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第 514 話


    ### 高朗觀誌勳,憶往昔


    “果然。”另一邊,高朗也在冷靜地評價著崔誌勳的演奏。“那個小鬼。”他不禁迴想起初次見到崔誌勳的時候。


    那時,在貝貝這位不世出的天才身邊,崔誌勳就像個追隨者,模仿著貝貝以及眾多鋼琴家的優點。雖說模仿也是學習的一種手段,但僅靠模仿是無法成為一名獨樹一幟的鋼琴家的。在高朗眼中,當時的崔誌勳不過是個跟在貝貝身後的小跟班,既無特別之處,也未顯露出過人的天賦。


    然而,如今他卻成為了阻擋自己前進的最大障礙,這怎能不讓高朗感到驚訝呢?其實,之前也並非毫無跡象。


    在經曆了多場比賽的曆練後,崔誌勳自樂團大賽起,便逐漸開始確立自己的演奏風格。但即便如此,高朗原本以為他要登上自己與貝貝所在的舞台,還需要很長時間。畢竟,極限,是無數鋼琴家窮極一生都難以逾越的高牆。那是一個唯有懷著無盡熱愛不斷追求,卻依然不知何時才能抵達的彼岸。


    就連高朗自己,也是在年近三十時才得以領悟的境界,對於經曆了一年多空白期的崔誌勳來說,這本應是難以企及的高度。然而,在複出舞台上,崔誌勳卻徹底顛覆了他的預期。他用自己的方式精彩地演奏了貝貝與高朗多年來一直鑽研的《a108》,而此前,就連尼娜·凱貝裏希都未能將其完美詮釋。那個曾經隻會模仿他人的小跟班已然消失不見,一位獨具魅力的鋼琴家就此誕生。


    身邊有如此天賦絕倫之人,或許難免會受到其影響,但崔誌勳卻並未如此。時至今日,他與貝貝、高朗所追求的音樂已然截然不同。若說貝貝的演奏如同一座巍峨大廈拔地而起,雄偉壯觀,那麽崔誌勳的演奏則好似通過音符精心雕琢一件極為精致的工藝品,純淨無暇,宛如一顆毫無瑕疵的寶石,令每一位懂音樂之人都不禁為之傾倒。


    ### 誌勳演奏畢,眾人論短長


    “接下來,有請高朗先生。”


    “好的。”高朗站起身來。


    “誌勳真的很了不起。”譚允靜由衷地讚歎道。


    “我知道。你是想說能與高朗相媲美的隻有誌勳吧。”貝貝微微點頭。


    譚允靜本人也是頂級的小提琴家,且在過去幾年一直陪伴在貝貝身邊,因此她對崔誌勳那精妙絕倫的演奏理解得十分透徹。他為何要改變節奏,為何要添加裝飾音,為何要踩踏板,每一個演奏動作都有著深刻的內涵。盡管崔誌勳確實非常出色,但譚允靜原本認為他仍無法與當今最傑出的鋼琴家高朗相提並論。然而,在聆聽了他的演奏之後,她不得不承認,崔誌勳已然是一位與高朗同樣偉大的鋼琴家。


    不過,她心中仍有一個疑問。


    “你之前不是說冠軍會是高朗嗎?”


    “應該會是他。”貝貝再次點頭。


    “剛才誌勳的演奏,即便與第二輪時的高朗相比也不遜色,我不明白你為何會這樣認為。”譚允靜將一瓣橘子遞給貝貝。貝貝細細品味著橘子的酸甜果肉,對譚允靜的想法表示讚同。


    “你說得對。僅從演奏技巧來看,誌勳與高朗不相上下。”


    “那是為什麽呢?”


    “欠缺的是引領觀眾的能力。”


    “你是說缺乏魅力嗎?”


    “不。是不擅長將自身魅力展現出來的方式。”


    “我不太明白。”譚允靜似乎覺得貝貝的解釋有些晦澀難懂。


    “評判演奏好壞的標準眾多,難免會有些模糊。因為每個人所追求的方向都不一樣。”


    “嗯。”


    就像查爾斯·布朗致力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小提琴那如火焰般熾熱的音色,而譚允靜則偏愛有力且充滿激情的演奏節奏。對於達到一定水準之上的演奏者而言,很難評判誰更勝一籌。


    “高朗和誌勳都早已超越了那個階段,但在經驗方麵可能存在差距。”


    “什麽經驗?”


    “演出經驗。”貝貝伸出手,譚允靜趕忙又遞給他一瓣橘子。


    “至今為止,誌勳更多是通過比賽而非演出獲得成長,他專注於完善自己的演奏。雖然這樣也足以傳達情感,但……”


    “嗯。”


    “與有著近三十年與觀眾溝通經驗的高朗相比,難免會有所不足。高朗深知如何將自己的魅力展現出來。”


    “你是說舞台表現力嗎?”


    “類似吧。”譚允靜微微點頭。


    她迴想起自己獨奏時與加入柏林愛樂樂團後的不同。過去的自己在舞台上確實略顯青澀。在與觀眾產生共鳴的過程中,她體會到了那種巨大的喜悅,也正因如此,在參與充滿歡笑與互動的樂隊演出時,她更加渴望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漸漸地,她也開始了解觀眾的喜好。貝貝認為崔誌勳在這方麵的經驗相對較少,而這便是他與高朗之間的差距。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人能比高朗更出色。”


    “所以呢?”


    “是的。既然結果是由觀眾投票決定,那麽冠軍應該會是高朗。”


    ### 高朗登舞台,台風震眾人


    猶如皇帝在萬千子民麵前展現威嚴,高朗身著金光閃耀的皇冠,身著繡有金色絲線、繡工精美的紅色綢緞龍袍,緩緩走向舞台。他沒有像往常那樣彎腰行禮,而是邁著沉穩的步伐,掃視著台下的觀眾,然後在鋼琴前停下。


    他張開雙臂,輕輕挽起寬大的衣袖,衣袂飄飄地坐了下來。那模樣,盡顯威嚴莊重。


    “哈哈,他那是什麽打扮啊?”


    “這是極致的舞台概念啊。”


    “這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創意,正常人絕對想不出這樣的造型。”


    “哦,這是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細節太精致了。”


    “好美啊。”


    “觀眾反應好像還不錯?”


    “像是中國皇帝穿的衣服。看來高朗先生準備得很用心。”


    “我不明白這有什麽好喜歡的。”


    “那袖子那麽寬,不會礙事嗎?”


    “他可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應該沒關係。”


    “有很多人對東方傳統充滿幻想呢。”


    “先不說這個,他這造型真的很搞笑,他以為自己是皇帝啊。”


    “如果是高朗的話,倒也能接受。”


    數字音樂廳的聊天窗口與現場觀眾的反應相差無幾。一些人被高朗的奇特著裝逗笑,而另一些人則被那華麗的服飾深深吸引。然而,當他坐在鋼琴前的那一刻起,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將目光聚焦在這位猶如皇帝親臨般的舞台上。


    高朗在決賽中選擇的曲目是他參與錄製的魔王的第二張正規專輯《雙鋼琴協奏曲》中的《台風》。他坐在鋼琴前,思緒飄迴到在台風中錄製這首曲子的時光,不禁向作曲者貝貝問道:“你當時到底是怎麽想的?”


    那時,雨滴輕輕落下,不規則跳動的音符仿佛預示著黑暗的降臨。“你大概是想炫耀吧。”高朗心想,當時年僅九歲的貝貝或許是想憑借這首曲子將當代所有鋼琴家都踩在腳下,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也正因如此,這首曲子的難度極高,要求兩位演奏者根據狂風與閃電所發出的不規則聲音即興演奏。這樣的曲子,真的能被世人所接受嗎?


    演奏著台風來臨前的寧靜與其中隱隱散發的不祥之感的高朗,緩緩睜開了雙眼。他那曾在演奏《三隻手的奏鳴曲》時突破極限的雙手,此刻再次掀起了音樂的風暴。


    下降與上升,跳躍與音階。他雙手展開的如同加工過的狂風,讓觀眾們不禁身體蜷縮。


    躺在床上的貝貝猛地坐了起來。他萬萬沒想到高朗竟會獨自演奏這首《台風》,心中滿是震驚。他無法相信,11 年前自己與高朗共同演奏的曲子,如今竟被高朗獨自一人完美重現。


    “三隻手不夠?那我用四隻手來演奏!”貝貝瞬間迴想起自己曾經說過的話,不由自主地輕聲念叨著。


    “……太瘋狂了。”他喃喃自語道。


    觀眾們所受到的衝擊超乎想象,在那令人驚愕的瞬間,雨滴仿佛都停止了落下。狂風並未停歇,時而愈發猛烈,時而稍顯緩和,但始終未曾間斷。高朗充分利用琴鍵的大部分區域,豐富的音色表現以及仿佛直麵台風的橫向展開,令人歎為觀止。這簡直就是奇跡。


    高朗的額頭開始冒汗,眼神中燃燒著堅定的意誌,雙手不知疲倦地舞動著。狂風如利刃般刮過,仿佛要衝破一切抵抗,席卷整個路德維希廳。


    “這就是你想要的嗎?”被震驚得鴉雀無聲的路德維希廳內,迴蕩著這樣的疑問。這才是貝貝所期望的,通過演奏這首曲子所展現出的模樣。


    “這難道不是你所期望的嗎?”高朗的雙手早已超越極限,速度越來越快,向著完美不斷邁進。他用盡全力,突破肉體與靈魂的極限,掙脫一切束縛,那頑強的意誌通過他的雙手,透過琴鍵、琴槌與琴弦,深深刺痛著觀眾們的內心。


    顫音、顫音、顫音。不和諧音不規則地交織在一起。音階、音階、音階。閃電劃過。災難降臨。他就是災難本身。麵對他的人們,隻能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脆弱,滿心恐懼。他們失去了自我,隻能依附於他,聽從他的意誌,如同臣民在皇帝麵前,隻能默默祈禱。他們祈禱著他能大發慈悲,在那最原始的恐懼中,盼望著台風能夠停止。


    哐當——


    高朗的雙手如閃電般落在琴鍵上。當他高高舉起雙手時,那曾讓觀眾們膽戰心驚的台風,竟如謊言般戛然而止。那一刻的寂靜,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流動。


    高朗猛地站起身來,張開雙臂。


    “太棒了!”


    “太棒了!”


    直到此刻一直被壓製、被震撼的觀眾們,如同臣民歡唿萬歲一般,站起身來,為這位偉大的“皇帝”歡唿喝彩,他們心悅誠服地表達著對他的敬仰與臣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貝多芬重生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漳州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漳州老楊並收藏貝多芬重生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