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孤霧白一怔,反應過來她竟然是在安慰自己以後,心情更是難言。
傻歲歲。
前世被囚禁的是他,可更是她啊。
溫孤霧白衝她和悅一笑,望向她的眼神裏也帶著想通後的釋然,他抬起手,用掌心輕揉她的發頂,嗓音放柔:“那就借歲歲吉言。”
歲歲被揉過的地方傳來很輕的觸感,感受到溫孤霧白的動作時,她神色一頓,整個人登時僵住。
先生生前也愛揉她的發頂。
說是很軟。
歲歲的眉目間綻放出淡淡的笑意,她也不再注意牆上掛著的那幅畫,隻將目光落在整間屋裏掃了一圈,問:“世子,你為何帶奴來這裏,是有什麽事情要吩咐奴嗎?”
她的眼中滿是期待。
心中還有些小激動。
在空淨院養了幾日,歲歲的身體已然恢複。
想想這段時間,明明她是奴婢,但她在空淨院每天也沒做什麽事情,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世子還給她送了那麽多名貴的東西。
歲歲覺得受之有愧。
所以她總想要做點什麽來報答溫孤霧白。
溫孤霧白指了指屋裏擺放著的兩張書案,一張是給他的,一張是給歲歲準備的,兩張書案上都放了整套的筆墨紙硯,隻是他的書案上放得不是開蒙讀物,而是別的更深奧難學的古籍。
歲歲順著他的動作望去,注意到嶄新的書案時心裏更加疑惑。
她在溫孤霧白的示意下走到書案旁,看著被鎮紙壓住的宣紙。
書案正中,是一張椅子。
溫孤霧白走過去,在那張椅子上坐下,再將開蒙讀物所需要的幾本書依次放好,分別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等。
再難一些的,他都根據記憶裏的順序排在後麵。
溫孤霧白幼時開蒙很早,尋常孩童六歲開蒙,可他四歲就已經跟著姨母讀書認字。
姨母是鮮活的性子,脾氣也不大好,雖然帶他,但也從不會委屈自己。
以前住在空淨院時,姨母待得無聊,老愛拉著他往外跑,要是溫孤霧白不願意外出,她也不勉強,就同宣國公商議後決定請先生入府教他讀書。
溫孤霧白的性子自小安靜,又會照顧自己的起居,倒是不用他這位姨母操心。
不過在溫孤霧白的記憶裏,姨母以前住在空淨院的時候,這裏確實要熱鬧許多。
而且那時候她還會帶著他去祖母麵前請安,每迴還得跟當時正要出閣的姑母吵上好一陣子。
姨母的性子,也時常惹得祖母頭疼,就連秦氏見到她,也是能避則避。
想到這裏,溫孤霧白的眸中浮現一絲笑意。
宮裏的日子那般無聊,也不知姨母是怎麽熬過來的。
歲歲盯著溫孤霧白整理書籍的動作,她跟著先生是認得幾個字的,這本《三字經》就是村裏孩童們的讀物。
她約莫想到了什麽,眸光一亮,並歪頭看他。
溫孤霧白磨完墨,提筆在紙上寫下歲歲二字。
歲歲認得自己的名字,在金石村,先生曾當著她的麵寫過,她歡喜道:“這是奴的名字。”
傻歲歲。
前世被囚禁的是他,可更是她啊。
溫孤霧白衝她和悅一笑,望向她的眼神裏也帶著想通後的釋然,他抬起手,用掌心輕揉她的發頂,嗓音放柔:“那就借歲歲吉言。”
歲歲被揉過的地方傳來很輕的觸感,感受到溫孤霧白的動作時,她神色一頓,整個人登時僵住。
先生生前也愛揉她的發頂。
說是很軟。
歲歲的眉目間綻放出淡淡的笑意,她也不再注意牆上掛著的那幅畫,隻將目光落在整間屋裏掃了一圈,問:“世子,你為何帶奴來這裏,是有什麽事情要吩咐奴嗎?”
她的眼中滿是期待。
心中還有些小激動。
在空淨院養了幾日,歲歲的身體已然恢複。
想想這段時間,明明她是奴婢,但她在空淨院每天也沒做什麽事情,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世子還給她送了那麽多名貴的東西。
歲歲覺得受之有愧。
所以她總想要做點什麽來報答溫孤霧白。
溫孤霧白指了指屋裏擺放著的兩張書案,一張是給他的,一張是給歲歲準備的,兩張書案上都放了整套的筆墨紙硯,隻是他的書案上放得不是開蒙讀物,而是別的更深奧難學的古籍。
歲歲順著他的動作望去,注意到嶄新的書案時心裏更加疑惑。
她在溫孤霧白的示意下走到書案旁,看著被鎮紙壓住的宣紙。
書案正中,是一張椅子。
溫孤霧白走過去,在那張椅子上坐下,再將開蒙讀物所需要的幾本書依次放好,分別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等。
再難一些的,他都根據記憶裏的順序排在後麵。
溫孤霧白幼時開蒙很早,尋常孩童六歲開蒙,可他四歲就已經跟著姨母讀書認字。
姨母是鮮活的性子,脾氣也不大好,雖然帶他,但也從不會委屈自己。
以前住在空淨院時,姨母待得無聊,老愛拉著他往外跑,要是溫孤霧白不願意外出,她也不勉強,就同宣國公商議後決定請先生入府教他讀書。
溫孤霧白的性子自小安靜,又會照顧自己的起居,倒是不用他這位姨母操心。
不過在溫孤霧白的記憶裏,姨母以前住在空淨院的時候,這裏確實要熱鬧許多。
而且那時候她還會帶著他去祖母麵前請安,每迴還得跟當時正要出閣的姑母吵上好一陣子。
姨母的性子,也時常惹得祖母頭疼,就連秦氏見到她,也是能避則避。
想到這裏,溫孤霧白的眸中浮現一絲笑意。
宮裏的日子那般無聊,也不知姨母是怎麽熬過來的。
歲歲盯著溫孤霧白整理書籍的動作,她跟著先生是認得幾個字的,這本《三字經》就是村裏孩童們的讀物。
她約莫想到了什麽,眸光一亮,並歪頭看他。
溫孤霧白磨完墨,提筆在紙上寫下歲歲二字。
歲歲認得自己的名字,在金石村,先生曾當著她的麵寫過,她歡喜道:“這是奴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