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第 489 話
### 大賽觀戰與樂團發展討論
【快點!演奏!快點!開始!】
【今天有誰出場啊?】
【伊麗莎白。】
【還有其他人呢?】
【不太清楚。】
【不是說有名的人都聚齊了嘛,怎麽第一組這麽弱啊?】
【分組抽簽肯定錯了。至少高朗、馬克西姆、貝貝應該分到不同組才對。】
【這些人瘋了吧,第一組的人也很厲害啊。除了伊麗莎白和金望愛,其他人都有國際大賽奪冠經曆呢。】
【伊麗莎白在這兒也不好過啊。】
【話說為什麽都說伊麗莎白有優勢呢?她不是一次都沒贏過嘛。】
【因為她的對手是貝貝、崔誌勳啊。】
【啊……】
【說實話,就算伊麗莎白是沒拿過冠軍的選手,在第一組裏也算不錯的了。】
【金望愛?是華夏人嗎?】
【好像在哪兒聽過。】
【查了一下,是rising star所屬的藝人呢。】
【貝貝到底網羅了多少人啊,哈哈,這是要集齊口袋妖怪圖鑒的架勢啊。】
2月5日。
貝貝大賽即便有隻能在柏林愛樂樂團數字音樂廳觀看的限製條件,也創下了同時有56萬名觀眾在線觀看的記錄。
考慮到值得關注的選手大多集中在第二組和第三組,原本可以期待更多觀眾,所以柏林愛樂樂團事務局對這意外的收入感到很高興。
“年初就有個好開頭啊。”
兼任事務局長和常務理事的卡米拉·安德森放下音樂學院籌建計劃書,說道。
“我們樂團團長的野心可不小呢。”
最近,柏林愛樂樂團一直在策劃一個大型項目,那就是建立柏林愛樂樂團專屬的音樂學院。
這是身為柏林愛樂樂團團長的貝貝想要在以柏林為起點,在世界各地建立教授古典音樂的學校的野心,不僅準備培養專業人才,還為普通素養提升準備了相關課程。
去年評論界的輿論控製事件極大地撼動了古典音樂行業,因此貝貝策劃了這件事,想要更廣泛地傳播音樂。
一方麵是為了讓沒有專業學習音樂的人也能更親近音樂,另一方麵也是持續培養人才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身為教育家的查爾斯·布勞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雖然也有聲音說要考量這項事業的實效性,但樂團團長貝貝認為這是基於需求的必要之事,還指示製定所需預算。
近期已經開始讓人感到負擔的郵輪事業,再加上建立音樂學院,柏林愛樂樂團雄厚的財政也將麵臨巨大支出。
“早知道應該慢慢推進的,還能多接一些廣告。”
“再看看決賽情況吧。”
“嗯。拜托了。他們都這麽努力,我們也得盡一份力啊。”
“好的。”
伊莎貝爾·穆爾芬笑著點了點頭。
### 第一組選手演奏情況
另一方麵,貝貝、崔誌勳、弗朗茨·彼得並排坐著觀看第一組的比賽。
“彈得不錯。”
第一組第一個出場的金望愛演奏結束後,崔誌勳鼓起了掌。
“還不錯嘛,第一次見呢。”
一直托著下巴的貝貝也表示認可。
“是星耀娛樂所屬的藝人呢。”
“是嗎?”
自從收購柏林愛樂樂團後,關於星耀娛樂的事情貝貝全都交給了日村翔負責,所以他並不知道金望愛。
“她這次應該是剛畢業吧。”
“從哪兒?”
“華夏大學。”
那是wh集團讚助的大學。
“她上次在伊麗莎白女王大賽上也出場了,看起來很努力,實力也不錯,人感覺也很實在,挺好的。”
“你怎麽這麽了解?”
崔誌勳正要迴答,貝貝因為旁邊傳來的震動而煩躁起來。
“安靜點!”
“嗚嗚嗚。”
弗朗茨·彼得身體不停地顫抖著。
崔誌勳擔心地詢問,貝貝不耐煩地替他迴答道:
“哪兒不舒服?”
“別擔心,是因為分組抽簽的事。”
“啊。”
崔誌勳看出弗朗茨·彼得擔心得幾乎像是生病了,心裏明白,雖然這不是曆史悠久或者大型的賽事,但畢竟是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比賽,有壓力也是正常的。
“我,我先去那邊看看吧。”
“去哪兒?”
“哪怕稍微練習一下也好……”
“要是臨時抱佛腳能行的話,那每天花那麽多時間練習幹嘛?老實待著,聽也是一種學習。”
“但是您說過要是進不了第二輪就會罵我的。”
“那你跟著我學,還想著第一輪都過不了嗎?”
“可是第一輪有您、高朗先生還有妮娜·凱貝裏希女士呢!”
“那是你的運氣問題。”
自從昨天分組抽簽結果出來後,弗朗茨·彼得就一直無法集中精神。
和擁有北美最高票房號召力的妮娜·凱貝裏希分到同一組,這已經夠荒唐的了。
在活躍的鋼琴家中,如果要選出最優秀的幾個人,那肯定有他們倆。
和自己不尊敬的老師以及高朗分到同一組,他簡直要抓狂了。
“誌勳哥,幫幫我吧。”
崔誌勳對這個嚴格到近乎殘忍的老師手下備受折磨的弗朗茨既覺得可愛又忍不住想捉弄他。
“那我和你換啊?”
“那也一樣啊!”
“啊哈哈。”
憑借出眾的才華,年紀輕輕就登上和專業人士一樣舞台的弗朗茨·彼得,每天的日子都很艱難。
一開始,他用紙質鋼琴練習,參加了地區預選賽(坎托)和克裏克國際大賽,好不容易才獲得了冠軍。
被貝貝發掘後,不到一年時間,他就隻能給貝貝做輔助了。
最近在有很多厲害人物參加的貝多芬紀念大賽上也有過精彩表現,現在又要和這些傳奇人物競爭,這對年輕的弗朗茨·彼得來說,實在是太難承受了。
這和他對音樂認真的態度是兩碼事。
崔誌勳安慰弗朗茨說:
“但這也挺有意思的吧?和貝貝、高朗先生、妮娜姐姐競爭,這可不常見啊。”
“像誌勳哥這樣的天才是不會理解的。”
“……你說什麽?”
崔誌勳反問了一句。
弗朗茨·彼得嚇了一跳,低下了頭。
“啊,對不起。我絕對沒有惡意,隻是覺得很鬱悶……”
“再說一遍。”
在崔誌勳的一再追問下,弗朗茨幾乎要哭出來了。
“我,我是說像誌勳哥這樣的天才是不會理解的……”
“天才?”
“是,是……”
崔誌勳滿意地笑了。
一直在旁邊看著這一幕的貝貝無奈地連連搖頭。
比任何人都更認真、更努力的崔誌勳,作為鋼琴家有了自我認知後,就不再執著於“天才”這個頭銜了。
從他每次結束采訪時不再習慣性地加上“因為我是天才”這句話就能看出來。
貝貝一直覺得他這種變化是好事,可現在聽到年紀小很多的後輩說喜歡被稱作天才,他覺得太荒唐了。
“你就這麽喜歡啊?”
“弗朗茨這麽說,我覺得挺好的。一個擁有出眾才華的人說我是天才呢。”
弗朗茨不理解崔誌勳的話。
看到弗朗茨似乎無法接受,崔誌勳開口說道:
“你15歲就在克裏克大賽上奪冠了,去年在貝多芬紀念大賽上還拿了第三名,現在也入選了柏林愛樂樂團選出的20名選手,你才是天才呢,別太擔心了。”
弗朗茨無法點頭認可。
對於年僅15歲就以克裏克國際鋼琴大賽冠軍的身份又在肖邦國際鋼琴大賽上奪冠的天才中的天才崔誌勳來說,他和貝貝沒什麽區別,都是遙不可及的存在。
這樣的人說“你比我更天才”,他實在是無法接受。
弗朗茨看向貝貝,貝貝不耐煩地迴答道:
“行了,你是在捉弄我吧。”
“哼。”
果然如他所料,弗朗茨又要哭出來了,而崔誌勳因為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登上了舞台,也隻能不明就裏地保持沉默了。
“接下來是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的表演。”
隨著主持人的引導聲,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睜開了眼睛。
她這次是下定決心要超越一直走在自己前麵的崔誌勳。
‘我能行。’
她走上台階,來到舞台中央,感受到熟悉的氛圍,心中激動不已。
雖然因為耀眼的燈光無法用眼睛看到,但隱隱傳來的那些充滿期待的小聲交談她還是能感覺到的。
有必須要完美的壓力,還有無數人寄予的期望。
但是,隻要把鋼琴放在眼前,隻要專注於樂譜和聲音,就能忘記這一切,從而享受演奏。
‘贏了也沒關係。’
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真心這麽認為。
從懂事起,她就一刻也沒有忘記過鋼琴。
吃飯的時候、彈鋼琴的時候、和人見麵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她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鋼琴。
這種甜蜜該怎麽表達呢?能給這個人帶來什麽樣的感動呢?這種感情該怎麽傳遞呢?
正因為如此,她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比任何人都努力。
也正因為如此。
她認為自己有資格贏得勝利。
為了在這個決出世界最優秀鋼琴家的舞台上綻放光芒,她精心準備了這場演奏。
“哼。”
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把手放在琴鍵上,深吸了一口氣。
琴鍵發出像連珠炮一樣的聲音。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奏鳴曲第7號,《斯大林格勒》。
重複與變形,層層遞進的樂章。
不安或者動蕩。
仿佛在訴說戰爭的空虛主題展開了,緊接著隨著“inquieto(不安、動蕩)”這個指示詞,樂曲逐漸被一種莫名的不安所籠罩。
麵對戰爭,個人很難知道什麽是正確的,為了生存該怎麽做。
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的手完美地傳達了普羅科菲耶夫在《斯大林格勒》中所蘊含的痛苦與掙紮。
這裏那裏不斷冒出的新音符。
需要十個手指、兩個手腕、兩個上臂、兩個肩膀都各自獨立才能完成,隻有經過嚴格訓練才有可能實現的演奏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每個手指都承擔著各自的角色,就像十個樂器在共同演奏一首曲子一樣,每個手指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忙碌地移動著。
接著樂章變了。
右手演奏出浪漫的旋律,而左手與之形成對比,逐漸將情感推向高潮。
‘啊。’
崔誌勳對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的演奏發出了讚歎。
他從來沒有聽過如此清晰的《斯大林格勒》。
每個音符都如此準確,那種不安的音型被原汁原味地傳遞了出來。
她的演奏越往後越有層次感。巧妙地表現出了在巨大力量麵前個人被摧毀的狀態。
在理智崩潰之後。
第三樂章“precititato(猛烈地)”。
雙手同時展開的和聲就像戰場上的炮彈,各處插入的片段就像炮彈的碎片。
她全身心投入演奏,將觀眾帶到了戰場的中央。
被那壓倒性的音量嚇到的觀眾們,這才終於對前麵的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有了共鳴。
勝利。對勝利的渴望與掙紮。
在承載著重量進行激烈演奏的同時,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完美地演奏出了《奏鳴曲》《斯大林格勒》,沒有出現一次失誤。
全體觀眾毫不吝嗇地鼓起了掌。
### 大賽觀戰與樂團發展討論
【快點!演奏!快點!開始!】
【今天有誰出場啊?】
【伊麗莎白。】
【還有其他人呢?】
【不太清楚。】
【不是說有名的人都聚齊了嘛,怎麽第一組這麽弱啊?】
【分組抽簽肯定錯了。至少高朗、馬克西姆、貝貝應該分到不同組才對。】
【這些人瘋了吧,第一組的人也很厲害啊。除了伊麗莎白和金望愛,其他人都有國際大賽奪冠經曆呢。】
【伊麗莎白在這兒也不好過啊。】
【話說為什麽都說伊麗莎白有優勢呢?她不是一次都沒贏過嘛。】
【因為她的對手是貝貝、崔誌勳啊。】
【啊……】
【說實話,就算伊麗莎白是沒拿過冠軍的選手,在第一組裏也算不錯的了。】
【金望愛?是華夏人嗎?】
【好像在哪兒聽過。】
【查了一下,是rising star所屬的藝人呢。】
【貝貝到底網羅了多少人啊,哈哈,這是要集齊口袋妖怪圖鑒的架勢啊。】
2月5日。
貝貝大賽即便有隻能在柏林愛樂樂團數字音樂廳觀看的限製條件,也創下了同時有56萬名觀眾在線觀看的記錄。
考慮到值得關注的選手大多集中在第二組和第三組,原本可以期待更多觀眾,所以柏林愛樂樂團事務局對這意外的收入感到很高興。
“年初就有個好開頭啊。”
兼任事務局長和常務理事的卡米拉·安德森放下音樂學院籌建計劃書,說道。
“我們樂團團長的野心可不小呢。”
最近,柏林愛樂樂團一直在策劃一個大型項目,那就是建立柏林愛樂樂團專屬的音樂學院。
這是身為柏林愛樂樂團團長的貝貝想要在以柏林為起點,在世界各地建立教授古典音樂的學校的野心,不僅準備培養專業人才,還為普通素養提升準備了相關課程。
去年評論界的輿論控製事件極大地撼動了古典音樂行業,因此貝貝策劃了這件事,想要更廣泛地傳播音樂。
一方麵是為了讓沒有專業學習音樂的人也能更親近音樂,另一方麵也是持續培養人才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身為教育家的查爾斯·布勞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雖然也有聲音說要考量這項事業的實效性,但樂團團長貝貝認為這是基於需求的必要之事,還指示製定所需預算。
近期已經開始讓人感到負擔的郵輪事業,再加上建立音樂學院,柏林愛樂樂團雄厚的財政也將麵臨巨大支出。
“早知道應該慢慢推進的,還能多接一些廣告。”
“再看看決賽情況吧。”
“嗯。拜托了。他們都這麽努力,我們也得盡一份力啊。”
“好的。”
伊莎貝爾·穆爾芬笑著點了點頭。
### 第一組選手演奏情況
另一方麵,貝貝、崔誌勳、弗朗茨·彼得並排坐著觀看第一組的比賽。
“彈得不錯。”
第一組第一個出場的金望愛演奏結束後,崔誌勳鼓起了掌。
“還不錯嘛,第一次見呢。”
一直托著下巴的貝貝也表示認可。
“是星耀娛樂所屬的藝人呢。”
“是嗎?”
自從收購柏林愛樂樂團後,關於星耀娛樂的事情貝貝全都交給了日村翔負責,所以他並不知道金望愛。
“她這次應該是剛畢業吧。”
“從哪兒?”
“華夏大學。”
那是wh集團讚助的大學。
“她上次在伊麗莎白女王大賽上也出場了,看起來很努力,實力也不錯,人感覺也很實在,挺好的。”
“你怎麽這麽了解?”
崔誌勳正要迴答,貝貝因為旁邊傳來的震動而煩躁起來。
“安靜點!”
“嗚嗚嗚。”
弗朗茨·彼得身體不停地顫抖著。
崔誌勳擔心地詢問,貝貝不耐煩地替他迴答道:
“哪兒不舒服?”
“別擔心,是因為分組抽簽的事。”
“啊。”
崔誌勳看出弗朗茨·彼得擔心得幾乎像是生病了,心裏明白,雖然這不是曆史悠久或者大型的賽事,但畢竟是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比賽,有壓力也是正常的。
“我,我先去那邊看看吧。”
“去哪兒?”
“哪怕稍微練習一下也好……”
“要是臨時抱佛腳能行的話,那每天花那麽多時間練習幹嘛?老實待著,聽也是一種學習。”
“但是您說過要是進不了第二輪就會罵我的。”
“那你跟著我學,還想著第一輪都過不了嗎?”
“可是第一輪有您、高朗先生還有妮娜·凱貝裏希女士呢!”
“那是你的運氣問題。”
自從昨天分組抽簽結果出來後,弗朗茨·彼得就一直無法集中精神。
和擁有北美最高票房號召力的妮娜·凱貝裏希分到同一組,這已經夠荒唐的了。
在活躍的鋼琴家中,如果要選出最優秀的幾個人,那肯定有他們倆。
和自己不尊敬的老師以及高朗分到同一組,他簡直要抓狂了。
“誌勳哥,幫幫我吧。”
崔誌勳對這個嚴格到近乎殘忍的老師手下備受折磨的弗朗茨既覺得可愛又忍不住想捉弄他。
“那我和你換啊?”
“那也一樣啊!”
“啊哈哈。”
憑借出眾的才華,年紀輕輕就登上和專業人士一樣舞台的弗朗茨·彼得,每天的日子都很艱難。
一開始,他用紙質鋼琴練習,參加了地區預選賽(坎托)和克裏克國際大賽,好不容易才獲得了冠軍。
被貝貝發掘後,不到一年時間,他就隻能給貝貝做輔助了。
最近在有很多厲害人物參加的貝多芬紀念大賽上也有過精彩表現,現在又要和這些傳奇人物競爭,這對年輕的弗朗茨·彼得來說,實在是太難承受了。
這和他對音樂認真的態度是兩碼事。
崔誌勳安慰弗朗茨說:
“但這也挺有意思的吧?和貝貝、高朗先生、妮娜姐姐競爭,這可不常見啊。”
“像誌勳哥這樣的天才是不會理解的。”
“……你說什麽?”
崔誌勳反問了一句。
弗朗茨·彼得嚇了一跳,低下了頭。
“啊,對不起。我絕對沒有惡意,隻是覺得很鬱悶……”
“再說一遍。”
在崔誌勳的一再追問下,弗朗茨幾乎要哭出來了。
“我,我是說像誌勳哥這樣的天才是不會理解的……”
“天才?”
“是,是……”
崔誌勳滿意地笑了。
一直在旁邊看著這一幕的貝貝無奈地連連搖頭。
比任何人都更認真、更努力的崔誌勳,作為鋼琴家有了自我認知後,就不再執著於“天才”這個頭銜了。
從他每次結束采訪時不再習慣性地加上“因為我是天才”這句話就能看出來。
貝貝一直覺得他這種變化是好事,可現在聽到年紀小很多的後輩說喜歡被稱作天才,他覺得太荒唐了。
“你就這麽喜歡啊?”
“弗朗茨這麽說,我覺得挺好的。一個擁有出眾才華的人說我是天才呢。”
弗朗茨不理解崔誌勳的話。
看到弗朗茨似乎無法接受,崔誌勳開口說道:
“你15歲就在克裏克大賽上奪冠了,去年在貝多芬紀念大賽上還拿了第三名,現在也入選了柏林愛樂樂團選出的20名選手,你才是天才呢,別太擔心了。”
弗朗茨無法點頭認可。
對於年僅15歲就以克裏克國際鋼琴大賽冠軍的身份又在肖邦國際鋼琴大賽上奪冠的天才中的天才崔誌勳來說,他和貝貝沒什麽區別,都是遙不可及的存在。
這樣的人說“你比我更天才”,他實在是無法接受。
弗朗茨看向貝貝,貝貝不耐煩地迴答道:
“行了,你是在捉弄我吧。”
“哼。”
果然如他所料,弗朗茨又要哭出來了,而崔誌勳因為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登上了舞台,也隻能不明就裏地保持沉默了。
“接下來是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的表演。”
隨著主持人的引導聲,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睜開了眼睛。
她這次是下定決心要超越一直走在自己前麵的崔誌勳。
‘我能行。’
她走上台階,來到舞台中央,感受到熟悉的氛圍,心中激動不已。
雖然因為耀眼的燈光無法用眼睛看到,但隱隱傳來的那些充滿期待的小聲交談她還是能感覺到的。
有必須要完美的壓力,還有無數人寄予的期望。
但是,隻要把鋼琴放在眼前,隻要專注於樂譜和聲音,就能忘記這一切,從而享受演奏。
‘贏了也沒關係。’
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真心這麽認為。
從懂事起,她就一刻也沒有忘記過鋼琴。
吃飯的時候、彈鋼琴的時候、和人見麵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她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鋼琴。
這種甜蜜該怎麽表達呢?能給這個人帶來什麽樣的感動呢?這種感情該怎麽傳遞呢?
正因為如此,她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比任何人都努力。
也正因為如此。
她認為自己有資格贏得勝利。
為了在這個決出世界最優秀鋼琴家的舞台上綻放光芒,她精心準備了這場演奏。
“哼。”
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把手放在琴鍵上,深吸了一口氣。
琴鍵發出像連珠炮一樣的聲音。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奏鳴曲第7號,《斯大林格勒》。
重複與變形,層層遞進的樂章。
不安或者動蕩。
仿佛在訴說戰爭的空虛主題展開了,緊接著隨著“inquieto(不安、動蕩)”這個指示詞,樂曲逐漸被一種莫名的不安所籠罩。
麵對戰爭,個人很難知道什麽是正確的,為了生存該怎麽做。
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的手完美地傳達了普羅科菲耶夫在《斯大林格勒》中所蘊含的痛苦與掙紮。
這裏那裏不斷冒出的新音符。
需要十個手指、兩個手腕、兩個上臂、兩個肩膀都各自獨立才能完成,隻有經過嚴格訓練才有可能實現的演奏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每個手指都承擔著各自的角色,就像十個樂器在共同演奏一首曲子一樣,每個手指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忙碌地移動著。
接著樂章變了。
右手演奏出浪漫的旋律,而左手與之形成對比,逐漸將情感推向高潮。
‘啊。’
崔誌勳對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的演奏發出了讚歎。
他從來沒有聽過如此清晰的《斯大林格勒》。
每個音符都如此準確,那種不安的音型被原汁原味地傳遞了出來。
她的演奏越往後越有層次感。巧妙地表現出了在巨大力量麵前個人被摧毀的狀態。
在理智崩潰之後。
第三樂章“precititato(猛烈地)”。
雙手同時展開的和聲就像戰場上的炮彈,各處插入的片段就像炮彈的碎片。
她全身心投入演奏,將觀眾帶到了戰場的中央。
被那壓倒性的音量嚇到的觀眾們,這才終於對前麵的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有了共鳴。
勝利。對勝利的渴望與掙紮。
在承載著重量進行激烈演奏的同時,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完美地演奏出了《奏鳴曲》《斯大林格勒》,沒有出現一次失誤。
全體觀眾毫不吝嗇地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