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四象:地下岩石層
749局:第九調查處 作者:青丘大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仔細看過三幅圖案後,張金堂先賀行舟一步道“道爺我知道了!”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張金堂指著地麵道“是四象!”
“這幅不是老虎,而應該是白虎。”
“其它的三幅圖是,青龍、朱雀跟玄武!”
“四象?這裏刻畫上四象圖是做什麽?困住朱厭?”葉紅兵的這個疑惑,同時也是其他人的疑惑。
一時間,眾人看著地麵上的四象圖案,沉默了下來。
片刻後,妘建民道“難不成這玩意兒是個陣法?困住朱厭用的?”
“但是朱厭被鎖鏈綁著了,大可不必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我大概明白是怎麽一迴事了。”
說話的同時,張金堂掏出了指北針,然後分別站在每個圖案上,看著指北針。
“哈哈哈,道爺就知道。”
當最後一個圖案站完後,張金堂興奮的大笑起來。
“行了牛子,別抽風了,發現了什麽?”
“這四象對應的方向,應該是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但是,現在這四個的圖案,完全就是錯誤的。”
“如果道爺我猜的沒錯的話,這應該就是個機關!”
“隻要把四象的圖案,弄到對應的方向去,就能打開機關。”
“我們的老祖宗之所以把朱厭給拴到這裏,就是讓它看著機關的。”
此時的眾人,看看地麵上的圖案,又看看張金堂。
“牛子啊,你這個猜測很是不錯。”
“但是你告訴我,該怎麽把這圖案,進行移位?”
“呃……”張金堂一時間被問住了。
“闊長。”
“小狐狸,怎麽了?”
“剛才我在看地麵的時候嘞,發現啷個地方嘞地麵比別的地方要矮一截兒噻。”
“矮一些?你怎麽不早說?”
“闊長,我以為是石頭不平整噻。”
“哪裏?帶我們去看。”
陳香將眾人帶到了牆角的位置。
“就是這兒噻。”
“頭兒,還真是矮一些,大概有一指。”
“但是,是斜著下來的,確實很像是殘石。”
“是滑動拚圖!”葉紅兵、李南星、張金堂三個人異口同聲道。
而聽到他們三個說出“滑動拚圖”的妘建民、陳香跟賀行舟,則是滿臉的迷茫。
“頭兒,什麽是滑動拚圖?”
“二郎,你小時候沒玩過麽?”
“我聽都沒聽過。”
“老大,這滑動拚圖不是舶來品麽?”張金堂摸了摸自己的大胖臉。
“舶來品?嗬,牛子,你也看到了,我們的老祖宗,弄出這玩意兒,可比他們早3000多年。”
“指不定啊,當年他們從我們這偷走了什麽,然後發現了這滑動拚圖,就弄出來,說成是他們發明研究出來的了。”
“華夏,永遠是他們祖宗。”
不屑的冷哼了一聲後,葉紅兵道“老爹,牛子,怎麽樣,搞搞看?”
“頭兒,一起唄?”
“行,我跟你們簡單說一下……”
兩分鍾後,眾人開始倒騰起來地麵的石板。
在將牆角不平整的地方清理後,眾人發現,地麵的石板,果然是可以滑動的。
石板都是正方形的,規格也都一樣,90公分乘90公分。
整整忙活了半個多小時,青龍、白虎、朱雀,全都按照對應的方向,歸位了。
“現在,就剩下刻有玄武的這塊石板了。”
“成功與否,在此一舉了。”
葉紅兵環視著眾人。
“老大,我有個提議。”
“什麽?”
“這一塊,讓二郎來歸位吧。”
看了妘建民一眼後,葉紅兵道“這個提議不錯。”
“二郎,看你的了。”
望著眾人期盼的目光,妘建民歎了一口氣。
“得。”
“我算是發現了,我都成了咱小隊的吉祥物了。”說話間,妘建民蹲下了身子。
“快點吧,磨磨唧唧的。”張金堂趁機一腳踢在妘建民屁股上。
“牛子,你大爺的。”
“行了,你倆別鬧了。”
雙手按在一指厚的石板上,妘建民開始推動起刻有玄武的這塊石板。
“砰”
一聲輕微的碰撞聲響起後,刻有四象的四塊石板,全部歸位。
“哢噠,哢噠。”
地下,竟然傳出了齒輪轉動的聲音。
“快快,後退。”葉紅兵大聲喊道。
幾秒鍾後,刻有四象的石板以及中間的那塊有著金屬環的石板,突然陷了下去。
但是齒輪的聲音仍舊沒有停,並且還出現了“哢、砰”的聲音。
一直過了十多分鍾,這處墓室才歸於平靜。
“你們待在這裏不要動,我過去看看。”
說完這句話,全身金屬化的葉紅兵,一步步向著之前刻有四象的石板處走去。
那個地方,現在出現了一個洞口。
來到洞口前探身往下一看,葉紅兵的雙眼眯了起來。
掏出幾根熒光棒拿在手裏,折了幾下後,葉紅兵向下扔去一根。
緊接著,第二根,第三根。
借著熒光棒的光亮,葉紅兵看清了洞口下方的情況。
一塊塊青石板,組成了旋轉樓梯,向下延伸著。
至於延伸了多少米,葉紅兵就看不清了。
“都過來吧。”葉紅兵看著洞內的旋轉樓梯照顧著眾人。
圍上來後,張金堂道“好家夥的,不是道爺我說,這是大手筆啊。”
“這種大型的機關。”
“還是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做出來的。”
“簡直不敢置信啊。”
拍了拍張金堂的肩膀,妘建民開口道“牛子,古人是古,但又不是傻子。”
“你要知道一件事,很多古人做出來的東西,我們現代人可做不出來。”
“二郎說的很有道理。”
李南星接過了話茬。
“王教授之前不是說過一件事麽?”
“1965年時發掘出的越王勾踐劍,內鑄有11個同心圓,那些同心圓兩兩間隔隻有0.2毫米。”
“不僅如此,劍身上還經過了硫化處理,使其不會生鏽,到現在都鋒利異常。”
“可以非常輕鬆的劃破20多張紙。”
“老祖宗雖然生活方式不如我們現在便捷,但是他們的很多技藝,遠超現在的我們啊。”
“好了,迴歸正題吧。”葉紅兵出聲打斷了眾人繼續感慨的節奏。
“我們需要下去看一看了。”
“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再放一道繩索下去。”
說到這裏的時候,葉紅兵開始環視起四周來,尋找固定點。
“老大,這裏的地麵可不能用岩釘,這些地板都是活的。”
“嗯,我知道,我這不就在找合適的地方麽。”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張金堂指著地麵道“是四象!”
“這幅不是老虎,而應該是白虎。”
“其它的三幅圖是,青龍、朱雀跟玄武!”
“四象?這裏刻畫上四象圖是做什麽?困住朱厭?”葉紅兵的這個疑惑,同時也是其他人的疑惑。
一時間,眾人看著地麵上的四象圖案,沉默了下來。
片刻後,妘建民道“難不成這玩意兒是個陣法?困住朱厭用的?”
“但是朱厭被鎖鏈綁著了,大可不必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我大概明白是怎麽一迴事了。”
說話的同時,張金堂掏出了指北針,然後分別站在每個圖案上,看著指北針。
“哈哈哈,道爺就知道。”
當最後一個圖案站完後,張金堂興奮的大笑起來。
“行了牛子,別抽風了,發現了什麽?”
“這四象對應的方向,應該是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但是,現在這四個的圖案,完全就是錯誤的。”
“如果道爺我猜的沒錯的話,這應該就是個機關!”
“隻要把四象的圖案,弄到對應的方向去,就能打開機關。”
“我們的老祖宗之所以把朱厭給拴到這裏,就是讓它看著機關的。”
此時的眾人,看看地麵上的圖案,又看看張金堂。
“牛子啊,你這個猜測很是不錯。”
“但是你告訴我,該怎麽把這圖案,進行移位?”
“呃……”張金堂一時間被問住了。
“闊長。”
“小狐狸,怎麽了?”
“剛才我在看地麵的時候嘞,發現啷個地方嘞地麵比別的地方要矮一截兒噻。”
“矮一些?你怎麽不早說?”
“闊長,我以為是石頭不平整噻。”
“哪裏?帶我們去看。”
陳香將眾人帶到了牆角的位置。
“就是這兒噻。”
“頭兒,還真是矮一些,大概有一指。”
“但是,是斜著下來的,確實很像是殘石。”
“是滑動拚圖!”葉紅兵、李南星、張金堂三個人異口同聲道。
而聽到他們三個說出“滑動拚圖”的妘建民、陳香跟賀行舟,則是滿臉的迷茫。
“頭兒,什麽是滑動拚圖?”
“二郎,你小時候沒玩過麽?”
“我聽都沒聽過。”
“老大,這滑動拚圖不是舶來品麽?”張金堂摸了摸自己的大胖臉。
“舶來品?嗬,牛子,你也看到了,我們的老祖宗,弄出這玩意兒,可比他們早3000多年。”
“指不定啊,當年他們從我們這偷走了什麽,然後發現了這滑動拚圖,就弄出來,說成是他們發明研究出來的了。”
“華夏,永遠是他們祖宗。”
不屑的冷哼了一聲後,葉紅兵道“老爹,牛子,怎麽樣,搞搞看?”
“頭兒,一起唄?”
“行,我跟你們簡單說一下……”
兩分鍾後,眾人開始倒騰起來地麵的石板。
在將牆角不平整的地方清理後,眾人發現,地麵的石板,果然是可以滑動的。
石板都是正方形的,規格也都一樣,90公分乘90公分。
整整忙活了半個多小時,青龍、白虎、朱雀,全都按照對應的方向,歸位了。
“現在,就剩下刻有玄武的這塊石板了。”
“成功與否,在此一舉了。”
葉紅兵環視著眾人。
“老大,我有個提議。”
“什麽?”
“這一塊,讓二郎來歸位吧。”
看了妘建民一眼後,葉紅兵道“這個提議不錯。”
“二郎,看你的了。”
望著眾人期盼的目光,妘建民歎了一口氣。
“得。”
“我算是發現了,我都成了咱小隊的吉祥物了。”說話間,妘建民蹲下了身子。
“快點吧,磨磨唧唧的。”張金堂趁機一腳踢在妘建民屁股上。
“牛子,你大爺的。”
“行了,你倆別鬧了。”
雙手按在一指厚的石板上,妘建民開始推動起刻有玄武的這塊石板。
“砰”
一聲輕微的碰撞聲響起後,刻有四象的四塊石板,全部歸位。
“哢噠,哢噠。”
地下,竟然傳出了齒輪轉動的聲音。
“快快,後退。”葉紅兵大聲喊道。
幾秒鍾後,刻有四象的石板以及中間的那塊有著金屬環的石板,突然陷了下去。
但是齒輪的聲音仍舊沒有停,並且還出現了“哢、砰”的聲音。
一直過了十多分鍾,這處墓室才歸於平靜。
“你們待在這裏不要動,我過去看看。”
說完這句話,全身金屬化的葉紅兵,一步步向著之前刻有四象的石板處走去。
那個地方,現在出現了一個洞口。
來到洞口前探身往下一看,葉紅兵的雙眼眯了起來。
掏出幾根熒光棒拿在手裏,折了幾下後,葉紅兵向下扔去一根。
緊接著,第二根,第三根。
借著熒光棒的光亮,葉紅兵看清了洞口下方的情況。
一塊塊青石板,組成了旋轉樓梯,向下延伸著。
至於延伸了多少米,葉紅兵就看不清了。
“都過來吧。”葉紅兵看著洞內的旋轉樓梯照顧著眾人。
圍上來後,張金堂道“好家夥的,不是道爺我說,這是大手筆啊。”
“這種大型的機關。”
“還是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做出來的。”
“簡直不敢置信啊。”
拍了拍張金堂的肩膀,妘建民開口道“牛子,古人是古,但又不是傻子。”
“你要知道一件事,很多古人做出來的東西,我們現代人可做不出來。”
“二郎說的很有道理。”
李南星接過了話茬。
“王教授之前不是說過一件事麽?”
“1965年時發掘出的越王勾踐劍,內鑄有11個同心圓,那些同心圓兩兩間隔隻有0.2毫米。”
“不僅如此,劍身上還經過了硫化處理,使其不會生鏽,到現在都鋒利異常。”
“可以非常輕鬆的劃破20多張紙。”
“老祖宗雖然生活方式不如我們現在便捷,但是他們的很多技藝,遠超現在的我們啊。”
“好了,迴歸正題吧。”葉紅兵出聲打斷了眾人繼續感慨的節奏。
“我們需要下去看一看了。”
“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再放一道繩索下去。”
說到這裏的時候,葉紅兵開始環視起四周來,尋找固定點。
“老大,這裏的地麵可不能用岩釘,這些地板都是活的。”
“嗯,我知道,我這不就在找合適的地方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