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009 話》


    在那寬敞明亮且彌漫著藝術氣息的排練廳裏,一場特殊的會麵正在悄然展開。x 石唱片公司的精英演奏者們齊聚一堂,他們或是眼神中帶著好奇與期待,或是微微皺著眉頭,似乎在對即將發生的事情表示疑惑。總經理中村先生身姿挺拔,表情嚴肅而又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站在一旁的貝貝專屬製作人日村先生則略顯緊張,不停地整理著手中的資料。


    “天哪。”一位演奏者在看到那首曲子的樂譜時,不禁輕聲驚唿,聲音中滿是驚訝與不敢置信。


    “中村先生,這真的是一個 4 歲孩子創作的曲子嗎?”另一位演奏者也跟著附和道,目光緊緊地鎖定在中村先生身上,仿佛在等待他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是的,千真萬確。”中村先生微微點頭,語氣堅定而又沉穩,然而他的內心實則也在為這一事實而震撼不已。


    在與貝貝簽訂的 8 首曲子創作計劃裏,此前有一首樂譜艱難地完成了。但就是這一首,其展現出的完成度,立刻脫穎而出,與之前在網絡上流傳的那些作品相比,簡直有著天壤之別,仿佛是從粗糙的璞玉瞬間蛻變成了稀世珍寶。


    在正式錄音之前,他們精心籌備了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大家圍坐在一起,目光聚焦在那蘊含著無限奧秘的樂譜之上,試圖一起解讀這個由 4 歲孩童創作的音樂密碼,並準確地傳達作曲家那或許稚嫩卻又充滿奇思妙想的注釋。


    然而,當那名為《auferstehung(複活)》的鋼琴三重奏曲的樂譜映入眾人眼簾時,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有人能夠想象得到,如此深邃、複雜且充滿情感張力的作品,竟會出自一個年僅 4 歲的小孩之手。那樂譜乍一看上去雜亂無章,仿佛是一個孩子隨意塗鴉的結果。但當你仔細端詳,卻會發現它實際上“完美”得令人驚歎。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拍、每一個音樂符號,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寶石,所有信息都詳細地呈現出來,甚至連節拍器的節拍數都一一注明,精確到了極致。這與最初在網絡社區上那略顯青澀、簡單的曲子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仿佛跨越了一個巨大的音樂進化階梯。


    “……這是在開玩笑吧?”一位年輕的演奏者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他的聲音在安靜的排練廳裏迴蕩,引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


    “哈哈哈哈。”也有一些演奏者試圖用笑聲來緩解這緊張的氣氛,但那笑聲中卻也夾雜著諸多複雜的情緒,有驚訝、有疑惑,還有對未知的好奇。


    中村先生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演奏者們看著樂譜小聲讚歎、交頭接耳的樣子,他的內心深處在不斷地確認著自己當初的眼光。幾個月前,當他第一次聽到關於這個神秘的“ybean”的傳聞時,就仿佛預感到了將會有一場音樂界的風暴即將來臨。


    日本著名的唱片公司 x 石,在幾個月前收到了一名敏銳員工的詳細報告。在那個名為“ybean”的神秘賬號下,上傳了一係列通過人聲哼唱軟件創作的曲子。而昵稱“ybean”的創作者更是在音樂社區網站上如一顆耀眼的流星般崛起,短期內連續上傳了 8 首曲子,瞬間引發了一場音樂界的強烈地震。這些曲子並非是流行一時的通俗音樂,而是不同於以往任何創作曲的古典音樂,不,應該說是純粹的古典音樂本身,它們像是從古老的音樂長河中汲取了精華,又融入了現代的創新元素,散發出獨特而迷人的魅力。人們的反應極為熱烈,仿佛在幹涸的音樂沙漠中突然發現了一片綠洲。


    由於這是與其他風格截然不同的音樂類型,所以其反響就更加突出。在當今這個流行音樂當道、各種新奇音樂風格層出不窮的時代,古典音樂往往被視為小眾的藝術形式。然而,“ybean”的音樂卻打破了這一常規,如同一股強勁的清流,席卷了整個音樂界。聽過“ybean”音樂的人,無論是專業的音樂人士還是普通的音樂愛好者,都一致讚歎的是通過旋律傳達出的“情感”。那旋律仿佛是一條無形的情感紐帶,能夠緊緊地抓住每一個聽眾的心弦,將他們帶入一個充滿喜怒哀樂的音樂世界。


    《複活》這首曲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像是一位情感的魔法師,將極度的絕望以狂放不羈的情感完美地表現出來。從引子開始,那音符就如同洶湧澎湃的海浪,層層地展開,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聽眾的心靈,讓每一個聆聽者都不禁為之震顫,仿佛置身於一場驚心動魄的音樂盛宴之中。這種難以言喻的“震顫”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開始口口相傳,瞬間“ybean”就成為了音樂界乃至整個社交網絡的熱門話題。


    甚至裴英雄用自己賬號在音樂社區發布的帖子還被反向輸出到了華夏的論壇上,引發了華夏音樂愛好者們的廣泛討論和猜測。


    ——這是誰啊?


    ——不知道。有傳聞說是專業人士,但好像是個小孩。


    ——專業人士?什麽意思。是抄襲的吧?三個月內創作 8 首曲子,這不合理啊。


    ——不是。我都查過了,是原創。會不會是日本唱片公司的新歌?為了看反響。


    ——哪個瘋子為了看反響上傳 8 首曲子啊。


    ——是啊。我也這麽想。


    ——話說這 8 首曲子全部播放量都超過 100 萬,是真的嗎?


    對於沒有歌詞的曲子能引起如此大的反響,x 石的員工們感到既驚訝又困惑。他們對這些曲子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確認,從音樂的結構、旋律的走向、和聲的搭配等各個方麵進行了分析,最終毫不猶豫地提交到了團隊的高層會議上。


    結論是,難以置信。初期的幾首曲子還略顯粗糙,像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在摸索中前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麵的作品就好像是換了一個成熟的音樂大師創作一樣,無論是音樂的深度、廣度還是技巧的運用,都有了質的飛躍。他們也曾懷疑是否是抄襲曲,畢竟這樣的進步速度實在是太驚人了。於是,公司動用了大量的資源,進行了徹底的調查,查閱了無數的音樂資料,甚至聯係了國際上的音樂版權機構,結果確定是完美的原創曲子,沒有一絲一毫的抄襲痕跡。


    “肯定是專業人士。”一位資深的音樂製作人在會議上斬釘截鐵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這位神秘創作者的敬佩與好奇。


    “必須簽下。如今哪裏還能找到能創作出這種質量古典曲子的人啊?”另一位市場部門的負責人也跟著附和道,他看到了這些曲子背後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市場價值。


    雖然日本在世界範圍內古典音樂消費量一直居高不下,但近年來隨著老一輩音樂大師的逐漸隱退,樂壇確實陷入了一種人才青黃不接的困境。過去有眾多天才創作的曲子,那些經典之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音樂的曆史長河。但如果沒有新音樂不斷地湧現,總有一天古典音樂的生命力將會逐漸枯竭,如同失去源頭的河流,慢慢幹涸。


    對於一心尋找新人、渴望為古典音樂注入新活力的 x 石來說,這個神秘的“ybean”就像是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已經無需再猶豫。


    “去調查一下。”中村先生果斷地下達了命令,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與決心。


    於是經過一番深入細致的調查,中村和日村兩人都不禁懷疑自己的眼睛。當他們最終揭開“ybean”的真實身份時,都被驚得說不出話來。


    “我們也非常驚訝。”中村先生不自覺地說出了這句話,他的聲音微微顫抖,仿佛還在為這個驚人的事實而感到震撼。“ybean”的真實身份竟然是最多隻有兩三歲的孩子。按華夏年齡算說是 4 歲?


    簡直難以置信。中村先生甚至一度懷疑這孩子的父親是不是在背後搞鬼,是不是在利用孩子的名義進行一場音樂騙局。然而,當他親眼看到那個名為貝貝的孩子在自己眼前一點點填滿空白五線譜時,他的所有懷疑都煙消雲散了。那專注的眼神、那靈動的手指在五線譜上跳躍,仿佛是在與音樂之神對話,中村先生確定了,上天終於降下了一位新的天才,一位足以改變音樂曆史進程的天才。


    隻是,當他再次審視那首《複活》的樂譜時,心中還是不禁泛起一絲疑慮。


    “嗯。確實是很棒的曲子,但這真的是 4 歲孩子寫的嗎?”他喃喃自語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困惑。


    “是啊。”日村先生在一旁附和著,他的表情也同樣複雜。


    “我這樣理解沒錯吧?”中村先生皺著眉頭,繼續說道。問題在於樂譜非常淩亂,那書寫筆跡歪歪扭扭,像是一個剛學會寫字的孩子的塗鴉,完全沒有一點專業樂譜的規整與美觀。不知道這與他天才般的音樂才能是否無關,但看貝貝的樂譜實在是一種折磨,仿佛是在解讀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象形文字。


    “因為還小吧。”貝貝的專屬製作人日村先生試圖為這一現象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他認為等貝貝長大些自然就會變好。隻是讓人在意的不僅僅是這點。


    “很奇怪啊。這麽小的孩子怎麽能……”日村先生無法消除這樣的想法。從樂譜上使用的符號到書寫方式都雜亂無章,各種音符、節拍標記、表情符號相互交織在一起,所以很難看懂。但當你靜下心來,仔細梳理,卻會發現這看似混亂的樂譜中卻沒有一處錯誤,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仿佛是經過了無數次的精心打磨。從總經理中村那裏得知,他的父母也從未教過貝貝什麽。日村先生對這種難以理解的情況不禁產生懷疑。


    “難道是為了出名而詐騙?”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但很快就被他否定了。因為他親眼看到貝貝親自譜寫樂譜的過程,那是一種純粹的音樂創作激情的流露,沒有絲毫的做作與偽裝,所以他也無法再加深懷疑。


    而且,貝貝似乎對自己的作品有著極高的要求。“這個太亂了,我重新給你一份。”他毫不猶豫地重新開始譜寫之前上傳過的《複活》。在接下來的一周內,他仿佛與世隔絕一般,全身心地投入到樂譜的修改之中。他反複聆聽自己心中的旋律,不斷地調整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拍,力求將自己內心的音樂世界完美地呈現在樂譜之上。終於,他修改好了樂譜並交了上來。


    當眾人看到這份新的樂譜時,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這已經不是 x 石和大眾所知道的《複活》了,它仿佛被注入了新的靈魂,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人真的能如此追求完美嗎?尤其是一個年僅 4 歲的孩子。雖然確實花費了很長時間,但貝貝把演奏所需的所有信息都寫了下來,從每一個音符的強弱、長短,到每一個段落的情感表達、速度變化,都詳細地標注清楚。不,就好像這樂譜是在下達演奏的命令一樣,每一個細節都不容置疑,演奏者們隻能按照他的要求去詮釋這首曲子。


    於是,拿著完成的樂譜,日村先生直接安排了與演奏者們的會麵。在那間會議室裏,演奏者們懷著緊張而又期待的心情等待著與這位神秘小作曲家的作品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個……是不是太快了?”鋼琴家看著樂譜,眉頭緊皺,發出了一聲哀歎。這是鋼琴作用更突出的鋼琴三重奏,用節拍器表示的演奏速度實在太快,快到讓人眼花繚亂,鋼琴家的負擔肯定會很重,仿佛是在挑戰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日村先生確認後發現,確實是連一般的鋼琴家都會咋舌的速度,那一個個緊密排列的音符就像是一條湍急的河流,稍有不慎就會被淹沒其中。


    “嗯……那個,可能是寫錯了吧。大家還有其他意見嗎?”日村先生小心翼翼地問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擔心這樣的速度會讓演奏者們望而卻步。


    “沒有。”其他演奏者們相互看了一眼,紛紛搖了搖頭,他們雖然也對這個速度感到驚訝,但更多的是對這首曲子的敬畏與好奇。


    “好。那就把日程安排在下周吧。辛苦了。”日村先生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辛苦了。”演奏者們紛紛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結束會麵的製作人日村先生又匆忙登上了飛往廈門的飛機,他的心中充滿了對貝貝的敬佩與期待,同時也在思考著如何更好地挖掘這位小天才的潛力,讓他的音樂能夠被更多的人所聽到。


    在廈門的一間音樂工作室裏,貝貝正靜靜地坐在鋼琴前,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是的,沒錯。”他輕聲說道,仿佛在迴應著內心深處的某種聲音。嗯。似乎以前和現在的人看我的樂譜都很費勁啊。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感慨。


    不知道為什麽大家就是不明白樂譜裏也應該包含情感,他在心中默默地想著。在他看來,樂譜不僅僅是音符的簡單組合,更是情感的載體,每一個符號都應該流淌著創作者的心血與靈魂。不過為了確認而如此費心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他看著手中的樂譜,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慰。


    我笑著點了點頭,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了自信。“嗯哼。”然而,當製作人提出對曲子演奏速度的疑問時,我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貝貝啊,其實我覺得這個部分的演奏速度太快了。你怎麽想?”製作人小心翼翼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忐忑,仿佛在挑戰一位權威大師。


    我隻能眨著眼睛看著製作人,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憤怒。這又是什麽話。竟敢對我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曲子有異議!在我心中,這首《複活》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演奏速度更是表達情感的關鍵所在,不容置疑。


    “就應該這樣表現。”我堅定地說道,語氣中沒有絲毫的商量餘地。


    “呃……那有沒有修改的餘地呢?”製作人不死心地問道,他試圖說服我改變主意。


    “不行,不行。”我加重了語氣,隻有說些強硬的話他才會聽。製作人總是說些奇怪的話,讓我心情很不好。其他事情可以寬容,但對於曲子我一點都不會讓步。《複活》從一開始就注重通過戲劇性的變化來表達情感,演奏速度也是表達的一部分,它就像是音樂的脈搏,決定著整首曲子的生命力。看著製作人露出為難的表情,我堅定地說道。


    “那個,再考慮一下吧。”


    “不行!不行!”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提議,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嚴厲,仿佛在警告他不要再有這樣的想法。


    “……嗬嗬。好吧。我知道了。”製作人無奈地笑了笑,他點了點頭,開始詢問下一首曲子的進展情況。我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如果下次還這樣,我肯定會狠狠教訓他。我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自己的音樂作品,不讓任何人隨意篡改。


    一會兒之後,對樂譜的說明進行到一定程度後,製作人說了奇怪的話。


    “對了,下周要不要去一次日本?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看錄音過程,而且還要做用於宣傳資料的采訪。”


    “宣傳?采訪?”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反問了一句,他說是為了宣傳。雖然不太清楚是怎麽迴事,但我知道這應該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音樂。


    “這樣才能有更多人聽到貝貝的音樂啊。”製作人耐心地解釋道。


    “那能賺很多錢嗎?”我天真地問道,在我幼小的心靈裏,還不太明白音樂與商業之間的複雜關係。


    “錢?哈哈哈哈!對。如果是貝貝的話,肯定會瞬間人氣大增。”製作人笑著迴答道。


    那當然要去了,我用力地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我渴望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音樂,讓我的音樂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貝多芬重生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漳州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漳州老楊並收藏貝多芬重生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