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第 487 話
### 高朗登場,引發轟動
“高朗!”
“怎麽辦!他太帥了!”
高朗以正常的形象出現,不僅他的粉絲,連他的同事們都為之瘋狂。
“哈哈哈!比以前像個‘寄生怪胎’的樣子好看多了!”
“什麽?”
費舍爾·迪斯考豪爽的笑聲在候場室迴蕩。
“結了婚就像個人樣了。”
“就是說啊。”
“以後不會再穿那些奇怪的衣服了吧?”
“奇怪?”
麵對團員們調皮的問題,高朗大聲反駁,候場室再次成為一片笑聲的海洋。
### 貝貝準備,大賽開啟
在我自己的辦公室裏小睡了一會兒後,我睜開了眼睛。
我關掉手機鬧鍾,揉了揉脖子,調整了一下姿勢。
雖然身體狀況不太好,但因為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我還是振作起來,抬起了頭。
滴答。
“老板,時間到了。”
“好。”
正好喬爾·韋恩在門外通知我開幕式開始了。
我走向路德維希廳,發現 19 名決賽選手已經在舞台上就座,觀眾和記者們也坐滿了觀眾席。
當我出現在大家麵前時,所有人都歡唿鼓掌迎接我。
我走向舞台中央,與選手們交換眼神時,看到了高朗,不禁脫口而出:
“什麽情況。”
我的反應非常明顯,觀眾和觀眾們都覺得很有趣。
我用懷疑的眼神打量著高朗,而高朗則努力無視我。
因為活動必須開始,我把對高朗為什麽突然變得正常的疑問拋在腦後,麵向觀眾席鞠躬致意。
“看到有不認識的人坐在那裏,我有點慌。”
觀眾們又小聲笑了起來。
我用輕鬆的玩笑緩解了氣氛,然後開始介紹因為高朗和崔誌勳而舉辦的“貝多芬大賽”。
“聚集在這裏的鋼琴家們都有各自的目標。有想檢驗自己的人,也有想爭奪獎金的人。也有人想要得到我的曲子。”
【不是的。是想成為首席啦。】
【不是首席,是第一啦。哈哈,不是那個意思嗎?】
【現在都不知道在說什麽了。哈哈哈哈。】
我自信滿滿地說全世界的鋼琴家為了得到我的曲子遠道而來,觀眾們又笑了。
因為這是事實,也因為我說話的態度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看著笑著的觀眾們繼續演講。
“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是很熱切的。負責初賽評審的樂團告訴我,他們被參賽選手們認真的態度感動了。”
我也向雖然沒有進入決賽的選手們表達了感謝。
“但是觀看的各位不需要那麽嚴肅。隻需要欣賞最偉大的鋼琴家們的演奏就好了。”
我後退一步,觀眾們鼓掌。
擔任主持人的伊莎貝爾·穆爾芬開始解釋貝多芬大賽的賽製。
“每一輪的晉級者由投票決定。每位鋼琴家按照抽簽順序演奏,通過線上和現場投票獲得分數。”
準備好的屏幕上顯示出解釋抽簽方式的圖片。
【嗯?不是說要邀請克裏斯汀·齊默爾曼當評委嗎?】
【本來是貝貝、富特文格勒、齊默爾曼三個人當評委,但是貝貝參加了比賽,所以就改成投票了。】
【那齊默爾曼呢?】
“有解說的話會更有趣吧?下麵為大家介紹特別邀請的解說嘉賓。威廉·富特文格勒常任指揮先生。”
隨著伊莎貝爾·穆爾芬的介紹,坐在最前排的富特文格勒站起來麵向觀眾席鞠躬。
觀眾們熱烈歡唿。
“鋼琴家克裏斯汀·齊默爾曼女士。”
對現存最完美的鋼琴家克裏斯汀·齊默爾曼的歡唿聲也不亞於對富特文格勒的。
“請再次為兩位嘉賓熱烈鼓掌。”
伊莎貝爾·穆爾芬解釋說第一輪比賽將在四天內每天進行五名選手的比賽。
第二輪比賽為期兩天,決賽為期一天,大賽總共為期一周,然後她開始逐個介紹參賽選手。
魔王貝貝。
皇帝高朗。
革命家馬克西姆·埃瓦羅特。
妮娜·凱貝裏希、崔成、崔誌勳等等,他們的各方麵都如此耀眼,粉絲們給這場比賽取名為“柏林大戰”,現在看來更加貼切了。
“那麽現在開始進行分組抽簽。”
伊莎貝爾·穆爾芬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我走向參賽選手席,與許久不見的人們眼神交流,看到坐在角落的弗朗茨·彼得,問道:
“你怎麽又在這裏?”
“我,我也想試試……”
我皺了皺眉頭,坐下後,立刻看向旁邊的高朗。
高朗對我的熱切目光感到厭煩,崔誌勳看到他的樣子笑了起來。
“你老是看什麽?”
“很神奇啊。”
“別老盯著看了!”
“啊哈哈哈哈。”
“你在笑什麽,這麽有趣?”
“就是有趣啊。”
“……該死的小鬼們。”
【他們看起來真的很親密啊。】
【集中精力看比賽啦。哈哈哈哈。】
【貝貝觀察高朗的樣子怎麽這麽可愛。哈哈,就像在欣賞一幅畫。】
【感覺就是在享受比賽的氛圍啊?】
【不過今天不是貝貝的生日嗎?】
【對啊。在自己生日這天舉辦自己的大賽的貝貝。】
【話說高朗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正常了?】
伊莎貝爾·穆爾芬解釋完貝多芬大賽的日程和要點後,開始進行分組抽簽儀式。
“那麽請按照叫號順序到前麵來。首先是參賽號碼 1 號貝貝先生。”
伊莎貝爾·穆爾芬叫到了我。
我走上前,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從箱子裏拿出一個小球。
黑色的球上用白色寫著 2 - 1。
“貝貝先生將在第二組第一個順序參賽。”
伊莎貝爾·穆爾芬說話的同時,屏幕上顯示出我的名字。
“接下來是參賽號碼 2 號崔誌勳先生。請上前。”
崔誌勳笑著走上前。
和我一樣,他從箱子裏拿出球,向工作人員和觀眾展示。
“崔誌勳先生將在第三組第三個順序參賽。”
崔誌勳確認號碼後滿意地笑了。
他本來想盡可能在更高的舞台上競爭,所以不想和我、高朗在同一組,現在有一半成功了。
“接下來是參賽號碼 3 號,高朗先生。”
高朗走上前。
他平時那種大搖大擺的步伐不見了,我、崔誌勳以及認識他的人都對他這不尋常的樣子感到驚訝。
高朗拿出球確認後,微微一笑。
“第二組第二個。”
高朗甚至在伊莎貝爾·穆爾芬宣布之前就自己公開了,那一刻觀眾席一片嘩然。
因為我和高朗在同一組。
僅僅第三次抽簽就決定了大事件,觀眾和觀眾們不禁想起 10 多年前在華夏舉辦的兩人的比賽。
當時是我的壓倒性勝利。
當時身材瘦小的我,即使帶著身體的劣勢,也憑借有深度的演奏戰勝了高朗。
與那時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的高朗,這次的競爭會如何進行,誰也無法預測。
高朗迴到參賽選手席時,可以看到和他一樣饒有興趣笑著的我。
“大事不妙啊?”
高朗向我挑釁。
“是啊。你沒事吧?”
我們彼此深情地擔心著對方的對話小聲傳開,觀眾和觀眾們又一次感到愉快。
【他們倆真行啊。哈哈哈哈。】
【他們倆都有這樣的實力。】
【打死也不會輸啊。哈哈哈哈。】
【不知道誰會進入第二組,真的太可憐了。】
【啊,是啊。說實話,誰進入都不敢保證能晉級啊。】
“參賽號碼 4 號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女士。”
伊麗莎白帶著犀利的眼神走向箱子。
為了在去年的伊麗莎白女王大賽中與崔誌勳決出勝負。
也是為了打敗高朗,她參加了這次比賽,她本希望和崔誌勳在同一組,但被分配到了第一組第二個順序。
“崔誌勳。”
伊麗莎白迴到座位時盯著崔誌勳。
她一生都在競爭,在最後一場勝負中,她帶著對隨意打敗自己的對手的執著。
就在她要放出“如果輸了絕不原諒”這樣的狠話時,崔誌勳先開口了。
“加油。”
崔誌勳對她那熱切的眼神感到奇怪,但還是為她加油。
伊麗莎白總不能對著笑臉吐口水吧,她哼了一聲轉過頭去。
坐在崔誌勳旁邊的妮娜·凱貝裏希湊近他耳邊小聲說:
“她為什麽總是這麽生氣?”
“誰知道呢?”
“你是不是做了什麽?”
“我做了什麽?”
崔誌勳瞪大了眼睛搖頭,妮娜看著崔誌勳和伊麗莎白,嘴角上揚,似乎覺得很有趣。
“參賽號碼 5 號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先生。請上前。”
又一位強大的奪冠熱門被點名,觀眾席一片騷動。
如果要說出實際上最有可能奪冠的高朗的最大勁敵,那就是目前難以預測誰更占優勢的我和同樣被認為是勁敵的馬克西姆·埃瓦羅特。
大家都緊張地看著他會被分配到哪個組。
“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先生,將在第三組第五個順序參賽。”
馬克西姆·埃瓦羅特被分配到了和崔誌勳同一組。
“馬克西姆。”
崔誌勳看著從容走來的克羅地亞的革命家。
他身高超過 190 厘米,有著粗壯的下巴線條和像深深凹陷的眼睛一樣突出的眉骨。
這個有著強烈眼神的男人感覺到了崔誌勳的目光,轉過頭去。
“還不錯。”
和高朗一起瓜分鋼琴界的他也知道崔誌勳最近的實力。
在解開高朗和誰更優秀這個疑問之前,作為對手,他是再好不過的了。
“參賽號碼 6 號,崔成先生。”
華夏誕生的又一位天才鋼琴家崔成被點名。
他陸續發行了肖邦、德彪西、莫紮特等專輯,在專輯銷量上,一直領先於擁有北美最高票房號召力的妮娜·凱貝裏希。
雖然很多觀看貝多芬大賽的人沒有把他列為奪冠熱門。
但也沒有人能肯定地說他不是奪冠熱門。
崔成拿起球。
“崔成先生將在第三組第四個順序參賽。”
將近一半的觀眾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僅僅六個人抽簽,就有三個人進入了第三組,而且這三個人是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崔誌勳、崔成。
死亡之組就這樣形成了。
接下來,又有接下來。
參賽選手們都祈禱自己不要被分到第二組和第三組,內心忐忑不安。
被分配到第一組或第四組的人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順序慢慢臨近,他們發出的歎息聲交織在一起。
“接下來是參賽號碼 11 號妮娜·凱貝裏希女士。請上前。”
等得不耐煩的妮娜·凱貝裏希一下子站了起來。
她大步走上前,毫不猶豫地直接拿出一個球,臉上洋溢著喜悅。
“第一組!同一組!”
“妮娜·凱貝裏希女士將在第二組第四個順序參賽。”
隨著伊莎貝爾·穆爾芬的宣布,屏幕上顯示出妮娜·凱貝裏希的名字。
觀眾席瞬間喧鬧起來,正在享受另一場慶典的音樂家們也低下了頭。
阪本龍一悄悄問一起出來的米哈伊爾·布雷哈茨:
“你不是現役選手真可惜。如果第三組第三個是米哈伊爾·布雷哈茨這個名字,那畫麵該多美好啊。”
“哈哈。別這麽說。就算是現役選手,我也會拒絕的。”
“咯咯咯。其實我也這麽想。”
另一方麵。
看到屏幕上顯示出我、高朗、妮娜·凱貝裏希在第二組的名字,觀眾們也激動得沸騰起來。
【太瘋狂了。】
【這不是決賽嗎?哈哈哈哈。】
【第二組真的就像是決賽啊?】
【第二組和第三組怎麽這麽強啊。】
“接下來,參賽號碼 12 號。呂利埃爾·布爾尚先生。”
伊莎貝爾·穆爾芬叫到了第十二位參賽選手,布爾尚緊張地走上前。
他是被柏林愛樂樂團選中的 20 名鋼琴家中技藝出眾的一位,但他可不想從第一輪開始就進入有我、高朗、妮娜·凱貝裏希的第二組,或者有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崔成、崔誌勳的第三組。
布爾尚深吸一口氣,把手伸進箱子裏。
剩下的參賽選手們都希望他能填補第二組或第三組剩下的位置。
布爾尚緊緊閉上眼睛,拿出球。他不敢看,把球向前伸出去。
伊莎貝爾·穆爾芬確認球上的數字後,宣布了呂利埃爾·布爾尚的抽簽結果。
“呂利埃爾·布爾尚先生將在第二組第三個順序參賽。”
那一刻,布爾尚陷入了沉思,剩下的參賽選手們則緊緊地握住了拳頭。
【真的太可憐了。】
【哇,什麽樣的倒黴鬼要在貝貝、高朗後麵演奏啊。】
【而且後麵還是凱貝裏希。哈哈。】
【剩下的人太高興了。哈哈,太好笑了。】
【隻要不是我就好,這種心態是全世界共通的啊。】
就這樣,被粉絲們稱為“柏林大戰”的貝多芬大賽的分組抽簽繼續進行著。
### 高朗登場,引發轟動
“高朗!”
“怎麽辦!他太帥了!”
高朗以正常的形象出現,不僅他的粉絲,連他的同事們都為之瘋狂。
“哈哈哈!比以前像個‘寄生怪胎’的樣子好看多了!”
“什麽?”
費舍爾·迪斯考豪爽的笑聲在候場室迴蕩。
“結了婚就像個人樣了。”
“就是說啊。”
“以後不會再穿那些奇怪的衣服了吧?”
“奇怪?”
麵對團員們調皮的問題,高朗大聲反駁,候場室再次成為一片笑聲的海洋。
### 貝貝準備,大賽開啟
在我自己的辦公室裏小睡了一會兒後,我睜開了眼睛。
我關掉手機鬧鍾,揉了揉脖子,調整了一下姿勢。
雖然身體狀況不太好,但因為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我還是振作起來,抬起了頭。
滴答。
“老板,時間到了。”
“好。”
正好喬爾·韋恩在門外通知我開幕式開始了。
我走向路德維希廳,發現 19 名決賽選手已經在舞台上就座,觀眾和記者們也坐滿了觀眾席。
當我出現在大家麵前時,所有人都歡唿鼓掌迎接我。
我走向舞台中央,與選手們交換眼神時,看到了高朗,不禁脫口而出:
“什麽情況。”
我的反應非常明顯,觀眾和觀眾們都覺得很有趣。
我用懷疑的眼神打量著高朗,而高朗則努力無視我。
因為活動必須開始,我把對高朗為什麽突然變得正常的疑問拋在腦後,麵向觀眾席鞠躬致意。
“看到有不認識的人坐在那裏,我有點慌。”
觀眾們又小聲笑了起來。
我用輕鬆的玩笑緩解了氣氛,然後開始介紹因為高朗和崔誌勳而舉辦的“貝多芬大賽”。
“聚集在這裏的鋼琴家們都有各自的目標。有想檢驗自己的人,也有想爭奪獎金的人。也有人想要得到我的曲子。”
【不是的。是想成為首席啦。】
【不是首席,是第一啦。哈哈,不是那個意思嗎?】
【現在都不知道在說什麽了。哈哈哈哈。】
我自信滿滿地說全世界的鋼琴家為了得到我的曲子遠道而來,觀眾們又笑了。
因為這是事實,也因為我說話的態度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看著笑著的觀眾們繼續演講。
“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是很熱切的。負責初賽評審的樂團告訴我,他們被參賽選手們認真的態度感動了。”
我也向雖然沒有進入決賽的選手們表達了感謝。
“但是觀看的各位不需要那麽嚴肅。隻需要欣賞最偉大的鋼琴家們的演奏就好了。”
我後退一步,觀眾們鼓掌。
擔任主持人的伊莎貝爾·穆爾芬開始解釋貝多芬大賽的賽製。
“每一輪的晉級者由投票決定。每位鋼琴家按照抽簽順序演奏,通過線上和現場投票獲得分數。”
準備好的屏幕上顯示出解釋抽簽方式的圖片。
【嗯?不是說要邀請克裏斯汀·齊默爾曼當評委嗎?】
【本來是貝貝、富特文格勒、齊默爾曼三個人當評委,但是貝貝參加了比賽,所以就改成投票了。】
【那齊默爾曼呢?】
“有解說的話會更有趣吧?下麵為大家介紹特別邀請的解說嘉賓。威廉·富特文格勒常任指揮先生。”
隨著伊莎貝爾·穆爾芬的介紹,坐在最前排的富特文格勒站起來麵向觀眾席鞠躬。
觀眾們熱烈歡唿。
“鋼琴家克裏斯汀·齊默爾曼女士。”
對現存最完美的鋼琴家克裏斯汀·齊默爾曼的歡唿聲也不亞於對富特文格勒的。
“請再次為兩位嘉賓熱烈鼓掌。”
伊莎貝爾·穆爾芬解釋說第一輪比賽將在四天內每天進行五名選手的比賽。
第二輪比賽為期兩天,決賽為期一天,大賽總共為期一周,然後她開始逐個介紹參賽選手。
魔王貝貝。
皇帝高朗。
革命家馬克西姆·埃瓦羅特。
妮娜·凱貝裏希、崔成、崔誌勳等等,他們的各方麵都如此耀眼,粉絲們給這場比賽取名為“柏林大戰”,現在看來更加貼切了。
“那麽現在開始進行分組抽簽。”
伊莎貝爾·穆爾芬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我走向參賽選手席,與許久不見的人們眼神交流,看到坐在角落的弗朗茨·彼得,問道:
“你怎麽又在這裏?”
“我,我也想試試……”
我皺了皺眉頭,坐下後,立刻看向旁邊的高朗。
高朗對我的熱切目光感到厭煩,崔誌勳看到他的樣子笑了起來。
“你老是看什麽?”
“很神奇啊。”
“別老盯著看了!”
“啊哈哈哈哈。”
“你在笑什麽,這麽有趣?”
“就是有趣啊。”
“……該死的小鬼們。”
【他們看起來真的很親密啊。】
【集中精力看比賽啦。哈哈哈哈。】
【貝貝觀察高朗的樣子怎麽這麽可愛。哈哈,就像在欣賞一幅畫。】
【感覺就是在享受比賽的氛圍啊?】
【不過今天不是貝貝的生日嗎?】
【對啊。在自己生日這天舉辦自己的大賽的貝貝。】
【話說高朗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正常了?】
伊莎貝爾·穆爾芬解釋完貝多芬大賽的日程和要點後,開始進行分組抽簽儀式。
“那麽請按照叫號順序到前麵來。首先是參賽號碼 1 號貝貝先生。”
伊莎貝爾·穆爾芬叫到了我。
我走上前,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從箱子裏拿出一個小球。
黑色的球上用白色寫著 2 - 1。
“貝貝先生將在第二組第一個順序參賽。”
伊莎貝爾·穆爾芬說話的同時,屏幕上顯示出我的名字。
“接下來是參賽號碼 2 號崔誌勳先生。請上前。”
崔誌勳笑著走上前。
和我一樣,他從箱子裏拿出球,向工作人員和觀眾展示。
“崔誌勳先生將在第三組第三個順序參賽。”
崔誌勳確認號碼後滿意地笑了。
他本來想盡可能在更高的舞台上競爭,所以不想和我、高朗在同一組,現在有一半成功了。
“接下來是參賽號碼 3 號,高朗先生。”
高朗走上前。
他平時那種大搖大擺的步伐不見了,我、崔誌勳以及認識他的人都對他這不尋常的樣子感到驚訝。
高朗拿出球確認後,微微一笑。
“第二組第二個。”
高朗甚至在伊莎貝爾·穆爾芬宣布之前就自己公開了,那一刻觀眾席一片嘩然。
因為我和高朗在同一組。
僅僅第三次抽簽就決定了大事件,觀眾和觀眾們不禁想起 10 多年前在華夏舉辦的兩人的比賽。
當時是我的壓倒性勝利。
當時身材瘦小的我,即使帶著身體的劣勢,也憑借有深度的演奏戰勝了高朗。
與那時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的高朗,這次的競爭會如何進行,誰也無法預測。
高朗迴到參賽選手席時,可以看到和他一樣饒有興趣笑著的我。
“大事不妙啊?”
高朗向我挑釁。
“是啊。你沒事吧?”
我們彼此深情地擔心著對方的對話小聲傳開,觀眾和觀眾們又一次感到愉快。
【他們倆真行啊。哈哈哈哈。】
【他們倆都有這樣的實力。】
【打死也不會輸啊。哈哈哈哈。】
【不知道誰會進入第二組,真的太可憐了。】
【啊,是啊。說實話,誰進入都不敢保證能晉級啊。】
“參賽號碼 4 號伊麗莎白·圖克塔米舍娃女士。”
伊麗莎白帶著犀利的眼神走向箱子。
為了在去年的伊麗莎白女王大賽中與崔誌勳決出勝負。
也是為了打敗高朗,她參加了這次比賽,她本希望和崔誌勳在同一組,但被分配到了第一組第二個順序。
“崔誌勳。”
伊麗莎白迴到座位時盯著崔誌勳。
她一生都在競爭,在最後一場勝負中,她帶著對隨意打敗自己的對手的執著。
就在她要放出“如果輸了絕不原諒”這樣的狠話時,崔誌勳先開口了。
“加油。”
崔誌勳對她那熱切的眼神感到奇怪,但還是為她加油。
伊麗莎白總不能對著笑臉吐口水吧,她哼了一聲轉過頭去。
坐在崔誌勳旁邊的妮娜·凱貝裏希湊近他耳邊小聲說:
“她為什麽總是這麽生氣?”
“誰知道呢?”
“你是不是做了什麽?”
“我做了什麽?”
崔誌勳瞪大了眼睛搖頭,妮娜看著崔誌勳和伊麗莎白,嘴角上揚,似乎覺得很有趣。
“參賽號碼 5 號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先生。請上前。”
又一位強大的奪冠熱門被點名,觀眾席一片騷動。
如果要說出實際上最有可能奪冠的高朗的最大勁敵,那就是目前難以預測誰更占優勢的我和同樣被認為是勁敵的馬克西姆·埃瓦羅特。
大家都緊張地看著他會被分配到哪個組。
“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先生,將在第三組第五個順序參賽。”
馬克西姆·埃瓦羅特被分配到了和崔誌勳同一組。
“馬克西姆。”
崔誌勳看著從容走來的克羅地亞的革命家。
他身高超過 190 厘米,有著粗壯的下巴線條和像深深凹陷的眼睛一樣突出的眉骨。
這個有著強烈眼神的男人感覺到了崔誌勳的目光,轉過頭去。
“還不錯。”
和高朗一起瓜分鋼琴界的他也知道崔誌勳最近的實力。
在解開高朗和誰更優秀這個疑問之前,作為對手,他是再好不過的了。
“參賽號碼 6 號,崔成先生。”
華夏誕生的又一位天才鋼琴家崔成被點名。
他陸續發行了肖邦、德彪西、莫紮特等專輯,在專輯銷量上,一直領先於擁有北美最高票房號召力的妮娜·凱貝裏希。
雖然很多觀看貝多芬大賽的人沒有把他列為奪冠熱門。
但也沒有人能肯定地說他不是奪冠熱門。
崔成拿起球。
“崔成先生將在第三組第四個順序參賽。”
將近一半的觀眾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僅僅六個人抽簽,就有三個人進入了第三組,而且這三個人是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崔誌勳、崔成。
死亡之組就這樣形成了。
接下來,又有接下來。
參賽選手們都祈禱自己不要被分到第二組和第三組,內心忐忑不安。
被分配到第一組或第四組的人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順序慢慢臨近,他們發出的歎息聲交織在一起。
“接下來是參賽號碼 11 號妮娜·凱貝裏希女士。請上前。”
等得不耐煩的妮娜·凱貝裏希一下子站了起來。
她大步走上前,毫不猶豫地直接拿出一個球,臉上洋溢著喜悅。
“第一組!同一組!”
“妮娜·凱貝裏希女士將在第二組第四個順序參賽。”
隨著伊莎貝爾·穆爾芬的宣布,屏幕上顯示出妮娜·凱貝裏希的名字。
觀眾席瞬間喧鬧起來,正在享受另一場慶典的音樂家們也低下了頭。
阪本龍一悄悄問一起出來的米哈伊爾·布雷哈茨:
“你不是現役選手真可惜。如果第三組第三個是米哈伊爾·布雷哈茨這個名字,那畫麵該多美好啊。”
“哈哈。別這麽說。就算是現役選手,我也會拒絕的。”
“咯咯咯。其實我也這麽想。”
另一方麵。
看到屏幕上顯示出我、高朗、妮娜·凱貝裏希在第二組的名字,觀眾們也激動得沸騰起來。
【太瘋狂了。】
【這不是決賽嗎?哈哈哈哈。】
【第二組真的就像是決賽啊?】
【第二組和第三組怎麽這麽強啊。】
“接下來,參賽號碼 12 號。呂利埃爾·布爾尚先生。”
伊莎貝爾·穆爾芬叫到了第十二位參賽選手,布爾尚緊張地走上前。
他是被柏林愛樂樂團選中的 20 名鋼琴家中技藝出眾的一位,但他可不想從第一輪開始就進入有我、高朗、妮娜·凱貝裏希的第二組,或者有馬克西姆·埃瓦羅特、崔成、崔誌勳的第三組。
布爾尚深吸一口氣,把手伸進箱子裏。
剩下的參賽選手們都希望他能填補第二組或第三組剩下的位置。
布爾尚緊緊閉上眼睛,拿出球。他不敢看,把球向前伸出去。
伊莎貝爾·穆爾芬確認球上的數字後,宣布了呂利埃爾·布爾尚的抽簽結果。
“呂利埃爾·布爾尚先生將在第二組第三個順序參賽。”
那一刻,布爾尚陷入了沉思,剩下的參賽選手們則緊緊地握住了拳頭。
【真的太可憐了。】
【哇,什麽樣的倒黴鬼要在貝貝、高朗後麵演奏啊。】
【而且後麵還是凱貝裏希。哈哈。】
【剩下的人太高興了。哈哈,太好笑了。】
【隻要不是我就好,這種心態是全世界共通的啊。】
就這樣,被粉絲們稱為“柏林大戰”的貝多芬大賽的分組抽簽繼續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