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第 379 話


    在華沙的演出圓滿落幕。


    樂團成員們比往常更加積極主動,想來大家都和諾伊爾、迪斯考一樣,滿臉寫著對我的擔憂。他們展現出莫名的熱忱,對哪怕微小的舉動都會立即做出反應,或者期望我能對他們的演奏加以點評。其實我心裏明白,他們之所以如此,隻是因為渴望與我一同沉浸於音樂創作之中,而非刻意追求完美的演奏表現。


    “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盡管已經接手柏林愛樂樂團,可我內心依舊隱隱不安。我似乎期望著與柏林愛樂樂團攜手前行時,不會給彼此帶來沉重的負擔。


    眾多人士對我寄予了各式各樣的期望,而我也滿心渴望能盡可能多地開展音樂活動,這便引發了當前的狀況。近來,洪成的話語總是不由自主地在我耳畔迴響。


    “或許他早就料到會是這般局麵吧。”


    然而,無論是彼時還是此刻,我對創作自己鍾愛的音樂的那份熱忱從未有過絲毫改變。誠然,因為有粉絲的支持我才能夠投身音樂事業,但更為關鍵的是,倘若我無法堅守自我,那個被他們所深愛的“貝貝”便也無從存在了。


    不過,看到此類報道層出不窮,樂團成員們的擔憂似乎也並非毫無緣由。


    【《費德裏奧》在華沙再創輝煌佳績!】


    【《費德裏奧》首演視頻僅用 217 小時 3 分鍾累計播放量突破 2 億次!】


    【備受重新審視的經典之作《費德裏奧》】


    【忠實於原曲的大師貝貝:對貝多芬的深情摯愛】


    【革新中的柏林愛樂樂團:《費德裏奧》是否其多元光譜的一部分?】


    三天前,柏林愛樂樂團與德累斯頓歌劇院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完成了首場演出。這場演出吸引了 400 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成為 2024 年商業上最為成功的舞台盛事,同時也引發了諸多話題討論。


    其中備受矚目的當屬耶爾巴·魯賓斯坦、菲利普·克拉斯等音樂界巨匠的評論。菲利普·克拉斯評價指揮貝貝在藝術造詣上更趨成熟,然而卻也流露出一絲遺憾,認為貝貝此次未能充分彰顯其獨特的個人風格。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耶爾巴·魯賓斯坦則強調,以往以別出心裁的編曲驚豔世界的貝貝,此次首次展現出對原曲的忠實演繹,這一點值得高度關注。


    與以往的演出相比,此次演奏《費德裏奧》的柏林愛樂樂團確實呈現出了不同以往的風貌。對此,少數媒體提出觀點,認為向來在改編古典大師作品時毫無顧忌的貝貝,此次或許是感受到了某種壓力。畢竟,近期為穩定因多項事務而開支龐大的柏林愛樂樂團,貝貝在決策時難免會更加謹慎行事。


    引發諸多爭議的海曼·肖伊克宣稱,貝貝在貝多芬這部傑作麵前終於暴露出能力的局限,此番言論再度激起眾多粉絲的憤怒。另一方麵,評論界也有部分人士對此次忠實於原曲的指揮與演奏給予了積極的反饋。著名音樂評論家法因·裏帕斯托指出,此次《費德裏奧》對原曲的忠實呈現,體現了貝貝對貝多芬的敬重與敬畏之心。


    始終處於輿論焦點的柏林愛樂樂團,其未來的動向著實令人矚目。


    這些人就像狂吠的狗一般。之前拿我和阿馬德烏斯作比較,令人心生不悅,此次又仿佛在將我與過去的自己相互比較。實在是些令人厭煩、毫無作為的家夥。


    如此思索一番後,我播放起阪本龍一的《bibo no aozora》。電影中鋼琴與小提琴的協奏版本。相較原曲,我更為傾心於這個版本,不過阪本龍一曾表示他更喜歡絢爛的原曲。


    這是阪本龍一作品中,除《rain》之外我最為喜愛的曲子。並非說有哪首曲子不佳,隻是這首曲子適合靜心品味,堪稱絕妙。小提琴的演奏在某些區域幾近突破常規界限,卻又與整首曲子營造出的氛圍相得益彰,令人驚歎。


    真聰明啊。


    “貝貝,你現在有空嗎?”


    是譚允靜。她推開門,手裏提著水果籃,臉上洋溢著笑容。


    “感覺明早吃會很不錯哦。”


    “多謝。”


    我接過水果籃,側身讓她進來,隨後從冰箱裏取出水。


    “昨天的演出也很棒呢。”


    “嗯。雖然不是宏大的編製,有點小遺憾。”


    “是因為舞台比較小吧。和露天演出場地相比的話。”


    我將水倒入咖啡壺,與她相對而坐,這時譚允靜拿出之前我布置給她的作業。


    ‘原本以為巡演會耽擱些時間呢。’


    她真是個勤奮的學生。


    “感覺怎麽樣?”


    “有些難度。”


    “哈哈。”


    自她擔任首席以來,為了具備首席應有的素養而開始努力學習,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如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次她在新發表的曲子中特意空出部分,給我出了些問題。


    這並非有標準答案的事情。我本打算通過對比完成版與她填寫的樂譜,來幫助她提升理解能力,同時守護她的創作靈性。


    ‘還不錯嘛。’


    快速瀏覽一遍後,我發現相較於最初連總譜都不太熟悉的她而言,如今已經能夠很好地跟上節奏了。我微微點頭,她似乎略顯緊張。她帶著淺笑,又一次仔細審視樂譜。隨後,她發現了並非問題部分卻被修改的地方。


    這裏添加了漸弱(decrescendo)標記。


    “這是怎麽迴事?”


    “啊,感覺這裏好像缺了點什麽。”


    “缺了?”


    “嗯。因為下一小節有突強(sforzando),我想如果你是創作者的話可能會這樣處理……”


    “我會嗎?”


    “嗯。因為你很喜歡這種強調方式。”


    再次查看樂譜,我確實能迴憶起當時想要通過輕柔地演奏此處,以便更有效地運用後續的突強。


    ‘我居然遺漏了。’


    創作樂譜時偶爾會出現這樣的失誤。本應反複檢查修改,而譚允靜幫我完成了這件事。


    “如果是布魯諾·瓦爾特的話,可能會在中間切斷音符。這也是我常用的方法。”


    當我指出還有其他處理方式時,譚允靜小心翼翼卻又充滿自信地看著我。


    “因為前麵已經用過那種方式了。所以我覺得這裏可以換一種處理方法。”


    這是正確的理解。


    ‘她並非僅僅專注於解題。’


    因為努力去理解樂譜,所以才會如此仔細地研究,同時這也意味著她理解了我的音樂。對於富爾特文格勒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像尼婭·瓦爾格雷、克爾巴·施泰因、查爾斯·布勞恩等這些處理曲子的人,實際上也隻有少數人能完全理解我的曲子。我為譚允靜作為演奏者不斷提升能力並且持續進步而感到欣喜。


    “很不錯。巡演結束後的總排練時我們再詳細探討。”


    “好的。”


    適當地喝了些已經變涼的茶,身體逐漸放鬆下來,感到一絲慵懶。忽然間,我好奇她對這次《費德裏奧》的看法。


    “你覺得這次的《費德裏羅》怎麽樣?”


    “什麽怎麽樣?”


    “就是《費德裏奧》呀。似乎有各種各樣的評價呢。”


    我把剛剛在看的報紙拿給她看,她微微皺了皺眉頭。


    “別的不說,說這次不像你的風格,我覺得,好像不是這樣。”


    她點了點頭。


    “當然,像菲利普·克拉斯那樣的大師比我厲害得多。”


    她似乎是在說菲利普·克拉斯。


    “我想可能是因為他不太了解你。這次準備的曲子確實忠實於原曲,和以前積極編曲的風格有所不同。”


    她口吃的毛病已經改善了很多。


    “僅僅用強烈或者獨特的詮釋來評判是錯誤的判斷。不墨守成規……為了完美的演奏,我們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是嗎?”


    這正是我想聽的話。


    這段時間,通過一些人,我不斷被指出我的音樂可能會破壞古典音樂固有的音樂性。他們都以我無視傳統上一直遵循的詮釋為依據。然而,為了卓越的演奏,無論是之前的實驗性嚐試還是順應時代的演奏,本質上都不應受到限製。那些隻是不理解這一點的人在說胡話罷了。


    這也是追求完美演奏的我、富爾特文格勒以及柏林愛樂樂團的精神所在。


    “你呀,好像什麽都懂似的。”


    “這樣的你看起來更棒哦。”


    她輕輕晃動著手指。這是火災之後養成的習慣,每當有想說的話時就會這樣。不出所料,她開始說起樂團成員們的事情。


    “樂團成員們也都知道。因為他們親自參與演奏,所以他們知道你找到了最棒的演奏方式。”


    從她的表情能看出她也在擔心。


    “隻是擔心你太忙了,以至於沒辦法演奏自己想演奏的音樂。大家都在擔心這個,諾伊爾先生也是。”


    “別擔心。”


    我喝完茶杯裏的茶。


    “柏林愛樂樂團不是阻礙。它是我能夠實現夢想、能夠幫助我達成心願的地方。”


    環顧世界,能像這樣匯聚眾多頂尖演奏家的地方寥寥無幾。而且,能找到誌同道合的人也並非易事,所以反而是他們在給予我幫助。他們是非常特別的朋友。


    “嗯。”


    原本一臉擔憂的譚允靜點了點頭。


    另一方麵。


    留在柏林的弗蘭茨·彼得深深地沉浸在第一天觀看的《費德裏奧》之中。


    貝貝和古斯塔夫·策爾納。


    這兩位天才重現的偉大歌劇,在年僅 15 歲的少年心中點燃了熾熱的火焰。因生活困苦,連一部完整的電影都未曾好好觀看、一本書都未曾悠閑品讀的弗蘭茨,《費德裏奧》的故事對他而言充滿了強烈的吸引力。而如同救世主般的貝貝的指揮,對他來說就如同神聖的法典。在他心中,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少年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歌劇《費德裏奧》。


    他心中如火焰般熾熱的情感,化作了對《費德裏奧》深入探究的渴望。弗蘭茨·彼得連續一周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隻是反複鑽研貝貝留下的樂譜。


    “為什麽?”


    “啊,原來是這樣。”


    “太厲害了。真的太厲害了。”


    在天才的眼中,貝多芬的創作意圖,以及將其進一步升華的貝貝的用心開始逐漸明晰。弗蘭茨憑借自身的探索欲,開始自行填補那些正規課程無法滿足的知識空白,並且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哥哥,吃點東西吧。”


    無論周圍人說什麽,他都無法產生這樣的念頭。他隻是一味地探索。這樣的狀態在十天後愈發強烈。


    弗蘭茨·彼得渴望再次確認自己所學、所發現的一切。他想要像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首場演出那樣,親身去感受,而非僅僅通過流媒體觀看。


    ‘下一個城市是哪裏來著?’


    布拉格 o2 體育場的演出已經在進行中。


    下一站是慕尼黑。


    然而,當弗蘭茨查看演出日程時,想起在演出開始前所有門票就已售罄的事實,不禁陷入了沮喪。


    ‘要不要試著請求一下呢?’


    弗蘭茨猶豫著是否要向貝貝表明自己想要親臨現場觀看演出的想法,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他已經得到了太多,對於這個還不習慣“接受”的少年來說,這是一件極為難為情的事情。他將自己的煩惱傾訴給了同在“樂隊”的達萊。


    “直接請求不就好了?又不是什麽難事。雖然坐不了觀眾席,但讓你在休息室待著應該可以吧?”


    “即便如此也還是很不好意思啊。”


    “我剛開始的時候也這樣,後來賺錢還了就好了。閉上眼睛努力就行。我也欠貝貝很多錢呢。”


    達萊一邊掰著手指計算一邊沮喪地說道。


    “現在還剩 500萬呢……”


    其中大部分是醫療費和學費。


    自從加入樂隊,他開始用年薪的 50%償還債務,但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還清。更何況他還是合同工。


    達萊用力地歎了口氣,堅定了信念後走進了錄音室。


    弗蘭茨不知所措,隻能待在樂隊練習室。他呆呆地看著與《費德裏奧》演出日程相關的宣傳冊,忽然。


    “咦?”


    他發現羅馬阿雷納迪維羅納的特別演出,隻有持有阿雷納迪維羅納歌劇節 vvip 門票的人才能特別入場。


    擔心費用過高,平時隻有必要時才會使用手機的弗蘭茨,拿出手機戰戰兢兢地搜索相關內容。


    “3370 歐元?”


    看到阿雷納迪維羅納歌劇節 vvip 門票價格的弗蘭茨,眼睛差點瞪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貝多芬重生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漳州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漳州老楊並收藏貝多芬重生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