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130 話》
------------------
在遙遠的歐洲。
在那音樂曾盛極一時、絢爛綻放的地方,聽聞貝貝的演奏後,洪成不禁握緊了拳頭。
“這小子。”
沒能親臨現場聆聽,難道會成為我死前最後的遺憾嗎?
這小子毫無保留地施展著上天賜予的天賦,似乎終於領悟了自己該創作怎樣的音樂。
重生。
當我初次聽到他的第一首曲子時,真的感覺音樂之神誕生了。
那鋼琴三重奏激烈無比,仿佛被壓抑許久,完全不像是四歲幼童所能創作出來的。
自那之後他發表的曲子也必將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堅信即便千年之後也仍會被演奏。而若要我在貝貝的作品中挑選最佳,我敢斷言,初期作品裏《複活》當屬翹楚。
那首曲子像是對這個時代古典音樂究竟為何的叩問。
同時也給出了答案。
它極為直觀地展現了 21 世紀古典音樂所缺失的模樣。
他在薩爾茨堡音樂節閉幕日演奏的即興曲。
又再度喚起了當時我所感受到的震撼。
就是這樣。
這才是貝貝的真正模樣。
當這樣的念頭浮現,我不得不承認,一直以來我對貝貝都存在誤解。
老友的孫子並非在逐漸喪失他原本卓越的天賦,也未曾忘卻他與生俱來的音樂性。
我曾擔心,隨著他對音樂的體驗增多,會不會漸漸失去他原本所具備的“古典氣質”。
原來隻是杞人憂天。
這小子通過“雙鋼琴協奏曲”找迴了往昔的自己,並且以比從前更出色的表現力,以最本真的姿態迴歸。
在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協奏中,他似乎終於尋得了完整的自我。
這是多麽令人欣喜之事。
如今,這位終結一個時代的音樂家終於明確了自己前行的方向,這也為音樂邁向新的階段奠定了基石。
而這一切都始於那個年僅九歲孩子的雙手。
我已別無所求。
……不。
這是多麽令人遺憾之事。
我這無用的身軀所剩時日無多。
無法一同見證那燦爛的未來,對於一名鋼琴家而言,實在是太過可惜。
年少時曾令我心潮澎湃的莫紮特、貝多芬、肖邦以及德彪西。
如今又有貝貝。
一想到無法與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同走過一個時代,一想到聆聽他音樂的時光所剩無幾,就連這清冷黎明的空氣。
就連那緩緩從東方升起的朝陽都令我心生怨恨。
數日後。
“父親,如今學校那邊……”
“嗯,父親。您要是有什麽想做的,咱們一起吧。”
一個月前因一陣風而倒下,從而知曉自己身體狀況不佳的兒子兒媳在上班途中叫住了我。
“那咱們帶珠熙去旅行吧,就去近一點的地方。”
“好。就這麽辦。”
四個月。
由於所剩時間無幾,我也曾考慮與家人共度時光,但想要將成長中的貝貝看到最後,這難道是一種奢望嗎?
就這樣,兒子駕車駛向鋼琴教室,沒想到那特別的小子已經在了。
他看起來沒什麽太大變化,依舊專注地彈奏著鋼琴,可隻要專注於那琴音,內心便會趨於平靜。
“老師,老師。”
我睜開眼,應著孩子的唿喚,隻見貝貝眼眶泛紅地望著我。
“怎麽了?為什麽哭?”
“椅子壞了。”
順著孩子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鋼琴椅斷了一條腿。
這椅子並不破舊,真不知道怎麽就壞了,不過我還是先確認孩子有沒有受傷。
“哎呀。來,我看看。”
仔細查看孩子,幸好沒有受傷之處,隻是似乎被突然摔倒嚇到了。
“有沒有哪裏疼?”
剛剛還像是馬上就要落淚的孩子搖了搖頭。
“那就好。今天就到這兒,迴去吧。”
“好。”
傍晚時分,我正在整理東西,貝貝走了過來。
“10 月 4 日有演奏會。”
“哦,是嗎?曲目安排是?”
“打算從《雙鋼琴協奏曲》裏選。”
他似乎不隻是單純告知,像是有什麽話想說,於是我問道:
“是有什麽問題嗎?”
“原本一起錄音的高朗沒辦法參加了。”
這確實有些可惜。
自與貝貝競賽之後,高朗的演奏質感有了極大提升,在《雙鋼琴協奏曲》中也表現得相當出色。
他們二人配合得如此默契,少了一個人,貝貝應該也會覺得遺憾吧。
“希姆拉爺爺說他會盡力幫忙。”
希姆拉秀是日本著名的製作人,也是貝貝所屬經紀公司的代表,看來他確實很有眼光。
“那麽,你怎麽想?”
我還是沒能直白地表達,隻是問道:
“咳咳。你這麽想和這位老師一起演奏嗎?”
我笑著問,貝貝皺了皺眉頭,露出不情願的神情。
“不是那樣的。”
貝貝似乎思考了片刻。
“所以,是讓我幫忙還是拒絕呢?”
“請幫忙。”
這怎能不讓人欣喜。
與這位即將引領音樂新潮流的天才合作協奏。
此生最後的機會。
我這把老骨頭還能與他一同演奏,這無疑是無比珍貴、令人欣喜若狂的禮物。
“好吧。既然弟子這麽期望,那我就來吧。好,從明天開始馬上準備。”
將貝貝送走後,我最後檢查了一遍教室,正準備離開時。
那把壞掉的椅子映入眼簾。
“放在那兒孩子們會受傷的。”
我想把它挪到一邊,可不知為何,心裏湧起一股別樣的情緒。
其實隻要換一條腿,它就能恢複如初。
不知是怎樣的念頭作祟,這把看似完好的椅子讓人莫名心疼。
“真是善變。”
或許是因為所剩時日不多,我似乎變得越發多愁善感了。
------------------
第二天,我便立刻與洪成老師開始為演奏會做準備。
他那獨特的音色正如我多次聆聽所感受到的那般,將《台風》與《驟雨》詮釋得淋漓盡致。
與高朗又是全然不同的感覺。
“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然而,他的鋼琴聲雖沉重地撞擊著我的內心,卻並非他往日有力的演奏。
協奏結束後,我問他。
“你哪裏疼嗎?”
我的話引得洪老師大聲吼道:
“疼啊!好了,快點再來一遍。時間緊迫。”
我再次關切地詢問,他卻反而發起火來,我心想肯定是有什麽狀況。
“不是這樣的。”
話說到這兒,我也隻能閉嘴。
洪老師大汗淋漓地重新開始演奏,每一個音符都按得極為吃力。
都這般模樣了,顯然是比平日虛弱。
他看起來如此疲憊,我也不忍心說出今天就到此為止、休息一下的話。
晚上。
我與爺爺外出就餐。
或許是許久未曾有過的好胃口,爺爺比平日吃得更多。看到他健康的模樣,我很是欣慰,自己也夾了一塊蓮藕燉肉吃。
“話說,你也不挑食了呢。”
“因為好吃。”
“哈哈。和爺爺口味相投真是太好了。以後常來吧。”
無論是用蔬菜蘸大醬,還是牛蒡燉肉、涼拌豆芽,亦或是加入蛤蜊燉煮的湯,都無比美味。
這種讓內心感到舒適的美食,給人一種親近之感。
看到爺爺喜愛,我不禁想,或許正是因為常吃這些,他才如此健康吧。
隻是餐費著實昂貴。
“啊。”
“嗯?怎麽了?”
“洪成爺爺好像身體不太好。”
“是嗎?他一輩子都沒怎麽生過病。老了,是不是開始這兒疼那兒疼了。”
人老了,身體各處確實容易出問題。
但我覺得並非如此,於是再次對不太在意的爺爺說道:
“不是那樣的,他真的看起來很吃力。今天練習演奏會曲目時,和平時很不一樣。流了好多汗。”
“嗯……年輕時太不愛惜身體了。嘖嘖。爺爺給你找些好藥送去。”
爺爺這樣迴答後,便給一個叫實長的人打電話,讓他準備補藥,還吩咐他找時間去洪成那兒。
迴到家後。
我好不容易得到的咖啡機和咖啡豆被廚師拿走了,我鬱悶地迴到房間。
為了排解這份憂愁,我播放起肖邦的夜曲,拿起小提琴,試著與之相和。
‘中秋演奏什麽呢?’
一直隻想著 10 月的演奏會,對於與韓會長約定好的中秋演出曲目還未曾思考過。
鋼琴也好,小提琴也罷,我總想選一首更契合當時氛圍的曲子。
嘟嚕嚕 - 嘟嚕嚕 -
我正如此思索著,拿起小提琴調音時,手機震動了起來。一看,是崔誌勳。
我接起電話。
“怎麽了?”
“完了!出大事了!”
崔誌勳一驚一乍的時候,一般都不是什麽大事。我知道他肯定又要講一些我不感興趣的事情,便躺在床上,等著他開口。
“你,你,你,先冷靜聽我說。”
“你才該冷靜點。”
“埃德加·德·切爾明去世了。”
“……那是誰?”
“你連埃德加·德·切爾明都不知道?超厲害的!是非常有名的電影導演啊。”
我從未聽說過這個人。
“啊,總之他在去世前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完成了一部講述莫紮特童年的電影劇本。好像是一部巨作。”
“然後呢?”
“他們要為這部電影選角,是選拔真正的年輕音樂家!”
我完全不明白崔誌勳在說什麽。我靜靜地等著,他終於說出重點。
“貝貝你去的話正合適啊!不,根本想不到其他人選。這就是你的事啊!你是天才,德語又好!啊,是不是要用英語?哎呀,英語稍微準備一下肯定也沒問題!”
他居然說稍微準備一下英語就行。
“我是音樂家,又不是演員。”
……嗯。
“而且我也不是莫紮特。”
雖然已經擺脫了他的影子許久,但那位天才依舊如影隨形。
偶爾看到網上那些諸如“莫紮特是不是重生了?”之類莫名其妙的言論時,我也能感覺到,無論是兒時,還是現在這個年幼的時期,那都是始終伴隨著我的名字。
我自己從未有過要擺脫這個名字的想法。
“對不起。大家都說要是你能出演這個角色就好了,我也這麽覺得,所以就跟你說了。”
“別在意。你最近在做什麽?音樂殿堂學院有意思嗎?”
“嘻嘻。其實每天都被老師們誇讚。今天第一次學德彪西,超級難。”
------------------
在遙遠的歐洲。
在那音樂曾盛極一時、絢爛綻放的地方,聽聞貝貝的演奏後,洪成不禁握緊了拳頭。
“這小子。”
沒能親臨現場聆聽,難道會成為我死前最後的遺憾嗎?
這小子毫無保留地施展著上天賜予的天賦,似乎終於領悟了自己該創作怎樣的音樂。
重生。
當我初次聽到他的第一首曲子時,真的感覺音樂之神誕生了。
那鋼琴三重奏激烈無比,仿佛被壓抑許久,完全不像是四歲幼童所能創作出來的。
自那之後他發表的曲子也必將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堅信即便千年之後也仍會被演奏。而若要我在貝貝的作品中挑選最佳,我敢斷言,初期作品裏《複活》當屬翹楚。
那首曲子像是對這個時代古典音樂究竟為何的叩問。
同時也給出了答案。
它極為直觀地展現了 21 世紀古典音樂所缺失的模樣。
他在薩爾茨堡音樂節閉幕日演奏的即興曲。
又再度喚起了當時我所感受到的震撼。
就是這樣。
這才是貝貝的真正模樣。
當這樣的念頭浮現,我不得不承認,一直以來我對貝貝都存在誤解。
老友的孫子並非在逐漸喪失他原本卓越的天賦,也未曾忘卻他與生俱來的音樂性。
我曾擔心,隨著他對音樂的體驗增多,會不會漸漸失去他原本所具備的“古典氣質”。
原來隻是杞人憂天。
這小子通過“雙鋼琴協奏曲”找迴了往昔的自己,並且以比從前更出色的表現力,以最本真的姿態迴歸。
在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協奏中,他似乎終於尋得了完整的自我。
這是多麽令人欣喜之事。
如今,這位終結一個時代的音樂家終於明確了自己前行的方向,這也為音樂邁向新的階段奠定了基石。
而這一切都始於那個年僅九歲孩子的雙手。
我已別無所求。
……不。
這是多麽令人遺憾之事。
我這無用的身軀所剩時日無多。
無法一同見證那燦爛的未來,對於一名鋼琴家而言,實在是太過可惜。
年少時曾令我心潮澎湃的莫紮特、貝多芬、肖邦以及德彪西。
如今又有貝貝。
一想到無法與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同走過一個時代,一想到聆聽他音樂的時光所剩無幾,就連這清冷黎明的空氣。
就連那緩緩從東方升起的朝陽都令我心生怨恨。
數日後。
“父親,如今學校那邊……”
“嗯,父親。您要是有什麽想做的,咱們一起吧。”
一個月前因一陣風而倒下,從而知曉自己身體狀況不佳的兒子兒媳在上班途中叫住了我。
“那咱們帶珠熙去旅行吧,就去近一點的地方。”
“好。就這麽辦。”
四個月。
由於所剩時間無幾,我也曾考慮與家人共度時光,但想要將成長中的貝貝看到最後,這難道是一種奢望嗎?
就這樣,兒子駕車駛向鋼琴教室,沒想到那特別的小子已經在了。
他看起來沒什麽太大變化,依舊專注地彈奏著鋼琴,可隻要專注於那琴音,內心便會趨於平靜。
“老師,老師。”
我睜開眼,應著孩子的唿喚,隻見貝貝眼眶泛紅地望著我。
“怎麽了?為什麽哭?”
“椅子壞了。”
順著孩子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鋼琴椅斷了一條腿。
這椅子並不破舊,真不知道怎麽就壞了,不過我還是先確認孩子有沒有受傷。
“哎呀。來,我看看。”
仔細查看孩子,幸好沒有受傷之處,隻是似乎被突然摔倒嚇到了。
“有沒有哪裏疼?”
剛剛還像是馬上就要落淚的孩子搖了搖頭。
“那就好。今天就到這兒,迴去吧。”
“好。”
傍晚時分,我正在整理東西,貝貝走了過來。
“10 月 4 日有演奏會。”
“哦,是嗎?曲目安排是?”
“打算從《雙鋼琴協奏曲》裏選。”
他似乎不隻是單純告知,像是有什麽話想說,於是我問道:
“是有什麽問題嗎?”
“原本一起錄音的高朗沒辦法參加了。”
這確實有些可惜。
自與貝貝競賽之後,高朗的演奏質感有了極大提升,在《雙鋼琴協奏曲》中也表現得相當出色。
他們二人配合得如此默契,少了一個人,貝貝應該也會覺得遺憾吧。
“希姆拉爺爺說他會盡力幫忙。”
希姆拉秀是日本著名的製作人,也是貝貝所屬經紀公司的代表,看來他確實很有眼光。
“那麽,你怎麽想?”
我還是沒能直白地表達,隻是問道:
“咳咳。你這麽想和這位老師一起演奏嗎?”
我笑著問,貝貝皺了皺眉頭,露出不情願的神情。
“不是那樣的。”
貝貝似乎思考了片刻。
“所以,是讓我幫忙還是拒絕呢?”
“請幫忙。”
這怎能不讓人欣喜。
與這位即將引領音樂新潮流的天才合作協奏。
此生最後的機會。
我這把老骨頭還能與他一同演奏,這無疑是無比珍貴、令人欣喜若狂的禮物。
“好吧。既然弟子這麽期望,那我就來吧。好,從明天開始馬上準備。”
將貝貝送走後,我最後檢查了一遍教室,正準備離開時。
那把壞掉的椅子映入眼簾。
“放在那兒孩子們會受傷的。”
我想把它挪到一邊,可不知為何,心裏湧起一股別樣的情緒。
其實隻要換一條腿,它就能恢複如初。
不知是怎樣的念頭作祟,這把看似完好的椅子讓人莫名心疼。
“真是善變。”
或許是因為所剩時日不多,我似乎變得越發多愁善感了。
------------------
第二天,我便立刻與洪成老師開始為演奏會做準備。
他那獨特的音色正如我多次聆聽所感受到的那般,將《台風》與《驟雨》詮釋得淋漓盡致。
與高朗又是全然不同的感覺。
“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然而,他的鋼琴聲雖沉重地撞擊著我的內心,卻並非他往日有力的演奏。
協奏結束後,我問他。
“你哪裏疼嗎?”
我的話引得洪老師大聲吼道:
“疼啊!好了,快點再來一遍。時間緊迫。”
我再次關切地詢問,他卻反而發起火來,我心想肯定是有什麽狀況。
“不是這樣的。”
話說到這兒,我也隻能閉嘴。
洪老師大汗淋漓地重新開始演奏,每一個音符都按得極為吃力。
都這般模樣了,顯然是比平日虛弱。
他看起來如此疲憊,我也不忍心說出今天就到此為止、休息一下的話。
晚上。
我與爺爺外出就餐。
或許是許久未曾有過的好胃口,爺爺比平日吃得更多。看到他健康的模樣,我很是欣慰,自己也夾了一塊蓮藕燉肉吃。
“話說,你也不挑食了呢。”
“因為好吃。”
“哈哈。和爺爺口味相投真是太好了。以後常來吧。”
無論是用蔬菜蘸大醬,還是牛蒡燉肉、涼拌豆芽,亦或是加入蛤蜊燉煮的湯,都無比美味。
這種讓內心感到舒適的美食,給人一種親近之感。
看到爺爺喜愛,我不禁想,或許正是因為常吃這些,他才如此健康吧。
隻是餐費著實昂貴。
“啊。”
“嗯?怎麽了?”
“洪成爺爺好像身體不太好。”
“是嗎?他一輩子都沒怎麽生過病。老了,是不是開始這兒疼那兒疼了。”
人老了,身體各處確實容易出問題。
但我覺得並非如此,於是再次對不太在意的爺爺說道:
“不是那樣的,他真的看起來很吃力。今天練習演奏會曲目時,和平時很不一樣。流了好多汗。”
“嗯……年輕時太不愛惜身體了。嘖嘖。爺爺給你找些好藥送去。”
爺爺這樣迴答後,便給一個叫實長的人打電話,讓他準備補藥,還吩咐他找時間去洪成那兒。
迴到家後。
我好不容易得到的咖啡機和咖啡豆被廚師拿走了,我鬱悶地迴到房間。
為了排解這份憂愁,我播放起肖邦的夜曲,拿起小提琴,試著與之相和。
‘中秋演奏什麽呢?’
一直隻想著 10 月的演奏會,對於與韓會長約定好的中秋演出曲目還未曾思考過。
鋼琴也好,小提琴也罷,我總想選一首更契合當時氛圍的曲子。
嘟嚕嚕 - 嘟嚕嚕 -
我正如此思索著,拿起小提琴調音時,手機震動了起來。一看,是崔誌勳。
我接起電話。
“怎麽了?”
“完了!出大事了!”
崔誌勳一驚一乍的時候,一般都不是什麽大事。我知道他肯定又要講一些我不感興趣的事情,便躺在床上,等著他開口。
“你,你,你,先冷靜聽我說。”
“你才該冷靜點。”
“埃德加·德·切爾明去世了。”
“……那是誰?”
“你連埃德加·德·切爾明都不知道?超厲害的!是非常有名的電影導演啊。”
我從未聽說過這個人。
“啊,總之他在去世前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完成了一部講述莫紮特童年的電影劇本。好像是一部巨作。”
“然後呢?”
“他們要為這部電影選角,是選拔真正的年輕音樂家!”
我完全不明白崔誌勳在說什麽。我靜靜地等著,他終於說出重點。
“貝貝你去的話正合適啊!不,根本想不到其他人選。這就是你的事啊!你是天才,德語又好!啊,是不是要用英語?哎呀,英語稍微準備一下肯定也沒問題!”
他居然說稍微準備一下英語就行。
“我是音樂家,又不是演員。”
……嗯。
“而且我也不是莫紮特。”
雖然已經擺脫了他的影子許久,但那位天才依舊如影隨形。
偶爾看到網上那些諸如“莫紮特是不是重生了?”之類莫名其妙的言論時,我也能感覺到,無論是兒時,還是現在這個年幼的時期,那都是始終伴隨著我的名字。
我自己從未有過要擺脫這個名字的想法。
“對不起。大家都說要是你能出演這個角色就好了,我也這麽覺得,所以就跟你說了。”
“別在意。你最近在做什麽?音樂殿堂學院有意思嗎?”
“嘻嘻。其實每天都被老師們誇讚。今天第一次學德彪西,超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