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數低了傷眼睛,兩個娃還小,明年妮妮還要上學,還得在家做功課,眼睛得保護好。”陳浩道。


    光線太亮,光線太暗,對眼睛傷害都挺大。


    “那也用不著裝2個燈泡,廚房也不經常用。”童倩在頭皮上磨了磨針。


    做的是布鞋,過冬穿的,比較厚。


    針才穿了一半,就卡住了,童倩用頂針戒指借力,穿了過去。


    很熟練。


    “廚房後麵得加個門。”陳浩思索著,“兩個娃都大了,曉得事了,一些事得避著她倆。”


    ???


    童倩抬頭,看著自己男人。


    一會兒後,她反應了過來,臉刷的就紅了,啐了一口。


    “我明天就要上學了,爸爸還說了,要給我買書包。”妮妮跟童倩說道。


    “你明年就7歲了,是該上學了。”童倩點頭。


    “我也要上學,也要書包。”小朵走了過來。


    小臉上滿是不服氣。


    “等你有姐姐那麽高,就能上學了,要多吃飯。”童倩說道。


    為了保證婦女出工出勤,各大隊都設有幼兒園,隻不過這會兒叫育紅班。


    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教學質量很差,說是學前教育,不如說是帶著娃玩。


    一家人在屋裏說了會兒話,童倩便去廚房,炒菜做飯。


    3個菜,一個豬油白菜,一個是豬油渣,還有一個是青椒炒雞蛋。


    “好香。”


    “吃飯飯,我要吃飯飯,長高高。”


    兩個娃坐在小板凳上,高興的很。


    就在這個時候,外頭傳來說話聲,“家裏這就裝好電燈了?看著就是亮堂。”


    有鄰居過來串門了。


    是劉桂蘭。


    五十多歲,不過按照輩分,陳浩和童倩得喊聲三婆。


    “三婆,進屋坐。”童倩打著招唿。


    正是飯點,劉桂蘭也端著碗,不過碗裏卻是稀飯,麵上就隻有幾片白菜,一點油水都瞧不見。


    進了屋。


    先是看了看頭頂的燈泡,又看到了木桌上擺的飯菜。


    很驚訝。


    都是幹飯,菜居然有3盤,白菜就不說了,這個月份,各家各戶都差不多,不是白菜就是蘿卜,再要麽是冬瓜。


    可讓她驚訝的是,陳浩家裏卻還有豬油渣和青椒炒雞蛋!


    就是白菜,也是用豬油炒的。


    她狠狠的吞了口唾沫。


    真香啊。


    “三婆,來,嚐嚐這豬油渣,還熱乎著。”陳浩說道。


    推辭了兩句,劉桂蘭夾了3塊豬油渣,又說了幾句話,這才離開。


    走了沒多遠,遇見村裏其他的一些婦人。


    老太太,老嫂子,小媳婦,都有。


    女人就是喜歡聊,幹活聊,閑下來也聊,一張嘴就不帶停的。


    “怎麽樣,問了沒有,陳浩白天說的是不是真的,2分的自留地給他種,就給50塊錢?”一個老嫂子見劉桂蘭過來,立刻問道。


    其他人也都看著劉桂蘭。


    方才劉桂蘭去陳浩家裏,不是別的事,是為了打探白天陳浩說的話,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胡話。


    “肯定是假的,陳浩的話你們也信?”王紅梅也在這些人中。


    她臉有些浮腫,“我們紅旗生產隊沒什麽副業,一個工分才5分錢,一年到頭,就是壯勞力,也不過三四千個工分。”


    “50塊錢啊,值1000個工分了,2分地給他種一年,就給這麽多錢,他家是有金窟,還是怎麽的?”


    她氣的厲害,兩邊的臉被陳浩扇了後,沒幾個小時就腫了起來,說話都不敢大聲,太過大聲就扯著疼。


    最氣人的是,迴家找自家男人,想要讓自己男人幫著出口氣,可自家男人是個窩囊廢,不敢去找陳浩的麻煩。


    “我忘了問。”劉桂蘭道,“不過我覺得不太像是假的,他家也正好在吃飯,3個菜,一盤豬油炒白菜,一盤豬油渣,還有一盤青椒炒雞蛋。”


    “吃的還是幹飯,滿滿一大碗,看著就頂餓。”


    說著,劉桂蘭在自己碗裏扒拉了幾下,從碗底將2個豬油渣給扒拉了出來。


    “我吃了一個,味道是真不錯,這還有2個,等會兒帶迴家給孫子吃。”


    就是3個豬油渣,她都舍不得一次吃光。


    “不就是豬油渣嗎?好像誰沒吃過似的。”王紅梅說道。


    “吃過是吃過,但這哪能一樣?多是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豬油渣,分量還不多,陳浩家裏那豬油渣多啊,怕是有半斤。”劉桂蘭表情很誇張。


    “還有那青椒炒雞蛋,肯定放了2個雞蛋,一個雞蛋能賣3分錢呢。”


    有些村民家裏養了雞鴨。


    但下的雞蛋和鴨蛋卻舍不得自家吃,頂多是家裏有孫子的,給留一個,餘下的多是攢起來,在集上賣掉,貼補家用。


    就是孫女都吃不到。


    陳浩家裏卻用青椒炒雞蛋,還放2個雞蛋,奢侈!


    劉桂蘭描述的繪聲繪色,不少端著碗的村民聽的直吞口水。


    這年月,村民肚子裏最缺的就是油水。


    “他還找隊長,讓隊長聯係大隊的電工,給他家拉電,,你去的時候,他家用上電燈泡了嗎?”一個小媳婦問道。


    “用上了,2個燈泡,房間裏一個,廚房也掛了一個燈泡,瓦數還不小,得有25瓦。”劉桂蘭說道。


    “他一家還去趕集,買了不少東西,自留地給他種,就能有50塊錢的事,說不定是真的。”有人又說道。


    家裏能通上電,夥食見葷腥,用上鐵皮桶,日子就算相當不錯。


    好多村民都不一定見過大團結。


    “先前不是說他遊手好閑,工不好好上,家裏還欠著隊裏的錢,怎麽突然手上就有錢了?”有人好奇的問道。


    “這有什麽好奇怪的,肯定是童倩給的,她不是知青嗎?雖是在隊裏落了戶,嫁給了陳浩,但家畢竟是在城裏,多半是城裏的父母親戚接濟的。”王紅梅憤憤的道。


    “有什麽了不起的,城裏人怎麽了,還不是嫁到農村了?迴不去城裏了,隻能在村裏結婚生子。”


    “接濟一兩次有什麽用?也就這幾天顯擺顯擺,過些好日子,等一段時間,還是會打迴原形。”


    其他人聽了她這個話,都覺得有道理。


    多半是童倩娘家接濟了,一家人日子才會稍微好過些。


    隻是兩三天的時間,自留地給陳浩種,就給50塊錢這事,在生產隊裏傳了開。


    隻是讓陳浩意外的是,過來旁敲側擊打聽的有不少,最終願意將自留地給自己種的,卻隻有1家。


    這家是五保戶,家裏3口人,兩個老夫妻,再有一個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兒子,一個壯勞力都沒有。


    陳浩和這家戶主陳天福在隊長家裏簽了字,摁了手印,又當著隊長的麵,給了20塊錢陳天福。


    這2分的自留地,就歸陳浩種了。


    “你要的那些東西,明天隊裏去供銷社,我讓人用牛車給你拉迴來。”陳自強說道,“你這真是瞎胡鬧,天越來越冷,黃瓜哪種的出來。”


    “就是種出來,也抵不上你給出去的50塊錢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車齊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車齊全並收藏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