草。他向老和尚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多謝大師指點,晚輩定當銘記。”
離開老和尚後,於江沒有絲毫猶豫,徑直朝著城北的荒廢古宅走去。此時,正值黃昏,天邊的晚霞如血一般,給整個世界蒙上了一層詭異的色彩。隨著距離古宅越來越近,空氣也變得愈發陰冷,仿佛有一雙雙無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窺視著他。
終於,於江來到了古宅前。眼前的景象讓他倒吸一口涼氣,古宅的大門半掩著,門板腐朽不堪,上麵爬滿了青苔。圍牆也坍塌了大半,雜草從斷壁殘垣中肆意生長,顯得格外陰森恐怖。於江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緩緩推開了大門。
“嘎吱——”一聲巨響,在寂靜的空氣中格外刺耳,驚起了一群棲息在屋簷下的烏鴉,它們撲騰著翅膀,發出淒厲的叫聲,飛向遠方。於江小心翼翼地走進古宅,腳下的石板路布滿了裂痕,每走一步都能揚起一陣灰塵。院子裏雜草叢生,幾乎沒過了膝蓋,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無數隻隱藏在黑暗中的手在向他招手。
於江強忍著內心的恐懼,四處尋找線索。他仔細查看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秘密的地方。突然,一陣隱隱約約的哭泣聲傳來,那聲音哀怨而淒涼,仿佛來自地獄深處。於江心中一緊,順著聲音的方向走去。
聲音是從一間密室傳來的,密室的門緊閉著,上麵刻滿了奇怪的符號。於江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機關,打開了密室的門。一股腐臭的氣息撲麵而來,熏得他幾乎窒息。他捂住口鼻,借著微弱的光線,走進密室。
密室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陰氣,牆壁上刻滿了奇怪的符號和文字。於江湊近一看,這些符號和文字歪歪扭扭,像是用鮮血寫成的,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他仔細研究這些符號和文字,試圖從中找到破解妖術的線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於江的額頭布滿了汗珠,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牆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就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突然,一行文字映入他的眼簾。他心中一喜,仔細辨認起來。原來,要破解這種妖術,需要找到術士修煉邪術的本命法器,將其摧毀,方能破除妖術。可這本命法器究竟藏在何處,文字中卻沒有提及。
於江正思索著,突然,密室的門“砰”的一聲關上了。他心中一驚,急忙轉身去推,卻發現門怎麽也打不開。黑暗中,似乎有什麽東西在向他靠近,發出沙沙的聲響。於江緊緊握住手中的佛珠,心中默默祈禱,恐懼在他的心中蔓延開來……
終戰邪術
於江站在古宅那昏暗的密室中,目光緊緊鎖定在牆壁上的文字上,那關乎生死的線索讓他心跳陡然加快。得知術士的本命法器被藏在城南的廢棄廟宇,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決定夜探廟宇,拯救老張一家和深陷危機的自己。
從那陰森的古宅離開後,於江迴到家中,開始為這場驚心動魄的冒險做準備。他翻出了多年前父親留下的一件舊披風,雖有些破舊,但能在黑暗中起到一定的隱蔽作用。他將老和尚贈予的佛珠貼身放好,又仔細檢查了一番,確保沒有遺漏任何可能有用的東西。整個下午,他都在調整自己的狀態,在腦海中不斷推演可能遇到的情況以及應對之策,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
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悄然籠罩了濟南城。於江趁著夜色,像一隻敏捷的夜貓,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家門。街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打破夜的寂靜。月光被厚重的雲層遮擋,四周漆黑一片,這正合於江心意,他沿著熟悉的街道,快步朝著城南走去。
來到廢棄廟宇前,於江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平複著內心的緊張。廟宇的大門半掩著,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又像是在警告著貿然闖入者。於江小心翼翼地推開大門,一股陳舊腐朽的氣息撲麵而來,他皺了皺眉頭,捂住口鼻,緩緩走進廟宇。
廟宇中寂靜無聲,隻有風聲在空蕩蕩的殿堂中唿嘯穿梭,仿佛無數怨靈在低吟。於江借著微弱的月光,仔細觀察著四周。殿堂裏的佛像早已殘缺不全,有的斷了手臂,有的沒了頭顱,在這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陰森恐怖。他放輕腳步,在廟宇中四處尋找著術士本命法器的下落,每走一步都格外謹慎,生怕驚動了隱藏在暗處的危險。
就在他全神貫注地搜索時,一陣陰惻惻的笑聲突然打破了寂靜,在廟宇中迴蕩:“小子,你竟敢自己送上門來,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那聲音尖銳刺耳,如同夜梟啼鳴,讓人毛骨悚然。
於江猛地抬頭,隻見那術士正站在房梁之上,身著一襲黑袍,在昏暗的光線中,宛如一個來自地獄的惡魔。術士的眼中閃爍著詭異的光芒,仿佛兩團鬼火在燃燒。他手中拿著一個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滿了奇怪的符號,散發著一股邪惡的氣息,正是他的本命法器。於江心中一緊,他知道,期待已久的惡戰終於來臨。
術士率先發難,他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沙啞,仿佛來自九幽地府。雙手快速結印,一道道黑色的光芒如同利箭一般,向於江射來。於江反應迅速,急忙揮動手中的佛珠,佛珠瞬間發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形成一道堅固的屏障,擋住了黑色光芒的攻擊。金色與黑色的光芒在廟宇中相互碰撞,發出“滋滋”的聲響,濺起一道道火花,一時間,整個廟宇被這奇異的光芒照亮。
兩人你來我往,法術的光芒在廟宇中不斷閃爍。術士的妖術詭異多變,每一次攻擊都帶著強大的力量,讓人防不勝防。於江則憑借著佛珠的力量,頑強抵抗,他的眼神堅定,毫無退縮之意。然而,隨著戰鬥的持續,於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他發現,術士的妖術極為厲害,自己的佛珠雖然能抵擋一時,但時間一長,那金色的光芒逐漸變得黯淡,他的手臂也因為持續抵擋攻擊而酸痛不已。
於江心中暗暗著急,額頭上布滿了汗珠。他知道,這樣下去,自己遲早會被術士擊敗。就在他感到絕望之時,突然,他想起古宅中牆壁上的一段文字,上麵記載了一種克製妖術的方法。於江心中一震,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深吸一口氣,集中精神,按照古宅中記載的方法,運轉體內真氣。這方法晦澀難懂,於江在學習時就頗費周折,此刻在緊張的戰鬥中施展,更是難上加難。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咬緊牙關,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體內的真氣運轉上。
隨著真氣的運轉,於江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在體內匯聚。他雙手合十,一道白色的光芒從他手中緩緩射出,光芒越來越亮,越來越強。這道光芒純淨而神聖,與術士的黑色妖術形成鮮明的對比。
術士見狀,臉色大變,他從未見過如此強大的力量。他急忙調動全部力量抵擋,口中念咒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黑色的光芒如潮水般向於江湧來。然而,於江的白色光芒威力強大,勢不可擋,如同一把利刃,輕易地撕開了黑色光芒的防線。
白色光芒如閃電一般衝向術士,術士躲避不及,被光芒擊中。隨著一聲慘叫,術士從房梁上墜落下來,重重地摔在地上。他的身體在地上抽搐著,臉上滿是痛苦的神情。他手中的本命法器也被震落在地,盒子上的符號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它的不甘。
於江趁機衝上前去,撿起法器。他看著手中這個給無數人帶來災難的邪惡之物,心中充滿了憤怒。他用盡全身力氣,將法器狠狠地摔在地上。“哢嚓”一聲,法器瞬間破碎,化作無數碎片,一股黑色的煙霧從碎片中升騰而起,隨後消散在空中。隨著法器的破碎,廟宇中彌漫的邪氣也漸漸消散,一切又恢複了平靜。
於江長舒一口氣,癱坐在地上。他感到無比疲憊,但心中卻充滿了喜悅和自豪。他成功了,成功地擊敗了術士,摧毀了他的本命法器,拯救了老張一家和自己。
不知過了多久,於江緩緩站起身來,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了廟宇。此時,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到來。他迴頭望了望那座廢棄的廟宇,心中感慨萬千。這場驚心動魄的冒險,將成為他人生中最難忘的迴憶,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於江迴到城中,第一時間來到老張家中。老張一家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看到於江平安歸來,眼中滿是驚喜。當得知妖術已被破解,孩子的病情也逐漸好轉,老張一家喜極而泣,紛紛向於江道謝。於江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心中充滿了溫暖。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經過這場風波,於江的生活又恢複了平靜。他依舊刻苦讀書,準備著科舉考試。但他的心境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不再是那個隻知埋頭讀書的書生,而是多了一份對世間萬物的責任和擔當。每當他想起那段與妖術鬥爭的日子,心中都會湧起一股力量,激勵著他不斷前行,去守護世間的正義與安寧。
後妖術時代:正義的傳承
隨著本命法器在於江的奮力一摔下破碎成無數碎片,整個廢棄廟宇都劇烈震動了一下,仿佛在為這場正邪之戰的終局而顫抖。一股黑色的煙霧從破碎的法器中洶湧而出,如同被囚禁許久的惡魔終於獲得了短暫的自由,在廟宇中瘋狂翻湧。與此同時,術士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那聲音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讓人不寒而栗。
一陣黑煙從術士身上嫋嫋升起,他的身體如同被一陣無形的力量撕扯,逐漸變得虛幻。他的臉上寫滿了驚恐與不甘,雙眼圓睜,死死地盯著於江,似乎想要將他的模樣刻在心底,又似乎在詛咒這個終結他邪惡行徑的人。但一切都無濟於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身體越來越淡,最終在那片黑色煙霧的包裹下,徹底消失不見,隻留下廟宇中彌漫的腐臭氣息,證明他曾經存在過。
幾乎在同一時刻,老張家中那原本昏迷不醒的孩童,原本滾燙的額頭漸漸恢複了正常溫度,緊鎖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他的睫毛微微顫動,緩緩睜開了眼睛。眼中的迷茫與痛苦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孩童應有的清澈與懵懂。老張一家圍在床邊,看著蘇醒的孩子,先是一愣,隨後爆發出一陣喜極而泣的哭聲。老張顫抖著雙手,緊緊抱住孫兒,老淚縱橫,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感謝老天爺,感謝於公子,是你救了我們全家啊!”
於江成功破解了妖術,拯救了老張一家和自己的消息,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濟南城激起了千層浪。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著這件事,對於江的英勇事跡稱讚不已。有人說他是上天派來的使者,專門懲治邪惡;有人說他是正義的化身,擁有著超凡的勇氣和智慧。茶館裏,說書先生將這段故事添油加醋地講述著,引得聽眾們時而緊張得屏住唿吸,時而又為於江的勝利歡唿喝彩。
但於江卻並未因此而驕傲自滿。當他從廟宇迴到家中,麵對鄰裏們投來的敬佩目光和讚揚之詞,他隻是謙遜地微笑著迴應。在他心中,這場勝利隻是一個開始,而非終點。他深知,世間邪祟難除,像這樣的妖術和邪惡術士,或許還有很多隱藏在暗處,隨時可能給無辜的人們帶來災難。
迴到家中,於江躺在床上,望著頭頂的房梁,思緒萬千。與術士的那場激烈戰鬥,每一個細節都在他腦海中不斷迴放。他想起自己在困境中發現破解之法時的激動,想起佛珠與妖術光芒碰撞時的驚心動魄,也想起術士消失時那充滿怨恨的眼神。這些迴憶讓他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無比重大。
從那以後,於江的生活發生了一些改變。他依舊每天早起讀書,誦讀經典,希望能在科舉之路上有所成就。但不同的是,他開始利用閑暇時間,四處拜訪城中的道士、高僧以及那些懂得一些法術的奇人異士。他虛心向他們請教各種法術知識,無論是驅邪避災的符咒,還是修煉真氣的法門,他都如饑似渴地學習著。
他的房間裏,堆滿了各種書籍,有古老的道藏典籍,有佛教的經文,還有一些關於奇門遁甲、陰陽五行的奇書。他常常在燭光下,研讀這些書籍到深夜,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會在第二天早早出門,去尋找能夠解答疑惑的人。有時候,為了一個關於法術的細節,他會不辭辛勞地往返於城市的各個角落,向不同的人請教,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
有一次,他聽聞城外有一位隱居的老道士,精通各種法術,尤其擅長驅邪之術。於江毫不猶豫地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城外的路途。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道路崎嶇難行,於江走得汗流浹背,腳底也磨出了水泡。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找到老道士,學習法術。
經過幾個時辰的跋涉,他終於找到了老道士的住所。那是一座簡陋的茅屋,周圍種滿了各種草藥和不知名的植物。老道士見過於江後,被他的誠意和堅定的信念所打動,便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法術知識傳授給他。於江在老道士身邊待了整整三天,廢寢忘食地學習,將老道士所教的每一個法術、每一個口訣都牢記在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於江的法術越來越精湛。他不僅學會了如何運用真氣來增強自己的力量,還掌握了多種驅邪符咒的繪製方法。他的佛珠在他的不斷修煉下,也變得更加靈光,散發著柔和而強大的光芒。
但於江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知道,法術隻是一種手段,真正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正義的心。他時常想起老張一家在妖術籠罩下的痛苦,想起那些被邪惡力量傷害的人們。這些迴憶時刻提醒著他,自己的使命是守護世間的安寧,讓妖邪無處遁形。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於江獨自一人來到城外的山頂。月光灑在他身上,給他披上了一層銀色的光輝。他閉上眼睛,感受著微風的吹拂,心中默默念起了一段驅邪的咒語。隨著他的念誦,手中的佛珠發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照亮了周圍的黑暗。
於江睜開眼睛,望著遠方的城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未來的道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堅信,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他將帶著這份信念,繼續前行,用自己的力量,守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讓世間充滿光明與安寧。
多年以後,當於江已經成為一位備受尊敬的正義之士時,他依然會時常想起那段與妖術較量的經曆。那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踏上守護之路的起點。每當有年輕人向他請教如何成為一個正義的人時,他都會微笑著講述這個故事,鼓勵他們勇敢地麵對邪惡,堅守內心的正義。
明崇禎年間,濟南城猶如一幅鮮活的市井長卷,熱鬧非凡。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薄霧,城門便緩緩打開,販夫走卒、商旅行人魚貫而入。街道上,店鋪林立,招牌幌子隨風搖曳,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成一曲喧囂的市井樂章。街邊的茶館裏,茶客們一邊品著香茗,一邊談論著近日的奇聞軼事;小吃攤上,熱氣騰騰的包子、餛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在這繁華喧囂之中,有個叫於江的年輕書生,正穿梭於人群之中。於江家境雖不富裕,破舊的衣衫打著補丁,鞋底也有些磨損,但他眼神清澈堅定,透著對知識的渴望。他自幼父母雙亡,靠著族人的接濟和自己幫人抄書、打雜勉強維持生計,卻始終沒有放棄求學的夢想,一心向學,為人正直善良,在鄰裏間頗受稱讚。
這日,陽光正好,於江懷揣著積攢許久的幾文銅錢,前往城中集市購置筆墨紙硯。他打算好好抄錄幾篇經典文章,再細細研讀,期望能在即將到來的縣試中取得好成績。正走著,忽然被一陣嘈雜聲吸引。
隻見街邊圍了一群人,水泄不通,人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奇與興奮。於江好奇心頓起,費力地擠了進去。隻見一位身著奇裝異服的江湖術士正在擺攤。這術士頭戴一頂破舊的鬥笠,帽簷壓得極低,半遮著臉,露出的下巴上長著一撮山羊胡,稀稀疏疏的。身上披著一件黑色長袍,繡著一些奇怪的符號,衣角處還打著幾個補丁,顯得十分落魄,卻又透著幾分神秘。
他麵前擺著一個銅盆,盆中清水蕩漾,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粼粼波光。術士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沙啞,仿佛來自遙遠的地府。他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在水麵輕輕一拂,原本平靜的水麵竟緩緩浮現出奇異的光影。先是連綿起伏的山川河流,峰巒疊嶂,河流蜿蜒,仿佛一幅動態的山水畫卷;緊接著,飛禽走獸一一浮現,雄鷹展翅翱翔,猛虎仰天長嘯,兔子活蹦亂跳,逼真得如同身臨其境。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張得老大,眼中滿是震驚與讚歎,紛紛稱奇,毫不猶豫地往術士麵前的布囊中丟錢。
於江心中卻犯起了嘀咕,他自幼飽讀詩書,堅信“子不語怪力亂神”,覺得此事太過蹊蹺,天下怎會有如此神異之術?這背後定有隱情。正想著,那術士似有所感,猛地抬起頭,一雙眼睛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直直地看向於江。兩人目光對視,於江隻覺一股寒意從脊梁升起,渾身的血液仿佛瞬間凝固。那術士的眼神透著說不出的詭異,冰冷刺骨,仿佛能看穿他的靈魂。
術士嘿嘿一笑,笑聲如同夜梟啼鳴,在嘈雜的集市中格外刺耳:“小哥,可是覺得我這術法有假?”聲音沙啞,帶著一絲嘲諷。於江毫不畏懼,向前一步,拱手行禮,態度不卑不亢:“在下隻是覺得世間法術多為虛妄,先生這等奇術,實在令人難以信服。雖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如此神異之事,輕易展現於鬧市之中,難免讓人懷疑其中有詐。”於江言辭懇切,周圍的人聽了,也開始交頭接耳,麵露疑惑之色。
術士卻不生氣,臉上依舊掛著那詭異的笑容,冷冷道:“信與不信,日後自知,小哥莫要後悔。有些事情,親眼所見未必為實,親耳所聽也未必是真,可切莫被表象蒙蔽了雙眼。”說罷,也不再理會於江,繼續擺弄起他的銅盆,口中念念有詞,盆中的光影又開始變幻起來,眾人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吸引過去。
於江隻當他是故弄玄虛,沒放在心上,轉身擠出人群,繼續前往文具店。在店裏,他精心挑選了幾支毛筆、一方硯台和一遝宣紙,仔細比對質量和價格,生怕多花一分冤枉錢。付完錢後,小心翼翼地將文具包好,緊緊抱在懷中,仿佛抱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離開集市後,於江沿著熟悉的街道往家走。一路上,陽光灑在身上,暖融融的,可他總覺得背後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那是術士的目光,冰冷而詭異,怎麽也擺脫不掉。他加快了腳步,心中暗自想著:不過是個江湖騙子,待我迴去專心讀書,準備縣試,定不能被這些旁門左道擾亂了心神。
迴到家中,於江將筆墨紙硯擺放整齊,坐在書桌前,準備開始抄書。他深吸一口氣,平複心情,提起筆,剛要落下,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術士那詭異的眼神和銅盆中奇異的光影。他用力甩了甩頭,試圖將這些雜念驅趕出去,可越是這樣,那些畫麵就越發清晰。
無奈之下,於江放下筆,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景色,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窗外,鄰裏家的孩子正在嬉笑玩耍,老人們坐在門口曬太陽、聊天,一片祥和安寧。於江看著這熟悉的場景,心中漸漸平靜下來。他告訴自己,這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不必太過在意。
然而,於江不知道的是,從他質疑術士的那一刻起,命運的齒輪便開始轉動,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正悄然向他逼近。那術士詭異的話語,如同詛咒一般,在他的心頭種下了一顆不安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將生根發芽,給他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後的幾天,於江如往常一樣,白天幫著鄰居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換取一些微薄的報酬,晚上則在昏暗的燈光下刻苦讀書。他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中,漸漸淡忘了與術士的那次相遇。
可平靜的生活並未持續太久。一天深夜,萬籟俱寂,於江正在睡夢中,突然被一陣奇怪的聲音驚醒。那聲音低沉而壓抑,仿佛有人在痛苦地呻吟,又像是野獸在低聲咆哮。於江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借著窗外微弱的月光,他看到房間的角落裏有個黑影在晃動。他瞬間清醒過來,心跳加速,頭皮發麻,驚恐地問道:“誰?是誰在那裏?”
黑影沒有迴答,隻是緩緩向他靠近。於江慌亂地伸手去摸放在枕邊的燭台,想要點亮蠟燭看個究竟。就在他的手觸碰到燭台的那一刻,黑影突然加快速度,向他撲了過來……
術士的報複
幾日後,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欞,灑在於江簡陋的書房裏。於江身著洗得發白的長衫,正端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研讀著手中的古籍。屋內安靜極了,隻有窗外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以及於江翻書時發出的輕微聲響。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於江微微皺眉,放下手中的書,起身去開門。門打開的瞬間,一個麵色蒼白、形容憔悴的老者映入他的眼簾。老者身形佝僂,身上的粗布衣衫打著好幾個補丁,頭發蓬亂,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絕望。
老者見到於江,撲通一聲跪下,雙手緊緊抓住於江的衣角,哭訴道:“公子救命啊!”聲音帶著哭腔,顫抖不已。於江見狀,急忙俯身去扶老者,說道:“老人家,您快起來,有話慢慢說。”
老者卻不肯起身,繼續哭喊道:“我本是城中賣菜的老張,本本分分地過日子。前幾日,那個江湖術士在我菜攤前討價還價,我沒答應,他便懷恨在心。沒想到,他竟施展妖術,讓我家中災禍不斷。我那可憐的孫兒,突然發起高燒,昏迷不醒,我請了城中好幾位有名的大夫來看,他們都說無能為力,求公子救救我們!”老張涕淚橫飛,臉上的皺紋因痛苦而擰成一團。
於江心中一驚,腦海中瞬間浮現出那日在集市上與術士對峙的場景。他心中隱隱覺得,此事或許與自己有關,若不是自己當時質疑術士,或許他不會如此肆無忌憚地施展妖術報複他人。於江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愧疚,他用力扶起老張,安慰道:“老人家莫急,我與那術士也算有過一麵之緣,或許能從中周旋。您先別慌,我們一起想辦法。”
說罷,於江陪著老張匆匆往他家趕去。一路上,老張不停地唉聲歎氣,向於江訴說著家中這幾日的遭遇。除了孫兒昏迷不醒,家中的牲畜也莫名死亡,夜裏還時常傳來奇怪的聲響,嚇得家人都不敢入睡。於江聽著,心中愈發沉重,對術士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不已。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老張的家。這是一座破舊的小院,院子裏雜物堆積,顯得有些淩亂。走進屋內,於江看到屋內一片狼藉,桌椅東倒西歪,地上還有一些破碎的碗碟。角落裏,一個孩童躺在床上,麵色通紅,唿吸急促,額頭上布滿了汗珠,小小的身子不時地抽搐著。
於江心中不忍,快步走到床邊,仔細查看孩童的症狀。他伸手摸了摸孩童的額頭,滾燙無比,又翻開孩童的眼皮,觀察了一下瞳孔,隨後又為孩童把了脈。可他畢竟不是大夫,一番檢查下來,也沒看出什麽所以然。
於江直起身子,在屋內四處尋找線索,希望能發現一些與妖術有關的蛛絲馬跡。他查看了屋內的每一個角落,翻遍了每一個箱子,甚至連牆壁的縫隙都沒放過,可卻並未發現什麽異常。
正疑惑間,突然一陣陰風吹過,屋內的燭火猛地晃動起來,發出“滋滋”的聲響。於江心中一凜,他下意識地打了個寒顫,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上心頭。他敏銳地感覺到,一股強大的邪氣在屋內彌漫開來,這股邪氣冰冷刺骨,讓人不寒而栗。
於江心中大驚,他意識到,這絕非普通的病症,而是那術士施展的妖術在作祟。他握緊了拳頭,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出破解之法,救這孩子和老張一家。
“老人家,您先別著急,我一定會想辦法救孩子的。”於江轉過頭,看著滿臉淚痕的老張,堅定地說道,“這妖術雖然厲害,但我就不信沒有破解之法。我這就去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人知道破解的辦法。”
老張感激地看著於江,哽咽著說:“公子,您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啊。要是能救迴我孫兒,我們一家做牛做馬都報答不完您的恩情。”
於江安慰了老張幾句,便轉身離開了。他深知此事刻不容緩,必須盡快找到破解妖術的方法。他首先想到了城中的一位老郎中,這位老郎中醫術精湛,見多識廣,或許能給他一些啟示。
於江來到老郎中的醫館,此時醫館裏還有幾位病人在候診。於江焦急地向老郎中說明了來意,老郎中聽後,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這種妖術之事,我也是略有耳聞,但從未親身經曆過。我曾聽一位雲遊的道士說過,妖術多與邪祟有關,或許可以從辟邪之物入手。你不妨去城中的道觀問問,那裏的道士或許知道些什麽。”
於江謝過老郎中,馬不停蹄地趕往道觀。道觀位於城的東郊,環境清幽,香火繚繞。於江走進道觀,向一位正在清掃庭院的小道童說明了來意。小道童聽後,連忙去通報了觀主。
不多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道士在小道童的陪同下走了出來。老道士身著道袍,手持拂塵,麵色和藹。於江急忙上前,向老道士行了一禮,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
老道士聽後,神色凝重,緩緩說道:“這等妖術確實邪惡至極。那術士既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施展妖術,想必有些手段。不過,邪不壓正,隻要找到他的弱點,便有破解之法。我這裏有一道護身符,你先拿去給那孩子戴上,或許能暫時護住他的心神。另外,你可去城北的那片亂葬崗,據說那裏時常有邪祟出沒,或許能找到一些與妖術有關的線索。但亂葬崗兇險萬分,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於江接過護身符,向老道士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多謝道長相助,晚輩定當小心。若能破解此妖術,晚輩定當再來感謝道長。”
離開道觀後,於江沒有絲毫耽擱,徑直朝著城北的亂葬崗走去。此時,天色漸暗,夕陽的餘暉灑在大地上,給整個世界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可於江卻無心欣賞這美麗的景色,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快找到破解妖術的方法,拯救老張一家。
當於江來到亂葬崗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亂葬崗上雜草叢生,荒墳林立,一陣寒風吹過,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無數冤魂在哭泣。於江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走進亂葬崗。他小心翼翼地前行著,眼睛不停地掃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突然,於江聽到一陣隱隱約約的哭聲,那哭聲淒厲而哀怨,讓人毛骨悚然。於江心中一驚,他順著哭聲的方向走去,發現聲音是從一座孤墳後麵傳來的。他緩緩靠近孤墳,隻見一個身著白衣的女子正坐在地上哭泣。
於江心中疑惑,壯著膽子問道:“姑娘,你為何在此哭泣?這亂葬崗兇險萬分,你還是趕緊離開吧。”
女子聽到於江的聲音,緩緩抬起頭來。借著微弱的月光,於江看到女子麵色蒼白,眼神空洞,臉上還掛著兩行血淚。女子看著於江,幽幽地說道:“公子,你來了……我等你好久了……”
探尋破術之法
於江站在老張那破敗的小院裏,望著昏迷不醒的孩子和悲痛欲絕的老張一家,滿心焦急與愧疚。他深知,若不盡快找到破解妖術的辦法,這一家人便沒了活路。從老張家中出來後,於江仿佛被上了發條,馬不停蹄地穿梭在濟南城的大街小巷,一心隻為探尋那神秘妖術的破解之法。
他首先來到城中最負盛名的三清觀。道觀裏香煙嫋嫋,道士們身著道袍,往來忙碌。於江找到觀主,將自己的遭遇和盤托出,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求助的急切。觀主撚著胡須,眉頭緊鎖,沉默良久後緩緩開口:“公子所言妖術,貧道雖有所耳聞,卻也隻是些隻言片語。此等邪術太過陰毒,已超出我等尋常修行之人的涉獵範圍,實在是愛莫能助啊。”於江聽後,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又向觀中幾位年長的道士一一請教,得到的卻都是搖頭歎息和無奈的迴應。
離開三清觀,於江又奔向城外的靈隱寺。寺廟裏鍾聲悠揚,信徒們虔誠朝拜。於江見到了德高望重的方丈,撲通一聲跪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道來。方丈雙手合十,麵露悲憫之色,說道:“阿彌陀佛,世間竟有如此邪惡之事。但貧僧潛心佛法,對於這等妖邪之術,也了解甚少,怕是無法為公子排憂解難。”於江的心徹底沉入了穀底,他拖著沉重的步伐,在寺中四處打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知曉線索的僧人,可結果依舊是失望而歸。
一連幾日,於江都奔波在尋找答案的路上,拜訪了城中所有他能想到的道士和高僧,卻如石沉大海,沒有一絲收獲。希望的火苗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漸漸微弱,於江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每到夜晚,他躺在床上,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老張一家無助的模樣,以及那孩子痛苦的神情,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就在於江幾乎要被絕望吞噬的時候,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這日午後,於江像往常一樣失魂落魄地走在街頭,突然,一陣悠揚的梵音傳來。他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正坐在街邊的樹下,閉目誦經。老和尚麵容慈祥,雖然衣衫樸素,卻透著一股超凡脫俗的氣質。
於江鬼使神差地走上前去,向老和尚行了一禮。老和尚緩緩睜開眼睛,目光落在於江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後長歎一聲道:“公子周身正氣,卻被邪祟纏身,實乃不幸。”於江心中一驚,急忙問道:“大師,您能看出我被邪祟纏身?”老和尚微微點頭,說道:“不錯,那術士所施妖術,乃是一種極為邪惡的禁術,需以人的精魂為祭,方能施展。如今他既然盯上了你和老張一家,必不會善罷甘休。”
於江聽後,心中又是一陣恐懼,但更多的是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急忙跪地,急切地問道:“大師可有破解之法?求您救救我們!”老和尚從懷中掏出一串佛珠,遞給於江道:“這佛珠乃是我多年修行之物,有辟邪驅魔之效。你將它帶在身邊,或許能保你一時平安。另外,你可去城北的荒廢古宅,那裏曾是一位精通法術的高人居所,或許能找到破解妖術的線索。隻是那古宅荒廢已久,兇險異常,公子務必小心。”
於江接過佛珠,緊緊攥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救命稻草。他向老和尚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多謝大師指點,晚輩定當銘記。”
離開老和尚後,於江沒有絲毫猶豫,徑直朝著城北的荒廢古宅走去。此時,正值黃昏,天邊的晚霞如血一般,給整個世界蒙上了一層詭異的色彩。隨著距離古宅越來越近,空氣也變得愈發陰冷,仿佛有一雙雙無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窺視著他。
終於,於江來到了古宅前。眼前的景象讓他倒吸一口涼氣,古宅的大門半掩著,門板腐朽不堪,上麵爬滿了青苔。圍牆也坍塌了大半,雜草從斷壁殘垣中肆意生長,顯得格外陰森恐怖。於江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緩緩推開了大門。
“嘎吱——”一聲巨響,在寂靜的空氣中格外刺耳,驚起了一群棲息在屋簷下的烏鴉,它們撲騰著翅膀,發出淒厲的叫聲,飛向遠方。於江小心翼翼地走進古宅,腳下的石板路布滿了裂痕,每走一步都能揚起一陣灰塵。院子裏雜草叢生,幾乎沒過了膝蓋,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無數隻隱藏在黑暗中的手在向他招手。
於江強忍著內心的恐懼,四處尋找線索。他仔細查看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秘密的地方。突然,一陣隱隱約約的哭泣聲傳來,那聲音哀怨而淒涼,仿佛來自地獄深處。於江心中一緊,順著聲音的方向走去。
聲音是從一間密室傳來的,密室的門緊閉著,上麵刻滿了奇怪的符號。於江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機關,打開了密室的門。一股腐臭的氣息撲麵而來,熏得他幾乎窒息。他捂住口鼻,借著微弱的光線,走進密室。
密室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陰氣,牆壁上刻滿了奇怪的符號和文字。於江湊近一看,這些符號和文字歪歪扭扭,像是用鮮血寫成的,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他仔細研究這些符號和文字,試圖從中找到破解妖術的線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於江的額頭布滿了汗珠,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牆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就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突然,一行文字映入他的眼簾。他心中一喜,仔細辨認起來。原來,要破解這種妖術,需要找到術士修煉邪術的本命法器,將其摧毀,方能破除妖術。可這本命法器究竟藏在何處,文字中卻沒有提及。
於江正思索著,突然,密室的門“砰”的一聲關上了。他心中一驚,急忙轉身去推,卻發現門怎麽也打不開。黑暗中,似乎有什麽東西在向他靠近,發出沙沙的聲響。於江緊緊握住手中的佛珠,心中默默祈禱,恐懼在他的心中蔓延開來……
終戰邪術
於江站在古宅那昏暗的密室中,目光緊緊鎖定在牆壁上的文字上,那關乎生死的線索讓他心跳陡然加快。得知術士的本命法器被藏在城南的廢棄廟宇,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決定夜探廟宇,拯救老張一家和深陷危機的自己。
從那陰森的古宅離開後,於江迴到家中,開始為這場驚心動魄的冒險做準備。他翻出了多年前父親留下的一件舊披風,雖有些破舊,但能在黑暗中起到一定的隱蔽作用。他將老和尚贈予的佛珠貼身放好,又仔細檢查了一番,確保沒有遺漏任何可能有用的東西。整個下午,他都在調整自己的狀態,在腦海中不斷推演可能遇到的情況以及應對之策,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
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悄然籠罩了濟南城。於江趁著夜色,像一隻敏捷的夜貓,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家門。街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打破夜的寂靜。月光被厚重的雲層遮擋,四周漆黑一片,這正合於江心意,他沿著熟悉的街道,快步朝著城南走去。
來到廢棄廟宇前,於江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平複著內心的緊張。廟宇的大門半掩著,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又像是在警告著貿然闖入者。於江小心翼翼地推開大門,一股陳舊腐朽的氣息撲麵而來,他皺了皺眉頭,捂住口鼻,緩緩走進廟宇。
廟宇中寂靜無聲,隻有風聲在空蕩蕩的殿堂中唿嘯穿梭,仿佛無數怨靈在低吟。於江借著微弱的月光,仔細觀察著四周。殿堂裏的佛像早已殘缺不全,有的斷了手臂,有的沒了頭顱,在這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陰森恐怖。他放輕腳步,在廟宇中四處尋找著術士本命法器的下落,每走一步都格外謹慎,生怕驚動了隱藏在暗處的危險。
就在他全神貫注地搜索時,一陣陰惻惻的笑聲突然打破了寂靜,在廟宇中迴蕩:“小子,你竟敢自己送上門來,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那聲音尖銳刺耳,如同夜梟啼鳴,讓人毛骨悚然。
於江猛地抬頭,隻見那術士正站在房梁之上,身著一襲黑袍,在昏暗的光線中,宛如一個來自地獄的惡魔。術士的眼中閃爍著詭異的光芒,仿佛兩團鬼火在燃燒。他手中拿著一個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滿了奇怪的符號,散發著一股邪惡的氣息,正是他的本命法器。於江心中一緊,他知道,期待已久的惡戰終於來臨。
術士率先發難,他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沙啞,仿佛來自九幽地府。雙手快速結印,一道道黑色的光芒如同利箭一般,向於江射來。於江反應迅速,急忙揮動手中的佛珠,佛珠瞬間發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形成一道堅固的屏障,擋住了黑色光芒的攻擊。金色與黑色的光芒在廟宇中相互碰撞,發出“滋滋”的聲響,濺起一道道火花,一時間,整個廟宇被這奇異的光芒照亮。
兩人你來我往,法術的光芒在廟宇中不斷閃爍。術士的妖術詭異多變,每一次攻擊都帶著強大的力量,讓人防不勝防。於江則憑借著佛珠的力量,頑強抵抗,他的眼神堅定,毫無退縮之意。然而,隨著戰鬥的持續,於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他發現,術士的妖術極為厲害,自己的佛珠雖然能抵擋一時,但時間一長,那金色的光芒逐漸變得黯淡,他的手臂也因為持續抵擋攻擊而酸痛不已。
於江心中暗暗著急,額頭上布滿了汗珠。他知道,這樣下去,自己遲早會被術士擊敗。就在他感到絕望之時,突然,他想起古宅中牆壁上的一段文字,上麵記載了一種克製妖術的方法。於江心中一震,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深吸一口氣,集中精神,按照古宅中記載的方法,運轉體內真氣。這方法晦澀難懂,於江在學習時就頗費周折,此刻在緊張的戰鬥中施展,更是難上加難。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咬緊牙關,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體內的真氣運轉上。
隨著真氣的運轉,於江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在體內匯聚。他雙手合十,一道白色的光芒從他手中緩緩射出,光芒越來越亮,越來越強。這道光芒純淨而神聖,與術士的黑色妖術形成鮮明的對比。
術士見狀,臉色大變,他從未見過如此強大的力量。他急忙調動全部力量抵擋,口中念咒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黑色的光芒如潮水般向於江湧來。然而,於江的白色光芒威力強大,勢不可擋,如同一把利刃,輕易地撕開了黑色光芒的防線。
白色光芒如閃電一般衝向術士,術士躲避不及,被光芒擊中。隨著一聲慘叫,術士從房梁上墜落下來,重重地摔在地上。他的身體在地上抽搐著,臉上滿是痛苦的神情。他手中的本命法器也被震落在地,盒子上的符號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它的不甘。
於江趁機衝上前去,撿起法器。他看著手中這個給無數人帶來災難的邪惡之物,心中充滿了憤怒。他用盡全身力氣,將法器狠狠地摔在地上。“哢嚓”一聲,法器瞬間破碎,化作無數碎片,一股黑色的煙霧從碎片中升騰而起,隨後消散在空中。隨著法器的破碎,廟宇中彌漫的邪氣也漸漸消散,一切又恢複了平靜。
於江長舒一口氣,癱坐在地上。他感到無比疲憊,但心中卻充滿了喜悅和自豪。他成功了,成功地擊敗了術士,摧毀了他的本命法器,拯救了老張一家和自己。
不知過了多久,於江緩緩站起身來,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了廟宇。此時,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到來。他迴頭望了望那座廢棄的廟宇,心中感慨萬千。這場驚心動魄的冒險,將成為他人生中最難忘的迴憶,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於江迴到城中,第一時間來到老張家中。老張一家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看到於江平安歸來,眼中滿是驚喜。當得知妖術已被破解,孩子的病情也逐漸好轉,老張一家喜極而泣,紛紛向於江道謝。於江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心中充滿了溫暖。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經過這場風波,於江的生活又恢複了平靜。他依舊刻苦讀書,準備著科舉考試。但他的心境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不再是那個隻知埋頭讀書的書生,而是多了一份對世間萬物的責任和擔當。每當他想起那段與妖術鬥爭的日子,心中都會湧起一股力量,激勵著他不斷前行,去守護世間的正義與安寧。
後妖術時代:正義的傳承
隨著本命法器在於江的奮力一摔下破碎成無數碎片,整個廢棄廟宇都劇烈震動了一下,仿佛在為這場正邪之戰的終局而顫抖。一股黑色的煙霧從破碎的法器中洶湧而出,如同被囚禁許久的惡魔終於獲得了短暫的自由,在廟宇中瘋狂翻湧。與此同時,術士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那聲音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讓人不寒而栗。
一陣黑煙從術士身上嫋嫋升起,他的身體如同被一陣無形的力量撕扯,逐漸變得虛幻。他的臉上寫滿了驚恐與不甘,雙眼圓睜,死死地盯著於江,似乎想要將他的模樣刻在心底,又似乎在詛咒這個終結他邪惡行徑的人。但一切都無濟於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身體越來越淡,最終在那片黑色煙霧的包裹下,徹底消失不見,隻留下廟宇中彌漫的腐臭氣息,證明他曾經存在過。
幾乎在同一時刻,老張家中那原本昏迷不醒的孩童,原本滾燙的額頭漸漸恢複了正常溫度,緊鎖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他的睫毛微微顫動,緩緩睜開了眼睛。眼中的迷茫與痛苦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孩童應有的清澈與懵懂。老張一家圍在床邊,看著蘇醒的孩子,先是一愣,隨後爆發出一陣喜極而泣的哭聲。老張顫抖著雙手,緊緊抱住孫兒,老淚縱橫,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感謝老天爺,感謝於公子,是你救了我們全家啊!”
於江成功破解了妖術,拯救了老張一家和自己的消息,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濟南城激起了千層浪。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著這件事,對於江的英勇事跡稱讚不已。有人說他是上天派來的使者,專門懲治邪惡;有人說他是正義的化身,擁有著超凡的勇氣和智慧。茶館裏,說書先生將這段故事添油加醋地講述著,引得聽眾們時而緊張得屏住唿吸,時而又為於江的勝利歡唿喝彩。
但於江卻並未因此而驕傲自滿。當他從廟宇迴到家中,麵對鄰裏們投來的敬佩目光和讚揚之詞,他隻是謙遜地微笑著迴應。在他心中,這場勝利隻是一個開始,而非終點。他深知,世間邪祟難除,像這樣的妖術和邪惡術士,或許還有很多隱藏在暗處,隨時可能給無辜的人們帶來災難。
迴到家中,於江躺在床上,望著頭頂的房梁,思緒萬千。與術士的那場激烈戰鬥,每一個細節都在他腦海中不斷迴放。他想起自己在困境中發現破解之法時的激動,想起佛珠與妖術光芒碰撞時的驚心動魄,也想起術士消失時那充滿怨恨的眼神。這些迴憶讓他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無比重大。
從那以後,於江的生活發生了一些改變。他依舊每天早起讀書,誦讀經典,希望能在科舉之路上有所成就。但不同的是,他開始利用閑暇時間,四處拜訪城中的道士、高僧以及那些懂得一些法術的奇人異士。他虛心向他們請教各種法術知識,無論是驅邪避災的符咒,還是修煉真氣的法門,他都如饑似渴地學習著。
他的房間裏,堆滿了各種書籍,有古老的道藏典籍,有佛教的經文,還有一些關於奇門遁甲、陰陽五行的奇書。他常常在燭光下,研讀這些書籍到深夜,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會在第二天早早出門,去尋找能夠解答疑惑的人。有時候,為了一個關於法術的細節,他會不辭辛勞地往返於城市的各個角落,向不同的人請教,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
有一次,他聽聞城外有一位隱居的老道士,精通各種法術,尤其擅長驅邪之術。於江毫不猶豫地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城外的路途。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道路崎嶇難行,於江走得汗流浹背,腳底也磨出了水泡。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找到老道士,學習法術。
經過幾個時辰的跋涉,他終於找到了老道士的住所。那是一座簡陋的茅屋,周圍種滿了各種草藥和不知名的植物。老道士見過於江後,被他的誠意和堅定的信念所打動,便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法術知識傳授給他。於江在老道士身邊待了整整三天,廢寢忘食地學習,將老道士所教的每一個法術、每一個口訣都牢記在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於江的法術越來越精湛。他不僅學會了如何運用真氣來增強自己的力量,還掌握了多種驅邪符咒的繪製方法。他的佛珠在他的不斷修煉下,也變得更加靈光,散發著柔和而強大的光芒。
但於江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知道,法術隻是一種手段,真正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正義的心。他時常想起老張一家在妖術籠罩下的痛苦,想起那些被邪惡力量傷害的人們。這些迴憶時刻提醒著他,自己的使命是守護世間的安寧,讓妖邪無處遁形。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於江獨自一人來到城外的山頂。月光灑在他身上,給他披上了一層銀色的光輝。他閉上眼睛,感受著微風的吹拂,心中默默念起了一段驅邪的咒語。隨著他的念誦,手中的佛珠發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照亮了周圍的黑暗。
於江睜開眼睛,望著遠方的城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未來的道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堅信,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他將帶著這份信念,繼續前行,用自己的力量,守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讓世間充滿光明與安寧。
多年以後,當於江已經成為一位備受尊敬的正義之士時,他依然會時常想起那段與妖術較量的經曆。那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踏上守護之路的起點。每當有年輕人向他請教如何成為一個正義的人時,他都會微笑著講述這個故事,鼓勵他們勇敢地麵對邪惡,堅守內心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