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101 話》
作為古典音樂演出策劃人而聞名的路德·特斯拉,正為逐年減少的觀眾數量而憂心忡忡。
雖說在當下,憑借著穩固的粉絲群體還能勉強支撐,但新觀眾的流入量卻嚴重不足。
照這樣下去,十年、二十年後,古典音樂界必然會大幅萎縮,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年輕的路德·特斯拉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讓古典音樂更具大眾性。
然而,有這種問題意識的並非隻有他一人。
許多與路德·特斯拉有相同困擾的人,都嚐試著將古典音樂與爵士、搖滾、民族音樂等多種音樂類型相結合,以探尋新的出路。
隻是尚未能確定一個明確的大方向罷了。
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也是理所當然的。
“應該迴歸到過去純粹的狀態。”
“需要更貼近大眾。”
有些人倡導傳統與理想,而有些人則追求變革。
大家都各抒己見,但是,最終最為關鍵的還是“錢”的問題。
沒有錢的話,即便想要創作音樂也無能為力。而要賺錢就必須吸引人氣。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傳統主義者還是改革主義者,都有著共識,那就是必須阻止古典音樂愛好者數量持續減少的趨勢。
古典音樂的未來一片迷茫。
雖然不想承認,但這就是事實。
如同大多數音樂界人士所擔憂的那樣,路德·特斯拉也認為需要有某種力量來重新點燃人類所創造的這一高貴音樂的火種,哪怕是通過變革來實現。
這便是路德·特斯拉與傳統主義者產生摩擦的原因。
不過,有一場演出給了他靈感。
“貝貝與高朗鋼琴對決”。
所有的音樂家,尤其是演奏家,都是通過比賽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從而以職業演奏家的身份出道。
在那之後,他們便在各自的位置上發展,其中能夠展現出卓越明星特質的演奏家隻是極少數。
在年輕的鋼琴家中,高朗、米凱爾·布萊哈茨等曾擁有極高的票房號召力,但他們也不知不覺已步入三十歲的行列。
此刻正需要新的明星誕生。
路德·特斯拉從幾年前開始,就對在媒體和業界逐漸嶄露頭角的貝貝產生了興趣。
他年紀輕輕,外貌出眾,實力超群,還有著獨特的故事背景。
所有的一切都堪稱完美。
這位戰勝貧困的天才音樂家在全球範圍內收獲了極高的人氣,同時隨著他的一些家庭故事被披露,不僅僅是吸引了人氣,還引發了人們的諸多討論。
“他的實力是真的嗎?”
“還是說隻是名門製造出來的天才呢?”
事實真相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貝貝這個名字總是被人們提及,並且因為他,很多人都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隻要在網上稍加搜索就能明白。
許多人對貝貝難以理解的飛速成長提出質疑,網絡社區也因此每次都陷入激烈的爭論之中。
話題性。
僅僅是誕生一位天才音樂家,在吸引關注方麵是存在局限的,而貝貝身上可供討論的話題實在是太多了。
他不僅僅是一名演奏家,其出身背景也十分出色。
進入 20 世紀後,新的古典音樂誕生的情況已經極為罕見。
隨著對現有音樂進行改編和探索的情況增多,作曲家的數量大幅減少,而與之相反,演奏家的數量卻趨於飽和。
獨特性。
貝貝既是傳統意義上的作曲家,又擅長演奏。
這同樣也是他備受矚目的原因之一。
然而。
就在不久前與鋼琴界的皇太子高朗進行比賽時,他潛在的明星特質徹底爆發了。
與貝貝相關的搜索關鍵詞數量相比之前呈數倍增長,提及他的媒體報道數量也大幅增加。
不隻是貝貝。
就連他的對手高朗在比賽之後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並非因為被後輩擊敗而沒落,而是通過比賽展現出了更加成熟的一麵,從而使得他的粉絲群體更加穩固,知名度也進一步提升。
“就是這個。”
路德·特斯拉堅信不疑。
這就是古典音樂界所需要的。
仔細想想,這其實是非常原始的一種模式。
“誰更厲害?”
隻要存在競爭,無論是誰都會產生興趣。
小時候,誰都會纏著父母不停地問。
“太陽厲害,還是月亮厲害?”
“孫悟空和牛魔王打架誰會贏?”
“莫紮特和貝多芬打架誰會贏?”
“愛因斯坦和西恩斯誰更聰明?”
不知道是因為麵子問題,還是在成長過程中經曆了太多的比賽而感到疲憊,作為演出策劃人的路德·特斯拉無從知曉,但古典音樂中確實缺少這種原始的“對立格局”。
一旦有了對立格局,故事自然就會產生。如果不夠的話,通過編排也能解決。
實際上,通過去年年末舉辦的“貝貝與高朗鋼琴對決”的結果,已經了解到大眾所期望的是什麽,所以他認為應該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而其核心人物,自然就是當下最受矚目的天才音樂家。
路德·特斯拉拿起了電話。
結束了與外公在英國的旅行後,我在前往電視台參加節目錄製的路上。
因為有些無聊,林秀英遞給我一本雜誌,說是李浩記者送的“觀眾席”專欄。
他曾多次撰寫關於我的報道,所以我對他的名字還有印象,這本雜誌的水準相當不錯。
[阪本龍一在裏斯本大劇院完美收官]
[柏林愛樂樂團年末音樂會,大師的 d 大調是否完美無瑕]
[“火鳥”以 900 萬歐元成交]
[小提琴家查爾斯·布朗:“火鳥”的迷人音色堪稱一絕]
[漢斯·季默:“能再次與諾蘭導演合作深感榮幸”]
“挺有意思的。”
雖然偶爾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單詞,但現在我已經能夠較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了,所以最近我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世界。
阪本龍一和弗爾特溫格勒似乎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演出。之後得找時間聯係一下他們。
還有。
“最終還是成交了啊。”
看樣子“火鳥”已經找到了它的新主人。
“你知道查爾斯·布朗這個人嗎?”
我向正在開車的希姆拉問道。
“查爾斯·布朗?不知道。”
“沒聽說過嗎?”
看到希姆拉和林秀英都一臉茫然,似乎是一位不太知名的小提琴家。
“如果說鋼琴界有皇太子高朗的話,小提琴界就有查爾斯·布朗。他在比賽中從未錯失過第一名。”
“嗯。就是他買下了‘火鳥’嗎?”
“是嗎?我所知道的是他好像還擁有一把斯特拉迪瓦裏琴。”
“我也這麽聽說過。”
看樣子他還有收藏樂器的愛好。
不管怎樣,“火鳥”到了優秀的小提琴家手中,應該能夠綻放出屬於它的光彩。
我已經試奏過一次,所以也沒什麽遺憾了。
我翻了一頁雜誌。
看到了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
“據說漢斯·季默和諾蘭要再次合作了。”
“又要有一部大片誕生了。”
“是關於宇宙的題材。”
雖然我對宇宙一無所知,但既然是兩位天才的合作,等電影上映的時候我肯定會去電影院觀看的。
就這樣打發著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電視台。
結束了長達 4 個小時的錄製,我感到精疲力竭。
“辛苦了。”
我從演播室出來後,林秀英遞給我一杯鮮榨橙汁。
“給我一杯水就好。”
“不行。”
“求你了。”
“那,那也不行。”
自從上次我偷偷在辦公室放了遊戲機、零食和飲料被媽媽發現後,現在就算我用“求你了”這種話術也不管用了。
我有些遺憾地喝了一口橙汁,然後去找希姆拉。
“希姆拉呢?”
“出去接電話了。我們先坐車走吧。”
今天已經沒有其他事情了,我拖著疲憊的身體打算迴去。
然而,今天停車場裏依然有粉絲在等待。
“哇啊!”
“貝貝!貝貝!看看我!”
“大家,請稍等一下!你們這樣圍過來,貝貝會受傷的!”
如今林秀英已經相當熟練了,她大聲唿喊後,粉絲們也安靜了下來,保持了適當的距離。
“大家好。”
“哇!怎麽辦!他跟我打招唿了!”一名粉絲喊道。
“你換發型了呢?”我對那名粉絲說道 。
“啊!你怎麽知道?”那名粉絲驚訝地問。
“啊,上次你沒來,我一直在等你呢。”
“嗚嗚。對不起。姐姐會努力打工,以後多來的。”
“不用給我送禮物哦。不過這個我會好好吃的。”
“好可愛!”
眾多粉絲紛紛說道。
我盡可能地向喜歡我的粉絲們打招唿,然後上車,林秀英用一種無奈的眼神看著我。
“怎麽了?”
“你這小家夥,這麽小就會哄姐姐們開心了。你是從哪裏學來的?”
姐姐們。
在我看來,十幾歲、二十幾歲的粉絲就像小孩子一樣。
“媽媽告訴我要對粉絲們親切一些。”
媽媽說過要記住粉絲們的臉,哪怕隻是簡短地說幾句話也好,雖然確實有些麻煩,但我也在努力去做。
“……別跟媽媽說我說過這些話哦。”
“我會考慮的。”
我隨意地迴答了一句,然後又開始看那本雜誌,這時希姆拉迴來了。
“對不起,對不起。我來晚了嗎?”
坐在駕駛座上的希姆拉看了看周圍。
“今天人也很多啊。你還好嗎?”
“別說了。要是貝貝的話,粉絲們都會激動得暈過去的。”
“哈哈哈哈!最近確實變得很會說話了。都快成明星了呢?”
“純真的樣子都不知道去哪兒了。”
“純真?貝貝小時候你又沒見過。那時候我可是每天都手忙腳亂的。”
雖然這兩個人好像在以一種奇怪的方式調侃我,但我也沒太在意。
“貝貝,今天能稍微抽出一點時間嗎?”
希姆拉在駕駛座上轉過頭看著我。
“時間?”
“嗯。有一個采訪邀請,隻需要 30 分鍾就好。是一家很有名的媒體,如果能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對我們會很有好處。而且在準備第二張專輯的過程中,也能起到宣傳的作用。”
“好的。”
“那就好。”
希姆拉發動了汽車。
作為古典音樂演出策劃人而聞名的路德·特斯拉,正為逐年減少的觀眾數量而憂心忡忡。
雖說在當下,憑借著穩固的粉絲群體還能勉強支撐,但新觀眾的流入量卻嚴重不足。
照這樣下去,十年、二十年後,古典音樂界必然會大幅萎縮,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年輕的路德·特斯拉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讓古典音樂更具大眾性。
然而,有這種問題意識的並非隻有他一人。
許多與路德·特斯拉有相同困擾的人,都嚐試著將古典音樂與爵士、搖滾、民族音樂等多種音樂類型相結合,以探尋新的出路。
隻是尚未能確定一個明確的大方向罷了。
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也是理所當然的。
“應該迴歸到過去純粹的狀態。”
“需要更貼近大眾。”
有些人倡導傳統與理想,而有些人則追求變革。
大家都各抒己見,但是,最終最為關鍵的還是“錢”的問題。
沒有錢的話,即便想要創作音樂也無能為力。而要賺錢就必須吸引人氣。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傳統主義者還是改革主義者,都有著共識,那就是必須阻止古典音樂愛好者數量持續減少的趨勢。
古典音樂的未來一片迷茫。
雖然不想承認,但這就是事實。
如同大多數音樂界人士所擔憂的那樣,路德·特斯拉也認為需要有某種力量來重新點燃人類所創造的這一高貴音樂的火種,哪怕是通過變革來實現。
這便是路德·特斯拉與傳統主義者產生摩擦的原因。
不過,有一場演出給了他靈感。
“貝貝與高朗鋼琴對決”。
所有的音樂家,尤其是演奏家,都是通過比賽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從而以職業演奏家的身份出道。
在那之後,他們便在各自的位置上發展,其中能夠展現出卓越明星特質的演奏家隻是極少數。
在年輕的鋼琴家中,高朗、米凱爾·布萊哈茨等曾擁有極高的票房號召力,但他們也不知不覺已步入三十歲的行列。
此刻正需要新的明星誕生。
路德·特斯拉從幾年前開始,就對在媒體和業界逐漸嶄露頭角的貝貝產生了興趣。
他年紀輕輕,外貌出眾,實力超群,還有著獨特的故事背景。
所有的一切都堪稱完美。
這位戰勝貧困的天才音樂家在全球範圍內收獲了極高的人氣,同時隨著他的一些家庭故事被披露,不僅僅是吸引了人氣,還引發了人們的諸多討論。
“他的實力是真的嗎?”
“還是說隻是名門製造出來的天才呢?”
事實真相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貝貝這個名字總是被人們提及,並且因為他,很多人都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隻要在網上稍加搜索就能明白。
許多人對貝貝難以理解的飛速成長提出質疑,網絡社區也因此每次都陷入激烈的爭論之中。
話題性。
僅僅是誕生一位天才音樂家,在吸引關注方麵是存在局限的,而貝貝身上可供討論的話題實在是太多了。
他不僅僅是一名演奏家,其出身背景也十分出色。
進入 20 世紀後,新的古典音樂誕生的情況已經極為罕見。
隨著對現有音樂進行改編和探索的情況增多,作曲家的數量大幅減少,而與之相反,演奏家的數量卻趨於飽和。
獨特性。
貝貝既是傳統意義上的作曲家,又擅長演奏。
這同樣也是他備受矚目的原因之一。
然而。
就在不久前與鋼琴界的皇太子高朗進行比賽時,他潛在的明星特質徹底爆發了。
與貝貝相關的搜索關鍵詞數量相比之前呈數倍增長,提及他的媒體報道數量也大幅增加。
不隻是貝貝。
就連他的對手高朗在比賽之後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並非因為被後輩擊敗而沒落,而是通過比賽展現出了更加成熟的一麵,從而使得他的粉絲群體更加穩固,知名度也進一步提升。
“就是這個。”
路德·特斯拉堅信不疑。
這就是古典音樂界所需要的。
仔細想想,這其實是非常原始的一種模式。
“誰更厲害?”
隻要存在競爭,無論是誰都會產生興趣。
小時候,誰都會纏著父母不停地問。
“太陽厲害,還是月亮厲害?”
“孫悟空和牛魔王打架誰會贏?”
“莫紮特和貝多芬打架誰會贏?”
“愛因斯坦和西恩斯誰更聰明?”
不知道是因為麵子問題,還是在成長過程中經曆了太多的比賽而感到疲憊,作為演出策劃人的路德·特斯拉無從知曉,但古典音樂中確實缺少這種原始的“對立格局”。
一旦有了對立格局,故事自然就會產生。如果不夠的話,通過編排也能解決。
實際上,通過去年年末舉辦的“貝貝與高朗鋼琴對決”的結果,已經了解到大眾所期望的是什麽,所以他認為應該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而其核心人物,自然就是當下最受矚目的天才音樂家。
路德·特斯拉拿起了電話。
結束了與外公在英國的旅行後,我在前往電視台參加節目錄製的路上。
因為有些無聊,林秀英遞給我一本雜誌,說是李浩記者送的“觀眾席”專欄。
他曾多次撰寫關於我的報道,所以我對他的名字還有印象,這本雜誌的水準相當不錯。
[阪本龍一在裏斯本大劇院完美收官]
[柏林愛樂樂團年末音樂會,大師的 d 大調是否完美無瑕]
[“火鳥”以 900 萬歐元成交]
[小提琴家查爾斯·布朗:“火鳥”的迷人音色堪稱一絕]
[漢斯·季默:“能再次與諾蘭導演合作深感榮幸”]
“挺有意思的。”
雖然偶爾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單詞,但現在我已經能夠較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了,所以最近我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世界。
阪本龍一和弗爾特溫格勒似乎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演出。之後得找時間聯係一下他們。
還有。
“最終還是成交了啊。”
看樣子“火鳥”已經找到了它的新主人。
“你知道查爾斯·布朗這個人嗎?”
我向正在開車的希姆拉問道。
“查爾斯·布朗?不知道。”
“沒聽說過嗎?”
看到希姆拉和林秀英都一臉茫然,似乎是一位不太知名的小提琴家。
“如果說鋼琴界有皇太子高朗的話,小提琴界就有查爾斯·布朗。他在比賽中從未錯失過第一名。”
“嗯。就是他買下了‘火鳥’嗎?”
“是嗎?我所知道的是他好像還擁有一把斯特拉迪瓦裏琴。”
“我也這麽聽說過。”
看樣子他還有收藏樂器的愛好。
不管怎樣,“火鳥”到了優秀的小提琴家手中,應該能夠綻放出屬於它的光彩。
我已經試奏過一次,所以也沒什麽遺憾了。
我翻了一頁雜誌。
看到了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
“據說漢斯·季默和諾蘭要再次合作了。”
“又要有一部大片誕生了。”
“是關於宇宙的題材。”
雖然我對宇宙一無所知,但既然是兩位天才的合作,等電影上映的時候我肯定會去電影院觀看的。
就這樣打發著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電視台。
結束了長達 4 個小時的錄製,我感到精疲力竭。
“辛苦了。”
我從演播室出來後,林秀英遞給我一杯鮮榨橙汁。
“給我一杯水就好。”
“不行。”
“求你了。”
“那,那也不行。”
自從上次我偷偷在辦公室放了遊戲機、零食和飲料被媽媽發現後,現在就算我用“求你了”這種話術也不管用了。
我有些遺憾地喝了一口橙汁,然後去找希姆拉。
“希姆拉呢?”
“出去接電話了。我們先坐車走吧。”
今天已經沒有其他事情了,我拖著疲憊的身體打算迴去。
然而,今天停車場裏依然有粉絲在等待。
“哇啊!”
“貝貝!貝貝!看看我!”
“大家,請稍等一下!你們這樣圍過來,貝貝會受傷的!”
如今林秀英已經相當熟練了,她大聲唿喊後,粉絲們也安靜了下來,保持了適當的距離。
“大家好。”
“哇!怎麽辦!他跟我打招唿了!”一名粉絲喊道。
“你換發型了呢?”我對那名粉絲說道 。
“啊!你怎麽知道?”那名粉絲驚訝地問。
“啊,上次你沒來,我一直在等你呢。”
“嗚嗚。對不起。姐姐會努力打工,以後多來的。”
“不用給我送禮物哦。不過這個我會好好吃的。”
“好可愛!”
眾多粉絲紛紛說道。
我盡可能地向喜歡我的粉絲們打招唿,然後上車,林秀英用一種無奈的眼神看著我。
“怎麽了?”
“你這小家夥,這麽小就會哄姐姐們開心了。你是從哪裏學來的?”
姐姐們。
在我看來,十幾歲、二十幾歲的粉絲就像小孩子一樣。
“媽媽告訴我要對粉絲們親切一些。”
媽媽說過要記住粉絲們的臉,哪怕隻是簡短地說幾句話也好,雖然確實有些麻煩,但我也在努力去做。
“……別跟媽媽說我說過這些話哦。”
“我會考慮的。”
我隨意地迴答了一句,然後又開始看那本雜誌,這時希姆拉迴來了。
“對不起,對不起。我來晚了嗎?”
坐在駕駛座上的希姆拉看了看周圍。
“今天人也很多啊。你還好嗎?”
“別說了。要是貝貝的話,粉絲們都會激動得暈過去的。”
“哈哈哈哈!最近確實變得很會說話了。都快成明星了呢?”
“純真的樣子都不知道去哪兒了。”
“純真?貝貝小時候你又沒見過。那時候我可是每天都手忙腳亂的。”
雖然這兩個人好像在以一種奇怪的方式調侃我,但我也沒太在意。
“貝貝,今天能稍微抽出一點時間嗎?”
希姆拉在駕駛座上轉過頭看著我。
“時間?”
“嗯。有一個采訪邀請,隻需要 30 分鍾就好。是一家很有名的媒體,如果能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對我們會很有好處。而且在準備第二張專輯的過程中,也能起到宣傳的作用。”
“好的。”
“那就好。”
希姆拉發動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