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淩霄從小就深受爺爺奶奶寵愛,所以雖然沒有母親,卻也快樂無憂。
可是他的爺爺華龍飛就不一樣了,頤指氣使的大巴豆看不上他,二哥二嫂討厭他。
華子興的這個小三兒,又是個天生的逆種。五歲之後,頑劣本性完全暴露出來,大麵就喊繼母為大巴豆!院子裏十歲以下的男孩都讓他打過。剛滿六歲就打到了街上……
華子興無奈,給他請了一位私塾先生。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幼學雜字》學完了。接下去學《三字經》,先生搖頭晃腦講到“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
這小子一揚手把那書摔到地上,踹了一腳!
“不講理!憑什麽把大梨讓給哥哥?我不信天下有這樣的傻子。”然後跑出去,再也不肯念那教人當傻子的書。
華子興無奈,扔給他一本陳修園的《醫學三字經》讓先生教他。不到一年他又把教書先生打跑了!
華子興又交給他一本《四百味》讓他自己背下來。每半個月檢驗一次,背不下來就是一頓板子!
挨了三迴板子,這個九歲的娃娃竟然把《四百味》硬生生背了下來。
可是今年念到《平湖脈學》這小子又把書踹了!華子興無論怎麽打板子,這孩子就是不肯在用功。大罵《平湖脈學》胡說八道,學不明白!
中醫的望聞問切,被他學的亂七八糟。華子興搖頭歎息,再也不願多看他一眼。大半年來,不知這孩子家裏街上在幹什麽。
華子興對他的三兒子放任不管,也讓這個頑劣的少爺大禍臨頭。堪堪到了華興堂主六十大壽的日子,華興堂上下十分忙碌,哥嫂也無暇管他。每天在街上瘋夠了就迴到後院東廂房自己睡了。正是華龍飛的淘氣,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他無意間撞見了自己絕不該看到的事情。
這天寬城四橫街新裝了馬路電燈。華龍飛跟著一幫孩子一直看到晚上九點多鍾才迴到華興堂。他大哥發現挨一頓教訓,就悄悄鑽進前門,溜進中門。來到中院見炮製房裏還有燈光,他本以為裏邊還有人工沒睡,打算進去要點吃的。
中院製藥的人工他都認識,也沒敲門,推開房門就闖了進去!
裏麵的情景讓他瞪著眼睛驚呆了……
大巴豆本就恨透了這個目無尊長的小崽子,華龍雲對這個三兄弟更是討厭至極。尤其這個孩子伶牙俐齒,口無遮攔,一旦張揚出去那可就大禍臨頭了。
這麽無恥,這麽十惡不赦的勾當被他撞見了那還了得?必須想法子把這個佞種除掉!
華子興絕想不到,三兒子華龍飛這麽點兒個年紀竟然對女人動了不可思議,難以啟齒的念頭!
盛怒之下,華子興打折了三根雞毛撣子杆兒。可是這個小子實在太強了,既不嚎叫,也不求饒,把小馬褂的袖子都咬爛了。鮮血染紅了條凳……
要不是老朋友江百川進門,華家的這位三少爺還不知要多挨多少揍。
關東人的五行八作,盛傳極大行幫,最負盛名的是綠林行,最誘人的是淘金行,最尷尬的是風月行,就是妓院。此外還有漁獵、乞丐、彩紮、噴字行。行幫之中最辛苦的是林木行,最神秘的就是采挖行。
采挖行自稱棒槌夥子,以采挖人參自詡。但多數是以販賣中藥材為生,就算偶有人參,十之八九都是做假的。
江百川現在就是八百裏棒槌嶺放山行的大把頭。行走江湖,看人最準,在江百川看來,華子興的三個兒子隻有這個小三兒是個大才!
江湖上五行八作的騙術實在太多,他已經隱隱猜到華家這件怪事的大概緣由。江百川也熟悉華子興的二兒子化龍雲,他就是一個藥材行裏的騙子,曾經跟他打聽過一種蘑菇,白斑鬼傘……
華子興畢竟是當過官的,知道自己的三個兒子各自都什麽脾性。隻要這個小三兒學醫稍有成就,那這座享譽關東的華興堂必然傳給這個小兒子。
華子興此時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家醜不能外揚,隻能拿小孩子出氣。兩個人聊來聊去,聊到一起去了。孩子再怎麽聰明,也得有人照管。繼續這麽放任下去,孩子就廢了。
江百川親口把自己的閨女江翩兒許給了華小三兒做媳婦兒!
華龍飛十二歲,江翩兒已經十九歲,兩人相差七歲。
江翩兒進入洞房,掀開蓋頭。紅燭之下,看見自己的男人竟然是個十幾歲的男孩!
爹辦的這是什麽荒唐事?難道還要讓自己賣藥材把這孩子養大?
再仔細看,這個男孩正在熟睡,菱角般的小嘴兒口水都流出來了。再往下看,這孩子竟然沒穿內褲,露著屁股,屁股又紅又腫,滿是傷痕。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她坐在後院東廂房的炕上,對著紅燭哭了。
她是寬城百川山貨棧掌櫃江百川的女兒,今年十九歲。這在大關東,已經是大姑娘了。一般人家的姑娘十五六就出嫁了。父親的山貨棧,其他東西雇個人也能打理。可是蘑菇、藥材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弄不好就出人命。生意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她江翩兒。一直拖到十九歲,卻嫁給了一個淘氣不懂事兒的小孩子。
她早就聽說過寬城最有名的醫堂,華興堂。她經手的藥材,十之七八都轉手賣給了華興堂的采買,老二華龍雲。
她本以為自己嫁的就是那個油頭粉麵的老二,沒想到進了洞房才知道自己嫁的是個小孩子,華家老三。
這個男孩兒半夜起來撒尿,江翩兒問他多大。他迷迷糊糊迴答,十二。兩個人足足差了七歲!
雖然過門兒還不到三天,二嫂常月桂什麽都對她說了。小男人叫華龍飛,年紀不大,色膽包天!十二歲就摸進了哥嫂的房,上了嫂子的床……
江翩兒暗下決心,三天迴門,再不迴來了。自己好歹也是一家旺鋪的當家人,找個婆家,竟然是替他們哄孩子!
江翩兒雖然是半個世紀前的關東大姑娘,可是在做人上很有主見。畢竟十二三歲就跟著父親行走江湖,跑山做生意,稍大一點又在貨棧掌管一把算盤,什麽人沒見過?她可不在乎什麽三從四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稱心就不過!
出乎他意料的是,過門兒第三天早晨,她剛起床,父親江百川就到了。在婆家的前院選了一間房子,讓大嫂黃柏芩把他們兩個帶過去,就算是迴門了。
父親江百川根本沒打算讓她再迴娘家去。
江翩兒看看小男人,個頭兒剛到自己的腰間,模樣挺俊,稚氣未消。繃著小臉兒向來客鞠躬以後,轉身迴房了。
江翩兒一口飯都沒咽下去又哭了。
“爹,你眼睛又不瞎,腦袋又不傻,怎麽把你親閨女許配給這種人啊?”
江翩兒這句話一問出來,華子興等人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告退。
屋裏隻剩下江翩兒父女。
江百川悄悄說道:“閨女,當爹的能坑你麽?好歹我走南闖北,翻山越嶺這麽多年,什麽人沒見過?華家這事兒出的很蹊蹺,那個老二人品更差。當年他也跟我提過親事,被我一口迴了。這個老三不一樣,將來準是個奇才奇人。再者說我最了解老華大夫的心思,看不上老大,太老實太笨。也存不住老二,太陰太奸猾,那你說他的那身醫術,他的這片家業將來是誰的?孩子,什麽事兒都得眼見為實。十二歲的孩子懂個啥呀?你得慢慢看,慢慢熬。孩子還小,啥事兒不得聽你的?”
江翩兒沒再說什麽,爹說的有道理,華家的家業換別人兩輩子也賺不來。孩子雖然小,長得可是真俊。再考慮自己,不管男人碰沒碰你,隻要你進一家門出一家門,那就是離婚女人。隻能聽爹的,慢慢看,慢慢熬……
江百川把閨女勸迴了房,才來到前院上房。
不知道有意迴避,還是真的有事兒。此刻大巴豆並不在房裏
華子興沒法隱瞞真相,吞吞吐吐把壽宴後的荒唐事說了出來……
不料江百川聽後不禁朗聲大笑:“哈哈哈哈……,華老先生,食色性也。小孩子做出這等事,興許就是瞎淘氣而已。”
華子興連連作揖:“多謝老弟成全。我年事已高,醫案繁忙。正愁犬子無人矩管,大姑娘過門可算去了我一塊心病啊。好在華興堂的外傷藥效果不錯,七天以後腫痛全消。”
江百川臉色凝重起來:“親家,您老是大夫,我也走江湖多年。十二歲的孩子,怎麽就會動這種心思,他能懂麽?”
華子興不禁皺起了眉頭,半晌不語。
江百川小心的問道:“莫非您老壽誕之日,發生的事情有什麽誤解?”
華子興搖搖頭:“我親眼看見他赤身裸體,迷迷糊糊從那間房子被趕出來……”
江百川:“十二蒙童,正在淘氣的時候。若不是我幹的這一行,帶著大姑娘實在不方便,老伴兒今年又去世了。這宗親事說啥也得再等兩年……”
華子興:“你我之間何必計較這些。你就是把孩子放在我家,也絕無二話。她就是我親閨女。我顧慮的是,三個兒子當中這個老三最為頑劣,書史文章一竅不通,家傳醫學更是一塌糊塗。將來何以安身立命?令千金過門兒,我怕操心勞神,不得安寧。”
江百川:“你端坐醫堂,我行走江湖,我所處不同,看人也不一樣。十二三的男孩子正是狗都嫌的時候。”
華子興沉思良久,站起身向江百川深鞠一躬:“親家,華興堂的醫學家風不能斷流。您的女兒我一定當自己女兒養起來……”
江百川:“親家,您這是幹什麽?”
華子興:“有些事我也說不清楚。這個孩子,我想把他送出去!”
“送出去?!”
華子興:“親家別誤會。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兒,華家醫脈源自京城迴春堂。我想把他送進京城摔打幾年,成則萬幸,不成再迴來,趁著年輕還可再造。”
江百川畢竟是老江湖,心裏明白。十二歲蒙童,不懂房事,豈能私通?一定是有人設套陷害。申生在內則死,重耳在外則生的道理兩個人誰都懂。
江百川當晚就跟女兒說明了公公華子興的意圖。
江翩兒可不是孩子,她已經是深諳世故的大人了。男人走了,自己身居華興堂怎麽辦?
江百川的道理也很明白,寬城畢竟是大城鎮,大商埠,裏麵坐著吉林督軍那樣的大衙門,胡子土匪不敢隨便打主意。華興堂是城裏最有名的醫館,毛賊地痞不敢騷擾,住在這裏最安穩。對於華家上下隻做到六個字:不懂、不會、不說。時間久了,自然沒人在意你。
迴春堂可了不得,一劑迴春再造丸一旦學到手,你這一輩子就算坐到金山銀山上了……
謹記父親的六字真言,江翩兒送走了父親。過門兒滿一個月,華子興又把她男人華龍飛送走了。
★★★★★
華淩霄他在越來越涼的土炕上,翻了個身將被子墊在了身下。
世界這麽複雜,全是來自人心的險詐!人心之所以如此險詐,不過一個貪字。江百川貪圖華興堂的家業,巧舌如簧把閨女嫁給了爺爺。華興堂老堂主華子興更是貪心不死,竟然讓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亂離家門,去京城偷學秘方。在現在的人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呀!
他在腦海裏仔細迴想著爺爺從小就讓他記牢的那些“基礎方”,所謂基礎醫方,就是一種處方最基本的君臣佐使。在運用時因人因病,隨症加減。即便是基礎方,那迴春再造丸也有三十多味藥材,而且藥材極為珍貴,每一次隻能配製兩丸。
爺爺說過,隻有庸醫才迷信包治百病的人間秘方。人間沒有秘方,隻有因病而異的良藥。
早晨吃了倆窩頭,又買了兩個高粱米飯團子,一路打聽出北門上路了。
他沒等什麽騾子車,不想低聲下氣地求人。背著行李,找一根木棍挑著提包扛在肩上,邁開大步向大山深處進發!
可是他的爺爺華龍飛就不一樣了,頤指氣使的大巴豆看不上他,二哥二嫂討厭他。
華子興的這個小三兒,又是個天生的逆種。五歲之後,頑劣本性完全暴露出來,大麵就喊繼母為大巴豆!院子裏十歲以下的男孩都讓他打過。剛滿六歲就打到了街上……
華子興無奈,給他請了一位私塾先生。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幼學雜字》學完了。接下去學《三字經》,先生搖頭晃腦講到“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
這小子一揚手把那書摔到地上,踹了一腳!
“不講理!憑什麽把大梨讓給哥哥?我不信天下有這樣的傻子。”然後跑出去,再也不肯念那教人當傻子的書。
華子興無奈,扔給他一本陳修園的《醫學三字經》讓先生教他。不到一年他又把教書先生打跑了!
華子興又交給他一本《四百味》讓他自己背下來。每半個月檢驗一次,背不下來就是一頓板子!
挨了三迴板子,這個九歲的娃娃竟然把《四百味》硬生生背了下來。
可是今年念到《平湖脈學》這小子又把書踹了!華子興無論怎麽打板子,這孩子就是不肯在用功。大罵《平湖脈學》胡說八道,學不明白!
中醫的望聞問切,被他學的亂七八糟。華子興搖頭歎息,再也不願多看他一眼。大半年來,不知這孩子家裏街上在幹什麽。
華子興對他的三兒子放任不管,也讓這個頑劣的少爺大禍臨頭。堪堪到了華興堂主六十大壽的日子,華興堂上下十分忙碌,哥嫂也無暇管他。每天在街上瘋夠了就迴到後院東廂房自己睡了。正是華龍飛的淘氣,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他無意間撞見了自己絕不該看到的事情。
這天寬城四橫街新裝了馬路電燈。華龍飛跟著一幫孩子一直看到晚上九點多鍾才迴到華興堂。他大哥發現挨一頓教訓,就悄悄鑽進前門,溜進中門。來到中院見炮製房裏還有燈光,他本以為裏邊還有人工沒睡,打算進去要點吃的。
中院製藥的人工他都認識,也沒敲門,推開房門就闖了進去!
裏麵的情景讓他瞪著眼睛驚呆了……
大巴豆本就恨透了這個目無尊長的小崽子,華龍雲對這個三兄弟更是討厭至極。尤其這個孩子伶牙俐齒,口無遮攔,一旦張揚出去那可就大禍臨頭了。
這麽無恥,這麽十惡不赦的勾當被他撞見了那還了得?必須想法子把這個佞種除掉!
華子興絕想不到,三兒子華龍飛這麽點兒個年紀竟然對女人動了不可思議,難以啟齒的念頭!
盛怒之下,華子興打折了三根雞毛撣子杆兒。可是這個小子實在太強了,既不嚎叫,也不求饒,把小馬褂的袖子都咬爛了。鮮血染紅了條凳……
要不是老朋友江百川進門,華家的這位三少爺還不知要多挨多少揍。
關東人的五行八作,盛傳極大行幫,最負盛名的是綠林行,最誘人的是淘金行,最尷尬的是風月行,就是妓院。此外還有漁獵、乞丐、彩紮、噴字行。行幫之中最辛苦的是林木行,最神秘的就是采挖行。
采挖行自稱棒槌夥子,以采挖人參自詡。但多數是以販賣中藥材為生,就算偶有人參,十之八九都是做假的。
江百川現在就是八百裏棒槌嶺放山行的大把頭。行走江湖,看人最準,在江百川看來,華子興的三個兒子隻有這個小三兒是個大才!
江湖上五行八作的騙術實在太多,他已經隱隱猜到華家這件怪事的大概緣由。江百川也熟悉華子興的二兒子化龍雲,他就是一個藥材行裏的騙子,曾經跟他打聽過一種蘑菇,白斑鬼傘……
華子興畢竟是當過官的,知道自己的三個兒子各自都什麽脾性。隻要這個小三兒學醫稍有成就,那這座享譽關東的華興堂必然傳給這個小兒子。
華子興此時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家醜不能外揚,隻能拿小孩子出氣。兩個人聊來聊去,聊到一起去了。孩子再怎麽聰明,也得有人照管。繼續這麽放任下去,孩子就廢了。
江百川親口把自己的閨女江翩兒許給了華小三兒做媳婦兒!
華龍飛十二歲,江翩兒已經十九歲,兩人相差七歲。
江翩兒進入洞房,掀開蓋頭。紅燭之下,看見自己的男人竟然是個十幾歲的男孩!
爹辦的這是什麽荒唐事?難道還要讓自己賣藥材把這孩子養大?
再仔細看,這個男孩正在熟睡,菱角般的小嘴兒口水都流出來了。再往下看,這孩子竟然沒穿內褲,露著屁股,屁股又紅又腫,滿是傷痕。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她坐在後院東廂房的炕上,對著紅燭哭了。
她是寬城百川山貨棧掌櫃江百川的女兒,今年十九歲。這在大關東,已經是大姑娘了。一般人家的姑娘十五六就出嫁了。父親的山貨棧,其他東西雇個人也能打理。可是蘑菇、藥材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弄不好就出人命。生意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她江翩兒。一直拖到十九歲,卻嫁給了一個淘氣不懂事兒的小孩子。
她早就聽說過寬城最有名的醫堂,華興堂。她經手的藥材,十之七八都轉手賣給了華興堂的采買,老二華龍雲。
她本以為自己嫁的就是那個油頭粉麵的老二,沒想到進了洞房才知道自己嫁的是個小孩子,華家老三。
這個男孩兒半夜起來撒尿,江翩兒問他多大。他迷迷糊糊迴答,十二。兩個人足足差了七歲!
雖然過門兒還不到三天,二嫂常月桂什麽都對她說了。小男人叫華龍飛,年紀不大,色膽包天!十二歲就摸進了哥嫂的房,上了嫂子的床……
江翩兒暗下決心,三天迴門,再不迴來了。自己好歹也是一家旺鋪的當家人,找個婆家,竟然是替他們哄孩子!
江翩兒雖然是半個世紀前的關東大姑娘,可是在做人上很有主見。畢竟十二三歲就跟著父親行走江湖,跑山做生意,稍大一點又在貨棧掌管一把算盤,什麽人沒見過?她可不在乎什麽三從四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稱心就不過!
出乎他意料的是,過門兒第三天早晨,她剛起床,父親江百川就到了。在婆家的前院選了一間房子,讓大嫂黃柏芩把他們兩個帶過去,就算是迴門了。
父親江百川根本沒打算讓她再迴娘家去。
江翩兒看看小男人,個頭兒剛到自己的腰間,模樣挺俊,稚氣未消。繃著小臉兒向來客鞠躬以後,轉身迴房了。
江翩兒一口飯都沒咽下去又哭了。
“爹,你眼睛又不瞎,腦袋又不傻,怎麽把你親閨女許配給這種人啊?”
江翩兒這句話一問出來,華子興等人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告退。
屋裏隻剩下江翩兒父女。
江百川悄悄說道:“閨女,當爹的能坑你麽?好歹我走南闖北,翻山越嶺這麽多年,什麽人沒見過?華家這事兒出的很蹊蹺,那個老二人品更差。當年他也跟我提過親事,被我一口迴了。這個老三不一樣,將來準是個奇才奇人。再者說我最了解老華大夫的心思,看不上老大,太老實太笨。也存不住老二,太陰太奸猾,那你說他的那身醫術,他的這片家業將來是誰的?孩子,什麽事兒都得眼見為實。十二歲的孩子懂個啥呀?你得慢慢看,慢慢熬。孩子還小,啥事兒不得聽你的?”
江翩兒沒再說什麽,爹說的有道理,華家的家業換別人兩輩子也賺不來。孩子雖然小,長得可是真俊。再考慮自己,不管男人碰沒碰你,隻要你進一家門出一家門,那就是離婚女人。隻能聽爹的,慢慢看,慢慢熬……
江百川把閨女勸迴了房,才來到前院上房。
不知道有意迴避,還是真的有事兒。此刻大巴豆並不在房裏
華子興沒法隱瞞真相,吞吞吐吐把壽宴後的荒唐事說了出來……
不料江百川聽後不禁朗聲大笑:“哈哈哈哈……,華老先生,食色性也。小孩子做出這等事,興許就是瞎淘氣而已。”
華子興連連作揖:“多謝老弟成全。我年事已高,醫案繁忙。正愁犬子無人矩管,大姑娘過門可算去了我一塊心病啊。好在華興堂的外傷藥效果不錯,七天以後腫痛全消。”
江百川臉色凝重起來:“親家,您老是大夫,我也走江湖多年。十二歲的孩子,怎麽就會動這種心思,他能懂麽?”
華子興不禁皺起了眉頭,半晌不語。
江百川小心的問道:“莫非您老壽誕之日,發生的事情有什麽誤解?”
華子興搖搖頭:“我親眼看見他赤身裸體,迷迷糊糊從那間房子被趕出來……”
江百川:“十二蒙童,正在淘氣的時候。若不是我幹的這一行,帶著大姑娘實在不方便,老伴兒今年又去世了。這宗親事說啥也得再等兩年……”
華子興:“你我之間何必計較這些。你就是把孩子放在我家,也絕無二話。她就是我親閨女。我顧慮的是,三個兒子當中這個老三最為頑劣,書史文章一竅不通,家傳醫學更是一塌糊塗。將來何以安身立命?令千金過門兒,我怕操心勞神,不得安寧。”
江百川:“你端坐醫堂,我行走江湖,我所處不同,看人也不一樣。十二三的男孩子正是狗都嫌的時候。”
華子興沉思良久,站起身向江百川深鞠一躬:“親家,華興堂的醫學家風不能斷流。您的女兒我一定當自己女兒養起來……”
江百川:“親家,您這是幹什麽?”
華子興:“有些事我也說不清楚。這個孩子,我想把他送出去!”
“送出去?!”
華子興:“親家別誤會。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兒,華家醫脈源自京城迴春堂。我想把他送進京城摔打幾年,成則萬幸,不成再迴來,趁著年輕還可再造。”
江百川畢竟是老江湖,心裏明白。十二歲蒙童,不懂房事,豈能私通?一定是有人設套陷害。申生在內則死,重耳在外則生的道理兩個人誰都懂。
江百川當晚就跟女兒說明了公公華子興的意圖。
江翩兒可不是孩子,她已經是深諳世故的大人了。男人走了,自己身居華興堂怎麽辦?
江百川的道理也很明白,寬城畢竟是大城鎮,大商埠,裏麵坐著吉林督軍那樣的大衙門,胡子土匪不敢隨便打主意。華興堂是城裏最有名的醫館,毛賊地痞不敢騷擾,住在這裏最安穩。對於華家上下隻做到六個字:不懂、不會、不說。時間久了,自然沒人在意你。
迴春堂可了不得,一劑迴春再造丸一旦學到手,你這一輩子就算坐到金山銀山上了……
謹記父親的六字真言,江翩兒送走了父親。過門兒滿一個月,華子興又把她男人華龍飛送走了。
★★★★★
華淩霄他在越來越涼的土炕上,翻了個身將被子墊在了身下。
世界這麽複雜,全是來自人心的險詐!人心之所以如此險詐,不過一個貪字。江百川貪圖華興堂的家業,巧舌如簧把閨女嫁給了爺爺。華興堂老堂主華子興更是貪心不死,竟然讓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亂離家門,去京城偷學秘方。在現在的人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呀!
他在腦海裏仔細迴想著爺爺從小就讓他記牢的那些“基礎方”,所謂基礎醫方,就是一種處方最基本的君臣佐使。在運用時因人因病,隨症加減。即便是基礎方,那迴春再造丸也有三十多味藥材,而且藥材極為珍貴,每一次隻能配製兩丸。
爺爺說過,隻有庸醫才迷信包治百病的人間秘方。人間沒有秘方,隻有因病而異的良藥。
早晨吃了倆窩頭,又買了兩個高粱米飯團子,一路打聽出北門上路了。
他沒等什麽騾子車,不想低聲下氣地求人。背著行李,找一根木棍挑著提包扛在肩上,邁開大步向大山深處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