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勸個屁
重生70,彌補老婆和女兒 作者:房車齊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不跟你說了嗎?去鄉下了,看大姑娘。”黃玉鳳說道。
她去鄉下前,跟兒媳婦程慧知會過。
“是跟我說過,但也沒說要在鄉下待兩天啊,我還以為你們就待一天,當天迴來的,航航放了假,一個人在家裏,沒人做飯,哪裏想到做爺爺奶奶的,連孫子的吃喝都不管,大老遠的跑到鄉下去,兩天才迴來。”程慧很強勢,一點不退讓。
說著公婆的不是。
“兩天是兩天,但就隻待了一個晚上,滿打滿算,在鄉下的日子也不過才一天。”童永昌說道。
“也不是經常到鄉下去,小倩是你姑子,是建華的妹妹,在鄉下那麽多年,我們也就剛結婚的時候去過,這麽些年都沒去,我跟你媽兩個人過去瞧一瞧,看一看,這也是做父母的該做的。”
“做人心胸還是要寬廣些,這都是小事,沒必要一直揪著不放。”
兒媳婦很強勢,他也挺惱火的。
以往都是能忍就忍著,一個是程慧娘家那邊還是有點能耐的,再一個就是畢竟是給自己家傳宗接代,以後養老還得要指望兒子和兒媳婦,言語上受點委屈沒有多大的關係。
但是自從上次孫子航航辦10歲的生日酒,陳浩說的那些話,讓他心裏很不是滋味,被罵的有點蘇醒了。
愧疚感起來了。
自己這個當爹的,再有童建華這個當大哥的,的確是做的有點過分,有些失責了。
“爸,你這個話我就不樂意聽了,說的好像我攔著你們過去看自己女兒一樣,我又沒說不讓你們去看,但也得要將家裏的事情管好,照顧好,再去看。”程慧道。
“航航是你的親孫子,童倩那邊是外孫女,能一樣嗎?”
“再有上次航航辦10歲的生日酒,陳浩和童倩兩個是怎麽做的?又沒邀請他們過來,舔著臉的參加航航的生日酒,沒趕他們走就算不錯的了。”
“他們倒好,當著那麽多親戚,說那樣的話,一點都不給哥嫂麵子,這樣的姑子有什麽好走的?”
“鄉下人就是鄉下人,言語刻薄,斤斤計較。”
她將陳浩和童倩說的一文不值。
從心理上,壓根看不上陳浩和童倩。
每一次見麵,生怕陳浩和童倩找公婆這邊要錢,或者是要別的東西。
公婆的東西都是自己的!
她護的很緊。
“算了算了,不說了,都是一家人,沒必要吵架,我來做飯。”黃玉鳳道。
她提了提手上的臘肉和醃魚,“這些都是陳浩給的,他家裏日子現在好過了不少,臘魚和臘肉掛滿了廚房。”
“還有這些菜,大冬天可吃不到,但他那有,都是今天早上去他們生產隊的大棚裏摘的,新鮮的很。”
“看這番茄,紅彤彤的,真是稀奇,弄個棚子,大冷的天就能種出這麽好的蔬菜,要是多搞一點大棚,往後每家每戶都能在大冷的天吃到這些蔬菜,該多好?”
她也是一個強勢的人,但在兒媳婦程慧麵前,卻是比較能忍的。
“家裏又不缺這點錢,搞得好像吃不起肉,吃不起魚一樣。”程慧一臉嫌棄,“農村那麽窮,他哪有錢搞臘魚、臘肉,還能掛滿整個廚房?”
“該不會是你們平常時候,就偷偷接濟他們吧?”
她看到黃玉鳳手上提的臘魚和臘肉,覺得刺眼。
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是城裏人,有工作,哪用得著吃鄉下人送的東西?
搞得好像自己一家比對方日子過得還差般。
特別是聽到黃玉鳳說陳浩一家子廚房都掛滿了臘魚和臘肉,她更是不得勁,覺得這是在給自己上眼藥水。
在說自己家日子過得不如陳浩家。
“沒有接濟,你不要多想,本想給他們安排工作,到城裏來,他們都沒答應,給錢更不會要。”童永昌說道。
“我和你媽賺的錢,將來肯定還是你和建華的,就是這房子,將來也是你們的。”
兒子傳宗接代,養老送終,是很多人的想法。
這個不分城裏和農村。
“你還給他們在城裏安排工作?先前我有個親戚,想要到酒廠工作,你都說不行,怎麽這會兒還主動要給鄉下的女婿和女兒安排工作?”程慧立刻翻起舊賬。
“到底誰是你兒子,誰是你兒媳婦?”
“他們不是也沒有答應嗎?”童永昌說道,“至於你親戚那個事,那會兒我也沒有什麽權力,做不了主。”
“都是借口,要我看,你們就是想貼補女婿,貼補女兒,不管兒子一家的死活,女兒女婿要那麽好,你們搬到鄉下去,跟他們一起住得了,跟我們住在一起算怎麽迴事?”程慧嘴巴罵罵咧咧的。
氣性還沒消。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拉著航航的手,“兒子,走,到家家和家公那去,你爺爺和奶奶一點都不靠譜,不為你著想。”
“將你的東西都送給了外人。”
她拉著航航出了門,攔都攔不住。
“你倆非得要跑到鄉下去做什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該跟誰親近,一大把年紀了,這都拎不清白?”童建華嘟囔了一句。
他也出了門,追自己媳婦和兒子去了。
家裏就剩下童永昌和黃玉鳳兩個。
“我就說早點迴來吧,不應該在鄉下住一晚的。”黃玉鳳歎了口氣。
一個頭兩個大。
低頭看了看手裏提著的臘肉和醃魚,還有蔬菜,“這麽好的肉,這麽好的菜,糧站都買不到,要不給親家送去?再好好的勸勸小慧,說些好話?”
她想著主動服軟,示好。
“勸個屁!”童永昌摸著煙,點著後,狠狠的抽了一口。
將積攢在心裏的怨氣爆發了出來,“她一個娶進門的媳婦,公婆伺候著,自己的男人伺候著,家裏吃喝用度不用掏錢,都是我們在付,就是孫子的各種花銷,也都是我們公婆出錢,家裏的活也基本上不用她幹,每天等著吃,等著喝就行了。”
“我們到鄉下去看一下自己的閨女,她哪來那麽多意見?”
“算了,少說幾句吧,往後還得要靠兒子和兒媳婦養。”黃玉鳳道。
“我們的錢早晚都是他們的,早用晚用都沒什麽區別。”
她去鄉下前,跟兒媳婦程慧知會過。
“是跟我說過,但也沒說要在鄉下待兩天啊,我還以為你們就待一天,當天迴來的,航航放了假,一個人在家裏,沒人做飯,哪裏想到做爺爺奶奶的,連孫子的吃喝都不管,大老遠的跑到鄉下去,兩天才迴來。”程慧很強勢,一點不退讓。
說著公婆的不是。
“兩天是兩天,但就隻待了一個晚上,滿打滿算,在鄉下的日子也不過才一天。”童永昌說道。
“也不是經常到鄉下去,小倩是你姑子,是建華的妹妹,在鄉下那麽多年,我們也就剛結婚的時候去過,這麽些年都沒去,我跟你媽兩個人過去瞧一瞧,看一看,這也是做父母的該做的。”
“做人心胸還是要寬廣些,這都是小事,沒必要一直揪著不放。”
兒媳婦很強勢,他也挺惱火的。
以往都是能忍就忍著,一個是程慧娘家那邊還是有點能耐的,再一個就是畢竟是給自己家傳宗接代,以後養老還得要指望兒子和兒媳婦,言語上受點委屈沒有多大的關係。
但是自從上次孫子航航辦10歲的生日酒,陳浩說的那些話,讓他心裏很不是滋味,被罵的有點蘇醒了。
愧疚感起來了。
自己這個當爹的,再有童建華這個當大哥的,的確是做的有點過分,有些失責了。
“爸,你這個話我就不樂意聽了,說的好像我攔著你們過去看自己女兒一樣,我又沒說不讓你們去看,但也得要將家裏的事情管好,照顧好,再去看。”程慧道。
“航航是你的親孫子,童倩那邊是外孫女,能一樣嗎?”
“再有上次航航辦10歲的生日酒,陳浩和童倩兩個是怎麽做的?又沒邀請他們過來,舔著臉的參加航航的生日酒,沒趕他們走就算不錯的了。”
“他們倒好,當著那麽多親戚,說那樣的話,一點都不給哥嫂麵子,這樣的姑子有什麽好走的?”
“鄉下人就是鄉下人,言語刻薄,斤斤計較。”
她將陳浩和童倩說的一文不值。
從心理上,壓根看不上陳浩和童倩。
每一次見麵,生怕陳浩和童倩找公婆這邊要錢,或者是要別的東西。
公婆的東西都是自己的!
她護的很緊。
“算了算了,不說了,都是一家人,沒必要吵架,我來做飯。”黃玉鳳道。
她提了提手上的臘肉和醃魚,“這些都是陳浩給的,他家裏日子現在好過了不少,臘魚和臘肉掛滿了廚房。”
“還有這些菜,大冬天可吃不到,但他那有,都是今天早上去他們生產隊的大棚裏摘的,新鮮的很。”
“看這番茄,紅彤彤的,真是稀奇,弄個棚子,大冷的天就能種出這麽好的蔬菜,要是多搞一點大棚,往後每家每戶都能在大冷的天吃到這些蔬菜,該多好?”
她也是一個強勢的人,但在兒媳婦程慧麵前,卻是比較能忍的。
“家裏又不缺這點錢,搞得好像吃不起肉,吃不起魚一樣。”程慧一臉嫌棄,“農村那麽窮,他哪有錢搞臘魚、臘肉,還能掛滿整個廚房?”
“該不會是你們平常時候,就偷偷接濟他們吧?”
她看到黃玉鳳手上提的臘魚和臘肉,覺得刺眼。
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是城裏人,有工作,哪用得著吃鄉下人送的東西?
搞得好像自己一家比對方日子過得還差般。
特別是聽到黃玉鳳說陳浩一家子廚房都掛滿了臘魚和臘肉,她更是不得勁,覺得這是在給自己上眼藥水。
在說自己家日子過得不如陳浩家。
“沒有接濟,你不要多想,本想給他們安排工作,到城裏來,他們都沒答應,給錢更不會要。”童永昌說道。
“我和你媽賺的錢,將來肯定還是你和建華的,就是這房子,將來也是你們的。”
兒子傳宗接代,養老送終,是很多人的想法。
這個不分城裏和農村。
“你還給他們在城裏安排工作?先前我有個親戚,想要到酒廠工作,你都說不行,怎麽這會兒還主動要給鄉下的女婿和女兒安排工作?”程慧立刻翻起舊賬。
“到底誰是你兒子,誰是你兒媳婦?”
“他們不是也沒有答應嗎?”童永昌說道,“至於你親戚那個事,那會兒我也沒有什麽權力,做不了主。”
“都是借口,要我看,你們就是想貼補女婿,貼補女兒,不管兒子一家的死活,女兒女婿要那麽好,你們搬到鄉下去,跟他們一起住得了,跟我們住在一起算怎麽迴事?”程慧嘴巴罵罵咧咧的。
氣性還沒消。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拉著航航的手,“兒子,走,到家家和家公那去,你爺爺和奶奶一點都不靠譜,不為你著想。”
“將你的東西都送給了外人。”
她拉著航航出了門,攔都攔不住。
“你倆非得要跑到鄉下去做什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該跟誰親近,一大把年紀了,這都拎不清白?”童建華嘟囔了一句。
他也出了門,追自己媳婦和兒子去了。
家裏就剩下童永昌和黃玉鳳兩個。
“我就說早點迴來吧,不應該在鄉下住一晚的。”黃玉鳳歎了口氣。
一個頭兩個大。
低頭看了看手裏提著的臘肉和醃魚,還有蔬菜,“這麽好的肉,這麽好的菜,糧站都買不到,要不給親家送去?再好好的勸勸小慧,說些好話?”
她想著主動服軟,示好。
“勸個屁!”童永昌摸著煙,點著後,狠狠的抽了一口。
將積攢在心裏的怨氣爆發了出來,“她一個娶進門的媳婦,公婆伺候著,自己的男人伺候著,家裏吃喝用度不用掏錢,都是我們在付,就是孫子的各種花銷,也都是我們公婆出錢,家裏的活也基本上不用她幹,每天等著吃,等著喝就行了。”
“我們到鄉下去看一下自己的閨女,她哪來那麽多意見?”
“算了,少說幾句吧,往後還得要靠兒子和兒媳婦養。”黃玉鳳道。
“我們的錢早晚都是他們的,早用晚用都沒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