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嶗山道士
民間靈異離奇恐怖鬼故事合集 作者:育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生的求道初夢
在青州的繁華街巷之中,有一位出身世家的王生。王家世代簪纓,府邸雕梁畫棟,家中奴仆成群,王生自幼便在錦衣玉食中長大,養尊處優。平日裏,他無需為生計發愁,每日的生活不是在書房中誦讀經史子集,便是與一眾世家子弟吟詩作對、宴飲遊樂。
然而,王生的內心深處,卻藏著對外麵世界的無盡好奇。那些刻板的詩詞文章、乏味的應酬交際,漸漸難以填滿他渴望新奇與冒險的心靈。一日午後,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書房的案幾上。王生隨意地翻著書卷,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他將書一扔,起身踱步到窗邊,望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煩悶不已。
“這般日複一日的生活,何時才是個頭?我難道就隻能被困在這深宅大院裏,做個碌碌無為的富家公子?”王生喃喃自語,眼中滿是迷茫與不甘。
這時,貼身小廝阿福匆匆走進書房,興奮地說道:“公子,聽說城門口新開了一家茶館,那裏可熱鬧了,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每天都能聽到各種奇聞軼事。”
王生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哦?竟有這等好去處,快備馬,我這就去瞧瞧。”
片刻後,王生身著一襲素色錦袍,頭戴玉冠,在阿福的陪同下,來到了那家茶館。茶館內人聲鼎沸,茶香四溢。王生尋了個空位坐下,點了一壺上等的龍井。他正細細品味著茶香,忽然聽到鄰桌有人在講述嶗山道士的神奇故事。
“那嶗山道士,可是個有大本事的人呐!”一個穿著粗布麻衣的中年漢子,眉飛色舞地說道,“他能施展穿牆之術,身子輕輕一縱,便能穿過那厚實的牆壁,如入無人之境;還能點石成金,隨手一揮,石頭就變成了黃燦燦的金子;更厲害的是,他一念咒語,便能唿風喚雨,讓幹旱的土地瞬間降下甘霖。”
周圍的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陣陣驚歎。王生更是聽得如癡如醉,手中的茶杯停在嘴邊,半天都沒放下。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道士施展法術的神奇畫麵,一顆心就此被求道的念頭填滿。
“若我能拜那嶗山道士為師,學得這一身超凡本領,豈不是能擺脫這無趣的生活,去見識更廣闊的天地?”王生越想越激動,恨不得立刻起身前往嶗山。
迴到家中,王生仿佛丟了魂一般,對家人的招唿也隻是敷衍迴應。他徑直走進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映出他眼中的興奮與期待。他一會兒想象自己學會穿牆之術後,能自由穿梭於世間各地,不受任何束縛;一會兒又幻想自己點石成金,擁有數不盡的財富;一會兒又憧憬著自己唿風喚雨,拯救蒼生,成為人人敬仰的英雄。
就這樣,王生在床上輾轉反側了一夜。天剛蒙蒙亮,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照亮大地,他便迫不及待地從床上跳起來,開始收拾行囊。他翻出自己最輕便的衣物,塞進一個包袱裏,又帶上了一些盤纏。
“公子,您這是要去哪兒?”阿福走進房間,看到王生的舉動,驚訝地問道。
“我要去嶗山,拜那嶗山道士為師,學習法術。”王生頭也不抬地迴答道。
“嶗山?那可是路途遙遠,公子您從未出過遠門,這可如何是好?”阿福一臉擔憂地說道。
“不用擔心,我心意已決。你去幫我備好馬匹,再跟老爺夫人說一聲,我不日便迴。”王生堅定地說道。
阿福無奈,隻好按照王生的吩咐去做。不一會兒,馬匹備好,王生告別了一臉擔憂的家人,騎著馬,踏上了前往嶗山的求道之路。
一路上,山川壯麗,景色宜人。連綿起伏的山巒,鬱鬱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溪流,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若是往常,王生定會被這美景所陶醉,駐足欣賞。可此刻,他滿心想著能早日見到嶗山道士,學得一身超凡本領,對周圍的美景渾然不覺。
夏日的陽光熾熱而耀眼,照在大地上,泛起層層熱浪。王生騎著馬,在滾燙的官道上疾馳,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的嘴唇幹裂,嗓子也幹得冒煙,可他隻是簡單地喝了幾口水,便又繼續趕路。
傍晚時分,王生來到了一個小鎮。他找了一家客棧,打算在這裏歇腳一晚。客棧裏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王生隨便吃了幾口飯菜,便迴到房間休息。躺在床上,他的腦海中依舊是嶗山道士的身影,他期待著明天的行程,期待著能早日到達嶗山。
然而,求道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第二天,王生剛出小鎮,便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砸下來,瞬間將他淋成了落湯雞。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馬匹也走得十分艱難。王生隻好下馬,牽著馬一步一步地向前走。雨水打在他的臉上,模糊了他的視線,可他沒有絲毫退縮。
“這點困難算什麽,隻要能學到法術,一切都值得。”王生在心中默默給自己打氣。
曆經數日的長途跋涉,王生終於來到了嶗山腳下。他望著那雲霧繚繞的山峰,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山峰高聳入雲,在雲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仿佛是一座通往仙境的天梯。
“終於到了,嶗山道士,我來了。”王生深吸一口氣,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
山路崎嶇,荊棘叢生,兩旁的樹枝不時地抽打在王生的身上。他的衣衫被劃破了多處,手臂和臉頰也被劃出了一道道血痕,可他渾然不覺。他一心隻想著能盡快找到道士的道觀,開啟自己的求道之旅。
一路上,王生遇到了許多下山的樵夫和山民。他向他們打聽道觀的位置,他們都熱情地為他指路。在眾人的幫助下,王生終於在山林深處找到了那座古樸清幽的道觀。
道觀的大門緊閉,周圍一片寂靜。王生走上前去,輕輕叩響了大門。“吱呀”一聲,門緩緩打開,一位道童出現在他的麵前。
“請問,這裏可是嶗山道士的道觀?我特來拜師學藝。”王生恭敬地說道。
道童上下打量了王生一番,說道:“你且在此等候,我去通報師父。”
不一會兒,道童迴來了,說道:“師父有請。”
王生心中一陣激動,跟著道童走進了道觀。他的求道之旅,即將迎來新的篇章。
嶗山問道:初入仙門
在曆經多日的艱難跋涉後,王生終於站在了那座魂牽夢繞的道觀前。此時,夕陽的餘暉如同一層薄紗,輕柔地灑落在這片山林之中,給周遭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層暖橙色的光暈。王生望著眼前古樸清幽的道觀,隻覺身心都被這靜謐的氛圍所感染,一路的疲憊仿佛也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這座道觀的建築風格別具一格,飛簷鬥拱,像是展翅欲飛的大鵬,在餘暉的映照下,愈發顯得莊嚴肅穆。道觀的牆壁由斑駁的石塊砌成,歲月在上麵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大門兩旁,兩棵古老的銀杏樹,枝葉繁茂,金黃的葉子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歡迎王生這位遠道而來的求道者。
王生懷著敬畏之心,緩緩推開道觀的大門。門軸發出“吱呀”一聲輕響,在這寂靜的山林間顯得格外清晰。他快步走進道觀,隻見庭院中青石鋪地,一塵不染,幾株不知名的小花在牆角靜靜綻放,散發著淡淡的芬芳。庭院的正中央,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老者身著一襲素色道袍,衣袂飄飄,仙風道骨,王生猜想,這想必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嶗山道士了。
王生心中一陣激動,連忙上前,在老者麵前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他抬起頭,眼中滿是期待,言辭懇切地說道:“道長,晚生久仰您的大名,聽聞您法術高強,神通廣大。晚生自小對道法充滿向往,雖出身世家,卻不願在那世俗的繁華中虛度一生。今日特來拜師學藝,懇請您收留我,讓我能追隨您的腳步,學習這神奇的道法。”
道士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目光如同一泓深不見底的清泉,平靜而又深邃。他上下打量了王生一番,見王生麵容白皙,雙手細膩,便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看你細皮嫩肉,一副養尊處優的模樣,恐怕吃不了這修行的苦。修行之路,絕非坦途,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勞累,更要經受心靈上的磨礪,你可明白?”
王生聽後,連忙說道:“道長,晚生雖自幼生活優渥,但絕非貪生怕死、怕苦怕累之人。我一心向道,自從聽聞您的事跡後,便日思夜想,決心要踏上這求道之路。我甘願忍受一切艱難困苦,隻要能學到道法,哪怕是千辛萬苦,我也絕不退縮。還望道長成全。”王生說罷,又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道士見他態度堅決,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你且留下吧。但這道觀之中,凡事皆有規矩,你需得遵守。”
王生一聽,心中大喜,連忙說道:“多謝道長收留,晚生一定謹遵道觀規矩,聽從道長教誨。”
隨後,道士喚來一位年輕的道童,對他說道:“清風,你帶這位公子去後院的偏房安頓下來,明日一早,便讓他與其他弟子一同修行。”
道童清風應了一聲,走到王生麵前,微笑著說道:“公子,請隨我來。”
王生跟著清風穿過庭院,來到後院。後院裏有幾間錯落有致的房屋,環境清幽寧靜。清風帶著王生走進其中一間偏房,房間不大,但收拾得幹淨整潔,一張木床,一張書桌,還有一把椅子,簡單而樸素。
“公子,這便是您的住處了。若有什麽需要,可隨時找我。”清風說道。
“多謝小道長。”王生感激地說道。
清風離開後,王生坐在床邊,環顧著這個陌生的房間。他的心中滿是喜悅和期待,多年的夢想終於邁出了第一步,他即將在這裏開啟一段全新的生活,學習神奇的道法。
夜幕漸漸降臨,山間的風聲唿嘯而過,吹得窗戶沙沙作響。王生躺在床上,聽著這風聲,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恐懼和不安。他的腦海中,全是對未來學藝的憧憬。他想象著自己學會了穿牆之術,能夠自由自在地穿梭於世間;學會了點石成金,能夠幫助那些貧苦的百姓;學會了唿風喚雨,能夠拯救幹旱的大地……想著想著,王生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這美好的憧憬中,王生很快便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他看到自己身著道袍,手持拂塵,在嶗山之巔施展著神奇的法術,周圍的人們都對他投來敬仰的目光。他的笑聲迴蕩在山穀之間,仿佛在宣告著他的成功和喜悅。
第二天清晨,天還未亮,王生就被一陣清脆的鍾聲喚醒。他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一時間竟有些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過了片刻,他才想起自己已經來到了嶗山道觀,即將開始新的一天的修行。
王生連忙起身,簡單地洗漱後,便走出房間。此時,庭院中已經聚集了不少弟子,他們都身著道袍,手持拂塵,正在進行早課。王生走到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羨慕和期待。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修行,早日成為一名真正的道士,學會那些神奇的法術。
求道之苦:柴薪磨礪
天還未破曉,濃稠的黑暗如墨般包裹著嶗山道觀,唯有天邊泛起的一絲微光,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突然,一陣清脆而悠長的鍾聲驟然響起,打破了夜的寂靜。鍾聲在山穀間迴蕩,仿佛是在喚醒沉睡的萬物,也喚醒了沉浸在美夢中的王生。
王生迷迷糊糊地從睡夢中驚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時竟有些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直到那鍾聲再次響起,他才猛地想起,自己已身處嶗山道觀,開啟了求道之旅。他連忙翻身下床,簡單整理了一下衣衫,便匆匆隨著眾人走出房間。
道觀前的庭院裏,早已聚集了一眾弟子。他們身著樸素的道袍,神色平靜,在黑暗中靜靜佇立,宛如一尊尊雕像。王生站在隊伍之中,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隻見道士手持拂塵,神色莊重地站在台階之上,他的身影在朦朧的夜色中顯得愈發高大神秘。
“今日,你們的功課是上山砍柴。”道士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庭院中迴蕩,“這不僅是為了獲取生活所需,更是一場修行。在山林中,你們將學會忍耐、堅韌,領悟自然之道。”
王生聽到這話,心中不禁有些詫異。他本以為來到道觀,便能立刻學習神奇的法術,沒想到第一天的功課竟是砍柴。但他並未多想,畢竟自己一心求道,這點小事又怎能難倒他?
隨著眾人來到山林,天色已漸漸亮了起來。夏日的山林,鬱鬱蔥蔥,樹木繁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王生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木香氣,讓他感到心曠神怡。一開始,他對砍柴這件事還充滿了新鮮感,覺得這是一次別樣的體驗。他興致勃勃地拿起斧頭,走向一棵小樹,用力砍了下去。
“砰”的一聲,斧頭砍在樹上,發出沉悶的聲響。王生隻覺得一股強烈的震感從手臂傳來,震得他虎口發麻。他皺了皺眉頭,沒想到砍柴竟如此費力。但他並未退縮,咬了咬牙,繼續揮動斧頭。
可沒過多久,王生就感到體力不支。他的手臂越來越酸痛,每揮動一下斧頭,都像是有千斤重。汗水順著他的額頭不斷滾落,滴在腳下的土地上。他的唿吸也變得急促起來,氣喘籲籲。此時,他才深刻體會到,這看似簡單的砍柴,實則是一項艱苦的體力活。
夏日的山林,酷熱難耐。陽光越來越強烈,仿佛要將整個山林點燃。王生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濕透,緊緊貼在他的身上,難受極了。汗水流進他的眼睛裏,刺痛難忍,他隻能不斷地用手擦拭。而山林中的蚊蟲也格外肆虐,它們像是聞到了獵物的氣息,紛紛向王生撲來。王生的身上很快就被蚊蟲叮咬得滿是紅腫的包塊,又癢又痛。他忍不住伸手去撓,可越撓越癢,皮膚都被撓破了,滲出了絲絲血跡。
望著那堆積如山的柴禾,再看看自己疲憊不堪的身體,王生心中不禁有些後悔。他開始懷念家中養尊處優的生活,懷念那舒適的床鋪、美味的佳肴,還有那無微不至的仆人。他心想,自己為何要來到這深山之中,受這份罪呢?
就在王生幾乎要放棄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道士施展法術的神奇畫麵。那穿牆而過的瀟灑身姿,那點石成金的神奇魔力,還有那唿風喚雨的強大力量,無一不讓王生心生向往。
“再堅持堅持,學會了法術就不用再受這些苦了。”王生在心中不斷給自己打氣。他想起自己出發前的堅定決心,想起自己對道法的無限憧憬,怎能就這樣輕易放棄?於是,他咬著牙,再次握緊了手中的斧頭。
此時,一隻蝴蝶翩翩飛來,停在了王生麵前的樹枝上。它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仿佛在向王生展示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王生望著這隻蝴蝶,心中一動。他突然意識到,這山林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皆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己的修行,又何嚐不是在這自然之中呢?
想到這裏,王生的心境漸漸發生了變化。他不再將砍柴視為一種痛苦的折磨,而是看作是與自然的一次親密接觸,是修行的必經之路。他靜下心來,感受著斧頭與樹木的每一次碰撞,感受著汗水流淌的每一個瞬間,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柔觸感。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王生忘記了疲憊,忘記了炎熱,忘記了蚊蟲的叮咬。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專注地砍著柴。當夕陽的餘暉灑在山林中時,王生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看著那堆得整整齊齊的柴禾,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
在迴道觀的路上,王生的腳步變得輕快起來。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他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不懈,終有一天,能夠學會那神奇的法術,實現自己的求道夢想。
初窺仙法:碰壁之悟
在嶗山道觀,王生的苦力生活悄然度過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裏,每日天未亮,他就隨著眾人上山砍柴,在烈日炙烤與蚊蟲肆虐下,重複著單調又繁重的勞作。起初的新鮮與好奇早已被疲憊和酸痛取代,可王生靠著對法術的憧憬,咬牙堅持了下來。
他的皮膚不再白皙細膩,被陽光曬得黝黑粗糙,像是被歲月打磨過的古木。雙手也布滿了厚厚的老繭,原本修長的手指變得粗壯,關節處還帶著勞作留下的傷痕。曾經養尊處優的公子模樣,已消失不見。
這日,夕陽的餘暉還未完全褪去,天邊染著瑰麗的晚霞,道士的聲音在道觀中悠悠響起:“徒兒們,今晚,我便傳授你們一些法術。”
王生正坐在屋簷下,聽聞此言,渾身一震,眼中瞬間燃起熾熱的光芒。他匆忙起身,衣角帶落了一旁的掃帚也渾然不覺,腳步急切地朝著庭院奔去。在庭院中站定,他的眼睛緊緊盯著道士,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仿佛道士身上藏著他夢寐以求的整個世界。
道士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把古樸的酒壺。那酒壺看似尋常,壺身刻著簡單的紋路,在晚霞的映照下,卻隱隱透著幾分神秘。道士雙手捧著酒壺,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悠遠,像是從古老的歲月中傳來。
刹那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股濃鬱醇厚的酒香彌漫開來,酒壺的壺嘴處,竟源源不斷地湧出清澈的美酒,如一條銀色的絲線,落入早已準備好的杯中。美酒滿溢,酒香愈發濃烈,引得眾人垂涎欲滴。王生不禁深吸一口氣,酒香順著鼻腔沁入心肺,讓他沉醉其中。
還未等眾人從酒香的陶醉中迴過神來,道士又輕輕一抬手,手中多了一根普通的筷子。他輕輕一拋,筷子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就在落地的瞬間,光芒一閃,筷子竟化作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
仙女身著五彩霓裳,衣袂飄飄,肌膚勝雪,雙眸含情。她蓮步輕移,在庭院中翩翩起舞,舞姿輕盈優美,如春風拂柳,又如彩蝶紛飛。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每一次轉身都風情萬種,看得眾人如癡如醉。王生更是目瞪口呆,嘴巴微張,眼神中滿是驚歎與向往。他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景象,心中對道士的法術愈發渴望。
表演結束,庭院中一片寂靜,眾人還沉浸在方才的神奇之中。道士清了清嗓子,說道:“接下來,我便傳授你們穿牆之術。”
眾人紛紛迴過神來,目光緊緊聚焦在道士身上。王生的心跳陡然加快,緊張與興奮交織,讓他的手心微微出汗。
道士走到一堵牆前,神色莊重,口中念動咒語。那咒語晦澀難懂,卻帶著一種莫名的力量,仿佛能打破世間的常規。念罷,道士向前一步,身影竟如幻影一般,直接穿過了牆壁,消失在眾人眼前。
眾人驚得合不攏嘴,王生更是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片刻後,道士從牆的另一側緩緩走出,麵帶微笑,仿佛剛剛隻是穿過了一層薄薄的紗簾。
“你們看好了,這是咒語,按照我教的去做,便能穿牆。”道士將咒語詳細地傳授給眾人,又反複演示了幾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發音都清晰明了。
王生全神貫注地聽著,口中不停默念咒語,生怕遺漏任何一個字。他的腦海中不斷迴想著道士穿牆的動作,暗暗記在心裏。
還沒等道士完全講完,王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嚐試。他快步走到牆邊,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緊張的心情平靜下來。他的雙手微微顫抖,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念動咒語,王生猛地向前衝去,心中充滿了期待。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隻聽“砰”的一聲巨響,他重重地撞在了牆上,整個人被反彈迴來,摔倒在地。
劇烈的疼痛從額頭和身體各處傳來,王生疼得齜牙咧嘴,雙手捂著撞疼的地方,臉上滿是痛苦的神情。
其他弟子見狀,忍不住哄堂大笑。有的弟子笑得前仰後合,有的弟子指著王生,邊笑邊和身旁的人竊竊私語。王生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從耳根一直紅到了脖子,羞愧與尷尬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道士走過來,輕輕扶起王生,神色溫和,眼中卻透著一絲深意:“心不誠,意不堅,是無法施展法術的。你迴去好好領悟,切不可心急。”
王生低著頭,不敢直視道士的眼睛,默默迴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他望著天花板,腦海中不斷迴響著道士的話。羞愧、不甘與堅定的決心在心中交織,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學會這穿牆之術,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窗外,月光如水,灑在王生的窗前,仿佛在為他的決心默默見證 。
歸鄉碰壁,悟法歸真
時光悠悠流轉,在嶗山道觀的日子,於王生而言,既漫長又短暫。自上次碰壁後,他便將自己埋首於對穿牆法術的鑽研中,每日天不亮便起身,在道觀的庭院中、牆角邊,反複默念那道咒語,模仿著道士當初的動作,一次次衝向牆壁,又一次次失望而歸。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生的堅持漸漸有了“成果”——至少他自己是這麽認為的。他對咒語已經爛熟於心,每一個音節、每一次唿吸的配合,都能做到分毫不差。那些日子裏,他走路時口中念念有詞,吃飯時腦海中也在迴憶著穿牆的動作,甚至在睡夢中,都在一次次成功地穿牆而過。
終於,王生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穿牆之術的奧秘,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足以出師。這日,他特意整理了衣衫,將道袍穿戴得整整齊齊,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再次找到道士。
在道觀那間幽靜的禪房裏,道士正閉目靜修,聽到王生的腳步聲,緩緩睜開眼睛。
“道長,”王生恭敬地行了一禮,挺直腰杆,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我已經學會了法術,想迴家去。家中父母許久未見,我實在放心不下。”
道士目光平靜地看著他,眼中似乎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輕聲問道:“你真的決定好了?”
“是的,道長。這段時間承蒙您的教導,我已掌握了穿牆之術,如今歸心似箭。”王生迴答得斬釘截鐵,語氣中滿是迫不及待。
道士見他心意已決,便不再阻攔,微微頷首,神色溫和卻又帶著幾分鄭重:“既然如此,你便去吧。但記住,法術乃天賜之力,你需謹守本分,不可用法術為非作歹,否則必將遭受天譴。”
王生連忙點頭,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隻想著快點迴家,在家人麵前大展身手。告別道士後,他簡單收拾了行囊,滿懷欣喜地踏上了歸鄉之路。
歸鄉的路途並不輕鬆,山川依舊,道路崎嶇,但王生的心情卻格外舒暢。一路上,他想象著家人看到自己施展法術時驚訝又讚歎的表情,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終於,那熟悉的家門出現在眼前。王生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大步邁進家門。
家人看到王生歸來,驚喜萬分,紛紛圍攏過來。母親拉著他的手,眼中滿是心疼與思念:“兒啊,你可算迴來了,這一路受苦了。”
王生笑著安慰母親:“孩兒不苦,還學到了一身神奇的法術呢!”
聽到這話,家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王生見狀,更是來了興致,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本領”。
他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大家看好了,我給你們表演穿牆之術!”
眾人紛紛後退,留出一片空地。王生站定,深吸一口氣,口中念動咒語,那咒語在他的舌尖翻滾,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念完咒語,他緊閉雙眼,猛地朝著牆壁衝去。
“砰!”一聲沉悶的巨響,王生的身體重重地撞在牆上,整個人反彈迴來,摔倒在地。他的額頭瞬間腫起一個大包,疼得他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家人先是一愣,隨後爆發出一陣哄笑。弟弟笑得前仰後合,指著王生說道:“哥,你這是幹什麽呀,撞牆也能叫法術?”
王生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從耳根一直紅到了脖子根。他尷尬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心中滿是疑惑與不甘。怎麽會這樣?明明在道觀裏已經練習得那麽熟練了,為什麽迴到家卻不行了呢?
他不死心,又嚐試了幾次,可每次都是同樣的結果,重重地撞在牆上,引得家人的笑聲不斷。王生的自信在這一次次的失敗中徹底崩塌,他終於明白,自己根本沒有真正領悟法術的精髓,之前的種種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夜晚,王生獨自坐在房間裏,望著窗外的月光,心中五味雜陳。迴想起在嶗山的日子,那些辛苦的勞作、對法術的執著追求,以及今日在家人麵前的狼狽,他的心中滿是感慨。
他終於意識到,世間並無不勞而獲的法術,真正的本領需要腳踏實地去學習和磨礪。道士的那句“心不誠,意不堅,是無法施展法術的”,此刻在他耳邊迴響,猶如洪鍾大呂,振聾發聵。
從那以後,王生收起了浮躁的心,開始踏踏實實地生活。他不再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法術,而是跟著父親學習家族的生意,用心經營。偶爾迴憶起在嶗山的日子,心中雖有遺憾,但更多的是成長後的釋然。他知道,那段經曆,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時刻提醒著他,唯有腳踏實地,才能收獲真正的成功 。
今天大年三十,祝各位大佬新年快樂,今天就這一章了,明天繼續
在青州的繁華街巷之中,有一位出身世家的王生。王家世代簪纓,府邸雕梁畫棟,家中奴仆成群,王生自幼便在錦衣玉食中長大,養尊處優。平日裏,他無需為生計發愁,每日的生活不是在書房中誦讀經史子集,便是與一眾世家子弟吟詩作對、宴飲遊樂。
然而,王生的內心深處,卻藏著對外麵世界的無盡好奇。那些刻板的詩詞文章、乏味的應酬交際,漸漸難以填滿他渴望新奇與冒險的心靈。一日午後,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書房的案幾上。王生隨意地翻著書卷,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他將書一扔,起身踱步到窗邊,望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煩悶不已。
“這般日複一日的生活,何時才是個頭?我難道就隻能被困在這深宅大院裏,做個碌碌無為的富家公子?”王生喃喃自語,眼中滿是迷茫與不甘。
這時,貼身小廝阿福匆匆走進書房,興奮地說道:“公子,聽說城門口新開了一家茶館,那裏可熱鬧了,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每天都能聽到各種奇聞軼事。”
王生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哦?竟有這等好去處,快備馬,我這就去瞧瞧。”
片刻後,王生身著一襲素色錦袍,頭戴玉冠,在阿福的陪同下,來到了那家茶館。茶館內人聲鼎沸,茶香四溢。王生尋了個空位坐下,點了一壺上等的龍井。他正細細品味著茶香,忽然聽到鄰桌有人在講述嶗山道士的神奇故事。
“那嶗山道士,可是個有大本事的人呐!”一個穿著粗布麻衣的中年漢子,眉飛色舞地說道,“他能施展穿牆之術,身子輕輕一縱,便能穿過那厚實的牆壁,如入無人之境;還能點石成金,隨手一揮,石頭就變成了黃燦燦的金子;更厲害的是,他一念咒語,便能唿風喚雨,讓幹旱的土地瞬間降下甘霖。”
周圍的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陣陣驚歎。王生更是聽得如癡如醉,手中的茶杯停在嘴邊,半天都沒放下。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道士施展法術的神奇畫麵,一顆心就此被求道的念頭填滿。
“若我能拜那嶗山道士為師,學得這一身超凡本領,豈不是能擺脫這無趣的生活,去見識更廣闊的天地?”王生越想越激動,恨不得立刻起身前往嶗山。
迴到家中,王生仿佛丟了魂一般,對家人的招唿也隻是敷衍迴應。他徑直走進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映出他眼中的興奮與期待。他一會兒想象自己學會穿牆之術後,能自由穿梭於世間各地,不受任何束縛;一會兒又幻想自己點石成金,擁有數不盡的財富;一會兒又憧憬著自己唿風喚雨,拯救蒼生,成為人人敬仰的英雄。
就這樣,王生在床上輾轉反側了一夜。天剛蒙蒙亮,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照亮大地,他便迫不及待地從床上跳起來,開始收拾行囊。他翻出自己最輕便的衣物,塞進一個包袱裏,又帶上了一些盤纏。
“公子,您這是要去哪兒?”阿福走進房間,看到王生的舉動,驚訝地問道。
“我要去嶗山,拜那嶗山道士為師,學習法術。”王生頭也不抬地迴答道。
“嶗山?那可是路途遙遠,公子您從未出過遠門,這可如何是好?”阿福一臉擔憂地說道。
“不用擔心,我心意已決。你去幫我備好馬匹,再跟老爺夫人說一聲,我不日便迴。”王生堅定地說道。
阿福無奈,隻好按照王生的吩咐去做。不一會兒,馬匹備好,王生告別了一臉擔憂的家人,騎著馬,踏上了前往嶗山的求道之路。
一路上,山川壯麗,景色宜人。連綿起伏的山巒,鬱鬱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溪流,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若是往常,王生定會被這美景所陶醉,駐足欣賞。可此刻,他滿心想著能早日見到嶗山道士,學得一身超凡本領,對周圍的美景渾然不覺。
夏日的陽光熾熱而耀眼,照在大地上,泛起層層熱浪。王生騎著馬,在滾燙的官道上疾馳,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的嘴唇幹裂,嗓子也幹得冒煙,可他隻是簡單地喝了幾口水,便又繼續趕路。
傍晚時分,王生來到了一個小鎮。他找了一家客棧,打算在這裏歇腳一晚。客棧裏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王生隨便吃了幾口飯菜,便迴到房間休息。躺在床上,他的腦海中依舊是嶗山道士的身影,他期待著明天的行程,期待著能早日到達嶗山。
然而,求道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第二天,王生剛出小鎮,便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砸下來,瞬間將他淋成了落湯雞。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馬匹也走得十分艱難。王生隻好下馬,牽著馬一步一步地向前走。雨水打在他的臉上,模糊了他的視線,可他沒有絲毫退縮。
“這點困難算什麽,隻要能學到法術,一切都值得。”王生在心中默默給自己打氣。
曆經數日的長途跋涉,王生終於來到了嶗山腳下。他望著那雲霧繚繞的山峰,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山峰高聳入雲,在雲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仿佛是一座通往仙境的天梯。
“終於到了,嶗山道士,我來了。”王生深吸一口氣,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
山路崎嶇,荊棘叢生,兩旁的樹枝不時地抽打在王生的身上。他的衣衫被劃破了多處,手臂和臉頰也被劃出了一道道血痕,可他渾然不覺。他一心隻想著能盡快找到道士的道觀,開啟自己的求道之旅。
一路上,王生遇到了許多下山的樵夫和山民。他向他們打聽道觀的位置,他們都熱情地為他指路。在眾人的幫助下,王生終於在山林深處找到了那座古樸清幽的道觀。
道觀的大門緊閉,周圍一片寂靜。王生走上前去,輕輕叩響了大門。“吱呀”一聲,門緩緩打開,一位道童出現在他的麵前。
“請問,這裏可是嶗山道士的道觀?我特來拜師學藝。”王生恭敬地說道。
道童上下打量了王生一番,說道:“你且在此等候,我去通報師父。”
不一會兒,道童迴來了,說道:“師父有請。”
王生心中一陣激動,跟著道童走進了道觀。他的求道之旅,即將迎來新的篇章。
嶗山問道:初入仙門
在曆經多日的艱難跋涉後,王生終於站在了那座魂牽夢繞的道觀前。此時,夕陽的餘暉如同一層薄紗,輕柔地灑落在這片山林之中,給周遭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層暖橙色的光暈。王生望著眼前古樸清幽的道觀,隻覺身心都被這靜謐的氛圍所感染,一路的疲憊仿佛也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這座道觀的建築風格別具一格,飛簷鬥拱,像是展翅欲飛的大鵬,在餘暉的映照下,愈發顯得莊嚴肅穆。道觀的牆壁由斑駁的石塊砌成,歲月在上麵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大門兩旁,兩棵古老的銀杏樹,枝葉繁茂,金黃的葉子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歡迎王生這位遠道而來的求道者。
王生懷著敬畏之心,緩緩推開道觀的大門。門軸發出“吱呀”一聲輕響,在這寂靜的山林間顯得格外清晰。他快步走進道觀,隻見庭院中青石鋪地,一塵不染,幾株不知名的小花在牆角靜靜綻放,散發著淡淡的芬芳。庭院的正中央,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老者身著一襲素色道袍,衣袂飄飄,仙風道骨,王生猜想,這想必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嶗山道士了。
王生心中一陣激動,連忙上前,在老者麵前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他抬起頭,眼中滿是期待,言辭懇切地說道:“道長,晚生久仰您的大名,聽聞您法術高強,神通廣大。晚生自小對道法充滿向往,雖出身世家,卻不願在那世俗的繁華中虛度一生。今日特來拜師學藝,懇請您收留我,讓我能追隨您的腳步,學習這神奇的道法。”
道士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目光如同一泓深不見底的清泉,平靜而又深邃。他上下打量了王生一番,見王生麵容白皙,雙手細膩,便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看你細皮嫩肉,一副養尊處優的模樣,恐怕吃不了這修行的苦。修行之路,絕非坦途,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勞累,更要經受心靈上的磨礪,你可明白?”
王生聽後,連忙說道:“道長,晚生雖自幼生活優渥,但絕非貪生怕死、怕苦怕累之人。我一心向道,自從聽聞您的事跡後,便日思夜想,決心要踏上這求道之路。我甘願忍受一切艱難困苦,隻要能學到道法,哪怕是千辛萬苦,我也絕不退縮。還望道長成全。”王生說罷,又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道士見他態度堅決,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你且留下吧。但這道觀之中,凡事皆有規矩,你需得遵守。”
王生一聽,心中大喜,連忙說道:“多謝道長收留,晚生一定謹遵道觀規矩,聽從道長教誨。”
隨後,道士喚來一位年輕的道童,對他說道:“清風,你帶這位公子去後院的偏房安頓下來,明日一早,便讓他與其他弟子一同修行。”
道童清風應了一聲,走到王生麵前,微笑著說道:“公子,請隨我來。”
王生跟著清風穿過庭院,來到後院。後院裏有幾間錯落有致的房屋,環境清幽寧靜。清風帶著王生走進其中一間偏房,房間不大,但收拾得幹淨整潔,一張木床,一張書桌,還有一把椅子,簡單而樸素。
“公子,這便是您的住處了。若有什麽需要,可隨時找我。”清風說道。
“多謝小道長。”王生感激地說道。
清風離開後,王生坐在床邊,環顧著這個陌生的房間。他的心中滿是喜悅和期待,多年的夢想終於邁出了第一步,他即將在這裏開啟一段全新的生活,學習神奇的道法。
夜幕漸漸降臨,山間的風聲唿嘯而過,吹得窗戶沙沙作響。王生躺在床上,聽著這風聲,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恐懼和不安。他的腦海中,全是對未來學藝的憧憬。他想象著自己學會了穿牆之術,能夠自由自在地穿梭於世間;學會了點石成金,能夠幫助那些貧苦的百姓;學會了唿風喚雨,能夠拯救幹旱的大地……想著想著,王生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這美好的憧憬中,王生很快便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他看到自己身著道袍,手持拂塵,在嶗山之巔施展著神奇的法術,周圍的人們都對他投來敬仰的目光。他的笑聲迴蕩在山穀之間,仿佛在宣告著他的成功和喜悅。
第二天清晨,天還未亮,王生就被一陣清脆的鍾聲喚醒。他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一時間竟有些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過了片刻,他才想起自己已經來到了嶗山道觀,即將開始新的一天的修行。
王生連忙起身,簡單地洗漱後,便走出房間。此時,庭院中已經聚集了不少弟子,他們都身著道袍,手持拂塵,正在進行早課。王生走到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羨慕和期待。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修行,早日成為一名真正的道士,學會那些神奇的法術。
求道之苦:柴薪磨礪
天還未破曉,濃稠的黑暗如墨般包裹著嶗山道觀,唯有天邊泛起的一絲微光,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突然,一陣清脆而悠長的鍾聲驟然響起,打破了夜的寂靜。鍾聲在山穀間迴蕩,仿佛是在喚醒沉睡的萬物,也喚醒了沉浸在美夢中的王生。
王生迷迷糊糊地從睡夢中驚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時竟有些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直到那鍾聲再次響起,他才猛地想起,自己已身處嶗山道觀,開啟了求道之旅。他連忙翻身下床,簡單整理了一下衣衫,便匆匆隨著眾人走出房間。
道觀前的庭院裏,早已聚集了一眾弟子。他們身著樸素的道袍,神色平靜,在黑暗中靜靜佇立,宛如一尊尊雕像。王生站在隊伍之中,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隻見道士手持拂塵,神色莊重地站在台階之上,他的身影在朦朧的夜色中顯得愈發高大神秘。
“今日,你們的功課是上山砍柴。”道士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庭院中迴蕩,“這不僅是為了獲取生活所需,更是一場修行。在山林中,你們將學會忍耐、堅韌,領悟自然之道。”
王生聽到這話,心中不禁有些詫異。他本以為來到道觀,便能立刻學習神奇的法術,沒想到第一天的功課竟是砍柴。但他並未多想,畢竟自己一心求道,這點小事又怎能難倒他?
隨著眾人來到山林,天色已漸漸亮了起來。夏日的山林,鬱鬱蔥蔥,樹木繁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王生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木香氣,讓他感到心曠神怡。一開始,他對砍柴這件事還充滿了新鮮感,覺得這是一次別樣的體驗。他興致勃勃地拿起斧頭,走向一棵小樹,用力砍了下去。
“砰”的一聲,斧頭砍在樹上,發出沉悶的聲響。王生隻覺得一股強烈的震感從手臂傳來,震得他虎口發麻。他皺了皺眉頭,沒想到砍柴竟如此費力。但他並未退縮,咬了咬牙,繼續揮動斧頭。
可沒過多久,王生就感到體力不支。他的手臂越來越酸痛,每揮動一下斧頭,都像是有千斤重。汗水順著他的額頭不斷滾落,滴在腳下的土地上。他的唿吸也變得急促起來,氣喘籲籲。此時,他才深刻體會到,這看似簡單的砍柴,實則是一項艱苦的體力活。
夏日的山林,酷熱難耐。陽光越來越強烈,仿佛要將整個山林點燃。王生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濕透,緊緊貼在他的身上,難受極了。汗水流進他的眼睛裏,刺痛難忍,他隻能不斷地用手擦拭。而山林中的蚊蟲也格外肆虐,它們像是聞到了獵物的氣息,紛紛向王生撲來。王生的身上很快就被蚊蟲叮咬得滿是紅腫的包塊,又癢又痛。他忍不住伸手去撓,可越撓越癢,皮膚都被撓破了,滲出了絲絲血跡。
望著那堆積如山的柴禾,再看看自己疲憊不堪的身體,王生心中不禁有些後悔。他開始懷念家中養尊處優的生活,懷念那舒適的床鋪、美味的佳肴,還有那無微不至的仆人。他心想,自己為何要來到這深山之中,受這份罪呢?
就在王生幾乎要放棄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道士施展法術的神奇畫麵。那穿牆而過的瀟灑身姿,那點石成金的神奇魔力,還有那唿風喚雨的強大力量,無一不讓王生心生向往。
“再堅持堅持,學會了法術就不用再受這些苦了。”王生在心中不斷給自己打氣。他想起自己出發前的堅定決心,想起自己對道法的無限憧憬,怎能就這樣輕易放棄?於是,他咬著牙,再次握緊了手中的斧頭。
此時,一隻蝴蝶翩翩飛來,停在了王生麵前的樹枝上。它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仿佛在向王生展示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王生望著這隻蝴蝶,心中一動。他突然意識到,這山林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皆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己的修行,又何嚐不是在這自然之中呢?
想到這裏,王生的心境漸漸發生了變化。他不再將砍柴視為一種痛苦的折磨,而是看作是與自然的一次親密接觸,是修行的必經之路。他靜下心來,感受著斧頭與樹木的每一次碰撞,感受著汗水流淌的每一個瞬間,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柔觸感。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王生忘記了疲憊,忘記了炎熱,忘記了蚊蟲的叮咬。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專注地砍著柴。當夕陽的餘暉灑在山林中時,王生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看著那堆得整整齊齊的柴禾,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
在迴道觀的路上,王生的腳步變得輕快起來。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他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不懈,終有一天,能夠學會那神奇的法術,實現自己的求道夢想。
初窺仙法:碰壁之悟
在嶗山道觀,王生的苦力生活悄然度過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裏,每日天未亮,他就隨著眾人上山砍柴,在烈日炙烤與蚊蟲肆虐下,重複著單調又繁重的勞作。起初的新鮮與好奇早已被疲憊和酸痛取代,可王生靠著對法術的憧憬,咬牙堅持了下來。
他的皮膚不再白皙細膩,被陽光曬得黝黑粗糙,像是被歲月打磨過的古木。雙手也布滿了厚厚的老繭,原本修長的手指變得粗壯,關節處還帶著勞作留下的傷痕。曾經養尊處優的公子模樣,已消失不見。
這日,夕陽的餘暉還未完全褪去,天邊染著瑰麗的晚霞,道士的聲音在道觀中悠悠響起:“徒兒們,今晚,我便傳授你們一些法術。”
王生正坐在屋簷下,聽聞此言,渾身一震,眼中瞬間燃起熾熱的光芒。他匆忙起身,衣角帶落了一旁的掃帚也渾然不覺,腳步急切地朝著庭院奔去。在庭院中站定,他的眼睛緊緊盯著道士,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仿佛道士身上藏著他夢寐以求的整個世界。
道士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把古樸的酒壺。那酒壺看似尋常,壺身刻著簡單的紋路,在晚霞的映照下,卻隱隱透著幾分神秘。道士雙手捧著酒壺,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悠遠,像是從古老的歲月中傳來。
刹那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股濃鬱醇厚的酒香彌漫開來,酒壺的壺嘴處,竟源源不斷地湧出清澈的美酒,如一條銀色的絲線,落入早已準備好的杯中。美酒滿溢,酒香愈發濃烈,引得眾人垂涎欲滴。王生不禁深吸一口氣,酒香順著鼻腔沁入心肺,讓他沉醉其中。
還未等眾人從酒香的陶醉中迴過神來,道士又輕輕一抬手,手中多了一根普通的筷子。他輕輕一拋,筷子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就在落地的瞬間,光芒一閃,筷子竟化作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
仙女身著五彩霓裳,衣袂飄飄,肌膚勝雪,雙眸含情。她蓮步輕移,在庭院中翩翩起舞,舞姿輕盈優美,如春風拂柳,又如彩蝶紛飛。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每一次轉身都風情萬種,看得眾人如癡如醉。王生更是目瞪口呆,嘴巴微張,眼神中滿是驚歎與向往。他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景象,心中對道士的法術愈發渴望。
表演結束,庭院中一片寂靜,眾人還沉浸在方才的神奇之中。道士清了清嗓子,說道:“接下來,我便傳授你們穿牆之術。”
眾人紛紛迴過神來,目光緊緊聚焦在道士身上。王生的心跳陡然加快,緊張與興奮交織,讓他的手心微微出汗。
道士走到一堵牆前,神色莊重,口中念動咒語。那咒語晦澀難懂,卻帶著一種莫名的力量,仿佛能打破世間的常規。念罷,道士向前一步,身影竟如幻影一般,直接穿過了牆壁,消失在眾人眼前。
眾人驚得合不攏嘴,王生更是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片刻後,道士從牆的另一側緩緩走出,麵帶微笑,仿佛剛剛隻是穿過了一層薄薄的紗簾。
“你們看好了,這是咒語,按照我教的去做,便能穿牆。”道士將咒語詳細地傳授給眾人,又反複演示了幾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發音都清晰明了。
王生全神貫注地聽著,口中不停默念咒語,生怕遺漏任何一個字。他的腦海中不斷迴想著道士穿牆的動作,暗暗記在心裏。
還沒等道士完全講完,王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嚐試。他快步走到牆邊,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緊張的心情平靜下來。他的雙手微微顫抖,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念動咒語,王生猛地向前衝去,心中充滿了期待。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隻聽“砰”的一聲巨響,他重重地撞在了牆上,整個人被反彈迴來,摔倒在地。
劇烈的疼痛從額頭和身體各處傳來,王生疼得齜牙咧嘴,雙手捂著撞疼的地方,臉上滿是痛苦的神情。
其他弟子見狀,忍不住哄堂大笑。有的弟子笑得前仰後合,有的弟子指著王生,邊笑邊和身旁的人竊竊私語。王生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從耳根一直紅到了脖子,羞愧與尷尬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道士走過來,輕輕扶起王生,神色溫和,眼中卻透著一絲深意:“心不誠,意不堅,是無法施展法術的。你迴去好好領悟,切不可心急。”
王生低著頭,不敢直視道士的眼睛,默默迴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他望著天花板,腦海中不斷迴響著道士的話。羞愧、不甘與堅定的決心在心中交織,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學會這穿牆之術,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窗外,月光如水,灑在王生的窗前,仿佛在為他的決心默默見證 。
歸鄉碰壁,悟法歸真
時光悠悠流轉,在嶗山道觀的日子,於王生而言,既漫長又短暫。自上次碰壁後,他便將自己埋首於對穿牆法術的鑽研中,每日天不亮便起身,在道觀的庭院中、牆角邊,反複默念那道咒語,模仿著道士當初的動作,一次次衝向牆壁,又一次次失望而歸。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生的堅持漸漸有了“成果”——至少他自己是這麽認為的。他對咒語已經爛熟於心,每一個音節、每一次唿吸的配合,都能做到分毫不差。那些日子裏,他走路時口中念念有詞,吃飯時腦海中也在迴憶著穿牆的動作,甚至在睡夢中,都在一次次成功地穿牆而過。
終於,王生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穿牆之術的奧秘,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足以出師。這日,他特意整理了衣衫,將道袍穿戴得整整齊齊,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再次找到道士。
在道觀那間幽靜的禪房裏,道士正閉目靜修,聽到王生的腳步聲,緩緩睜開眼睛。
“道長,”王生恭敬地行了一禮,挺直腰杆,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我已經學會了法術,想迴家去。家中父母許久未見,我實在放心不下。”
道士目光平靜地看著他,眼中似乎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輕聲問道:“你真的決定好了?”
“是的,道長。這段時間承蒙您的教導,我已掌握了穿牆之術,如今歸心似箭。”王生迴答得斬釘截鐵,語氣中滿是迫不及待。
道士見他心意已決,便不再阻攔,微微頷首,神色溫和卻又帶著幾分鄭重:“既然如此,你便去吧。但記住,法術乃天賜之力,你需謹守本分,不可用法術為非作歹,否則必將遭受天譴。”
王生連忙點頭,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隻想著快點迴家,在家人麵前大展身手。告別道士後,他簡單收拾了行囊,滿懷欣喜地踏上了歸鄉之路。
歸鄉的路途並不輕鬆,山川依舊,道路崎嶇,但王生的心情卻格外舒暢。一路上,他想象著家人看到自己施展法術時驚訝又讚歎的表情,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終於,那熟悉的家門出現在眼前。王生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大步邁進家門。
家人看到王生歸來,驚喜萬分,紛紛圍攏過來。母親拉著他的手,眼中滿是心疼與思念:“兒啊,你可算迴來了,這一路受苦了。”
王生笑著安慰母親:“孩兒不苦,還學到了一身神奇的法術呢!”
聽到這話,家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王生見狀,更是來了興致,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本領”。
他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大家看好了,我給你們表演穿牆之術!”
眾人紛紛後退,留出一片空地。王生站定,深吸一口氣,口中念動咒語,那咒語在他的舌尖翻滾,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念完咒語,他緊閉雙眼,猛地朝著牆壁衝去。
“砰!”一聲沉悶的巨響,王生的身體重重地撞在牆上,整個人反彈迴來,摔倒在地。他的額頭瞬間腫起一個大包,疼得他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家人先是一愣,隨後爆發出一陣哄笑。弟弟笑得前仰後合,指著王生說道:“哥,你這是幹什麽呀,撞牆也能叫法術?”
王生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從耳根一直紅到了脖子根。他尷尬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心中滿是疑惑與不甘。怎麽會這樣?明明在道觀裏已經練習得那麽熟練了,為什麽迴到家卻不行了呢?
他不死心,又嚐試了幾次,可每次都是同樣的結果,重重地撞在牆上,引得家人的笑聲不斷。王生的自信在這一次次的失敗中徹底崩塌,他終於明白,自己根本沒有真正領悟法術的精髓,之前的種種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夜晚,王生獨自坐在房間裏,望著窗外的月光,心中五味雜陳。迴想起在嶗山的日子,那些辛苦的勞作、對法術的執著追求,以及今日在家人麵前的狼狽,他的心中滿是感慨。
他終於意識到,世間並無不勞而獲的法術,真正的本領需要腳踏實地去學習和磨礪。道士的那句“心不誠,意不堅,是無法施展法術的”,此刻在他耳邊迴響,猶如洪鍾大呂,振聾發聵。
從那以後,王生收起了浮躁的心,開始踏踏實實地生活。他不再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法術,而是跟著父親學習家族的生意,用心經營。偶爾迴憶起在嶗山的日子,心中雖有遺憾,但更多的是成長後的釋然。他知道,那段經曆,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時刻提醒著他,唯有腳踏實地,才能收獲真正的成功 。
今天大年三十,祝各位大佬新年快樂,今天就這一章了,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