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諸侯在聽聞陳昊的身份之後,全都無比震驚,內心想法各異,應對也是有所不同。


    其中,魏國,楚國和越國三個與蜀州接壤的諸侯國迎來了其他諸侯派遣來的使者。


    大部分都是前來勸說他們三家擋住蜀州,並且願意為他們提供糧草。


    這種送上門來的好處,他們三家自然來者不拒,通通收下。


    當然,也有不屑一顧的。


    畢竟蜀州這地盤,在地圖上看著雖然很大,但實際上人口主要集中在蜀中地區,其他地區並沒有多少。


    當然,也有對陳昊不屑一顧的。


    比如齊國,燕國,吳國,金國,遼國等,他們距離蜀州都太遠了,陳昊僅僅隻是占領了一州之地,他們不認為陳昊能夠擊敗畢顥。


    擊敗宋國、趙國等強國,將疆土擴充到他們的疆域邊境上來。


    而與外麵不同,在得知陳昊的真實身份後,整個蜀州的百姓們都


    陳昊複國登基之後,明顯整個蜀州百姓的動力都被調動了起來。


    底層百姓是想念陳國的。


    因為陳國結束了將近三百多年的亂世,在陳朝統治天下的這些年中,一直都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天下已經有了穩定繁盛之象。


    隻要沒有大的戰爭,陳朝對百姓的賦稅會收得低一些,由於陳朝抓的嚴格,打壓士族豪強,百姓們的日子還算不錯。


    可野心勃勃的士族豪強不甘心就這麽被打壓,於是便策劃發起了百姓起義,然後逼迫朝廷對士族解除黨錮。


    士族重新獲得了權力和兵權之後,立刻招募了大量兵馬,打著平定反賊的旗號,將反賊追趕到了京城,將京城占領。


    然後他們又以討賊為由,火燒京城。


    接著各路諸侯開始瓜分天下,吸納那些造反的百姓為自己的軍隊,沒幾年便有人割據一方稱王**。


    緊接著,整個天下稱王**的便出現了一大堆。


    一二月份的天雖然還有些涼,但百姓們已經在準備春耕的事情了。


    在去年的推廣下,曲轅犁已經在整個蜀州普及,甚至還流傳到了其他國家。


    對此陳昊並沒有製止,農具流傳出去,使用者也是最底層的百姓。


    有了曲轅犁,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提升生產力,倒是免得以後他還要到處推行。


    適合種植冬小麥的地區在去年便已經種下了小麥。


    陳昊並沒有盲目的讓百姓們耕種某一種作物,而是因地製宜,確定要適合種什麽才種什麽。


    從他這裏流傳出去的高產農作物種子已經可是不少了。


    除了最基本的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土豆這些最常見的之外,還有辣椒,番茄等等蔬菜這個世界目前還沒有的蔬菜類。


    陳昊早就想吃麻辣火鍋了,將辣椒種出來之後,就可以如願以償了。


    在忙農事的同時,陳昊也在進行著軍隊的建設,尤其是防禦工事。


    今年他與魏國的約定就要到期了,畢昶他是不想交出去的,這一年來畢昶都是在牢中度過,期間甚至連陳昊都親自去勸降過。


    但畢昶可是畢顥的弟弟,又是最頂尖的武尊強者,他有自己的尊嚴,怎麽可能會投降呢?


    畢昶自知自己應該是活不了了,但全身都被禁錮著,他想自殺都做不到。


    所以約定的期限一旦到了,陳昊隻能將畢昶給殺了。


    一旦殺了畢昶,陳國和魏國的大戰必將一觸即發。


    若隻是魏國一家敵人,陳昊倒是不懼,奈何還有楚國和越國虎視眈眈。


    他讓人在楚國和越國的接壤的邊境上修建了大量的要塞碉堡,裏麵駐紮著持有栓式步槍和機槍的部隊,隨時警惕著這兩國。


    而在蜀道中,這樣的要塞和碉堡更是數不勝數,若是魏國殺入蜀道,這些就是他們的噩夢。


    有了水泥,修建的這些碉堡非常的堅固,再刻上陣法,就算是初入一品的強者全力一擊,都不一定能夠破壞。


    兵工廠全力生產,陳昊便沒有再繼續用運數抽取槍支,這樣太浪費了。


    而且這段時間治理國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係統獎勵的運數自然不少。


    他用積分又進行幾次臻金級抽獎,得到了兩次升級工廠的機會,他選擇了升級礦場和兵工廠。


    接著產量便大大提升。


    從年產十萬提升到了年產二十萬,同時還能兼生產手雷,迫擊炮和炮彈。


    再過兩三個月,便能讓虎嘯軍全部都換上栓式步槍,而那些原來使用的遂火槍便都下放到常規軍這邊,打造出幾支火槍隊。


    除此之外,還能用來進行訓練新兵,不會就這麽銷毀了。


    本來,陳昊是打算將軍隊數量維持在一百五十萬左右的,但從陳銘泉帶來給其他國家對他複國的反應來看。


    天下沒有任何一名諸侯是想要向他示好的,基本都是敵視的態度,就算不敵視的,也都不願意與他有過多的接觸。


    按照現在的局勢,他還是將軍隊的數量擴充到了二百二十萬左右。


    其中預備軍大概有二十萬。


    這預備軍基本都是地方城池的駐軍,正規軍有兩百萬左右。


    不過戰爭並不會這麽快就打起來。


    前麵幾年,各大諸侯都在瘋狂對外擴張,有三四名諸侯被吞並。


    也有一些損失慘重,或者兩敗俱傷。


    尤其是在聽到陳昊複國的消息後,諸侯們似乎是約好的一樣,全都沒有發起大規模的戰爭,反而平靜了很多。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不僅僅是陳昊在招兵買馬,他們同樣也在做這件事情。


    不過在大戰來臨之前,魏國與楚國的商界發生了巨變,而這個變化正是因為紙張的傳播而導致的。


    紙張可能有些不準確。


    應該說是因為書本導致的。


    前段時間,陳昊做了一件事情,讓魏國和楚國的文界大亂,一批批新崛起的寒門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變得龐大。


    他們的崛起開始衝擊著世家大族們的統治和地位。


    陳昊讓前往其他國家的商隊帶去了大量的書本。


    這些書本中,有很多是蜀州世家大族珍藏書本的拓本,記載了很多大儒對古籍的注釋。


    而寒門子弟最缺的就是這一類書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都亡國了,千古一帝係統才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鹽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鹽帝並收藏朕都亡國了,千古一帝係統才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