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聽了兩位教授對話的一眾考古隊員們,臉都已經興奮的潮紅起來。


    比司母戊鼎還要大的青銅器,而且是商朝王後的墓,這個發現,將震驚全世界的考古界。


    最關鍵的是,又可以有力的證明商朝是真實存在的朝代。


    司母戊鼎,高133公分,口長110公分,工藝精巧,鼎身上鑄有精巧的盤龍紋與饕餮紋,線條清晰,形體豐腴。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小聲道“這有沒有可能,是九州鼎?”


    聽到這這句話的陳教授跟鄭教授倆人,心中一動,停下了手裏的活。


    “小安,不可能,不能是九州鼎。”


    “一來,有記載說這九州鼎高66.6公分。”


    “二來,秦滅周後將這九鼎遷往鹹陽,但是途中沉沒於泗水彭城。”


    “當年始皇出巡泗水彭城的時候,還曾命人下水打撈,但是一無所獲。”


    陳教授與鄭教授對視一眼後,紛紛站起身來。


    “小李,還有一種說法,這九州鼎的高度為6米,直徑為6米。”陳教授道。


    “老陳,如果這,真的是九州鼎。”


    鄭教授說這話的時候,雙眼都在放光。


    如果真的是九州鼎,那對於華夏來說,意義可就太大太大了。


    要知道,九州鼎相比較傳國玉璽,不管是價值,還是意義,都要強上許多。


    “老鄭,快,繼續,今天務必要將它給完全發掘出來。”


    “小王,帶人去架設電線,安裝照明設備。”


    “是,教授。”


    當天晚上11點多的時候,這個青銅器的原貌,終於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它不是青銅器,也不是九州鼎。


    而是兩扇,高3米,寬4.5米的青銅門。


    門上,鑄有鳳鳥紋與龍紋。


    門的四周,鑄有雲雷紋。


    並且,在左邊的青銅門上,還鑄有四個人。


    經過陳教授跟鄭教授一番研討後得出的結論是:擅入者,死!


    當然,對於這四個人,陳教授跟鄭教授的不在乎。


    要是在乎的話,也就不用做考古發掘工作了。


    青銅門的全貌展示在眾人麵前的時候,一眾考古隊員們,都是感慨不已,唏噓不已。


    現在眾人麵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將門給打開。


    時間來到1976年5月20日。


    今天,749局基地這邊下起了小雨,所以一科跟二科的人員全都沒有出去,都在自己做著自己的事情。


    房間內,妘建民正拿著一本明朝的曆史書籍看的津津有味。


    明朝之前的有關曆史,妘建民都已經看完了。


    “這朱祁鎮,奪位就奪位了,你殺於謙作甚?!”


    “如果你不殺他,不為那個宦官王振建祠,以你後麵做的那些事,完全可以將名聲給正過來的。”


    “昏,就是昏啊。”


    就在這時,走廊裏的音箱響了起來。


    “九處一科人員請注意,請立即前往四層會議室集合。”


    放下手裏的書,妘建民立即向著房門外跑去。


    眾人在走廊裏打了個招唿後,跟在葉紅兵身後,來到了電梯前。


    四層會議室當中。


    妘建民他們到來後,孫局他們都已經坐在了這裏。


    除此之外,還多了五處的考古學專家王書昌。


    對此,眾人心中有些疑惑,但是沒有說出口。


    “人都到齊了,開始吧。”


    聞言,陸遠跟張博遠倆人紛紛站了起來。


    陸遠是起身將會議室的燈關上了,張博遠則是打開了放映機。


    是的,這一次用的是放映機。


    “謔,這一次竟然有影像資料了啊。”張金堂小聲的嘀咕了一句。


    放映機開始工作後,一處考古發掘現場的影像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隨後出現的是一座高大的青銅門。


    遠景拍攝的青銅門,慢慢的變成了近景。


    當視頻上出現青銅門上的字後,張博遠按了暫停。


    “王教授,你給大家說一下這上麵寫的是什麽吧。”張博遠衝著王書昌微微點頭。


    站起身來,王書昌來到了白色牆壁這邊。


    “這是商周時期,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叫做金文,也被稱作為鍾鼎文。”


    “這扇青銅門上的這四個字的意思是:擅入者,死!”


    聽到王書昌說的“擅入者死”,一科的人員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好了,安靜。”


    孫局開口打斷了眾人的議論。


    “王教授,請繼續。”


    “這青銅門上鑄造的花紋,分別是夔龍紋與鳳鳥紋。”


    “在商朝,夔龍紋代表著祖先,.鳳鳥代表的是他們的圖騰。”


    “當然,這夔龍紋與鳳鳥紋,可不是誰都能用的。”


    “而夔龍紋跟鳳鳥紋同時使用,再加上青銅門上的那四個字。”


    “因此我判斷,這座商朝時期的古墓,當時商朝的君王與王後的。”


    “自成湯建立商朝後,共有30位君王,最後一位是帝辛。”


    “哦,這成湯,便是商湯。帝辛,便是商紂王。”


    說到這裏後,王書昌示意張博遠繼續。


    趁著這個空隙,妘建民嘴唇微動小聲道“看來,這一次,我們又要下古墓了,還是商朝的古墓。”


    張金堂學著妘建民的樣子“二郎,你這不廢話麽,這顯而易見啊。”


    張博遠來到放映機前,操作了一番後,繼續放映起來。


    畫麵再次出現後,青銅門已經呈開啟狀態了。


    借助外麵映射的光,可以清晰的看到青銅門後的甬道兩旁,都是手持長矛的青銅人。


    鑄造這些青銅人的工匠手藝非常的高超,他們將青銅人鑄造的如同真人一般。


    眼尖的妘建民很快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兩邊牆壁上的,是箭矢麽?”妘建民開口詢問著。


    “是的,是箭矢。”


    說話的同時,張博遠按了暫停鍵。


    “箭矢,是從青銅人的胸腔部位發射出來的。”


    “因為這處機關,三名架設電線的戰士犧牲。”


    “事發後,當地的軍分區又派出了一支工兵小隊,將這機關給解決了。”


    “我們繼續看。”


    接下來的畫麵,是電線已經架好,電燈都已經拉上了。


    甬道長30多米,每隔兩米,甬道的兩旁便有一對錯開位置站立的青銅人。


    這種站位,讓進入甬道裏的人,箭矢發射後,根本就無處可躲。


    隨著畫麵的推進,又是一道青銅門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這道青銅門,要比之前那個小上一號。


    僅僅是小上一號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749局:第九調查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丘大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丘大狐並收藏749局:第九調查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