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鳳棲山。


    鳳棲山這個地方,說起來有些意思,它瀕臨楚國故都紀南城的東南方向,還有長湖相伴。


    鳳棲山風景秀麗、巍峨壯觀,從高空俯瞰,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當然,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而成的。


    嗯,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


    公元前278年,秦國的大將殺神白起,在攻陷了楚國的都城紀南城後,這裏便淪為廢墟並成為秦漢時期的一處貴族墓地。


    這裏有著秦漢時期的古墓一百多座。


    由此可見,古人對於風水,那是有著不一樣的執念。


    不像是現如今,樹上開個洞,就可以棲身了。


    1975年4月,一隊考古人員在文教授的帶領下,來到了鳳棲山這裏進行考古發掘。


    原本,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著。


    直到……


    今天,經過大半個月的發掘,一座古墓的墓門,完好的出現在了考古人員的眼前。


    墓門,是由石頭打造而成的,上麵雕刻有精美且繁雜的圖案。


    其單門長120公分,高200公分。


    仔細的查看了一番墓門後,文教授判斷出了這座古墓應屬於西漢。


    至於墓主人的身份,通過墓門是判斷不出來的。


    現在麵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將墓門打開,然後進入到裏麵了。


    今年新跟著文教授的一名叫顧天的考古隊員,見眾人都立在當場,觀察著墓門,他為了表現自己,來到了文教授的麵前。


    “教授,怎麽不進去?是在等時辰?”


    顧天這個家夥,竟然以為文教授要選一個好的時辰開墓門。


    “什麽時辰?”文教授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就是選一個好的時機。”


    “你是從哪被選過來的?”


    “滬市博物館。”


    說到滬市博物館的時候,顧天很是驕傲。


    歎了一口氣後,文教授道“我們在等工具,開墓門的工具。”


    “教授,開這石門?還需要工具麽?你看好了,我這就把它給推開。”


    說完,顧天就向著墓門走去。


    這一舉動,直接把文教授給整不會了。


    “顧天,你給我迴來。”


    這時,人群中一個中年人喊道。


    “舅舅,我把石門打開的。”顧天頭也不迴。


    聞言,文教授轉頭看向了身後說話的人。


    “小陸啊,這是你外甥?”


    “是的教授,不好意思,他經驗不足,不懂事。”


    “沒事,年輕人,幹勁足是好事,讓他試試吧,試試了他就知道了。”


    然後,一眾考古隊的隊員們,就看起了顧天在墓門那耍起了猴戲。


    陸益明的臉則是一陣紅一陣白,心裏把顧天給罵了個狗血淋頭。


    ——瞎搞八搞,腦子瓦特了。


    ——跟牢儂真丟臉。


    使出了平生吃奶的力氣,顧天也沒能將墓門給推開。


    然後,顧天靈機一動,就想到了是不是有機關。


    於是,顧天又開始上躥下跳的找起了機關。


    終於,他的舅舅陸益明受不了了。


    “顧天,你給我過來!”


    轉過頭來看著自己的舅舅臉色不善,顧天隻好走了迴來。


    迴來後的顧天,對著陸益明說了一句讓他大無語的話。


    “舅舅,還真推不開啊。”


    沒過多大一會,一個30多歲的男人手裏拿著東西小跑著過來了。


    “教授,東西拿來了。”


    男人到了文教授麵前後,顧天這才看清楚,他拿來的是一個拐釘樣式的東西,還有一個鋼絲套。


    “舅舅,用這玩意兒就能把墓門打開?”顧天小聲問著陸益明。


    “閉嘴吧。”陸益明沒好氣的瞪了顧天一眼。


    似乎是聽到了顧天的詢問,文教授將拐釘接到手中,然後轉頭看向了身後的一眾考古隊員。


    “這一次,有很多的同誌都是從別的部門抽調過來學習的。”


    “所以我想,大多數人不認識這個工具吧?”


    “那我就給大家講一下。”


    “這個東西,叫做拐釘鑰匙。”


    “有的古墓石門在封閉之後,會用一根長條形的石頭,從裏麵將石門給頂住,有點類似於百姓家裏麵木栓頂門的原理。”


    “我們跟這種石頭,叫做拒門石或者說是自來石。”


    “如此,從外麵是根本不可能將石門給推開的。”


    聽到這裏,顧天喃喃道“怪不得我用了那麽多力氣都打不開,果然是有機關啊。”


    “小天,你少說幾句吧。”一旁的陸益明低聲嗬斥。


    “這拐釘鑰匙呢,是由一個旋轉的把手跟一個鉤子組成的。”


    “我們隻需要將其通過石門的縫隙插進去,然後勾住自來水的頂部,使其慢慢傾斜,直至與石門後麵的凹槽接觸,從而將石門給完好無損的打開。”


    “另外,這個鋼絲套啊。”


    文教授將剛才的拐釘遞到男子手裏,又接過來了鋼絲套。


    “有些古墓的石門呢,不是用自來石從裏麵封鎖的,而是用石球。”


    “這種有石球的機關墓門怎麽開呢?就是用這個鋼絲套。”


    “遇到後麵頂著石球的墓門,我們將這鋼絲套啊,順著墓門的縫隙塞進去,用它套出石球的底部,然後用力的這麽一拉。”


    “趁著石球後移的空檔呢,把墓門給打開。”


    “小林,你過來。”


    將手裏的鋼絲套遞給一名帶著眼鏡的中年男子後,文教授道“你對開啟古墓的墓門有研究,你去看看。”


    沒有說話,小林隻是點了點頭。


    推了推眼鏡,小林拿上東西向著石門走去。


    隻是,搗鼓了將近十分鍾,小林也沒能將石門打開。


    這時候,顧天又跳出來了。


    “什麽嘛,還專業的,我這一看,也不行啊。”


    顧天這句話,得到了考古隊的老隊員們投來的不善的目光。


    “你給我滾過來。”陸益明一把將顧天薅到了自己的身後,然後小聲的對他訓斥起來。


    又在石門那查看了一番後,小林站起身來,走到了文教授身邊。


    “老師,這石門,不是用的頂門石閂(shuān),也不是用的擋門石球。”


    “根據我的判斷,兩扇石門的後麵,應該是有兩個活動的石銷子。”


    “哦?”


    “老師,您剛才的判斷,是對的,這應該就是一個西漢墓。”


    “因為這種機關,根據目前的發現,隻有西漢的古墓墓門會如此使用。”


    “你給大家講一下這種機關吧。”


    “是,老師。”


    接下來,根據小林的講述,眾人才終於明白,這種機關是什麽樣式的。


    從而也看出了古人的智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749局:第九調查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丘大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丘大狐並收藏749局:第九調查處最新章節