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師望著歲歲,眼中的讚賞毫不掩飾。


    是個好苗子。


    當年進明禮堂時,歲歲的所知所學是所有伴讀裏最差的,帝師看她也是哪哪兒都不順眼,甚至覺得這就是個靠著貴妃娘娘跟溫孤霧白的關係走後門被強塞進來的裙帶子弟。


    所以帝師那會兒心中有些膈應,不大想搭理歲歲。


    再說明禮堂課業繁重,他每日除了要確定伴讀們學習的進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導七位皇子,還得跟皇上匯報幾位皇子的學習情況,自然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關注歲歲學得如何。


    好在歲歲爭氣。


    還有溫孤霧白這樣的人在身旁耐心指導。


    否則她的進步不會這般快。


    不過話說迴來,單單是這些條件也不夠,還得歲歲肯學,肯費心思。


    除此之外,便是她還得在讀書方麵有一定的悟性,不然這樣大的閱讀量,不是誰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跟上明禮堂教學的進度的。


    這三年,帝師可謂是見證了歲歲一路的成長與進步。


    歲歲聽完帝師的迴答,麵上一喜,明白這個答案是對她學識方麵的肯定。


    溫孤霧白沒看過此次中榜其他人的答卷,但若是讓他以自己的答卷為標準去判定別人的名次,他認為歲歲中榜是沒問題的。


    帝師也懂得溫孤霧白的苦心,知曉他特意把歲歲帶來就是想要得到一個更準確的答案,給予歲歲決定性的鼓勵,當下便如溫孤霧白所願道:“中榜沒問題,大致的名次……應在百名以內。”


    這個結果,已是非常不易了。


    雖說歲歲進入明禮堂後的進步和努力帝師是看在眼裏的,但他畢竟沒有親眼看過歲歲的答卷,無法確定她的學識究竟在哪一步。


    也是因此,上一迴秋闈前,他才會遺憾歲歲沒有參與。


    當時帝師還有些疑惑。


    疑惑為何溫孤霧白跟貴妃娘娘沒有想法讓溫孤植參與秋闈。


    現今的後宮形勢裏,看似最得寵的是貴妃娘娘,實則貴妃娘娘入宮多年無所出,背後的依仗也隻有宣國公府跟溫孤霧白,然溫孤一族已沒,宣國公府不涉黨爭,貴妃娘娘想要穩固地位,提拔自己人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


    因此,最初得知溫孤植一人的時候,帝師也有想過貴妃娘娘此舉是想要幫著溫孤一族提拔人才,希望溫孤一族將來能多出一些有才有德的少年,延續溫孤一族的榮耀。


    並在朝堂之爭發展起屬於自己的勢力。


    如今帝師倒是明白了。


    貴妃娘娘沒有穩固權位的心思。


    溫孤霧白也沒有。


    他們隻是想讓‘溫孤植’能在明禮堂學得更多。


    這份不摻雜半點雜質的用心,放在欲望橫流的世間,著實可貴。


    也是因為感知到了貴妃娘娘跟溫孤霧白的這份用心,帝師才至今沒有戳破‘溫孤植’的女兒身。


    再者,拆穿對他沒有益處。


    好歹眼前的女子也在他眼皮子底下當了三年的學生。


    且她規矩上進,還不惹事,又領悟力強。


    不說其他,基本的師生情分還是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吾妻十二那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豌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豌豆並收藏重迴吾妻十二那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