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華龍飛的房門輕輕響了三下,房門開了。
司徒慧那張冷豔的俏臉出現在門外:“請您下樓吃飯。”
司徒醫館的餐廳在東廂房最北邊緊靠小樓的房門內,餐廳內也是內外兩間,內廚外餐。
令華龍飛驚異的是,司徒醫館三張餐桌都坐滿了人。司徒憶非為主的餐桌邊除他本人之外還有兩個女人一個小男孩兒,另外一張餐桌坐著門房和三個穿長衫的男人。被華龍飛弄脫臼的劉德帶著四個短打扮坐在緊靠廚房的桌邊。
跟著蕭暮雲走南闖北整三年,西安成都昆明廣州等大地方大藥坊他也沒少見。招待客人女眷上桌,主仆同一餐廳,同樣飯菜,他還是第一次經曆。看餐廳的全部人員,連迴春堂的一半都不到。
司徒慧一伸手,把他請到主餐桌的客位上。
司徒憶非起身施禮,不知是真是假的一番客套。
他坐穩了才說:“我們司徒家族這一支,先在香港,後到日本,我叔叔現在還在美國。很喜歡西方的民主思想,男女平等,上下平等。所以,和您看到的廣譽遠、陳李濟的規矩不太一樣啊。”
華龍飛一抱拳:“司徒先生,我是叫花子出身,最喜歡平等待人。多謝您的盛情。”
兩個人對飲一杯,司徒憶非開始逐一介紹。原來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少爺,惹惱他的那個冰美人司徒慧是他的長女,他還有個女兒司徒敏在教會學校讀書,課餘也跟著父親研習中醫。兒子司徒朗隻有六歲,妻子姓劉。那個劉德就是劉氏的弟弟,司徒醫館的舅爺。
看門老頭兒姓關,雖然是個看門的卻和賬房藥劑醫助坐在一張餐桌上。
劉德那桌除了他那個舅爺采辦就是廚子、雜役力巴。
吃完飯已經晚上八點,還是司徒慧帶他上樓。
此時他才發現,整個二樓六個房間,住人的隻有他的參茸軒和司徒慧的鬆苓軒。其他房間都空著。
他不由得問道:“司徒先生不住在樓上?”
司徒慧冷冷答道:“這是醫館,不是我家。”
“那你怎麽……”
司徒慧:“我不照看醫館,難道都交給外人?”
話不投機,多說無益。
次日等了一天,司徒醫館沒來一個病人。這個司徒憶非是不徒有虛名啊?不會,跟隨師父遊曆三年,見過的名醫名藥無法計數,可是能得到他老人家認可的隻有這個司徒憶非。而且就診斷這一點,他隻教自己望聞問,切脈之學一直等待見到這個人。
早晨跑步,在南鑼鼓巷他發現一家南鑼書坊。閑極無聊,午覺也沒睡,他去了一趟那家書坊,買迴來一堆書籍。有他讀過的,自認為極有價值的《醫宗金鑒》《本草綱目》《景嶽全書》等大部頭,也有《醫林改錯》《溫病條辨》等小冊子。他最感興趣的是一部新出的《醫學衷中參西錄》。
此後三天他幾乎足不出戶,埋頭研讀這部別有洞天,獨辟蹊徑的醫學著作。他主張以中醫為本體,擷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倡導“衷中參西”!
“中醫謂人之神明在心,西說謂人之神明在腦,及觀《內經》,皆涵蓋其中也”。華龍飛不禁拍案叫絕!《素問》裏就說過“頭者精明之府”,說明神明之體在腦,由此可見,中西之說雖然不同,但醫理可以匯通。
他還說,西藥治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標;中藥用藥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
讀到會心處,他也不去吃飯,司徒慧來叫他兩遍,他也沒出去……
司徒慧在樓下把父親迎進會客廳。
他質問父親:“這個野郎中到底有什麽過人之處?他跟咱們司徒家族到底什麽關係?”
她開始懷疑這個叫華龍飛的野郎中是不是父親的私生子!
司徒憶非思索一會兒才說:“我再怎麽荒唐也不會跑到關外搞出私生子吧?首先說是眼緣兒,我看他第一眼就斷定他是個醫學奇才。第二,他是蕭暮雲唯一的徒弟,天下名醫都各有門派家學,隻有這位江湖奇人無門無派技藝驚人!第三,我這幾天詳細打聽了他是怎麽拜蕭暮雲為師的。他就算是個要飯的,也算得上鬧市俠丐!我讓他跟你住在樓上主要是讓你觀察他的人品醫德。”
司徒慧:“你能確定他的醫學水平?”
司徒憶非:“從他看的那些書來看,這個人見地不凡。不過說到診斷治療,開方用藥,咱們還真得動點心思。這樣,我和你姨娘小弟去南京走走,醫館交給你打理。不管什麽病症,你請他出手試試。最後他是去是留有你決斷,如何?”
司徒慧:“對付他好辦。可是劉舅爺,沒有你看著,我擔心……”
司徒憶非:“也交給他!”
司徒慧:“那小妹怎麽辦?”
司徒憶非:“讓她跟你住在一起,有時間跟老喬練習抓藥。”
司徒慧:“喬先生恐怕帶不了小妹,上次把喬先生的胡子都抓下來了。仗著舅爺,誰都敢打。”
司徒憶非:“他敢打你麽?你要管不住也交給華三兒,他那手分筋錯骨手你得好好看著。蕭暮雲的正骨術可是獨步天下呀。”
司徒慧不可能認可父親的想法,不過借華龍飛之手趕走舅爺劉德是她心中所願。
不過這個小野郎中脾氣狂暴,做事不擇手段,惹惱了他不知能幹出什麽事來……
華龍飛沒有想到,司徒憶非沒給自己任何角色,一起吃了一頓飯就說出自己和妻子小兒子一起去南京!
自己算什麽?是徒弟,是醫助?看現在的樣子,不過是司徒醫館的客人!
可是他這個客人很特殊。
司徒憶非當著大家的麵兒明確交代,醫館所有來就醫的患者都由華龍飛主理。其他一切大小事務內事大小姐司徒慧做主,外事交給舅爺劉德。
司徒憶非再三拜托,交代明白帶著老婆孩子走了。
為什麽華龍飛剛進門司徒憶非就走了,司徒醫館的人誰也想不明白,他本人也沒說明白。至於他是不是真的去南京,沒人懷疑,不過他絕不是簡單的出門閑遊。雖然三年前他在迴春堂偶然見過一次隻有十二歲的華龍飛,但那也不能說明什麽。不過既然是醫俠蕭暮雲帶了三年的關門弟子,司徒憶非不得不倍加重視。
不過令所有人都迷惑的是,一個狂野少年,打竹板兒要飯的野郎中,怎麽會讓他在樓上和大小姐住隔壁?是監視他,還是另有深意?
華龍飛現在還是個不滿十六歲的少年,這三年跟著蕭暮雲走南闖北望氣望人望藥,明醫方練配伍,遊山玩水,不以為苦反而樂在其中。對於男女之事,雖然已經不像當初和葉若兮那樣單純,可也不會輕易地就想入非非。
華龍飛隻是覺得司徒憶非的這位大女兒司徒慧很漂亮,但很少說話,從來沒仔細看過。年齡也不大,也就在二十歲左右,可是管理很成熟,處事很幹練,醫館裏上下人等都對她畢恭畢敬。
早晨八點多鍾,華龍飛正在苦讀《衷中參西錄》她又來敲門了。
這次她沒有站在門外,走進門裏兩步深鞠一躬:“華先生,樓下來了六個病人,我覺得很不正常,您能否幫忙?”
說得很客氣,實際就是出了一道考題,要看你的笑話!
醫館的樓下迎門廳左邊是小會客廳,右邊單開門整四開間一個大廳都是診室兼藥房。
和迴春堂的藥房不一樣的是,這裏的大廳以診病為主。迴春堂那邊以藥櫃藥架子為主。這裏以診斷開方治病為主,那邊以鑒別賣藥為主。
司徒慧把華龍飛帶進診療大廳,藥櫃裏站的是抓藥老喬。
藥櫃外邊一個十二三歲,個頭不高,明眸皓齒的小姑娘拿著雞毛撣子叫嚷道:“出去,你們都出去,到前麵門廳裏等著。這裏不能站這麽多人……”
華龍飛進屋後坐到醫案後邊的椅子上:“小姑娘,到咱醫館來就醫的就是咱的衣食父母。開醫館的豈能往外趕病人,那不跟開飯店的往外攆食客一樣麽?”
華龍飛抬手一指,縮在後麵的一位胡子拉碴的中年那人:“那位大哥,你往前來一下。”
那漢子:“大夫,我頭暈,肚子疼……”
華龍飛:“要我說,你右腳大腳趾經常震顫著疼,針紮一樣疼,疼的時候路都走不了。”
那漢子:“我……”
華龍飛:“再不說實話,再不吃藥治療,來年這時候我斷定你爬都爬不起來!”
那漢子張口結舌,突然連連作揖:“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呀。”
華龍飛:“小姑娘,拿筆記方子,生麻黃二錢,川桂二錢,全蟲三錢單包,防風三錢、威靈仙三錢,製南星三錢……”
小姑娘司徒敏記完方子交給華龍飛。
華龍飛一挑大拇哥,轉向那個男人:“兩塊大洋包治,每天早晨九點鍾左右到這裏服藥。有錢麽?”
那男人:“我迴去借錢。”說著急匆匆走了。
華龍飛:“小姑娘,麻煩你再記一個方子。龍膽一兩、苦參一兩、黃芩一兩、黃連五錢、半夏、杏仁各三錢,立刻生火下藥。”
其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壯小夥子說道:“大夫,我渾身沒勁兒……”
華龍飛:“等著。吃了司徒醫館的強身保命湯,萬病無憂。哎,門口兒那個老頭,往前來呀。”
那個五十來歲的男人彎著腰走到醫案前:“大夫。”
華龍飛:“還不到五十歲吧?在門頭溝挖過煤?”
那老頭:“你認識我?”
華龍飛:“北京城我就到過大柵欄兒、什刹海,怎麽會認識你?您已經積勞過度,經常咳血,怎麽還有心思跟著他們湊熱鬧啊?你是力氣活幹不動,手藝活兒沒人用,吃頓飯都得蹭……”
司徒敏不禁笑出了聲,嗬嗬嗬……
華龍飛:“這世道兵荒馬亂,有錢治病,沒錢靠命。滋陰補陽的方藥都很貴,我不敢給你開方子。參茸丸按《濟世良方》真材實料原方配製,一丸就得兩塊大洋。別的藥物花錢吃了也沒什麽療效。”
那老頭:“唉,我才四十五歲,隻能沒錢靠老命啦。”
那人說完扭頭就往外走。
華龍飛:“小姑娘,告訴關老爺子關院門,今天咱們就治療這四位病人。”
小姑娘跑出去,華龍飛站起身:“各位請坐到椅子上去,我給各位抓藥熬藥。”
一個漢子說道:“先生,你還沒給我們看病號脈呀。”
華龍飛:“嗬嗬,司徒醫館看病診斷各有千秋,有的病人需要號脈診斷,有的病人一望便知。剛才那兩個哥們兒我號脈了麽?我斷的不準麽?”
司徒敏跑了迴來:“華哥哥,大門關上了。”
“好。照方抓藥,我去生火溫鍋。”
司徒敏一皺眉:“喬老頭才是抓藥的。”
華龍飛:“那咱們打個賭,我來照方抓藥。以這個戥子為準,每樣差一分,今後你就不用抓藥了。”
司徒敏:“你能保證一抓一個準兒?”
華龍飛:“我要是真的一抓一個準兒,你就得照著練到一抓一個準兒。”
司徒敏立刻來了興致:“快點來吧。”說著把一方方黃紙擺到藥櫃上。
華龍飛一鞠躬:“喬先生、司徒大夫,你們過戥子作證。”
屋裏八個人都倍感新奇,連那四個看病的都忘了自己是幹啥吃的,伸著脖子等著看熱鬧。
華龍飛拿著方子走進藥櫃,拉開藥鬥子:“龍膽一兩……”
他抓出藥放到方紙上。
“苦參一兩、黃芩一兩、黃連五錢、半夏、杏仁三錢……”
他抓出一樣喬先生和司徒慧稱量一樣……
稱量過後,喬先生連忙鞠躬說道:“了不起。華先生,我抓了三十年藥,真是望塵莫及呀。分毫不差!”
司徒敏更是覺得不可思議,跑進藥櫃抓住華龍飛的右手翻來覆去的查看。
華龍飛:“一樣也是人手。我五六歲就在家爬藥鬥子,十二歲來京城在迴春堂包藥包,練出來的。司徒大夫,您陪著他們,我和小姑娘去熬藥。”
司徒慧那張冷豔的俏臉出現在門外:“請您下樓吃飯。”
司徒醫館的餐廳在東廂房最北邊緊靠小樓的房門內,餐廳內也是內外兩間,內廚外餐。
令華龍飛驚異的是,司徒醫館三張餐桌都坐滿了人。司徒憶非為主的餐桌邊除他本人之外還有兩個女人一個小男孩兒,另外一張餐桌坐著門房和三個穿長衫的男人。被華龍飛弄脫臼的劉德帶著四個短打扮坐在緊靠廚房的桌邊。
跟著蕭暮雲走南闖北整三年,西安成都昆明廣州等大地方大藥坊他也沒少見。招待客人女眷上桌,主仆同一餐廳,同樣飯菜,他還是第一次經曆。看餐廳的全部人員,連迴春堂的一半都不到。
司徒慧一伸手,把他請到主餐桌的客位上。
司徒憶非起身施禮,不知是真是假的一番客套。
他坐穩了才說:“我們司徒家族這一支,先在香港,後到日本,我叔叔現在還在美國。很喜歡西方的民主思想,男女平等,上下平等。所以,和您看到的廣譽遠、陳李濟的規矩不太一樣啊。”
華龍飛一抱拳:“司徒先生,我是叫花子出身,最喜歡平等待人。多謝您的盛情。”
兩個人對飲一杯,司徒憶非開始逐一介紹。原來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少爺,惹惱他的那個冰美人司徒慧是他的長女,他還有個女兒司徒敏在教會學校讀書,課餘也跟著父親研習中醫。兒子司徒朗隻有六歲,妻子姓劉。那個劉德就是劉氏的弟弟,司徒醫館的舅爺。
看門老頭兒姓關,雖然是個看門的卻和賬房藥劑醫助坐在一張餐桌上。
劉德那桌除了他那個舅爺采辦就是廚子、雜役力巴。
吃完飯已經晚上八點,還是司徒慧帶他上樓。
此時他才發現,整個二樓六個房間,住人的隻有他的參茸軒和司徒慧的鬆苓軒。其他房間都空著。
他不由得問道:“司徒先生不住在樓上?”
司徒慧冷冷答道:“這是醫館,不是我家。”
“那你怎麽……”
司徒慧:“我不照看醫館,難道都交給外人?”
話不投機,多說無益。
次日等了一天,司徒醫館沒來一個病人。這個司徒憶非是不徒有虛名啊?不會,跟隨師父遊曆三年,見過的名醫名藥無法計數,可是能得到他老人家認可的隻有這個司徒憶非。而且就診斷這一點,他隻教自己望聞問,切脈之學一直等待見到這個人。
早晨跑步,在南鑼鼓巷他發現一家南鑼書坊。閑極無聊,午覺也沒睡,他去了一趟那家書坊,買迴來一堆書籍。有他讀過的,自認為極有價值的《醫宗金鑒》《本草綱目》《景嶽全書》等大部頭,也有《醫林改錯》《溫病條辨》等小冊子。他最感興趣的是一部新出的《醫學衷中參西錄》。
此後三天他幾乎足不出戶,埋頭研讀這部別有洞天,獨辟蹊徑的醫學著作。他主張以中醫為本體,擷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倡導“衷中參西”!
“中醫謂人之神明在心,西說謂人之神明在腦,及觀《內經》,皆涵蓋其中也”。華龍飛不禁拍案叫絕!《素問》裏就說過“頭者精明之府”,說明神明之體在腦,由此可見,中西之說雖然不同,但醫理可以匯通。
他還說,西藥治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標;中藥用藥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
讀到會心處,他也不去吃飯,司徒慧來叫他兩遍,他也沒出去……
司徒慧在樓下把父親迎進會客廳。
他質問父親:“這個野郎中到底有什麽過人之處?他跟咱們司徒家族到底什麽關係?”
她開始懷疑這個叫華龍飛的野郎中是不是父親的私生子!
司徒憶非思索一會兒才說:“我再怎麽荒唐也不會跑到關外搞出私生子吧?首先說是眼緣兒,我看他第一眼就斷定他是個醫學奇才。第二,他是蕭暮雲唯一的徒弟,天下名醫都各有門派家學,隻有這位江湖奇人無門無派技藝驚人!第三,我這幾天詳細打聽了他是怎麽拜蕭暮雲為師的。他就算是個要飯的,也算得上鬧市俠丐!我讓他跟你住在樓上主要是讓你觀察他的人品醫德。”
司徒慧:“你能確定他的醫學水平?”
司徒憶非:“從他看的那些書來看,這個人見地不凡。不過說到診斷治療,開方用藥,咱們還真得動點心思。這樣,我和你姨娘小弟去南京走走,醫館交給你打理。不管什麽病症,你請他出手試試。最後他是去是留有你決斷,如何?”
司徒慧:“對付他好辦。可是劉舅爺,沒有你看著,我擔心……”
司徒憶非:“也交給他!”
司徒慧:“那小妹怎麽辦?”
司徒憶非:“讓她跟你住在一起,有時間跟老喬練習抓藥。”
司徒慧:“喬先生恐怕帶不了小妹,上次把喬先生的胡子都抓下來了。仗著舅爺,誰都敢打。”
司徒憶非:“他敢打你麽?你要管不住也交給華三兒,他那手分筋錯骨手你得好好看著。蕭暮雲的正骨術可是獨步天下呀。”
司徒慧不可能認可父親的想法,不過借華龍飛之手趕走舅爺劉德是她心中所願。
不過這個小野郎中脾氣狂暴,做事不擇手段,惹惱了他不知能幹出什麽事來……
華龍飛沒有想到,司徒憶非沒給自己任何角色,一起吃了一頓飯就說出自己和妻子小兒子一起去南京!
自己算什麽?是徒弟,是醫助?看現在的樣子,不過是司徒醫館的客人!
可是他這個客人很特殊。
司徒憶非當著大家的麵兒明確交代,醫館所有來就醫的患者都由華龍飛主理。其他一切大小事務內事大小姐司徒慧做主,外事交給舅爺劉德。
司徒憶非再三拜托,交代明白帶著老婆孩子走了。
為什麽華龍飛剛進門司徒憶非就走了,司徒醫館的人誰也想不明白,他本人也沒說明白。至於他是不是真的去南京,沒人懷疑,不過他絕不是簡單的出門閑遊。雖然三年前他在迴春堂偶然見過一次隻有十二歲的華龍飛,但那也不能說明什麽。不過既然是醫俠蕭暮雲帶了三年的關門弟子,司徒憶非不得不倍加重視。
不過令所有人都迷惑的是,一個狂野少年,打竹板兒要飯的野郎中,怎麽會讓他在樓上和大小姐住隔壁?是監視他,還是另有深意?
華龍飛現在還是個不滿十六歲的少年,這三年跟著蕭暮雲走南闖北望氣望人望藥,明醫方練配伍,遊山玩水,不以為苦反而樂在其中。對於男女之事,雖然已經不像當初和葉若兮那樣單純,可也不會輕易地就想入非非。
華龍飛隻是覺得司徒憶非的這位大女兒司徒慧很漂亮,但很少說話,從來沒仔細看過。年齡也不大,也就在二十歲左右,可是管理很成熟,處事很幹練,醫館裏上下人等都對她畢恭畢敬。
早晨八點多鍾,華龍飛正在苦讀《衷中參西錄》她又來敲門了。
這次她沒有站在門外,走進門裏兩步深鞠一躬:“華先生,樓下來了六個病人,我覺得很不正常,您能否幫忙?”
說得很客氣,實際就是出了一道考題,要看你的笑話!
醫館的樓下迎門廳左邊是小會客廳,右邊單開門整四開間一個大廳都是診室兼藥房。
和迴春堂的藥房不一樣的是,這裏的大廳以診病為主。迴春堂那邊以藥櫃藥架子為主。這裏以診斷開方治病為主,那邊以鑒別賣藥為主。
司徒慧把華龍飛帶進診療大廳,藥櫃裏站的是抓藥老喬。
藥櫃外邊一個十二三歲,個頭不高,明眸皓齒的小姑娘拿著雞毛撣子叫嚷道:“出去,你們都出去,到前麵門廳裏等著。這裏不能站這麽多人……”
華龍飛進屋後坐到醫案後邊的椅子上:“小姑娘,到咱醫館來就醫的就是咱的衣食父母。開醫館的豈能往外趕病人,那不跟開飯店的往外攆食客一樣麽?”
華龍飛抬手一指,縮在後麵的一位胡子拉碴的中年那人:“那位大哥,你往前來一下。”
那漢子:“大夫,我頭暈,肚子疼……”
華龍飛:“要我說,你右腳大腳趾經常震顫著疼,針紮一樣疼,疼的時候路都走不了。”
那漢子:“我……”
華龍飛:“再不說實話,再不吃藥治療,來年這時候我斷定你爬都爬不起來!”
那漢子張口結舌,突然連連作揖:“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呀。”
華龍飛:“小姑娘,拿筆記方子,生麻黃二錢,川桂二錢,全蟲三錢單包,防風三錢、威靈仙三錢,製南星三錢……”
小姑娘司徒敏記完方子交給華龍飛。
華龍飛一挑大拇哥,轉向那個男人:“兩塊大洋包治,每天早晨九點鍾左右到這裏服藥。有錢麽?”
那男人:“我迴去借錢。”說著急匆匆走了。
華龍飛:“小姑娘,麻煩你再記一個方子。龍膽一兩、苦參一兩、黃芩一兩、黃連五錢、半夏、杏仁各三錢,立刻生火下藥。”
其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壯小夥子說道:“大夫,我渾身沒勁兒……”
華龍飛:“等著。吃了司徒醫館的強身保命湯,萬病無憂。哎,門口兒那個老頭,往前來呀。”
那個五十來歲的男人彎著腰走到醫案前:“大夫。”
華龍飛:“還不到五十歲吧?在門頭溝挖過煤?”
那老頭:“你認識我?”
華龍飛:“北京城我就到過大柵欄兒、什刹海,怎麽會認識你?您已經積勞過度,經常咳血,怎麽還有心思跟著他們湊熱鬧啊?你是力氣活幹不動,手藝活兒沒人用,吃頓飯都得蹭……”
司徒敏不禁笑出了聲,嗬嗬嗬……
華龍飛:“這世道兵荒馬亂,有錢治病,沒錢靠命。滋陰補陽的方藥都很貴,我不敢給你開方子。參茸丸按《濟世良方》真材實料原方配製,一丸就得兩塊大洋。別的藥物花錢吃了也沒什麽療效。”
那老頭:“唉,我才四十五歲,隻能沒錢靠老命啦。”
那人說完扭頭就往外走。
華龍飛:“小姑娘,告訴關老爺子關院門,今天咱們就治療這四位病人。”
小姑娘跑出去,華龍飛站起身:“各位請坐到椅子上去,我給各位抓藥熬藥。”
一個漢子說道:“先生,你還沒給我們看病號脈呀。”
華龍飛:“嗬嗬,司徒醫館看病診斷各有千秋,有的病人需要號脈診斷,有的病人一望便知。剛才那兩個哥們兒我號脈了麽?我斷的不準麽?”
司徒敏跑了迴來:“華哥哥,大門關上了。”
“好。照方抓藥,我去生火溫鍋。”
司徒敏一皺眉:“喬老頭才是抓藥的。”
華龍飛:“那咱們打個賭,我來照方抓藥。以這個戥子為準,每樣差一分,今後你就不用抓藥了。”
司徒敏:“你能保證一抓一個準兒?”
華龍飛:“我要是真的一抓一個準兒,你就得照著練到一抓一個準兒。”
司徒敏立刻來了興致:“快點來吧。”說著把一方方黃紙擺到藥櫃上。
華龍飛一鞠躬:“喬先生、司徒大夫,你們過戥子作證。”
屋裏八個人都倍感新奇,連那四個看病的都忘了自己是幹啥吃的,伸著脖子等著看熱鬧。
華龍飛拿著方子走進藥櫃,拉開藥鬥子:“龍膽一兩……”
他抓出藥放到方紙上。
“苦參一兩、黃芩一兩、黃連五錢、半夏、杏仁三錢……”
他抓出一樣喬先生和司徒慧稱量一樣……
稱量過後,喬先生連忙鞠躬說道:“了不起。華先生,我抓了三十年藥,真是望塵莫及呀。分毫不差!”
司徒敏更是覺得不可思議,跑進藥櫃抓住華龍飛的右手翻來覆去的查看。
華龍飛:“一樣也是人手。我五六歲就在家爬藥鬥子,十二歲來京城在迴春堂包藥包,練出來的。司徒大夫,您陪著他們,我和小姑娘去熬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