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帽初中,還有戴帽高中,我得到一些信息,的確是要取消。”胡秀英說道。


    “在小學辦初中,本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小學的師資力量很難完成初中的教學,在初中辦高中也是類似的情況。”


    “恢複高考倒是也有一些人提,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信息反饋,不知道會不會恢複高考,時間方麵也不確定。”


    有些消息她確定了,有些消息她不確定,所以這才請陳浩到家裏來吃個飯,跟陳浩聊一聊,看看陳浩是不是有更確切的信息。


    心理上,她不認為陳浩會比她知道的更多,但還是抱著僥幸,而且喊陳浩過來吃頓飯影響不大,正好還了上次飯的人情。


    可跟陳浩聊了幾句後,她心裏原本的想法產生了動搖。


    陳浩說話太信誓旦旦了!


    很讓人信服!


    沒有模棱兩可,就如同高位的領導,直接下達通知和指令。


    這股自信是會傳染的!


    “高考肯定會恢複。”陳浩斬釘截鐵,“而且要不了多久,明年年底的時候,應該就能恢複高考。”


    明年年底,也就是1977年的年底。


    還有一年的時間。


    “明年年底,那不是冬天嗎?”胡秀英詫異的看著陳浩,“就是要恢複高考,也應該是在春夏的時候放出消息,讓人有個準備,秋季的時候再出試卷,篩選吧?”


    “正常情況來說,是胡校長你說的這個樣子,但現在的情況是撥亂反正,人心不穩,為了讓人有個盼頭,讓社會快速恢複秩序,各項舉措肯定會從快從簡。”陳浩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教育是一個於國於民都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在這方麵,肯定也會是從快從簡,等到社會秩序暫時的穩定下來,領導層麵塵埃落定後,教育恢複正常秩序的建議也會馬上跟著提出來,一定會得到快速的迴應。”


    一切的政策搖擺,實際上都是領導層麵的鬥爭結果。


    鬥爭結束了,自然會朝著穩定的方向行進。


    一旁,童漫靜靜的坐著,見陳浩杯裏的酒喝完了,又拿起五糧液,給他倒滿。


    她沒有隨意的插嘴。


    先前在花山飯店的時候,陳浩和胡秀英也聊了幾句,但沒有聊得這麽深,這會兒在胡秀英家裏,陳浩聊的比較深。


    她插不上嘴!


    “真要按照你說的,明年年底就恢複高考,好多人的命運都能發生改變。”胡秀英說道。


    她作為教育工作者,很能明白陳浩剛剛說的那些話的分量。


    還有一年的時間,趁著這個時間,努力學習,高考的時候肯定能有裨益,甚至足以改變人生,改變整個家庭,乃至整個家族的命運!


    身邊好多親朋好友都還不知道這個消息,她隻要稍微的釋放出去一些信息,讓這些有適齡娃的親朋好友,讓家裏的娃抓緊時間學習,不敢保證高考的時候一定會被大學錄取,但肯定比沒有複習的人要強!


    作為透露出消息的,她肯定能收獲不少的人情。


    這些人情對於她往後的工作發展,將會有非常大的好處!


    “是的,好多插隊下鄉的知青,再有好多原本學習成績不錯,卻因為成分的問題不能繼續升學的人,都能獲得機會。”陳浩點頭。


    胡秀英眼睛瞪圓,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陳浩。


    陳浩不僅分析了高考恢複的時間,這會兒更是給出了參加高考的人員身份。


    知青能參加高考,家庭成分不好的也能參加高考!


    “你這些消息都是從哪裏來的,能稍微的透露透露嗎?你放心,我肯定不會出去亂講,我嘴巴嚴的很。”胡秀英看著陳浩。


    她心裏就跟貓抓了一樣,很想知道陳浩為什麽能這麽確信。


    這些信息太重要了。


    “都是自己分析出來的,平常時候看看報紙,多思考思考,這些東西不難推導出來。”陳浩說道。


    其實,這都是前世發生過的事情,他當然知道,不過實話不能講出來,便隨口找了一個理由。


    “穩定壓倒一切,治國其實就是維護穩定,社會秩序穩定了,工商業,教育等等行業才能有發展條件。”陳浩抿了一口酒。


    “今天搞一個運動,明天搞一個運動,今天鬥這個,明天鬥那個,人心不穩,社會不穩,誰還有心思好好做事?”


    “知青插隊下鄉,本就是為了解決就業的問題,將不好安置的初中生,高中生放到鄉下,消耗他們的精氣神,免得他們在城裏沒工作,為非作歹。”


    “但是這個安排,知青不滿意,知青的父母不滿意,包括農民,其實也是不滿意的,所以肯定會出台讓知青迴城裏,迴父母身邊的措施。”


    “高考恢複,讓知青參加高考,重新迴到城裏,這就是很好的一種措施。”


    陳浩的一番話,很大膽。


    要是放在六十年代末說,有被批鬥的風險,但放在這會兒說,風險沒那麽大。


    那幾個人已經倒台了。


    三起三落的鄧公要複出了。


    這一頓飯吃了兩個多小時,最後胡秀英也喝了些五糧液,還讓童漫去學校食堂,讓師傅炸了盤花生米。


    她和陳浩喝著酒,吃著花生米,聊著天。


    等陳浩走後,童漫收拾碗筷,胡秀英道,“你姐夫不簡單。”


    “他的的確確是農民。”童漫道,“不過的確很有能力。”


    “何止是有能力,是有大大的能力!”胡秀英道,“他剛才說的那些話,分析的那些信息,就是教育局的很多領導,都不敢確信。”


    “胡校長,你信我姐夫講的那些話?”童漫問道。


    “信一半,但不妨礙我用10分的力去布局,可以得到100分的迴報。”胡秀英道,“比方關於恢複高考的建議,我可以寫提議。”


    “比方高考人員的標準,可以建議,讓知青子弟,還有家庭成分不好的子女也有機會參加高考。”


    “再比方高考的時間,也可以建議從快從簡。”


    她看著童漫,“這些建議寫上去,不同意,我沒有多大的損失,同意了,我的這些建議便會被人提起。”


    “真要按照你姐夫說的那樣,明年年底就恢複高考,借著這次的契機,我多半能調到市裏去,到時你自然會帶上你。”


    “對了,往後別喊我胡校長,喊我胡姐就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車齊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車齊全並收藏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