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在先生的身上感受到過這種感覺。
因而對於這位初次見麵的陌生人,歲歲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親切。
她的目光在一堆名家字帖上掃過,這都是初學者需要練的字帖,翻開一瞧,詳細到連筆畫都有。
“公子說,要教奴學四書,學五經,學策論,總之,要學男子學得。”說這話時,歲歲胸脯微挺,眸中有光。
花塋姐姐叮囑過,在外行走,切記兩條,一是不可輕信他人,二是不可暴露身份。
尤其是像世子這等顯赫出身,容易招來禍端。
這點歲歲還是懂得。
姚堅聞言,眼中飛快地掠過一絲驚訝。
同時,他也從歲歲的話語裏得知了眼前兩人的關係。
原來是主仆啊。
不過能遇到這樣有見識有胸襟的主子,也是這位姑娘前世修來的福氣。
姚堅活了這麽久,還沒見過誰家主子這般寵奴婢的,竟然還有閑心教導奴婢學這些東西。
也因此,他對眼前的少年多了幾分刮目相看。
姚堅沒有像那些注視門第出身的人一般覺得溫孤霧白此舉有違常理,隻用一種欣賞而又意外地眼神望著溫孤霧白,讚道:“公子高義!”
溫孤霧白也對姚堅的態度有些意外,能拋開成見,斬去迂腐,這位書齋老板也是一位人物:“過譽。”
他沒有對方所以為的那般高義。
他做這件事情的出發點,隻是想要歲歲學更多的東西而已。
歲歲沒注意聽他們說了什麽,將目光落在一本字帖上。
接著,她的眼眸越瞪越圓。
這是……先生的字!
歲歲心神震動,她伸手觸摸上去。
紙張傳來略硬的觸感。
她的手指,像是練字時的筆一般,順著字帖上的筆畫緩慢遊走。
溫孤霧白在注意到這一冊字帖是誰的以後,眸色頓變。
名家字帖,基本都有落款或是名士的私章。
——抱山居士!
那個被望都文人罵了二十多年,被國子監學子至今都釘在恥辱柱上的人物。
據說,抱山居士十二開蒙,出身貧寒,也無任何背景,他隻身來到望都,靠給人寫書信為生,後曾在文人裏麵掀起過一陣洶湧的浪潮。
而滿望都的人知曉抱山居士,是因為他才華斐然,不但文采力壓眾多自負才情的文人,還曾在多次書院考試中奪得魁首,後又在弱冠之年考入國子監,成為國子監學子,與現在國子監祭酒乃是同窗。
隻可惜,這位抱山居士最終在科舉之中作弊,被當時的監察官發現後,從此名聲狼藉,被剝奪了參考恩科之權,後又被趕出國子監,趕出望都。
文人一生最重名聲,國子監更是天下學院之首,極其注重聲譽,旗下學子出了科舉作弊一事,國子監自不會姑息。
但就是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當年甘願冒著風險,毅然決然地跳出來,掀起了一股推崇男女共學的浪潮。
溫孤霧白知曉抱山居士的名號,也是因為蕭若岩跟蕭若經皆在國子監讀書。
偶爾外出時,他也會聽人提起這位抱山居士。
因而對於這位初次見麵的陌生人,歲歲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親切。
她的目光在一堆名家字帖上掃過,這都是初學者需要練的字帖,翻開一瞧,詳細到連筆畫都有。
“公子說,要教奴學四書,學五經,學策論,總之,要學男子學得。”說這話時,歲歲胸脯微挺,眸中有光。
花塋姐姐叮囑過,在外行走,切記兩條,一是不可輕信他人,二是不可暴露身份。
尤其是像世子這等顯赫出身,容易招來禍端。
這點歲歲還是懂得。
姚堅聞言,眼中飛快地掠過一絲驚訝。
同時,他也從歲歲的話語裏得知了眼前兩人的關係。
原來是主仆啊。
不過能遇到這樣有見識有胸襟的主子,也是這位姑娘前世修來的福氣。
姚堅活了這麽久,還沒見過誰家主子這般寵奴婢的,竟然還有閑心教導奴婢學這些東西。
也因此,他對眼前的少年多了幾分刮目相看。
姚堅沒有像那些注視門第出身的人一般覺得溫孤霧白此舉有違常理,隻用一種欣賞而又意外地眼神望著溫孤霧白,讚道:“公子高義!”
溫孤霧白也對姚堅的態度有些意外,能拋開成見,斬去迂腐,這位書齋老板也是一位人物:“過譽。”
他沒有對方所以為的那般高義。
他做這件事情的出發點,隻是想要歲歲學更多的東西而已。
歲歲沒注意聽他們說了什麽,將目光落在一本字帖上。
接著,她的眼眸越瞪越圓。
這是……先生的字!
歲歲心神震動,她伸手觸摸上去。
紙張傳來略硬的觸感。
她的手指,像是練字時的筆一般,順著字帖上的筆畫緩慢遊走。
溫孤霧白在注意到這一冊字帖是誰的以後,眸色頓變。
名家字帖,基本都有落款或是名士的私章。
——抱山居士!
那個被望都文人罵了二十多年,被國子監學子至今都釘在恥辱柱上的人物。
據說,抱山居士十二開蒙,出身貧寒,也無任何背景,他隻身來到望都,靠給人寫書信為生,後曾在文人裏麵掀起過一陣洶湧的浪潮。
而滿望都的人知曉抱山居士,是因為他才華斐然,不但文采力壓眾多自負才情的文人,還曾在多次書院考試中奪得魁首,後又在弱冠之年考入國子監,成為國子監學子,與現在國子監祭酒乃是同窗。
隻可惜,這位抱山居士最終在科舉之中作弊,被當時的監察官發現後,從此名聲狼藉,被剝奪了參考恩科之權,後又被趕出國子監,趕出望都。
文人一生最重名聲,國子監更是天下學院之首,極其注重聲譽,旗下學子出了科舉作弊一事,國子監自不會姑息。
但就是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當年甘願冒著風險,毅然決然地跳出來,掀起了一股推崇男女共學的浪潮。
溫孤霧白知曉抱山居士的名號,也是因為蕭若岩跟蕭若經皆在國子監讀書。
偶爾外出時,他也會聽人提起這位抱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