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第 521 話
### 樂團大賽相關動態與期待
【第二屆樂團大賽初覽!】
【各大有力樂團參賽報名完成】
【米凱爾·布萊哈茨:“參賽樂團總計500多處,將會是比上一屆更激烈的競爭。”】
【阿裏埃爾·平·揚斯,洛杉磯愛樂樂團迴歸,也宣布參加樂團大賽】
【柏林愛樂樂團,王者出征】
樂團大賽的參賽申請截止後,相關的報道鋪天蓋地。曾享受過第一屆樂團大賽的全球音樂迷們,迴憶起當時的心情,不禁心潮澎湃。
由於第一屆大賽的觀眾人數接近世界杯的觀眾人數,所以此次參賽樂團的數量有所增加,廣告單價及讚助商增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然而,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音樂界的巨星貝貝在失明後減少了活動。作為第一屆大賽的冠軍,且堪稱古典音樂的象征,如果貝貝不參加此次大賽,那麽樂團大賽的形象必然會受到影響。
因此,一些媒體以貝貝的健康狀況以及威廉·富特文格勒的高齡為由,提出了卡爾巴·施坦因指揮可能會代替出戰的可能性。這一情況成為了困擾大賽主辦方世界古典音樂協會、各參賽樂團以及粉絲們的不安因素。
不過,當得知柏林愛樂樂團將由貝貝擔任指揮參賽的消息後,粉絲們這才放下心來。
“貝貝要出戰了呀。之前他連定期音樂會都沒辦法參加,還挺擔心的呢。”
“他不是說過暫時需要時間嘛,等適應了,定期音樂會也能參加的啦!”
“眼睛看不見還能指揮嗎?”
“據說練習的時候聽著演奏,每次發現問題就進行校正。貝貝指出來後,每個人就修改自己的樂譜,然後再匯總整合到一起。”
“你怎麽知道這些的呀?”
“去柏林愛樂樂團的官網就能看到相關消息呀。”
“真的好厲害啊。大家有時候就因為貝貝是天才,所以都理所當然地接受了,可了解之後才發現是真的厲害呀。”
“又不是隻有你知道~”
“現在他外公可是wh集團的柳長龍董事長,他自己也是富豪家族出身,但據說小時候可窮了呢。”
“不太清楚他的背景,隻知道他日程安排得很滿。據說中間有幾年為了學習都沒休息過,要是我,估計早就累垮了吧?一個月30天,幾乎沒有沒安排日程的日子,而且還都是高強度的活動呢。”
“還因為飛機失事又受了一兩個月的苦呢。”
“即便經曆了這些,還能正常活動,後來失明了也還繼續活動,可見他的心態完全不一樣啊。”
“總之真的很期待呀。阿裏埃爾也迴洛杉磯了呀,阪本龍一也執掌著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指揮棒,而且這還是第一屆樂團大賽呢。”
“托斯卡尼尼新組建的樂團也很厲害呀,在意大利那可是相當有優勢的。”
“布魯諾·瓦爾特也依舊厲害呢。”
“哇,這麽看來真的很不簡單呀。捷克愛樂樂團最近的狀態估計也比不上他們呢。米洛斯·巴倫斯坦,那個吹長笛的,最近狀態可是相當好呢。”
“嗯,就連埃利亞胡·因索恩也認可他對長笛的運用呢。”
由於大家對樂團大賽的期待值爆棚,所以對公開初賽的關注度也極高。
而彩恩因為不想錯過這個重要時刻,忙得不可開交。
### 彩恩的忙碌與困擾
“呃啊啊啊啊。”
彩恩把臉埋在枕頭裏,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第二屆樂團大賽初賽的方式是,所有樂團在4月11日至12日期間發布各自的現場演奏視頻,然後根據一個月內的累計觀看次數來評選出前12名的樂團。但要把500多個樂團全部確認一遍是不可能的。
彩恩也試著篩選出值得關注的樂團,但即便這樣也還有一百多個。要聽完他們的演奏,再將欣賞和分析的內容寫成稿子,感覺腦袋都要炸了。
“呃嗚嗚嗚。”
而且由於沒有任何前期資料,不能隨意亂寫,光是收集整理第一屆樂團大賽當時以及過去三年的資料就已經累得夠嗆了。
因此,連學業成績都管理得一塌糊塗的彩恩,此刻有種被逼到懸崖邊的感覺,無力地癱倒在床上。
就在這時,手機鈴聲響了,原本趴在床上睡覺的彩恩艱難地伸出手臂。是韓伊瑟發來的短信,內容是說她已經到柏林了,後麵還附帶著一起吃飯的提議。彩恩正要迴複短信,卻直接撥通了電話。
電話還沒響完一聲,韓伊瑟就接了起來。
“嗯,彩恩啊。”
“姐姐~~”
“嗯?怎麽了?哪裏不舒服嗎?”
“姐姐~~”
“怎麽了呀?出什麽事了?快說呀,我去你那邊吧?”
“我是個笨蛋,是個垃圾呀。”
“什麽呀?嗯?”
“我在家裏……”
“等著,我現在就過去。”
過了一會兒,韓伊瑟找到彩恩,了解情況後,不禁又好氣又好笑。
“我還以為出了什麽大事呢。”
“這還不是大事呀?這就是大事呀,天大的事……”
“就是你太貪心了呀。誰會去把所有參賽樂團都分析一遍呀?挑幾個有名的分析一下就好了嘛。”
“我已經這樣做了呀。”
“所以你才選了一百多個呀?真夠執著的,也太傻了吧。”
韓伊瑟一邊翻看著彩恩房間裏散落的資料,一邊搖了搖頭。她搞不清楚彩恩這是單純天真,還是野心勃勃,亦或是傻得可以,竟然妄圖處理自己根本承受不了的信息量。
“聽著,隻選出有進入前12名潛力的20個樂團就行了。當然,以上次樂團大賽的排名為基準,選出前20名的樂團不就好了嘛。”
“那其他的呢?”
“就排除掉呀。你到現在還沒清醒過來呀?你打算怎麽把這些全用上呀?”
“可要是不提到的話,讀者會好奇的呀。”
“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在寫呀,其他國家的樂團自然會有他們本國的人去關注呀。”
“可我的讀者不知道呀……”
“要根據重要性來進行選擇呀。你難道打算今年一整年都隻寫這個呀?你今年能寫完嗎?”
在前輩的數落聲中,垂頭喪氣的彩恩低下了頭。
“對呀,研究這些確實能學到東西,也挺好的,但現在你要做的不是這個呀。最重要的是什麽呀?”
彩恩思考了一會兒,然後開口說道:
“貝貝哥哥的事呀。”
“對呀。”韓伊瑟笑著接著說道,“現在柏林愛樂樂團的情況如何,貝貝的狀態怎樣,這些你是最能清楚傳達給大家的呀。以後寫文章的時候,也要先想好什麽是最重要的。我知道你想把世上所有的事都寫出來,但也得有個主次呀。”
“嗯。”
“還有,把博客的更新也減少一些吧。想邀請你寫文章的地方那麽多,你還一直抓著博客不放呀?說實話,也沒什麽收益呀。”
“……有收益的呀。”
彩恩點了點頭,韓伊瑟驚訝地問道:
“怎麽迴事?你是能收到稿費嗎?”
“不是,是有廣告收入。”
“廣告?誰給你投放的呀?”
“穀歌上會掛橫幅廣告,還有施坦因韋恩或者百代唱片公司也會投放廣告。”
對於網絡廣告韓伊瑟還能理解,但大公司竟然會在個人運營的博客上投放廣告,這讓她難以置信。
“多少呀?”
“大概一萬美元左右。”
“哇~”
韓伊瑟被這個超出想象的金額驚到了,急忙問道:
“一年的?”
“不是,是一個月的。”
韓伊瑟的眼睛瞪得老大,仿佛要掉出來了。
她自己從事自由職業活動已經十多年,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可收入也才隻有彩恩通過運營博客所賺金額的一半,這讓她簡直不敢相信。
“那,那是怎麽做到的呀?”
“嗯?”
剛才還對博客活動持否定態度的韓伊瑟,態度突然轉變,這讓彩恩有些不知所措。
### 柏林愛樂樂團與貝貝的迴歸舞台
柏林愛樂樂團此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鬥誌。
在包括定期音樂會在內的諸多繁忙演出日程之間,準備交響曲的過程雖然負擔很重,但他們卻絲毫不覺得辛苦。
為了即使失明也依舊如往常一樣充滿熱情地開展活動的團長貝貝,為了和他一起準備出最棒的舞台,這個過程每天都為他們注入新的活力。
而今天,4月11日,是事故發生後兩個月,貝貝登上路德維希廳舞台的日子。
這既是定期音樂會,也是樂團大賽參賽錄音的場合,所以柏林愛樂樂團希望觀眾們能比往常更加安靜。
僅僅是貝貝迴歸舞台這一消息,就使得赫伯特·馮·卡拉揚大街被圍得水泄不通,人群擁堵到幾乎癱瘓的程度,但為了他們,觀眾們還是井然有序地進入了音樂廳。
前來采訪的《朝日新聞》的石原玲記者,看到這高素質的市民文化景象,不禁點了點頭。
“嗯,進不去了呀。”
“是啊。”
雖然大家都在依次排隊入場,但因為人實在太多了,根本找不到可以擠進去的縫隙。
要是情況再混亂一些,或許還能硬擠進去,但在這種氛圍下,可沒那麽容易做到。
“又要等了呀。”
“上次不也白等了嘛。是不是之前對貝貝做了什麽不好的事呀?”
“沒有呀,為什麽這麽說?”
“以前還經常能單獨采訪他呢,可最近感覺不太順暢呀,還以為是說了什麽讓他不高興的話呢。”
“這……”
“哎呀!”
石原玲狠狠地拍了一下搭檔的肩膀。
本來就因為貝貝太忙,很難抽出時間接受采訪,自己心裏就一直惦記著這事,現在搭檔還在旁邊說風涼話,頓時讓她火冒三丈。
“貝貝身體不舒服,我怕給他添麻煩,所以都不敢聯係他,你能理解這種心情嗎?”
“呃啊啊啊啊。我哪裏說錯話了呀?石原小姐,說實話,有些情況確實得說出來呀。”
“什麽呀!”
“其他記者都在往上擠著采訪,我會不知道有壓力嗎?咱們一起共事多久了呀。”
“吵死了。”
石原玲沒好氣地說完,便轉過頭去,這時她的視野裏出現了日村秀。
她急忙喊道:
“社長!日村社長!”
聽到有人用日語喊自己,日村秀轉過頭來,很快就發現了石原玲。
他麵帶微笑,親切地朝石原玲走了過去。
“好久不見呀,石原小姐。”
“真的呀,您過得好嗎?”
“過得挺忙的呀。因為貝貝給的任務,估計也不會有無聊的時候了。”
“任務呀?”
石原玲眼睛一亮,日村秀則微微一笑。
“離演出開始沒多少時間了,等演出結束後再慢慢聊吧。石原小姐的話,隨時都願意接受采訪的呀。”
“那明天怎麽樣?”
“哈哈,好呀。不過看樣子貝貝是不打算接受采訪了吧?”
“那個……”
日村秀從石原玲的反應中,聯想到柏林愛樂樂團和貝貝在記者會後,為了避免因健康問題與所有媒體接觸的情況。雖然石原玲有可能利用私人交情進行采訪,但她也不可能會向身體不適的貝貝提出獨家采訪的要求。
“我會悄悄問一下貝貝的,問問他明天行不行。”
“啊,不用了。等他身體好一些吧。”
“都能上台演出了,身體本身應該是沒問題了呀。而且問一下也不難呀。那好吧。”
日村秀揮了揮手,起身離開,石原玲和她的搭檔連忙彎腰鞠躬行禮。
“石原小姐還健在呢。”
“那當然,我能去哪兒呀。”
因為日村秀的鼓勵,重拾自信的石原玲笑著說道:
“采訪也約到了,那就安心進去吧。”
“不是約到的,是人家給的。哎呀!”
石原玲抓住搭檔的胳膊,瞪了一眼正在抱怨的搭檔,然後心情愉悅地朝著路德維希廳走去。
她滿心期待著這次能聽到什麽樣的曲子呢。
### 樂團大賽相關動態與期待
【第二屆樂團大賽初覽!】
【各大有力樂團參賽報名完成】
【米凱爾·布萊哈茨:“參賽樂團總計500多處,將會是比上一屆更激烈的競爭。”】
【阿裏埃爾·平·揚斯,洛杉磯愛樂樂團迴歸,也宣布參加樂團大賽】
【柏林愛樂樂團,王者出征】
樂團大賽的參賽申請截止後,相關的報道鋪天蓋地。曾享受過第一屆樂團大賽的全球音樂迷們,迴憶起當時的心情,不禁心潮澎湃。
由於第一屆大賽的觀眾人數接近世界杯的觀眾人數,所以此次參賽樂團的數量有所增加,廣告單價及讚助商增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然而,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音樂界的巨星貝貝在失明後減少了活動。作為第一屆大賽的冠軍,且堪稱古典音樂的象征,如果貝貝不參加此次大賽,那麽樂團大賽的形象必然會受到影響。
因此,一些媒體以貝貝的健康狀況以及威廉·富特文格勒的高齡為由,提出了卡爾巴·施坦因指揮可能會代替出戰的可能性。這一情況成為了困擾大賽主辦方世界古典音樂協會、各參賽樂團以及粉絲們的不安因素。
不過,當得知柏林愛樂樂團將由貝貝擔任指揮參賽的消息後,粉絲們這才放下心來。
“貝貝要出戰了呀。之前他連定期音樂會都沒辦法參加,還挺擔心的呢。”
“他不是說過暫時需要時間嘛,等適應了,定期音樂會也能參加的啦!”
“眼睛看不見還能指揮嗎?”
“據說練習的時候聽著演奏,每次發現問題就進行校正。貝貝指出來後,每個人就修改自己的樂譜,然後再匯總整合到一起。”
“你怎麽知道這些的呀?”
“去柏林愛樂樂團的官網就能看到相關消息呀。”
“真的好厲害啊。大家有時候就因為貝貝是天才,所以都理所當然地接受了,可了解之後才發現是真的厲害呀。”
“又不是隻有你知道~”
“現在他外公可是wh集團的柳長龍董事長,他自己也是富豪家族出身,但據說小時候可窮了呢。”
“不太清楚他的背景,隻知道他日程安排得很滿。據說中間有幾年為了學習都沒休息過,要是我,估計早就累垮了吧?一個月30天,幾乎沒有沒安排日程的日子,而且還都是高強度的活動呢。”
“還因為飛機失事又受了一兩個月的苦呢。”
“即便經曆了這些,還能正常活動,後來失明了也還繼續活動,可見他的心態完全不一樣啊。”
“總之真的很期待呀。阿裏埃爾也迴洛杉磯了呀,阪本龍一也執掌著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指揮棒,而且這還是第一屆樂團大賽呢。”
“托斯卡尼尼新組建的樂團也很厲害呀,在意大利那可是相當有優勢的。”
“布魯諾·瓦爾特也依舊厲害呢。”
“哇,這麽看來真的很不簡單呀。捷克愛樂樂團最近的狀態估計也比不上他們呢。米洛斯·巴倫斯坦,那個吹長笛的,最近狀態可是相當好呢。”
“嗯,就連埃利亞胡·因索恩也認可他對長笛的運用呢。”
由於大家對樂團大賽的期待值爆棚,所以對公開初賽的關注度也極高。
而彩恩因為不想錯過這個重要時刻,忙得不可開交。
### 彩恩的忙碌與困擾
“呃啊啊啊啊。”
彩恩把臉埋在枕頭裏,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第二屆樂團大賽初賽的方式是,所有樂團在4月11日至12日期間發布各自的現場演奏視頻,然後根據一個月內的累計觀看次數來評選出前12名的樂團。但要把500多個樂團全部確認一遍是不可能的。
彩恩也試著篩選出值得關注的樂團,但即便這樣也還有一百多個。要聽完他們的演奏,再將欣賞和分析的內容寫成稿子,感覺腦袋都要炸了。
“呃嗚嗚嗚。”
而且由於沒有任何前期資料,不能隨意亂寫,光是收集整理第一屆樂團大賽當時以及過去三年的資料就已經累得夠嗆了。
因此,連學業成績都管理得一塌糊塗的彩恩,此刻有種被逼到懸崖邊的感覺,無力地癱倒在床上。
就在這時,手機鈴聲響了,原本趴在床上睡覺的彩恩艱難地伸出手臂。是韓伊瑟發來的短信,內容是說她已經到柏林了,後麵還附帶著一起吃飯的提議。彩恩正要迴複短信,卻直接撥通了電話。
電話還沒響完一聲,韓伊瑟就接了起來。
“嗯,彩恩啊。”
“姐姐~~”
“嗯?怎麽了?哪裏不舒服嗎?”
“姐姐~~”
“怎麽了呀?出什麽事了?快說呀,我去你那邊吧?”
“我是個笨蛋,是個垃圾呀。”
“什麽呀?嗯?”
“我在家裏……”
“等著,我現在就過去。”
過了一會兒,韓伊瑟找到彩恩,了解情況後,不禁又好氣又好笑。
“我還以為出了什麽大事呢。”
“這還不是大事呀?這就是大事呀,天大的事……”
“就是你太貪心了呀。誰會去把所有參賽樂團都分析一遍呀?挑幾個有名的分析一下就好了嘛。”
“我已經這樣做了呀。”
“所以你才選了一百多個呀?真夠執著的,也太傻了吧。”
韓伊瑟一邊翻看著彩恩房間裏散落的資料,一邊搖了搖頭。她搞不清楚彩恩這是單純天真,還是野心勃勃,亦或是傻得可以,竟然妄圖處理自己根本承受不了的信息量。
“聽著,隻選出有進入前12名潛力的20個樂團就行了。當然,以上次樂團大賽的排名為基準,選出前20名的樂團不就好了嘛。”
“那其他的呢?”
“就排除掉呀。你到現在還沒清醒過來呀?你打算怎麽把這些全用上呀?”
“可要是不提到的話,讀者會好奇的呀。”
“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在寫呀,其他國家的樂團自然會有他們本國的人去關注呀。”
“可我的讀者不知道呀……”
“要根據重要性來進行選擇呀。你難道打算今年一整年都隻寫這個呀?你今年能寫完嗎?”
在前輩的數落聲中,垂頭喪氣的彩恩低下了頭。
“對呀,研究這些確實能學到東西,也挺好的,但現在你要做的不是這個呀。最重要的是什麽呀?”
彩恩思考了一會兒,然後開口說道:
“貝貝哥哥的事呀。”
“對呀。”韓伊瑟笑著接著說道,“現在柏林愛樂樂團的情況如何,貝貝的狀態怎樣,這些你是最能清楚傳達給大家的呀。以後寫文章的時候,也要先想好什麽是最重要的。我知道你想把世上所有的事都寫出來,但也得有個主次呀。”
“嗯。”
“還有,把博客的更新也減少一些吧。想邀請你寫文章的地方那麽多,你還一直抓著博客不放呀?說實話,也沒什麽收益呀。”
“……有收益的呀。”
彩恩點了點頭,韓伊瑟驚訝地問道:
“怎麽迴事?你是能收到稿費嗎?”
“不是,是有廣告收入。”
“廣告?誰給你投放的呀?”
“穀歌上會掛橫幅廣告,還有施坦因韋恩或者百代唱片公司也會投放廣告。”
對於網絡廣告韓伊瑟還能理解,但大公司竟然會在個人運營的博客上投放廣告,這讓她難以置信。
“多少呀?”
“大概一萬美元左右。”
“哇~”
韓伊瑟被這個超出想象的金額驚到了,急忙問道:
“一年的?”
“不是,是一個月的。”
韓伊瑟的眼睛瞪得老大,仿佛要掉出來了。
她自己從事自由職業活動已經十多年,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可收入也才隻有彩恩通過運營博客所賺金額的一半,這讓她簡直不敢相信。
“那,那是怎麽做到的呀?”
“嗯?”
剛才還對博客活動持否定態度的韓伊瑟,態度突然轉變,這讓彩恩有些不知所措。
### 柏林愛樂樂團與貝貝的迴歸舞台
柏林愛樂樂團此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鬥誌。
在包括定期音樂會在內的諸多繁忙演出日程之間,準備交響曲的過程雖然負擔很重,但他們卻絲毫不覺得辛苦。
為了即使失明也依舊如往常一樣充滿熱情地開展活動的團長貝貝,為了和他一起準備出最棒的舞台,這個過程每天都為他們注入新的活力。
而今天,4月11日,是事故發生後兩個月,貝貝登上路德維希廳舞台的日子。
這既是定期音樂會,也是樂團大賽參賽錄音的場合,所以柏林愛樂樂團希望觀眾們能比往常更加安靜。
僅僅是貝貝迴歸舞台這一消息,就使得赫伯特·馮·卡拉揚大街被圍得水泄不通,人群擁堵到幾乎癱瘓的程度,但為了他們,觀眾們還是井然有序地進入了音樂廳。
前來采訪的《朝日新聞》的石原玲記者,看到這高素質的市民文化景象,不禁點了點頭。
“嗯,進不去了呀。”
“是啊。”
雖然大家都在依次排隊入場,但因為人實在太多了,根本找不到可以擠進去的縫隙。
要是情況再混亂一些,或許還能硬擠進去,但在這種氛圍下,可沒那麽容易做到。
“又要等了呀。”
“上次不也白等了嘛。是不是之前對貝貝做了什麽不好的事呀?”
“沒有呀,為什麽這麽說?”
“以前還經常能單獨采訪他呢,可最近感覺不太順暢呀,還以為是說了什麽讓他不高興的話呢。”
“這……”
“哎呀!”
石原玲狠狠地拍了一下搭檔的肩膀。
本來就因為貝貝太忙,很難抽出時間接受采訪,自己心裏就一直惦記著這事,現在搭檔還在旁邊說風涼話,頓時讓她火冒三丈。
“貝貝身體不舒服,我怕給他添麻煩,所以都不敢聯係他,你能理解這種心情嗎?”
“呃啊啊啊啊。我哪裏說錯話了呀?石原小姐,說實話,有些情況確實得說出來呀。”
“什麽呀!”
“其他記者都在往上擠著采訪,我會不知道有壓力嗎?咱們一起共事多久了呀。”
“吵死了。”
石原玲沒好氣地說完,便轉過頭去,這時她的視野裏出現了日村秀。
她急忙喊道:
“社長!日村社長!”
聽到有人用日語喊自己,日村秀轉過頭來,很快就發現了石原玲。
他麵帶微笑,親切地朝石原玲走了過去。
“好久不見呀,石原小姐。”
“真的呀,您過得好嗎?”
“過得挺忙的呀。因為貝貝給的任務,估計也不會有無聊的時候了。”
“任務呀?”
石原玲眼睛一亮,日村秀則微微一笑。
“離演出開始沒多少時間了,等演出結束後再慢慢聊吧。石原小姐的話,隨時都願意接受采訪的呀。”
“那明天怎麽樣?”
“哈哈,好呀。不過看樣子貝貝是不打算接受采訪了吧?”
“那個……”
日村秀從石原玲的反應中,聯想到柏林愛樂樂團和貝貝在記者會後,為了避免因健康問題與所有媒體接觸的情況。雖然石原玲有可能利用私人交情進行采訪,但她也不可能會向身體不適的貝貝提出獨家采訪的要求。
“我會悄悄問一下貝貝的,問問他明天行不行。”
“啊,不用了。等他身體好一些吧。”
“都能上台演出了,身體本身應該是沒問題了呀。而且問一下也不難呀。那好吧。”
日村秀揮了揮手,起身離開,石原玲和她的搭檔連忙彎腰鞠躬行禮。
“石原小姐還健在呢。”
“那當然,我能去哪兒呀。”
因為日村秀的鼓勵,重拾自信的石原玲笑著說道:
“采訪也約到了,那就安心進去吧。”
“不是約到的,是人家給的。哎呀!”
石原玲抓住搭檔的胳膊,瞪了一眼正在抱怨的搭檔,然後心情愉悅地朝著路德維希廳走去。
她滿心期待著這次能聽到什麽樣的曲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